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通讯员 张帅 时永琰 记者 李梦晴
德州乐陵市紧紧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根本问题,牢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聚焦课程创新、红色文化、机制创新这三个维度,全面提升新时代思政育人铸魂质量,全力打造全环境育人新格局。
坚持课程创新,推动思政育人走深走实
发挥思政课主体作用。将思政课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抓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传统教育,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创新“课内+课外”、“线上+线下”等多种教学模式,采取案例式、对话式、探究式教学方法,探索利用“学习强国”APP进行课堂教学,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深化课程思政建设。全面梳理各学科蕴含的思政内容,将学科知识教育同思政教育进行有机结合,使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耦合联动同向同行,努力营造“课课有思政、课课有特色、人人学思政”的浓厚氛围。
创设思政“第二课堂”。做好优秀传统文化、民俗文化与思政教育有机结合,将戏剧、剪纸、农民画等非遗项目纳入校园文化课程,弘扬传统文化中蕴含的传统美德和人文精神。积极落实国家劳动课程,从家庭劳动、学校劳动、农业劳动、工业劳动等四大方面展开,培育学生劳动精神,让思政教育融入实践体验,更加生活化。
活用红色文化,擦亮思政育人鲜明底色
深入挖掘当地红色教育资源,加强红色校园阵地建设,转化为思政教育的鲜活教材,作为师生思政教育的必修课程。
实施“三红”工程。通过打造“红阵地”、开发“红教材”、创新“红实践”,推动党史进校园、红色教育进课堂、“五老”志愿者进学校、师生全员进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红色文化进家庭等“五进”活动。突出重点节点、重大事件等,举办清明“缅怀先烈、致敬英雄”、庆“七一”、迎国庆等系列活动,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中感受红色教育。
强化“四史”教育。强化红色阵地建设,编制具有地方特点的思政校本教材,开展“寻访红色印迹 传承红色精神”等红色研学活动,精选冀鲁边区革命纪念馆、大孙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乐陵市光荣院等10余处展馆场所为全市中小学校外思政研学基地,今年以来已有60多所学校参与,累积参加人次超过1万人。
丰富红色校园文化。推进“红色云展厅”进校园,规范“升国旗、唱国歌、向国旗敬礼”等仪式教育,开展“小手拉大手”“红色班会”“红色故事讲解大赛”等系列主题活动,抓好教室、寝室、食堂等思想文化阵地建设与管理,建立党史校史展厅、长廊,利用校报、广播、文化墙等途径进行红色教育宣传,丰富红色文化供给。
加强机制创新,构建思政育人长效机制
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坚持党建引领、完善机制、搭建平台、多方联动、资源整合,着力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格局。
坚持党建引领。着力提升新时代思政课铸魂育人质量,组建中小学思政育人一体化建设联盟,建立党组主导、校长负责、家校社联动的思政育人机制,开展思政十大品牌课程、十佳思政课教师等评选活动,充分发挥思政育人先进典型示范引领作用。
加强队伍建设。紧紧抓住思政教师队伍这个“主力军”,按照“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标准配齐配强思政教师。搭建“名师+骨干”“先锋+引领”育人指导交流平台,建立思政课教师集体教研制度,与职称评聘、评先树优、绩效激励等挂钩的思政课教师任职资格制度。
强化全员参与。建立学校党组织及班子成员听、讲思政课或作形势政策报告制度,通过上思政讲台、作事迹报告、示范巡讲,以及在重大纪念日等时间节点“寄语学生一封信”等形式,帮助师生深入了解世界局势、国家形势、社会形势,增强民族自豪感、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7-25 11:45:20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