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与你"同岗"—— "五一"职业副本体验卡|地铁隧道深处的精密"体检"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5-05-02 09:48:00 来源:大皖新闻

大皖新闻讯 "铛……铛……"凌晨两点的地铁隧道内回响着小锤敲击在铁轨上的声音,在"奔跑"了一天的地铁"下班"后,一群身着工装的轨道检修工悄然"上线",开始了抢时间的工作。4月29日晚,大皖新闻记者走进停运后的合肥轨道四号线南屏路站,与"昼伏夜出"的轨道检修工们一起进行道岔检查作业,为市民们的五一出行添保障。

与你同岗—— 五一职业副本体验卡|地铁隧道深处的精密体检

最重要的就是细心

入夜,零点三十分,地铁停运后,合肥轨道交通四号线南屏路站进站口外的卷帘门已然落下,地铁站内仍然灯火通明,虽然没有了白天熙熙攘攘的人群,取而代之的是身着反光背心的忙碌身影。

轨道检修工李熙伟和同事们刚刚清点完了作业装备,准备进入地铁隧道,开始当天的巡检工作。"我们今天要对南屏路站十组道岔进行检查。"李熙伟告诉记者。

万能轨距尺、支距尺、塞尺、钢直尺、卷尺……在进入轨行区检查前,李熙伟再次清点了作业装备,其中五花八门的尺子充分展现了他们的核心工作——测量。

与你同岗—— 五一职业副本体验卡|地铁隧道深处的精密体检

在日常巡检中,测量出的每一条数据都意义非凡。比如测量出轨距偏差超出允许范围,会导致车轮轮缘与轨道接触异常,进而引发车辆横向晃动或左右摆动,若水平不良则有可能导致车体倾斜或上下颠簸,严重的误差会威胁地铁的运行安全。因此,这一次次的测量,都是为旅客的出行加上一条"安全带"。

"像我们今天进行的道岔检查作业,差不多是一个月一次,算是行走比较少的作业了,我们每周还要进行一到两次的线路巡检,最远要走近7公里的路程。"李熙伟介绍,面对劳动节之类的节假日,他们还要额外对道岔重点设备进行排查,保证万无一失。

"我觉得做我们这个工作,最重要的就是细心。"李熙伟说, 一旦数据测量失误就可能在悄然无息的情况下发展成重大隐患,影响乘客的乘车安全。

深夜中的争分夺秒

与你同岗—— 五一职业副本体验卡|地铁隧道深处的精密体检

"正常情况下,我们一点半才能进入轨行区,三点半结束,只有两个小时的作业时间,所以任务比较重。"李熙伟说。紧张的工作时间让他们不仅要细心细致,也要提升效率。

时间最紧张的,就是施工作业,为了保证地铁的正常运行,任何施工作业都要在凌晨四点压道车出发前完成,而施工作业往往是比较重大的作业,有时甚至忙碌到3:55才能完成。

与你同岗—— 五一职业副本体验卡|地铁隧道深处的精密体检

李熙伟的工作不仅仅是在隧道的两、三个小时,他们从晚上八点就要开始前期工作,作业完成后还要进行数据登记等工作,直到早上六点,整座城市开始渐渐苏醒,轨道检修工们才能结束一晚的忙碌。

暗夜回音里的责任担当

独自一人行走在光线微弱的隧道中,用小锤敲击铁轨时,回声显得隧道格外的安静和深邃,记者现场体验后觉得,这份工作可能还需要一些"胆量"。

被问到刚执行工作的时候是否会害怕,李熙伟笑着说:"听说有人会一边唱歌给自己壮胆,刚开始训练的时候,老员工还会开玩笑,讲一些编出来的故事吓我们。"

这些"恐怖故事",成为了他们辛苦工作中的"调味剂"。事实上,面对有限的工作时间和严格的工作要求,在夜晚的隧道中,李熙伟更多想到的是责任。

去年刚刚被任命为副工班长的李熙伟,觉得自己虽然在工作内容方面变化不大,但是责任和压力增加了很多。"我觉得应该以身作则,我假期都会在合肥,就算不是我值班,也会随时待命,也会到现场来看一下。"

轨道检修工的工作不仅"昼夜颠倒",假期更是格外忙碌,节假日面对成倍上涨的载客量、延长的运营时间、增开的车辆,他们不仅要增加重要设备的巡察,巡查时间往往也因为地铁运营时间延长而被迫缩短,需要快速完成作业。因此,假期对他们来说并不是休息的代名词,而是加倍的忙碌。

"如果能有一个长假,我想去银川,想听一场张杰的演唱会。"李熙伟说:"这个五一假期我也是会值班,除此之外想在家周边逛逛,锻炼一下身体。"对于节假日不能休息,李熙伟也并不觉得遗憾,"毕竟我们的工作做的好一点,乘客就会更安全、更舒适"。

大皖新闻记者于源绮/文 张楠/ 摄

编辑 许大鹏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5-02 11:45:0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国内首创!“无人机+量子精密测量”实时监测合肥地铁安全运行
...感知巡检系统。据悉,该系统融合了低空智能巡检与量子精密测量两大核心技术,这种技术模式为国内首创。无人机“特种兵”和量子精密测量“哨兵”实时监测地铁安全运行据悉,为最大程度保障
2024-07-22 12:55:00
历时378天!青岛地铁2号线二期“合汉区间”右线隧道贯通
...,该项目紧密围绕安全、质量、进度、管理的目标要求,精密筹划施工组织、科学统筹资源配置,将精细化管理渗透到施工的各个环节。先后实现了首个调流路开通、首个进入围护结构施工、首个完
2024-09-01 15:27:00
专业巡展丨走进山东城市建设职业学院建筑工程系(二)
...学院拥有全站仪10多套,GNSS接收机30多套,电子不准仪和精密光学水准仪30多套,并且还有世界级精密测绘仪器徕卡TS50全站仪和带扫描功能的徕卡MS50全站仪
2024-07-09 18:46:00
...铁建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永丰路站综合创新体验馆,精密复杂的盾构机模型更是深深地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惊讶又好奇的声音在馆内不断响起:“这个就是盾构机吗?”“这个盾构机有多大啊
2024-02-26 06:39:00
好消息!青岛地铁5号线成功上跨1号线!
...分公司、中铁上投5号线项目经理部等各级单位的支持和精密统筹下,项目全员齐心协力,历时4天完成了上跨施工任务,各项监测数据稳定、现场安全可控。
2024-02-05 12:23:00
...隧道一环中最后一块管片的安装过程——全程都是壮观又精密的“大片即视感”。“管片每片的长度、重量都各不相同,需要按照特定的尺寸型号预制好,再运进来拼装,每一环管片的总重量超过4
2024-06-05 09:19:00
精细检测,保障地铁列车安全(新职业新故事)
...人员要掌握机械、电气等多方面知识;系统对各类阀件的精密度、气密性等有严格要求,检修工需熟练操作10多台数字化检测和辅助拆装设备。卢红斌服务的2号线是武汉最繁忙的地铁线路之一,
2024-11-04 06:16:00
小石榴说科普丨为什么说盾构机是“钢铁穿山甲”?
...150米,身长相当于7节地铁车厢,总重量4300吨,由10万个精密部件组成。用盾构机进行地铁隧道施工具有自动化程度高、节省人力、施工速度快、一次成洞、不受气候影响、开挖时可控
2023-02-13 08:46:00
近日,苏州移动成功验证江苏省内首个地铁隧道场景下的4.9GHz频段网络扩容方案。经现场实测,4.9GHz频段网络下行峰值速率可达793Mbps
2024-08-31 01:52: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国家发展改革委近期陆续刊发援疆经验做法,供各地参考借鉴。其中包括山西对口支援新疆典型经验做法。科技创新求发展,推进产业援疆提质增效
2025-11-07 08:01:00
我市的国际合作又有新进展!乘着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的东风,11月6日,太原市招商引资对接交流会在上海举行,各方嘉宾齐聚一堂
2025-11-07 08:02:00
10月29日,由平安集团驻浙江地区统管党委举办的“绿动钱塘·聚力前行”公益健步行活动在杭州滨江艺术望江台正式拉开帷幕。活动以党建引领为核心
2025-11-07 08:03:00
近日,“2025国际友谊小姐全球总决赛中国行·巡游贵阳站”活动在贵州贵阳落下帷幕,来自世界各地的60多位国际佳丽齐聚贵阳
2025-11-07 05:59:00
江西日报社大江大数据显示,11月5日,大江新闻《问政江西》栏目共计收到帖文198条,其中,丰城市河洲街道办事处、井冈山市城市管理局
2025-11-07 06:50:00
飞线充电、高空抛物、燃气泄漏、电梯故障……这些潜藏在我们身边的安全隐患,往往容易被忽视。为切实筑牢安全防线,破解安全治理痛点堵点
2025-11-07 06:50:00
本报讯(全媒体记者杨文超)近日,由江西日报社(江西报业传媒集团)、江西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江西省交通运输厅、江西省农业农村厅
2025-11-07 06:50:00
摘要:当前,数字化转型、知识经济崛起与员工需求多元化对企业内部管理提出了全新挑战。传统意义上,企业行政管理与人力资源管理职能相对独立
2025-11-07 06:50:00
宜春守护群众出行“安心路”
近日,宜春市交通运输执法支队直属执法一大队联合江西省交通运输执法局十支队一大队、高速交警四支队五大队、宜春收费站及畅行宜春服务区等多部门
2025-11-07 06:50:00
本报讯(全媒体记者陈志燕)“以前骑电动车20分钟就能到镇上,现在得花40多分钟步行,稍不注意就会摔跤!”近日,贵溪市塘湾镇金源村村民在大江新闻《问政江西》栏目发帖反映
2025-11-07 06:50:00
南京深入开展“校园餐”专项整治 让孩子的一餐一饭都晒在阳光下□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祝东秀 通讯员赵姜苏日前,记者来到中华中学兴隆校区食堂
2025-11-07 07:49:00
南报网讯(记者许玉洁高洁)近日,在杭州举行的2025全国协作帮扶交流对接活动上,南京商洛对口协作推动打造的“丹凤厨工”“镇安月嫂”两大案例入选全国典型
2025-11-07 07:50:00
从“管企业”向“管空间”延伸全国首个“以房管安”系统在南京上线南报网讯(记者王国俊杨欣通讯员李鸿雁)11月6日,全国首个“以房管安”信息化系统(一期)在南京正式上线试运行
2025-11-07 07:50:00
墨竹工卡文旅推介会在宁举行 宁墨两地携手“资源共享 客源互送”南报网讯(记者李子俊刘安琪)11月6日,第六届“格桑花开·南京墨竹周”墨竹工卡县文化旅游专场推介会在南京举行
2025-11-07 07:50:00
□裴桐金秋时节,在浦口区永宁街道,风吹稻浪,大地金黄,全国首款公证“开镰米”迎来开镰时刻。与往年不同的是,本次收割全程由5名南京公证处公证员现场见证
2025-11-07 07: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