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秋风渐起,秋意渐浓。日前,小站镇会馆村620亩水稻进入收割季,田间地头一派繁忙景象,处处皆是好“丰”景。
在会馆村的稻田中,颗粒饱满的稻穗在阳光照耀下散发着金灿灿的光芒。三台收割机来回穿梭,割穗、脱粒等一气呵成。村民利用晴好天气,将收获的稻米抓紧晾晒,确保颗粒归仓。
“2024年水稻总产量约70万斤。在2023年的基础上,品种有所增加,种植了金稻939、津源U99、津香601、津越之光、金稻919等5个高品质的品种,这些品种的口感非常好。2024年的收割工作预计将在5天完成,现在虽然没有收割完,但已经有企业和市民预订了稻米,可以说供不应求。”小站镇会馆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郑加林介绍说。
收割当天,来自大港第六中学的600余名学生来到现场。“土壤对水稻有什么影响?”“小站稻的发展历史是什么?”……带着“任务”,学生们开启了小站稻的研学之旅。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学生们亲身体验了镰刀收割的乐趣,并走上观景台,欣赏夕阳下金黄的稻田美景,跟随着讲解员的脚步,了解了“一粒米的故事”,揭开了小站稻的“面纱”。
“我对这里的第一印象是金灿灿的稻田。在我真正拿起沉甸甸的镰刀收割时,我才发现原来耕作是一件那么不容易的事情。”大港第六中学学生高锦溪说,“经过今天的学习,我觉得我们不仅要尊重农民伯伯,珍惜每一滴粮食,更应该努力学习,创造出更先进的水稻品种和更方便的收割方法,以科技筑梦强国。”
此次稻耕之旅中,大港第六中学与小站镇会馆村达成合作意向,并向会馆村颁发协同育人基地牌匾,将行走的思政课堂搬进田间地头,让学生深度体验从小站稻播种至收割的全周期流程,学习农耕知识,提升动手能力,享受劳动带来的快乐与成就感,深刻体会农民的辛勤与不易。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10-23 15: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