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际

外国人“给李华回信”爆了,源头是两个女孩

类别:国际 发布时间:2025-01-23 13:36:00 来源:国际时事讲解

作者 | 南风窗记者 陆茗

编辑 | 向由

人心天然亲近那些温暖的东西。

外国网民涌入小红书后,中外网友多轮互动中,给李华的回信,是情感最浓的一类。

在“假定你是李华”的出题设定里,李华,这个初高中英语试卷作文题里的钉子户,是中国考生最常用的答题“马甲”。

那些年,李华很忙,总有写不完的信,许多信都写给外国笔友——英国的Chris、美国的Michael、澳大利亚的Tom、加拿大的Linda……向他们介绍中国的传统节日、分享健康建议、分享日常生活。

1995年,李华就已经出现在高考英语作文题里,2024年的高考卷里,也还有他——30年间,李华是一代人的回忆。

这些信的答题模版里,常以“I'm looking forward to your reply”做结尾,但李华们默认,这些信不会有回音。

直到外国人突然涌入中文社交媒体,被“回忆杀”的李华们留言感慨:李华终于收到信了。

初来乍到的外国人不解:李华是谁?

看到这条留言,留学归来的“00后”李瑶华拍了她的第一条视频,在社媒上介绍李华,并提议网友给李华回信。几乎同一时间,在海外留学工作10余年的湄子酱,也以视频说明“李华的信”的原委。

3天内,李瑶华收到了7.4万点赞,4500条评论;湄子酱的视频下,涌现了1万条留言,23万点赞。

通过她们的分享,许多外国网民被李华的心意打动,开始郑重地给李华回信,诉说自己在童年时也曾渴望连接,在这个日趋分裂的世界里,掀起又一轮回响。

Dear LiHua

湄子酱是个“90后”。12年前,她还在北京西城区念高中,是学校的尖子生,但英语却是她最提不起兴趣的科目。

那时,她始终觉得学英语没什么用,也想象不到,会有什么场合真的需要和外国人交谈,学英语就只是为了完成考试,拿高分。

老师又逼得紧,督促着她把相对薄弱的英语再提提分,要她熟背范文,计时一分钟内背完,这更加剧了她的反感。她用“魔怔”来形容当时的应试压力。

以“李华”的身份,她给外国笔友写了上百封英文信,她也曾抱怨:我毕竟不是李华,永远也不会真的需要给什么外国朋友写信。给假想的朋友写英文信,有什么意义呢?

那些年,李华需要写给外国笔友的信

直到曾经假想的Sarah、Linda涌入中文互联网,“就像李华的笔友突然在现实中出现了,这很神奇。”这促使她回应外国网民对“李华”的困惑。

一切突然成真了。“感觉我们准备了十几年,就为了这一刻,这是等待的魔力。”李瑶华想,这或许是许多中国网民如此珍惜机会、热情与初来乍到的外国人交谈的原因,而一向在社交媒体上沉默的她,也被激起了表达欲,并在视频里发出英文邀约:如果愿意,你可以给李华回信。

李瑶华诚邀外国网友给李华回信

北京时间1月16日晚,当湄子酱和李瑶华相继发出“谁是李华”“李华来信原委”的视频后,一夜之间,就在社交媒体上火了起来。

很多外国网友给她们发私信,或是直接@她们的账号,而很多人真的写了“给李华的回信”。

李瑶华收到的第一条私信来自美国人Linda。那条英文私信很长,Linda希望李瑶华帮忙检查一下回信的中文翻译是否准确。

但没等李瑶华回复,Linda迫不及待地发布了。

为了这封回信,Linda在网上搜寻李华的信,并想象有一天,这些信成卡车地快递到了家门口,倾倒出来,没过了她的脖子,她一封封地阅读这些来自中国的信,信封上还画着猫咪。

“Dear LiHua……”Linda在回信里写:“你提到的音乐节怎么样了?真遗憾我没能参加。我最近也开始听你们的音乐,真是动人。你上学期考了全班第一,太厉害了。你的字迹真好看,不过拼写beast时要小心,加了一个r会让它变成另一个意思,可能会让美国人忍俊不禁……你多年前提到的模型飞机,还有照片吗?至于你提到的生日礼物虽然没送到,但你的来信已经是最好的礼物。”

她附上了自家小猫的照片,它的名字叫阳光。Linda在暴风雨中的水坑里发现了快要淹死的它。“它让我想起了你,因为你和它一样,在一个阴郁的日子里,给我带来了意想不到的光亮。”

Linda的小猫,它的名字叫阳光

Linda似乎患有自闭症和ADHD,常常整晚在哭。她说起最近食品和房租价格飞涨,总有更多的东西可以被夺走,孤独和无助太多,温暖太少……

Linda彻夜未眠,她说自己像个孩子一样迫切想要第一时间阅读和回复中国网友的评论,让李华知道,自己终于收到回信,深受感动,为迟来的回复道歉。直到第二天早上6点半,她累得睁不开眼。

第二天,Linda又发了一条朗读回信的视频,她希望用声音加深彼此的联系。

大洋彼岸,有李华给Linda更新了一条留言:李华12岁时开始写信,她写了大概几百封没有回音的信,一开始欢喜,后来厌倦,18岁时她决定不再写信。现在,她30岁,为生活奔波,无比疲惫的时候,她看到了一封来自十几年前的回信,她哭了。她想把过去写的几百封信找出来给你,但是它们已经被18岁的她丢掉了。现在的她想对你说:我真的等了很久,谢谢你的回信。

这样的回信还有很多。李瑶华看得出,他们很真挚,显然仔细看了许多李华的信,才能对许多细节做回应。

另一封给李华的回信中说:“谢谢你关心我的健康,我已经遵从你给我的健康建议,不再喝冰水,而是改为喝温水和热茶。我已经感受到变化了。”

挖一个洞到中国

有时,孩子们会故作深沉,装大人;成年之后,反倒是大人,会想要找回童真。

一位叫Alison的网友给湄子酱留言,说起这些互动特别有益身心健康。他觉得大家像回到了童年,那时候我们都是天真的孩子,互相介绍自己,向新朋友伸出橄榄枝:“你好,我是Alison,这是我的小猫,我们可以成为朋友吗?”

网友Alison给湄子酱的留言

很多网友在看到李华来信之后,说起童年时干过的另一件傻事:挖洞。

在中国的李华为考试而写英文信时,英文世界里的许多孩子曾天真地相信,只要在地上一直挖洞,挖得足够深,就能到达中国。

李瑶华发现,不只是美国人,IP在欧洲、澳大利亚、加拿大的许多留言,都从父母、老师,或游戏、动画片里听过“Dig a hole all the way to China”的说法。小时候,他们蹲在自家后院、海边沙滩、公园沙坑,幻想挖一个洞就能去到中国。

来源:@Rome

来源:@Taetertott

其实中国和美国都在北半球,挖穿地心也无法抵达,但孩子也不深究这个说法的来历,无所谓先有鸡还是先有蛋。

如果非要追溯,美国作家亨利·戴维·梭罗在他的《瓦尔登湖》里,倒是写了一个痴迷于研究古迹的疯子:“他居然想要挖个地洞通到中国去;他说他挖得很深,已经能听见中国人的锅碗瓢盆的声音。”尽管亨利的语意是讥讽,认为那些高塔与殿堂不过是王公权贵的虚荣与奢侈,并不值得后人瞻仰和研究。

《瓦尔登湖》剧照

但在许多普通孩子的记忆里,“挖一个洞就能到中国”是一个类似于“圣诞老人会给孩子送礼物”的白色谎言和异想天开。

“这是一个玩笑和天真的想法,但或许在那个时候,我们本能地在寻找一种连接。”Mica在给李华的回信中写道,“今天我们再次开始挖洞。”2025年的1月,他们真的挖到了中国,得知“你一直在等待我们”。

李华的信,挖一个洞去中国,是两个微妙的隐喻。原本独立存于各自时空和语境的信息,突然破了壁,甚至形成了互文,彼此勾连。在逆全球化的声浪和日趋分裂的世界里,这些声音如此珍贵,像回旋镖一样,猛地击中了许多人的心。

如果说,过去“李华的来信”是无意识地以范文模版作答,是独角戏和不得已而为之;眼下,褪去稚气,再度提笔写信的李华和Michael们,真正开始走心交流,只是多了几分成年人的幽默和省思。

像是“你们的来信被我们有毒的家长给偷走了”,或是“在交谈中,我们得到了一面镜子,照出了系统的失败”——因为他们在直接交流当中发现了被遮蔽的信息、被制造的偏见,“别人向我勾勒了你的形象,但它并不完整,甚至失真,而我曾经以为,那就是我所能知道的,你的全部”。

一位早已褪去了稚气的李华,再次讲述自己的喜悦和悲伤。她对着镜子,看到了一个疲惫的中年女人。她养育着17岁的女儿,尽管生活多艰,仍然相信,“孩子们的世界会比我那时候更美好”。

如果他们曾经都把互联网当成宣泄情绪的垃圾桶,戾气与仇恨让许多人厌倦和逃离。但此刻,即便人们依然说着不同的语言,却前所未有地达成了广泛的和解。

连接与认同

湄子酱在海外生活了12年,客居异国他乡,她常常需要额外的努力,来扭转外国人对中国人的先入为主的偏见和误解。但有时她也力不从心,所有努力似乎只是“单方面的付出”,难有心与心的交流。

湄子酱

她的一位美国同事到中国出差,为了下载微信,宁可专门新买一个手机,也不愿意在自己常用的手机上安装。有来到北京的美国朋友认真地问她:作为外国人,没有中国人的陪同,我被允许独自上街吗?

湄子酱一度发懵。即便能在这些细节上影响身边人,可她一个人的力量,还是太渺小——这也是为什么,当他们阴差阳错地来到小红书和中国人交流,湄子酱倍受鼓舞。

“好像有千千万万个我,在做我大学时候就努力在做的事情,效率一下变高很多,在三五天之内,也许西方国家的许多人对我们的印象就有极大的改观,这是过去30年间都没有见过的情景。”她盼着,今年入学的中国留学生,能比她当年好过些。

一位美国人视频回信说:“很多年里,我知道我们的政客是骗子,他们付了很多钱给媒体。可是,对我们来说,分辨真假并不容易。我过去一直以为,世界仇视美国人。我很感激,这原来是最大的谎言。”——这个认知冲击也解释了,为什么他们在中国网民热情欢迎中,倍感受宠若惊。

美国人说他们以为其他国家的人都不喜欢美国,来这里大家却都很欢迎他们,所以很感动

但这样的生态仍然脆弱。因为在海外,也有面孔声泪俱下地哭诉,外国人持续涌入小红书,会导致IP分区,让华人和留学生联系不到在中国的朋友和家人。湄子酱发现,很多人相信了这个讲述,觉得自己的闯入不被欢迎,纷纷留言道歉,说自己会删号离开——哪怕后来有人反驳了失联的说法,但他们之中,也许不会再回来。

连接与失联,有时只在一念之间,这暴露出关系的脆弱:我们可能因为理念不和而疏离,也可能因为善良而退却。

在李华给外国笔友写信的30年里,也是互联网技术蓬勃的时期。这项技术曾经许诺:打破时空、连接一切,没有人是一座孤岛。

但现实是,即便有全球化浪潮推波助澜,我们和世界、他人的关系,其实也远非设想的那般更紧密、更团结。在政经利益面前,技术力有不逮,被裹挟着塑造成上位者想要的样子。

外国网友在社交媒体上的留言

30年里,世界贸易繁盛,许多人都有更繁杂的关系网络。但越来越多人受困于精神障碍表明,人的心灵仍不免孤独和沮丧,身份和价值得不到认同。许多颗心在荒芜中变得饥渴,乃至一滴水、一缕光,都像天降甘霖,短暂地激起枯木逢春般的效果。

“李华的回信”和“终于挖通的洞”的互动,给了许多人温暖和慰藉,但我们清醒地知道,它无法疗愈,也掩盖不了我们共同的心灵危机。

哪怕互联网没有壁垒,地球村仍然是想象的乌托邦。在线交往是雾里看花,语言修辞也难免美化,和真实仍有距离。我们应当正视,现实中,我们仍然相隔遥远,仍在管中窥豹。AI和AR的技术联络,不足以取代面对面拥抱握手,不比注目交流来得有力量。

外国网友留言

湄子酱去过很多国家,护照上的签证满满当当。她发现,哪怕是在泰国、越南,她都见过很多外国人。她一度困惑,中国这么大,为什么外国人不太到中国来?

湄子酱后来意识到,签证也是一道关卡。

像是对美国人和加拿大人来说,免签国就够他们满世界跑了,很多人没办过签证,甚至不知道签证是什么。在不了解中国,不是非去不可的情况下,他们会优先去免签国。

按目前的政策,可免签入境中国的有38个国家,包括法国、德国、日本。2024年12月,中国移民管理局放宽了“过境免签”政策,对英国、美国、加拿大等54个国家的过境访华者,延长了停留时间至10天,增加了出入境口岸,扩大了可以停留的城市范围。但他们仍需前往第三国,只能以中国为中转站停留。

“过去,我们从未真正理解是什么将我们区隔。”Mica在给李华的回信中说,“我们说出了其中的不公正,看到了人性的裂痕,并着手修复它,尽管这项工作可能是缓慢的……我们的世界分裂得够厉害了,现在是时候重新编织在一起了。”

这两天,许多人不像前几天那样频繁刷到外国人了,但其实他们中的许多人还在更新内容。只需要我们有意识地,突破算法的区隔,我们可以找到对方。

世界大概不会停止分裂和极化,但人的心灵与情感渴望连接和认同。我们仍将在拉扯中挣扎和自洽,调适心与心的距离。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1-23 17: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对中国人来说,没替李华给外国朋友写过信的学生时代是不完整的。但谁也没想到,那些没贴邮票、写在试卷和作业纸上蹩脚的英语作文,在数十年后收到了回信。这场“赛博童话”,却真实地发生了。
2025-01-17 18:45:00
...起很多人学生时代的记忆了英语试卷里当年那些学生以“李华”口吻写的信如今真的收到回信了!📨📨外国网友撰写的“李华回信”走红小红书中国网友纷纷感慨“弥补了那份‘友谊’的遗憾青春得
2025-01-21 07:27:00
为什么高考英语作文,总要帮李华写信?
...汉字里的发音,像是ji、zi之类的,英语里压根就没有。外国人一读出来,发音千奇百怪,有可能自己被叫到了名字,都不知道叫的是自己,如果是在医院、学校、警局等地,甚至可能会因此错
2023-06-09 11:54:00
布林肯近两个月后回信法媒:敦促以色列必须保护记者
...,导致大批记者受困。对此,布林肯写道:“美国公民和外国人继续安全离开加沙仍然是我们的首要任务,我们正在与埃及、联合国和以色列合作,以促进他们安全离开加沙的能力。”12月11日
2023-12-14 10:24:00
美国夫妇委托中国学者帮忙寻人 43年前他们在西湖边为曾祖孙拍下照片
...面很温馨,夫妇俩赶紧拿出相机拍了下来。当时来中国的外国人还很少,老人家很快就注意到了人群中与众不同的道格拉斯夫妇,因为老人不会说英语,夫妇俩也不会说中文,大家全靠眼神和肢体语
2023-10-20 08:54:00
老外的小红书冲浪指南,我逐条学习
...成为“help you”,一些网友开始给那些被汉语拼音难倒的外国人提供帮助。在一则求助帖的评论区,有中国式家长回复
2025-01-17 13:41:00
合肥与深圳的学生为何会互通书信
...水到达一个新朋友手中我就激动无比。”“我的笔友是个外国人!”“她养了一只布偶猫!”“好想去深圳看海!”看着信上诉说的趣事教师里回荡着激烈的讨论声在嘻闹中学生们开始畅想笔友的生
2023-12-31 11:11:00
源头直采中国制造 美国游客用支付宝消费同比增2倍
...税服务和以支付宝为代表的中国移动支付等,共同推动“外国人来华买买买”成为跨境旅游新趋势。外国人来华旅行既可以用支付宝“扫一下”支付,也可以“碰一下”支付,充分体验中国移动支付
2025-04-17 16:53:00
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外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家移民管理局局长许甘露给人民网网友回信
...对受疫情影响的港澳居民回乡证有效期实行延期”“启用外国人永久居留身份证新版‘五星卡’”等移民出入境管理政策措施优化完善。借此机会,向大家表示诚挚的感谢!民有所盼,政有所为。网
2024-03-07 16:21:00
更多关于国际的资讯:
中新经纬10月15日电 据商务部网站消息,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就中方在世贸组织起诉印度电动汽车及电池补贴措施答记者问。有媒体问
2025-10-15 17:46:00
冰岛总统:期待冰中双方共同推进绿色转型和可持续发展
中国网10月15日讯(记者王月博)10月14日,围绕地热能的开发、利用与国际合作,“与冰岛总统托马斯多蒂尔的炉边对话”活动在冰岛驻华大使馆举行
2025-10-15 21:44:00
“大英博物馆”入驻小红书,网友留言讨还文物
近日,有网友发文称,英国大英博物馆在小红书开通账号并发布首条入驻视频。据查询,该账号名称为British Museum
2025-10-15 18:15:00
中国驻美大使谢锋敦促美方不要再走经贸关系紧张升级的老路死路
中国网10月15日讯 据中国驻美国大使馆网站消息,2025年10月14日,谢锋大使应邀出席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年度颁奖晚宴并致辞
2025-10-15 15:21:00
“停摆”继续 美参议院未能推进共和党提出的临时拨款法案
当地时间10月14日,美国国会参议院未能通过程序性投票,无法推进共和党提出的一项临时拨款法案。该法案需要60票才能推进
2025-10-15 13:47:00
10月10日,法国总统马克龙再次任命塞巴斯蒂安•勒科尔尼担任总理。勒科尔尼曾于9月9日出任总理,接替因国民议会信任投票失利而下台的前总理贝鲁
2025-10-15 07:29:00
中国网10月15日讯 据中国驻泰国大使馆消息,10月14日,中国驻泰国大使馆发布关于中国游客在泰旅游涉导游事的提醒:近日
2025-10-15 08:00:00
马丁·雅克:全球南方已成为中国学发展的主要增长区域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上海10月14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魏其濛)今天上午,第二届世界中国学大会在上海开幕。开幕式上,英国知名作家
2025-10-15 06:28:00
中国网10月14日讯 据商务部网站消息,10月14日,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就近期美方宣布对华加征关税等限制措施答记者问。有记者问
2025-10-14 09:25:00
中国网10月14日讯 据外交部网站消息,外交部发言人林剑在13日举行的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表示,中方日前发布的关于稀土等相关物项的出口管制措施
2025-10-14 01:03:00
日前,市场监管总局反垄断二司负责人就对高通公司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以下简称《反垄断法》)立案调查事回答了记者提问
2025-10-12 21:44:00
澳大利亚航空公司12日披露,遭黑客窃取的该公司570万客户的隐私数据已被泄露于网络。澳航7月曾通报表示,有黑客通过攻击一个由第三方机构管理的计算机系统
2025-10-12 22:47:00
塞舌尔选举委员会12日凌晨宣布,塞反对党联合塞舌尔党候选人帕特里克·赫米尼耶在总统选举第二轮投票中获胜。来源 新华社编辑 徐微微二审 杨韬三审 刘丹
2025-10-12 13:24:00
Dennis Song高级珠宝2025特别系列在连卡佛发布
今年十月,由华人珠宝设计师Dennis Song于2017年创立的法国高级珠宝品牌Ming Song Haute Joaillerie在连卡佛独家发布2025特别系列-Abyssal Whispers(深海的低语)
2025-10-12 13:33:00
中新经纬10月10日电 据商务部网站10日消息,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就中方宣布针对美对华造船等行业301调查限制措施实施反制答记者问
2025-10-11 11: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