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到底发生了什么,让唐玄宗失了风度呢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2-22 14:16: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萧嵩曾经是大唐帝国的宰相,而且是那个“群相闪烁”时代的宰相,只不过他辛辛苦苦干了五年,结果却被唐玄宗下了个“徒有虚表”的恶评。

萧嵩继承了南梁萧氏皇族的优秀基因,他长得“貌伟秀,美须髯”,走到哪里都是“拉风派”。

一枚大帅哥,被说成徒有虚表,那意思就是,别看你外表光鲜,其实肚子里都是稻草,绣花枕头而已。

唐玄宗是一位比较有涵养的皇帝,如此恶语伤人的话实属罕见,更何况他与萧嵩还是亲家。每次见到萧夫人,唐玄宗立刻放下皇帝的架子,连连称呼“亲家母”。

那么,到底发生了什么,让唐玄宗失了风度呢?

原来,唐玄宗准备提拔苏頲为宰相,便让中书舍人萧嵩起草一道任命诏书。萧嵩吭哧瘪肚半天,写好了,呈交给唐玄宗。

唐玄宗看得直皱眉头:“国之瑰宝?这个词不大合适,你不知道苏頲他爹叫苏瑰吗?要避讳,换个词。”

大意了,萧嵩连拍脑门,我回去就改。

唐玄宗说,别介啊,就在这里改,来回走你不嫌麻烦啊,来人,把屏风撤了,将朕的笔墨纸砚给萧大人。

萧嵩顿时傻了,原来这伙计自幼不好读书,写封信都比生孩子难,就这道圣旨还是别人代劳的,这会儿你让他“当堂考试”,那岂不是要难为死他?

就因为笔头的功夫差,萧嵩一直被阁房的同事们嘲笑。如果不是宰相姚崇护着,他恐怕早就被踢出了中书省。

萧嵩急得抓耳挠腮,冷汗直流,手提着笔,一个字也写不出来。

唐玄宗很纳闷,稍稍修改一下而已,有必要重写吗?太认真了,好吧,你自己慢慢弄吧,朕先去后宫慰问一下。

等唐玄宗再回来时,萧嵩已经走了,草诏丢在了案几上。他拿过来一看,鼻子都气歪了,全文仅将“瑰”字改成了“珍”,其它地方一字未动。

还以为会改成一篇惊天地泣鬼神的美文呢,原来一肚子稻草,徒有虚表,绣花枕头!

这个故事记载于《明皇杂录》,不过它的可信度不是太高,大概率是宰相张说麾下那些文学之士的编排。

其实遭到他们讽刺的远不止萧嵩一人,但凡学问差的都逃不掉,比如李林甫被讽刺为“弄獐(璋)宰相”,萧炅被嘲笑为“伏猎(蜡)侍郎”。

草诏是中书舍人很重要的一项工作,如果萧嵩基本的文字功底都不具备,怎么可能担当此任?只不过他的水准确实跟那些科班出身的有差距而已。

再说了,姚崇是什么人?开元第一名相啊,他看重的人哪有等闲之辈?

其实早年萧嵩还默默无闻的时候,就有人看好他了。那人叫夏荣,号称江湖“神算子”。

某一天,陆象先(萧嵩的连襟)请夏荣给他相面,夏荣说:“您虽然十年后会位极人臣,但不如萧郎,他将一门显贵。”

那么,夏荣算得究竟准不准呢?萧嵩有没有辜负姚崇的提携呢?

事实证明,只要放在正确的地方,每个人都会发光,开元十五年正是萧嵩发光的时候。

那年九月,唐玄宗接到河西发来了紧急战报:吐蕃人攻破瓜州,河西节度使王君㚟遇害,河陇危矣!

这个背景稍有点复杂,建议您关注本账号,查看上一篇文章——大唐那么强,为何败给吐蕃差点丢掉河陇?唐玄宗好大喜功错用一人。

如果您懒得看,就记住一个结论就行了:这次危机如果不及时解决,西域就丢啦,河西、陇右将是吐蕃人的牧马场,关中就是他们旅游胜地,长安就是他们的私库。

事关大唐帝国的安危,唐玄宗不敢怠慢,他立刻颁布了一道圣旨:萧嵩出任河西节度使,即刻前往抗击吐蕃。

您认为唐玄宗会让一只绣花枕头去主持一场生死攸关的战局吗?如果您还有疑虑,我们就看一看萧嵩的作为吧。

☛第一步:选才择将

一个人能不能做成大事,只要看看他身边的人就能判断个八九不离十了。萧嵩重点提拔了四个人,分别是裴宽、郭虚己、牛仙客、张守珪。

这四个人当时的名气都不大,职位都不超过五品,似乎很平庸,但他们后来都成了名人,而且在各条战线上都为大唐帝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由此可见,萧嵩独具慧眼,他看人不看名气,不看资历,不看学历,能从平凡的小事里选拔出可用之才,你敢说他肚子里是稻草?

我们以张守珪为例,他此时的职务是建康军大使,萧嵩将他提拔为瓜州都督,将他顶到最前线,而且军政一把抓。

张守珪到任后立刻修筑被毁坏的城池,同时招募流散的百姓,帮助他们恢复生产、生活。

城池修到一半,吐蕃人打过来了,此时张守珪根本无力抵抗,城中的百姓、官兵一片慌乱。

张守珪却临危不惧,他令所有人都撤进城内,同时城门大开,又在城头摆上酒席,他和将士们悠闲地品酒、歌舞升平。

这个情节大家都不陌生,但一般情况下,敌人还真的不敢贸然进攻。观望半天后,他们决定还是不要招惹,于是调转马头撤了。

而张守珪竟然把假戏演得跟真的似的,他令旗一挥,全军出动追杀过去。吐蕃人误以为真的中了圈套,于是慌不择路地逃窜,把本稳赢的仗,打成了溃败。

☛第二步:反间除敌

随着瓜洲城的修复,河西最薄弱的一根木桶板子被补齐了,各路军镇也在萧嵩的指挥下顶住了吐蕃人游荡式的袭击骚扰,老百姓也开始慢慢安心下来。

至此,吐蕃忙活了半年,耗光了开局的所有优势。

当然,这段时间萧嵩不光在忙着修补漏洞,他的防守反击战早已经布局,第一招“反间计”开始。

吐蕃的将领叫悉诺逻,此人出身于吐蕃豪族,官居大贡论(宰相)。吐蕃实行的是军政合一的体制,类似于中国北朝时期,每个家族都有跟赞普扳手腕的资本。

这个格局注定悉诺逻不被赞普信任,也必然会遭到其他家族的诋毁,萧嵩看得很透。

于是萧嵩做了个局,制造出悉诺逻跟他有秘密交往的假象,同时放出风:悉诺逻正在和唐军谈判,准备反戈一击……

结果成功了,悉诺逻被赞普召回,稀里糊涂地做了刀下鬼。

您可能说,太老套了吧?确实老套,但是要把大家都能想到的东西演得跟真的一样,这就是功夫。就跟你打名牌,还要让你上当受骗,你服不服?

☛第三步:全面反攻

吐蕃这才发现有点不妙:怎么越来越被动呢?于是他们决定梭哈,新统帅悉末朗倾囊而出,他兵分两路,一路猛攻瓜州,一路从渴波谷突袭。

萧嵩早有防备,张守珪和鄯州都督武张志亮分别抵挡住了进攻,并反击成功。

吐蕃人吃了亏,立刻调集所有兵力转移到祁连城,企图从这里撕开口子。

这是一场决战,萧嵩遣副将杜宾客率领四千名弓箭手,一顿狂风暴雨班的射击,让吐蕃人丢下无数尸首。

双方的攻防大战从早上一直打到傍晚,吐蕃人终于抵挡不住了,开始向山谷内撤退。唐军趁机杀出城外,紧追不舍。吐蕃人四散溃逃,哭喊声响彻天际……

随着这场大决战的结束,吐蕃人的主力损失大半,已经不可能再组织起大规模的进攻了。萧嵩从接受任务,到大败吐蕃,仅仅用了11个月的时间。

战报传到长安,唐玄宗大喜,当即下旨:授萧嵩同中书门下三品,拜相入阁。

一位因为文采不够出众而遭人编排的“绣花枕头”,居然一鸣惊人,成功化解了大唐帝国的一次巨大危机。

唐玄宗对萧嵩的恩宠“甚盛”,他的儿子萧衡被招为驸马,孙子萧升后来又娶了唐肃宗的女儿,萧升的女儿又嫁给李诵(唐顺宗)为太子妃。

萧嵩的长子萧华和另一个孙子萧复,后来也都当了宰相,算得上“一门尽贵”了吧?

第二年,唐玄宗又提拔萧嵩为中书令(一把手宰相)、金紫光禄大夫、集贤殿学士、知院事、徐国公,能给的荣华富贵全都到位了。

然而,富贵到极点的萧嵩又开始“绣花”了。

萧嵩在位五年,几乎一事无成,他先跟副相裴光庭斗,裴光庭死后,又跟继任的宰相韩休斗。

唐玄宗的宰相除了李林甫,任期没有超过四年的,萧嵩做了五年,结果却是被打回原形了。

估计唐玄宗的头被他们吵大了,开元二十一年,他一道圣旨宣布将萧嵩和韩休同时罢相。

《新唐书》的记载稍有不同,说萧嵩是主动辞职的,唐玄宗还舍不得,萧嵩垂泪说:“趁着陛下还没讨厌我,我还能辞职,否则的话我脑袋都不保了,哪里还能有选择呢?”

故事讲到这儿,还是要忍不住问一句:当了宰相后的萧嵩为何又“绣花枕头”了呢?三个原因吧。

其一,能当得了一名出色节度使,未必能胜任宰相,二者之间的差别太大了。客观讲,萧嵩的宰执能力不突出。

其二,萧嵩在位期间还是做了一些事的,比如他废除了裴光庭的“循资格”选拔制度。

唐朝官员比较泛滥,晋升难度也比较大,很多官员熬了一辈子还是原地踏步。裴光庭在任吏部侍郎时,搞了一套“循资格”制度,简单来说就是论资排辈,熬时间,到点升级。

这项制度让一群能力低下的官员呼声雷动,居然获得通过了。萧嵩当了宰相后,坚决废除了这项明显不合理的制度。

其三,开元中后期的官场,明显存在“文吏之争”。在萧嵩和裴光庭之前,每一任宰相班子都存在相互扯皮、甚至拆台,除了日常工作,早就不能做大事了。

因此,如果非要苛责萧嵩的话,其实有一大堆“绣花枕头”。

最后补充交代一下萧嵩的人生结局。

开元二十七年,萧嵩因为贿赂给宦官牛仙童良田数顷,被李林甫告发,因此被贬为青州刺史。

于是萧嵩干脆辞职回家养老,在院子种满了草药,他又用这些草药配云母,制作丹药自己服用,居然活到了八十多岁。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2-22 15:45:10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光庭因是梁王武三思的女婿,被贬为郢州司马。累职升迁唐玄宗开元年间,裴光庭历任右率府中郎将、司门郎中、兵部郎中。他沉默寡言,不善交游,但工作严谨,受到时人的推崇。开元十三年(7
2024-05-30 19:04:00
他是开元时代最后一位名相,曾预言安禄山必反
...方方面面,男人戴花,女人穿男人衣服都成为时尚潮流。唐玄宗李隆基前期的开元时代尤其如此。李隆基是个特别注重时尚与风度的主,爱打马球,爱欣赏帅哥美女,妥妥的外貌协会成员。恰巧宰相
2023-05-10 05:35:00
唐玄宗为什么宠信安禄山,安禄山乱唐的根源是什么?
...担任宰相分自己的权力,于天宝六年,即公元747年10月向唐玄宗上了一条建议:“(汉族)文臣担任将领就怕打仗,不如用少数民族将领,他们勇敢善战,更重要的是他们在朝廷孤立无党,陛
2023-02-18 16:32:00
...到我国古代的“盛世”,或许大部分人最先想到的都会是唐玄宗在位时期民殷国富、风气开放,被诗圣杜甫形容为“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的“开元盛世”。作为盛世的缔造者,唐玄宗
2023-11-10 20:09:00
唐玄宗的名将每位都战功卓著,善终者却寥寥无几
...才,也离不开众多将领保境守边的功劳。及至天宝时期,唐玄宗改变被动防御的策略,开始对外扩张疆土,唐朝因此又涌现出了很多名将,这些名将与开元时期的名将相比,具有更强的进攻性,他们
2023-01-18 09:26:00
为何说唐玄宗既是创造奇迹的君王,又是毁灭盛唐的终结者
...国历史上的一个伟大的王朝,它开创了万国来朝的鼎盛,唐玄宗既是创造奇迹的君王,又是毁灭盛唐的终结者。01武则天临朝称制,改唐为周时,因忌惮李氏复辟,屠戮李唐宗室贵戚数百人。退位
2024-04-16 20:14:00
唐玄宗开元十五年(727年),一条紧急军情震惊了大唐帝国:吐蕃攻陷瓜州,刺史田元献被俘。屋漏偏逢连夜雨,河西节度使王君㚟(chuò)又被回纥人杀害了。大唐与吐蕃之间打打停停,一百
2023-02-21 21:55:00
除了魏征,在唐朝还有哪个直言劝谏的宰相
...观之治”,他也因此成为一代名相,名留青史。其实,在唐玄宗时,也有一位类似魏征这样的名相,他同样敢于公然犯上,据理力争,为民请命。可惜,生不逢时的他,遇到的是玄宗,而不是有容人
2024-04-25 15:50:00
大唐战将王忠嗣半生征战,却栽在了小人手里
...一。王忠嗣将军王忠嗣将军少时生活在宫中,连名字也是唐玄宗所赐;年轻时扎根军营,一生与契丹、吐蕃等异族作战,打了无数胜仗,让吐蕃、契丹等少数民族不敢来犯,对大唐有着不世之功。王
2023-07-05 05:52: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铭记“九一八”| 黔山忠魂
9月18日,当肃穆的防空警报在贵阳南明河畔响起,警示世人勿忘国耻。我们也铭记,地母洞那象征的文化守护之光。这座深藏于鹿冲关森林公园的溶洞
2025-09-19 05:17:00
1937年,抗战烽火燃遍祖国大地,杭州文澜阁《四库全书》在战火中命悬一线。面对三部藏书被毁和藏书地沦陷的绝境,贵州以血性与智慧扛起守护中华文脉的重任
2025-09-19 05:49:00
9月18日,黑龙江省档案馆首次公布“侵华日军强征及奴役中国劳工”专题档案62件,深刻揭露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期间“劳动统制”政策的罪恶本质
2025-09-19 07:52:00
纪录片|铁证:阁楼收藏家的抗战记忆
记录“九一八事变”的日军手牒,让人胆寒的日军防毒面具,印着“北支事变”字样的画报,南京被攻陷后的城市照片……在收藏爱好者周沧海的阁楼里
2025-09-18 14:43:00
巷遇②|遵义这条宝藏老街穿越百年
开头的话:每一座城市,都有它闻名的地标;但真正的生活,却藏在弯弯的巷弄里。这里没有宏大的叙事,只有触手可及的温暖与烟火
2025-09-18 16:17:00
书桌抽屉里,一直放着爷爷留下的一块旧怀表。表壳斑驳,指针早已停摆,背面刻着模糊的“1945.9.2”,那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日子
2025-09-18 16:47:00
大皖新闻讯 9月17日上午,《包拯:儒家文化的风范》新书发布会在安徽大学磬苑校区举行。多位专家学者及媒体代表参会,围绕该书的学术与文化价值展开研讨
2025-09-18 18:29:00
何以中国 黄河安澜丨郑州最早“一环”,承载3600年城市史
大河网讯 郑州市区“一环”内,3600年前曾经崛起了一座商代都城。郑州商代都城是商王朝最早,也是规模最大的都城,它奠定了后世中国古代都城的基本规制
2025-09-18 19:36:00
值九一八事变爆发94周年之际,“反人类暴行——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展”,9月18日在山西博物院青铜分馆开展,展出包含遗址
2025-09-18 21:50:00
9月17日,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对外公布绛县横水西周墓地M1006发掘资料,该墓年代为西周中期偏晚阶段,从随葬器物判断,墓主应是一代倗国国君
2025-09-18 22:22:00
“九一八事变后,外公童长荣担任东满特委书记,带领军民开辟了10余块抗日游击根据地,组建了4支反日游击队,还积极筹建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二军
2025-09-18 23:23:00
“‘英雄’曾是家人口中的回忆。今天,在吉林省近现代史展看到这么多史料和展品,我又重新感受了‘英雄’二字的重量:那是对国家生死与共的牵挂
2025-09-18 23:23:00
《义勇军进行曲》:从东北抗日烽火中诞生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走进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一座“国歌墙”巍然屹立它长8米
2025-09-18 23:56:00
9月18日,防空警报划过城市天际,电影《731》在全国影院同步上映。影院之内,几乎座无虚席。许多观众掩面而泣,神情凝重
2025-09-19 04:1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