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浙江在线9月25日讯(通讯员 陈佳)9月23日,由舟山市科协与东海实验室、舟山市气象局联合主办的“科学咖啡馆”活动在舟山市人才之家举行。本次活动邀请了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气象局国家气象中心国家级重点领域科技创新团队数值预报团队负责人沈学顺院士与舟山市领导干部以及甬舟两地的40余位气象、海洋领域专家学者、科研人员、企业代表,共同围绕“新质生产力下的数值预报‘中国智造’”主题展开对话,探讨数值天气预报的最新进展与未来趋势。
在咖啡的醇香轻松氛围中,沈学顺院士首先为参会人员带来了精彩的专题分享《高精度可扩展数值天气预报模式研究》。他从数值天气预报模式的发展历程讲起,介绍了中国气象局在数值天气预报领域做出的重要贡献,并通过数值天气预报的重要性、目前我国数值天气预报关键技术进展和下一代数值天气预报技术如何发展等三个方面进行了详细讲解,特别是他带领团队研发的GRAPES(全球/区域一体化数值天气预报业务系统)及下一代高精度可扩展大气模式原型系统。沈院士指出,这些系统的研发与应用,不仅提升了我国数值天气预报的准确率,还推动了我国气象事业迈向国际先进行列。未来,数值预报的发展将更加注重高精度、可扩展性和智能化,而机器学习大模型的应用将为数值预报带来革命性的变化。
在专家对话环节。沈学顺院士与在场的东海实验室专家、气象领域青年科技工作者、科研院所及企业负责人等进行了深入交流。现场提问互动热烈,涵盖了机器学习在物理模式中的应用、新模式对能见度的预报效果、强对流天气预报的优势、中美数值预报模式的差异等多个前沿话题。沈院士逐一解答了大家的疑问,并分享了自己的研究见解与未来展望。值得一提的是,针对舟山等海洋城市在数值预报上表现不如陆地区域的问题,沈院士提到,海洋上的观测资源较为稀缺,地形复杂性也给模型构建带来了难度,他建议加强海上观测网络建设,并考虑采用更高分辨率的数据模拟方法来优化预报结果。
此次“科学咖啡馆”大师对话活动也是舟山市2024年全国科普日系列活动之一,为舟山市乃至全国的数值天气预报领域搭建了一个高水平的交流平台,进一步推动了科学普及与科技创新的协同发展。未来,舟山市科协将继续携手东海实验室等科研机构,举办更多的科普与学术交流活动,为推动全市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贡献力量。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9-25 20: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