• 我的订阅
  • 人文

秦朝农民起义最终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6-28 14:53: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在经历过战国时期的洗礼,秦国依靠商鞅变法实现了变革图强,先后歼灭了韩,赵,魏,楚,燕,齐六国,改变了之前诸侯割据的局面,成为了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国家。秦国沿用法家思想治国,实行依法治国,统一度量衡,统一货币。实行了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的社会风俗,让民族更加团结,凝聚力更强,秦朝在秦始皇时期发展迅猛,国力也不断增强,但是到了秦末,秦始皇去世后,秦二世和赵高一起谋反撺掇了皇位,把秦律变得更加严苛。底层百姓长期在这样的压制下,无法生存,只能起义谋生存,于是爆发了农民起义,也间接的导致了秦朝的灭亡速度。那么这次的农民起义为何短短时间就会失败呢!

秦朝农民起义最终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二世继位,加速危机

1、延续秦律,严苛暴政

秦始皇去世后,秦二世继位,律法更加严苛,变本加厉的刑法让人民衣不裹腹,本来在秦始皇在位时期,由于严苛律法已经造成了动乱,但由于当时皇帝和开国大臣的镇压,没人敢去和秦朝作对,等到秦二世,以"税民深者为明吏",以"杀人众者为忠臣"。加大了对农民的剥削和压迫,让人民不断交税,增加徭役,而且杀的人越多越是忠臣,官吏让交的税越多就是好官。完全违背了正常的社会秩序,造成了更多的贪官污吏,社会腐败不堪,百姓人人自危。穿牛马之衣,吃犬彘之食,吃的穿的连动物都不如,只能隐居深山。

2、大兴土木,纵情享乐

秦二世胡亥继位第一件事就是休建始皇陵,因为他的皇位也不是正规继承而来,为了让自己名正言顺,就要展示自己的孝心,先修建一座规模空前的皇陵。百姓都被要求去修建,还要建始皇庙,把之前秦始皇在世时没有完成的阿房宫继续修建,大兴土木,让百姓除了要被征收税收外,还要承担沉重的徭役,生活苦不堪言。胡亥自从跟从秦始皇去外出巡游过一次外,就喜欢上这种感觉,模仿秦始皇外出巡游,把秦始皇走过的地方又故地重游了一遍,还在写字的石碑加上了自己的名字,体现自己至高无上的权利和地位。不仅如此还滥杀功臣,连自己的兄弟姐妹也不放过,担心他们威胁到自己的皇位,以各种理由和形式处死了他的兄弟姐妹,当初太子扶苏就是被他和赵高合谋杀害才取得皇位,所以也想以此来掩盖自己的罪行,或者防止别人去效仿他。

农民起义,规模空前

1、天降大雨,延误日期

秦二世为了满足自己的私心,修建长城,还派出大量戍民驻守岭南,修建阿房宫等等,耗费了大量的人力,将近二三百万人。当然长城对于现在来说已经成为了旅游胜地,为国家的文化事业建设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对于修建它的人来说确是很大的灾难。在当时秦二世为了修建长城,征收百姓去到达渔阳戍守,而且规定了时间必须抵达,当时的交通工具并不发达,只能依靠步行去,大多数人都来自五湖四海凑在一起,等到了大泽乡的时候,天公不作美,正好下起了大雨,众人只好躲雨等结束在行走,但也就是因为这次大雨时间过长导致了无法按时到达,按照秦律,延误工期未按时到达要被判处死刑。再加上一路上戍卒对百姓非打即骂,早已怨声四起,在得知延误处死的这一刻百姓的情绪到达了鼎峰。去也是死,不去也是死,于是一有人带头,都揭竿而起。最终爆发起义。

2、建立政权,对外扩张

郭正域说:“自古乱亡之祸,不起于四夷,而起于小民。秦之强盛,兼并六国,卒之扰乱天下者,非六国也,乃陈胜、吴广一二小民也。”意思就是陈胜吴广的起义加速了秦朝的亡国之路,为了能让起义得到更多人的支持,于是陈胜等人就在帛书上写上陈胜王的话语,然后放在鱼肚,等戍卒打捞鱼做饭时,被发现然后让人模仿狐狸的声音说:大楚兴,陈胜王。古代的人本来就特别相信鬼神迷信,这样大家都觉得陈胜是真命天子。起义也就顺利成章,鱼腹丹书、篝火狐鸣的典故由此而来。为了让那个起义有合理的名头,就用公子扶苏和项燕的称号,建立了张楚政权,讨伐昏君,诛灭暴秦为目的,轰轰烈烈的农民起义由此拉开帷幕。以陈胜吴广为首的农民爆发起义后,犹如星星之火,爆发出燎原之势,各地纷纷响应,开始往咸阳逼近。

内部激化,兵败身死

1、政治投机,引发猜忌

起义军刚开始的时候,秦二世依然专注享乐,根本没有把农民的起义当成一回事,导致起义军不断壮大,按理说秦国能歼灭六国,那军事实力肯定很强,怎么会轻易让农民武装的起义扩大呢?其实是当时秦军都被派到和别国攻打,再加上秦二世的不重视,当时受到压迫的百姓纷纷杀到当地的官吏,响应他们的起义。向西面、北面、南面三面进攻,葛婴在攻打下东城后,就把楚人襄立为楚王,但是后面听说陈胜已经自立为王的时候就赶紧杀掉了楚王,但是此时的陈胜已经不再相信葛婴,觉得他背叛自己,借机杀掉了他,他的死也让其他人开始防备,相互猜忌。自此内部的矛盾开始引发。

2、人心不齐,各自为政

起义军由于都是农民的武装,自然没有什么凝聚力。刚开始之所以能起义,是因为大家有共同的利益,都不愿意受到压迫,也是被逼无奈。陈胜让周文向西攻打的时候,一路打到函谷关,秦二世终于慌了,不得不重视,于是把监狱的囚犯赦免出来让抵御入侵,在章邯的指挥下周文不得不撤出函谷关,最终被逼退到绳池,被秦军打败,在孤立无援的情况下,也没有人来救助他的军队,最终被灭,周文也自杀身亡。起义军都想着保存自身的实力,没有全局的方向,陈胜也不派兵去救援,最终损失一名大将。

武臣在受命攻取赵地之后,也开始不听陈胜的命令,想着自己占山为王,忘记了自己伐秦的目的,眼看着各路攻打秦军的势力都遭到了打击甚至灭亡,也没有伸出援手,虽然最后自己的实力是保存了,但是覆巢之下焉有完卵,起义军都灭亡的时候,也就是他不再有依仗的时候,从而成为秦军的主要攻打目标,最终是因为李良造反,把武臣姐姐杀死的时候顺便把武臣也给杀死。

章邯的大军一路向陈县进攻,最终陈胜带领剩余的起义军奋起抵抗,但是因为实力悬殊,人手差距太大,导致失败,一路逃亡。在逃亡的路上,陈胜又被车夫给杀害,带着他的尸体去向秦军邀功。由此轰轰烈烈的农民起义持续了六个月后以失败告终。

总结:

秦朝的这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鼓动了后世反抗压迫的统治,也给后世项羽,刘邦的起义发展奠定了初步的基础。从根本上动摇了秦朝的统治,也给后世的统治者提供了一个经验教训,面对压迫,一味的忍受,只会让自己的生活更加困苦,只有站起来反抗才能给自己一个生路,也给无数被压迫的人民站起来的权利。反抗暴政,这就是唐太宗所说的,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他也是认识到人民的重要性,才会更加重视人民,减轻赋税,鼓励生产,最终创造了一个盛世,在他的手里实现了一个质的飞跃。人民生活繁荣富强,外族也不敢轻易来犯。

如果说陈胜不因为取得了一点胜利就沾沾自喜,不骄不躁,仍然能够爱惜人民,牢记自己起义的目的,站在百姓的利益上,说不定就会是称霸中原的一个最强大的力量。或许宋朝会怎么发展也未可知,可惜陈胜因为取得的一点小胜利而冲昏头脑,只专注享乐,开始相互猜忌,相互防备,各自为政。而且秦朝当时的军事实力还是很强大的。大家都想着自己发展,一个没有凝聚力的军队怎么可能长久的发展下去呢,所以他的失败是必然的,六个月的时间就灭亡也不足为其。这也与农民领导的起义有很大的关联,农民有其自身思想的局限性,很难有突破,不能够保持领导团体长期的团结,而且特别容易滋生贪图享乐的思想,特别安逸且迷信,连起义都是靠迷信建立,很难长久的保证,没有思想上的统一和前进,也没有政治人脉的积累,更没有威望。完成一次大的突破就很难成功。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6-28 19: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历史上第一次发动农民起义的人是谁?
...陈胜、吴广领导的这次起义因为其特殊的意义,成为后世农民起义的典范,陈胜、吴广提出“王候将相宁有种乎”的口号,并且点燃了秦末整个天下农民大起义的井喷,最终由刘邦与项羽领导的起义
2023-08-23 15:14:00
陈胜起义失败的根源,取信于民众,却失信于民众
...字涉,秦末阳城(今河南商水)人,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农民起义领袖。年少的陈胜是秦帝国统治下最基层的农民,当时整个社会阶级矛盾严重,陈胜虽是一介布衣,但他不甘心受人奴役。当时地主
2024-10-26 11:32:00
陈胜吴广起义以失败而告终,他们被杀是可悲的也是可恨的
陈胜吴广起义也叫大泽乡农民起义,这是在秦朝末年,秦二世在位时的一次农民起义,起义掀起了农民战争的序幕,也是中国古代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农民战争。陈胜吴广起义的历史背景:公元前221
2023-02-15 16:19:00
...王朝的财政,只能选择加大对于民众的剥削。这也是秦末农民起义最为根本的引爆点。秦末陈胜、吴广起义秦末战争主要可分为三个最为主要的阶段:陈胜、吴广起义定陶战役钜鹿战役公元前209
2023-10-24 16:46:00
大泽乡起义:秦末农民战争的短暂辉煌与败亡
中国上千年历史中发生了不少的农民起义,而历史上著名大泽乡起义则是秦末时期的首义,它揭开分裂混战的序幕。其领袖陈胜的口号"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也非常激荡人心,表现出中国人的反抗精神。
2023-10-26 08:22:00
揭秘古代农民起义领袖的职业背景
...说咱们最熟悉的陈胜吴广,他们领导了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给我们的第一感觉,带领兄弟们杀杀杀的陈胜吴广肯定也是俩五大三粗干农活的好手。实际上在秦朝法家当道士,严刑峻法、苛责
2023-12-17 15:02:00
从燕雀到鸿鹄:历史上农民起义领袖真实身份揭秘
...说咱们最熟悉的陈胜吴广,他们领导了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给我们的第一感觉,带领兄弟们杀杀杀的陈胜吴广肯定也是俩五大三粗干农活的好手。实际上在秦朝法家当道士,严刑峻法、苛责
2024-04-21 12:56:00
陈胜起兵之后,为何不到半年就被杀了
...半年以前,陈胜一次振臂高呼,便掀起了历史上最有名的农民起义。但仅仅半年之后,陈胜领导的农民军,便被秦军彻底压制,消灭的一大半。随着陈胜率领农民军主力,撤退到安徽蒙城一带之后,
2023-06-30 21:36:00
秦灭六国势不可挡,为何一统六国后却不敌农民起义?
...是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领导的大泽乡起义正式拉开了农民起义的浪潮,仅仅三年时间,强盛的秦帝国就灰飞烟灭,之后便是楚汉之争,四年之后,刘邦击败项羽建立了西汉王朝。《荀子议兵
2023-07-07 11:24: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孙敬明出席蒙山(平邑)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论证会
鲁网11月10日讯11月9日,临沂蒙山(平邑)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论证会在蒙山之阳举行。临沂市政协副主席、文化和旅游局局长高思圣
2025-11-10 16:57:00
舞剧《颜真卿》本月在石家庄首演
河北新闻网讯(毛宇)11月15日至21日,国家艺术基金2024年度大型舞台剧和作品创作资助项目——舞剧《颜真卿》石家庄站首演
2025-11-10 18:39:00
家风文化中应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精神内守”
参天之树,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家风”二字,家是家庭,风是风气,家风简单说来就是一个家庭或家族世代相传的生活风尚
2025-11-10 09:07:00
唐高祖李渊旧宅考古发现僧尼日用品
近日记者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考古人员在西安市碑林区陕西建工第八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内发掘了一处隋唐遗址,出土遗物中不仅有花边板瓦
2025-11-09 20:51:00
校馆弦歌| 长春师范大学“日本侵华战争记忆陈列馆”:三十年铸证承国殇
这里是一座用史料镌刻真相的陈列馆,这里是用坚守传承精神的特殊殿堂,这就是长春师范大学“日本侵华战争记忆陈列馆”。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
2025-11-09 22:31:00
这把壶 你猜猜是什么材质的?
11月6日,记者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考古人员在铜川市印台区纸坊遗址发掘了3个龙山早期灰坑、1个商代晚期灰坑及3座春秋晚期秦
2025-11-08 08:44:00
11月8日,山西人民出版社郭建华系列文学作品出版研讨会在太原举办。这套文旅(历史)题材文学作品,包括长篇小说和影视文学脚本
2025-11-08 18:06:00
长镜头|千年邢襄文脉长
邢台,拥有三千五百年不间断建城史,如今正通过顺德府衙遗址的考古发掘,向世人展露其深藏的历史脉动——从战国陶文到唐代柱础
2025-11-07 08:21:00
《红颜来处是长安》出版 展现大唐女性的生存智慧与人生抉择
鲁网11月7日讯近日,中央民族大学教授、《百家讲坛》主讲人蒋爱花推出历史新作《红颜来处是长安》。这部以唐代女性为主题的力作
2025-11-07 10:29:00
自豪!福建舰入列!中国人的航母梦,始于福州!
南海之滨的军港内,海阔天高,红旗猎猎。11月5日,我国第三艘航母“福建舰”(舷号18)正式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战斗序列
2025-11-07 15:10:00
野史可以“野”不能“疯”专家回应“康熙血脉之谜”
近期,关于“康熙生父为洪承畴”的野史假说在网络上爆火,传闻称洪承畴“狸猫换太子”云云,并列举一系列证据,比如光绪帝Y染色体遗传标记与爱新觉罗家族没关系
2025-11-07 15:31:00
吉林宝藏·每周认识一件文物|立冬温酒话羽觞
冻笔新诗懒写,寒炉美酒时温。醉看墨花月白,恍疑雪满前村。李白笔下的《立冬》,描绘着古人围炉品酒的闲情雅致。当新雪初落吉林大地
2025-11-07 15:52:00
《人物志》是我国一部识鉴、品评各类奇才的专著,约成书于曹魏明帝统治时期(227 —239)。作者刘劭在编纂此书的过程中
2025-11-07 18:01:00
康熙生父是洪承畴?乾隆、光绪身世也成谜?清史专家:均是谣言
大皖新闻讯 连日来,一则“康熙生父可能是洪承畴”的消息在网上广泛流传,并引发热议。对此,11月7日,大皖新闻记者专访了安徽省文史研究馆馆员
2025-11-07 19:54:00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王峰日前,在南京入选“世界文学之都”六周年之际,茅盾文学奖与鲁迅文学奖双奖得主、著名作家徐则臣携新作《域外故事集》做客南京世界文学客厅
2025-11-07 07: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