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闽北日报
本报讯(记者 张行健 见习记者 何丹烨)22日,位于光泽县的国土绿化试点项目(补植修复)鸾凤工区示范基地里,工人们忙着在进行松木防治性采伐后的劈草、清杂、修枝等工作。山坡的另一边,一株株新植的苗木整齐排列,翠绿的枝叶随风摇曳,生机盎然。
“过去这里的林分树种结构一直都是以松木为主的针叶林,树种结构相对单一,森林质量不高,不仅容易受到病虫害的影响,且抵御自然灾害能力较弱。如今,我们清除了部分生态效益较低的松木,新种下枫香、木荷、闽楠、苦槠等树种,改单一针叶林为针阔混交林、改单层林为复层异龄林、改常绿用材林为常绿彩叶花化‘镶嵌’多功能景观林,彻底改善原先树种单一、林分质量不高的问题,提升了森林质量和固碳增汇能力。”项目负责人雷春水告诉记者。
鸾凤工区示范基地的改变,是全市开展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工程的一个缩影。
“今年3月以来,我们按照市委市政府加快环武夷山国家公园保护发展带建设、扎实推进国土空间绿化的要求,围绕国土绿化试点示范项目及闽西北山地丘陵生物多样性保护项目的建设,以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为目的,持续开展以乔木为主的林地林相规模化花化彩化改造提升行动,推动林分结构优化调整,进一步提高森林质量和生态功能。”南平市绿发国有林场党支部书记兼常务副场长胡统德告诉记者。
据了解,在南平市绿发国有林场的推动下,截至目前,我市已超额完成3561亩国土绿化试点示范项目任务,并按进度有序推进4661亩闽西北山地丘陵生物多样性保护项目建设,通过持续采取科学、精准、高效的森林质量提升技术措施,有效促进了森林资源增量、结构增优、生态增效、景观增色、作用增强、林农增收。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1-26 05:45:0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