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中国纪录片之父”司徒兆敦去世,享年85岁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3-08-31 11:56:00 来源:澎湃新闻

8月31日,据多位知情人士证实,北京电影学院教授司徒兆敦于8月31日凌晨去世,享年85岁。

“中国纪录片之父”司徒兆敦去世,享年85岁

司徒兆敦。图源“西湖国际纪录片大会”微信公众号。

司徒兆敦,曾用笔名佐楠、梁梧舞等。1938年11月,他出生于中国香港,祖籍开平赤坎,1951年随家人移居北京。1964年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同年留校任教。曾任导演系主任。

司徒兆敦曾拍摄电影《竹》《青山夕照》《父子婚事》;电视纪录片《路》《环境艺术》《光辉的历程》《我们的人民代表大会》;编著有《世界影坛佳话》等著作。退休后,他担任青岛北京电影学院现代创意媒体学院导演系主任,继续组织从事教学活动。

“中国纪录片之父”司徒兆敦去世,享年85岁

《父子婚事》《青山夕照》海报

司徒兆敦是中国电影界最受人尊敬的泰斗之一,他致力于纪录片在中国的普及和发展,被誉为中国纪录片之父。

司徒先生是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78级的班主任,黄金“第五代”的伯乐。可谓是高徒遍天下,像陈凯歌、田壮壮、张艺谋等著名导演都师从于他。作为纪录片师者,他毫无保留地、热情地教导很多青年导演、学生创作纪录片,杨荔钠、张经纬等无数人都得到过他的指点和鼓励。

司徒先生曾在采访中谦称自己“很有幸带了第五代”,回忆起第一次跟他们讲话时,他说,“我们学习的时候都是苏联那套东西,我们是从《战舰波将金号》起步的。经过这么多年了,电影怎么样了,我们完全不了解,对西方电影都不知道。所以我也不敢说教你们,但是我有个优势,因为我父亲是管电影的,我可以给你们提供大量的影片,对第五代这批学生的能力,我一点都不担心,因为他们人生态度、生活阅历,他们都有,这是现在的很多学生没法比的。我说那我们就一起看电影,看了大量的电影,从意大利新现实主义,法国新浪潮,从这开始起步,因为商业电影我教不了,那个时候中国还是计划经济的社会, 对商业社会完全不了解,也不懂。”

除了辉煌的职业生涯,司徒兆敦的家族历史更加令人侧目。

司徒兆敦的家族是一个充满传奇的华侨世家。爷爷司徒盛赞是北美华侨领袖、国民党元老。司徒兆敦的父亲司徒慧敏,是上世纪30年代的著名电影人、地下党。因为父亲地下党的特殊身份,司徒兆敦从小就见惯了“大场面”。

正因为父亲的特殊身份,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接连不断的政治运动中,司徒兆敦一家人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1968年,司徒兆敦因卷入“二流堂”和“上海藏书楼”事件被捕,那一年,他30岁,之后的五年,他在监狱中度过。

有着不同凡响的家族历史,几经时代命运的影响,司徒兆敦依然塑造出朴实无华刚正不阿的性格。

在父亲的影响下,司徒兆敦自小就爱上电影。他在电影厂是从做杂活一步步做起来的。他自称,是属于中国第一代的“电影厂的孩子”。

在司徒兆敦撰写的《司徒兆敦谈纪录电影〈演员〉:“真实即美”的审美观》一文中,他笔触犀利地抨击现实亦真诚地触及心灵。

“看《演员》,于蓝、于洋、秦怡这‘二十二大’的代表们,他们一直在强调演员不能只追求表面,要深入到角色的灵魂深处,只有深入生活,经过艰苦的努力,从思想到行为磨练自己,达到脱胎换骨的程度,才能塑造好人物,没有捷径……在那个年代,演员不论大小,角色不管正反,都是庄重的,有尊严的工作。我长时间在拍摄现场工作,从来都是一丝不苟的,它让我永远怀念。”

教书育人,司徒兆敦可谓没有任何架子,总与学生平起平坐来谈,一起研究电影。

在教学中,司徒兆顿会建议学生扎根自己熟悉的精神土壤,从本土中寻找创作根本,他一直认为,“到西方去学,你其他都可以学,电影你学不了。学完了你也不能在那生存,这是我的观念,学技术没关系,学录音没关系,学故事片创作,你就根本没法生存。 ”

对于电影创作,他一直是观点明确:“纪录片是大家的,不是你的专利。故事片专业的第一阶段必须学纪录片,第二阶段学故事电影。我越来越坚定一个观点,电影没什么了不得,电影就是一门技术,它必须跟其他学科知识结合,它才是有价值的。电影可以是各种样式,它也可以是商品,它也可以是政治宣传,它也可以是科学。”

因为剧情片烂片太多,司徒兆敦就强迫学生看纪录片,“不喜欢也得给我看,看够了纪录片你就发现,原来这些普通的脸是最漂亮的。”他强调,必须要从纪录片开始抓,通过纪录片的教育、渗透,转变我们的民族审美观。

有一位电影学院的学生说:“所有的老师看了我的片子后,都把我骂一顿,只有你教我如何将坏作品变成好作品。”

内蒙古籍青年导演呼可夫也是司徒兆敦的学生,毕业前夕,司徒兆敦曾私下问呼可夫毕业后的打算,他不假思索地表示要留在北京。司徒兆敦却建议他“不要留在北京,应该回到内蒙古,好好走一走看一看,等小有成就之后再回来”。

当时,呼可夫听从了司徒兆敦的建议,回到了内蒙古寻找发展方向。

呼可夫说:“我是在城市长大的蒙古族,从前对自己的民族没有概念,直到上大学的某一刻,我突然对自己的民族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看了大量历史文化类作品。因为我在大学期间一直在拍消失的游牧文化,老师就让我回内蒙古扎根牧区,好好走走看看。如今才知道老师的建议是对的,因为我如果留在北京的话,现在也许就很难创作出好的作品了,也许就是拍拍广告什么的。”

从内心里希望学生可以成才,从长远的角度去规划学生的未来,司徒兆敦从没有疏忽或冷眼旁观过任何一个学生的问题。

2003年,司徒兆敦应邀来到纪录片导演魏时煜所任教的香港城市大学担任客座教授,这也成为了魏时煜制作的第一部纪录长片《记录之旅:原始档案》(A Piece of Heaven: Primary Documents)的契机。

“中国纪录片之父”司徒兆敦去世,享年85岁

《记录之旅:原始档案》海报

这部关于司徒兆敦的人物纪录片,我们不仅可以看到他在香港授课、寻根的过程,魏时煜还以司徒兆敦为核心,延伸到了他周围的人。电影人父亲司徒慧敏、雕塑家弟弟司徒兆光、荷兰纪录片大师伊文思和他的妻子罗丽丹等等。在这些珍贵和原始的影像片段里,我们得以见证时代的许多注脚。

在影片中,我们看到作为师者的司徒兆敦是如何启蒙学生的,但同时,他更像一个朋友,和学生对话,激发他们对日常的思考。

“纪录片所记录的东西,常常具有不可替代性。不可替代性就是价值”,纪录片伊始,司徒兆敦在香港城市大学授课,他以中国电影先驱之一黎民伟拍摄的孙中山为例,介绍纪录片的价值是如何产生的。

在纪录片中,能看出司徒兆敦一生坚信的信仰和对电影深入骨髓的热爱。在举行告别派对时,司徒兆敦对着镜头说,“Louisa(魏时煜)以后会和这个摄像机结婚的”。活泼又风趣!

在北京电影学院,司徒兆敦说的一句话很有名:我可以原谅我说错话,因为我已经说了很多错话,但是,我不能原谅我说假话。他说:“什么是真事、真相、真理?这是我给学生必上的第一课,因为纪录片就要实事求是。”

敢说真话,认真做事,是司徒兆敦先生一生的本色。大先生一路走好!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8-31 14: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痛别!他于8月31日凌晨去世!享年85岁!
据多位知情人士证实被誉为“中国纪录片之父”的北京电影学院教授司徒兆敦于8月31日凌晨去世享年85岁司徒兆敦1938年11月出生于香港,祖籍开平赤坎。1964年,他毕业于北京电影学
2023-09-03 15:17:00
浏览器推送“张艺谋老师逝世”标题,网友怒批:就是故意漏字
...。司徒兆敦是中国电影界受人尊敬的泰斗之一,他致力于纪录片在中国的普及和发展,被誉为中国纪录片之父。 司徒先生是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78级的班主任,黄金“第五代”的伯乐。可谓是
2023-09-06 17:30:00
108人打铁花!晋城司徒小镇千年铁魂打铁花成功挑战吉尼斯世界纪录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4月20日,晋城司徒小镇千年铁魂打铁花,成功挑战吉尼斯世界纪录,这是世界上规模最大、参与人数最多、点位最多、用铁量最多的打铁花表演秀。在吉尼斯世界纪录认证
2024-04-23 11:41:00
三国名气最大的六位“司徒”:除了王朗,你还知道哪一位?
在古代历史上,司徒是一个地位十分显赫的官职。西汉末年,将丞相改为司徒。因此,司徒一度取代了丞相,从而协助皇帝处理朝廷事务。东汉建立后,以司徒、太尉、司空为三公。到了三国时期,司徒
2024-02-22 23:22:00
他是洪门最后一位“大哥”,杜月笙都要给其3分面子
...太深的关联度谈不上。洪门近代最有名的一位人物,要数司徒美堂。司徒美堂1868年出生在广东,1882年赴美谋生,1885年在美国加入洪门致公堂。他会武术,并且武术高强,当时中国
2022-12-22 16:36:00
聊聊东晋外戚大臣、名士——王濛
...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门荫入仕,起家司徒掾,外放长山县令,迁司徒左西属。迁中书郎,深得辅政大臣、会稽王司马昱倚重,累迁司徒左长史。永和三年(347年),去世,年
2023-06-09 10:58:00
山西:抱着娃,守着家,走上致富路
本文转自:中国文化报本报记者 程晓刚▲ 司徒村《千年铁魂》演出现场 司徒小镇供图4月20日,在山西省晋城市司徒小镇,108位打铁花非遗传承人现场挑战,成功创造了“最大规模的
2024-05-17 04:48:00
赵丽颖当年把她视作偶像第一人,也不奇怪吧
...释。也在后续数度接到过央视的合作邀约,并参与拍摄了纪录片《气候的反击》。还主动在中国做慈善,陆陆续续捐款近人民币7600万…然而还是颓势难挽。在后来的很多年里,张娜拉的灵气是
2024-01-15 10:41:00
...一千户,转任卫尉。太和六年(232年),董昭被正式任命为司徒。在汉末三国时期,司徒位列三公,已经是品级最高的官职了,完全可以和丞相、太尉、大将军等官职相提并论。对于历仕曹操、
2024-07-09 13:31: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匠心邂逅科技,张园进博展厅首发下的“双向赋能”
11月8日,在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张园“静安会客厅”内,世界级的中国羊绒奢侈品牌沙涓(Sandriver)与VR魔幻音乐电影《摇啊摇·刺激1995》举行了双首发系列活动
2025-11-09 10:14:00
长白时评评论员 四岳2025年11月9日,全国第34个消防日如约而至。这一天,城市街头的电子屏亮起“关注消防,生命至上”的标语
2025-11-09 06:13:00
11月8日,以“溯源台骀、传承根魂”为主题的海峡两岸台骀文化研讨会在太原举办。来自海峡两岸的专家学者、企业家、张氏宗亲代表等100余人
2025-11-09 07:33:00
关注进博会|一位意大利客商的“河北缘”
一位意大利客商的“河北缘”11月6日,观众在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河北省主题展区石家庄市矿区华康瓷业有限公司展位参观
2025-11-09 07:37:00
中国记者节海报丨初心如炬 执笔不负时代
中国吉林网 吉刻新闻设计 魏向阳本期编辑 吴美慧
2025-11-08 07:39:00
河钢集团张宣科技氢冶金公司锚定创新,勇闯绿钢新赛道“我们产品的金属化率越来越稳定,铅、砷等有害元素含量很低,产业化的步伐更快了”“优化工艺流程
2025-11-08 07:57:00
深山紧急救援 火箭救援队找回九旬老人
东南网11月8日讯(通讯员 曾 程 林佳慧)“找到了!找到了!”10月30日14时20分,三明市建宁县黄埠乡龙潭村深山里传来一阵激动的呼喊
2025-11-08 08:15:00
今天的新闻主角 聚焦勤勤恳恳的你
编者按与时代同行,为城市写注脚。在厦门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时间、第一现场,新闻记者一直奔走在路上,用镜头记录发展历程,以文字传递澎湃力量
2025-11-08 08:34:00
家人眼中的媒体人 闪闪发光的你
编者按在我们身边,有这样一群人,白天采访拍摄,晚上写稿剪辑。他们像一支笔,记录时代变迁,他们像一盏灯,点亮人间真情。生活中
2025-11-08 08:34:00
今天是记者节,身为记者的你是否从从容容,游刃有余?
2025-11-08 08:35:00
9月27日-11月27日,由中国美术家协会、河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河北美术学院主办的首届青年雕塑作品展在河北美术学院展出。艺术家陈昱辰的作品《时代信号》,让电磁波“显形”,观众
2025-11-08 08:41:00
大皖新闻讯 2025年12月份,黄山市举行2025超级“黄白游”活动,在12月1日—31日期间,黄山风景区、齐云山景区
2025-11-08 08:43:00
“去年我家装修房子把暖气片拆了没用暖,物业还是让我全额交了暖气费;物业经理说今年可以帮我提前申报停热,结果没办成。没用暖却要缴费
2025-11-08 08:44:00
泰安市岱岳区山口镇:初心如磐映大爱 二十余载践担当
鲁网11月7日讯杨洪兰,女,1959年1月生,中共党员,泰安市岱岳区山口镇石门村村民。在泰安市岱岳区山口镇石门村,提起老党员杨洪兰的名字
2025-11-08 08:44:00
成都警方:男子造谣“龙泉山荒野求生大赛征集令”博取关注 被行拘
2025年11月7日,成都市公安局龙泉驿区分局发布警情通报:来源:华商网 相关热词搜索:
2025-11-08 08:4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