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一个老科技工作者的“长征路”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3-01-03 11:39:00 来源:人民资讯

本文转自:人民网-广西频道

一组数字,记录了广西钦州市浦北县一个基层老科技工作者的“长征路”——踏遍全县18个乡镇(街道)、176个行政村,陪伴他上山下乡的小车开坏了3台,总里程数累计超100万公里,相当于80次长征……

这就是人称“张财神”、浦北县退休干部张兴财的“别样人生”。2006年5月,张兴财荣获全国科协系统先进工作者;2022年5月,荣获中国老科协奖。

一个老科技工作者的“长征路”

张兴财荣获中国老科协奖。受访者供图

将“论文”写在广袤大地上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1975年夏天,张兴财高中毕业后回乡插队,9月8日他和父亲在崎岖山路上颠簸了5个多小时,才到达目的地——原浦北县张黄公社新桥大队塘背岭生产队岭嘴村。

1976年10月下旬,生产队迎来一场“大考”。全队晚稻“灌浆”“勾头”丰收在望时,稻田里出现一种“怪虫”,将稻穗一根根咬断。社员们看在眼里痛在心里,队长安排全队男同志喷洒农药。两天过去了,稻田的虫子非但没死,反而越来越多。

张兴财把虫子捉回“家”,与《水稻病虫害防治图说》一一比对,方知这虫子叫粘虫。粘虫虽极具破坏性,但它的幼虫怕光,白天潜伏在水稻根部,傍晚出来觅食。张兴财根据粘虫幼虫生活习性,改在晚上喷药。果然,喷药后几小时,九成以上的粘虫当即死亡,社员们纷纷竖起大拇指。由于表现突出,1976年12月15日,张兴财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

与粘虫的“虎口夺食”战告捷,极大增强张兴财钻研农业技术的信心。1977年春天,他开始在旱地搞杂交玉米制种实验。他对照《杂交玉米制种技术》规程一步一步来,没有花粉采集器就用画报自己弄,没有授粉器就用竹筒来代替。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夜以继日的攻坚克难下,43亩杂交玉米制种实验成功,平均亩产243.56公斤,创造了浦北县杂交玉米制种历史。

“群众的事就是我的事,每一件都是头等大事!”

1977年插队结束,张兴财分配至张黄镇农业站。在往后几十年的沉香岁月中,岗位偶有变动,但始终没有离开一个“农”字。

浦北是农业大县,特色农业资源丰富。20世纪90年代,浦北提出建设荔枝龙眼百里水果长廊。几年时间,房前屋后村里村外,漫山遍野的荔枝树、龙眼林郁郁葱葱,俨然一座“绿色银行”。时任浦北县科技局副局长的张兴财,是当地的水果种植技术“顾问”。

1998年冬,突现罕见霜冻,张黄镇刘云果场100多亩龙眼、荔枝树,一夜之间几乎全被冻伤冻死。望着“伤痕累累”的果园,果农刘云心头仿佛扎了一根冰针。

“我的果树全被冻坏了,能不能到现场帮我看看。”

“你莫急,我这就去!”

张兴财二话不说,骑着两轮摩托车出发。路上,北风夹着冷雨寒气逼人,40公里路程他艰难跋涉两个多小时。

一个老科技工作者的“长征路”

张兴财给果农讲解荔枝种植技术。受访者供图

到了果场,张兴财没有喝一口水,就到现场查看果树受灾情况,并手把手给果农指导救治果树的技术要领。他的脸和手脚冻得通红,一直忙到下午五点才回家。

类似的“应急救援”数不胜数,但张兴财总是乐此不疲,他说:“群众的事就是我的事,每一件都是头等大事!”

1999年,张兴财从浦北县科技局调到浦北县科协任职。当时,浦北县科协办公条件很简陋,科普工作很难收效。2000年,张兴财咬咬牙,自己拿出1万元积蓄,买了一辆二手微型面包车。从此,浦北县科协有了第一辆“科普专用车”。油费是张兴财自掏腰包,有人调侃他“私车公用”,他笑而不语。

“农民需要什么,我就干什么。”

张兴财常说:“只有把‘农’字经念活了,才能真正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浦北县有千年黄皮果种植历史,其中五黄黑黄皮是“果中骄子”。当地种植户说,如果没有“张财神”,五黄黑黄皮或许还养在深闺人未识。

时间回到2000年,张兴财受邀到浦北县白石水镇中林村“果园讲堂”授课。他发现农户家屋后的一棵黄皮树非常奇特。对新品种新技术特别敏感的他,“打破砂锅问到底”。后来,张兴财花了整整3年时间研究其习性,通过比对贮运、裂果和含糖量等数值,最终选育出黄皮果新品——浦北1号。

2003年,张兴财适时向县里提出推广浦北1号的建议。当时正值浦北县五皇山开发风生水起的建设时期,浦北1号更名为五黄黑黄皮。如今,五黄黑黄皮已成为当地群众发家致富的当家产业,还穿山越岭在海南岛落地生根。

1995年至1997年间,浦北县香蕉大面积发生叶斑病,张兴财废寝忘食进行技术攻关、主持,《敌力脱防治万亩香蕉叶斑示范推广》项目,防治香蕉叶斑病效果达92.4%,荣膺广西科技进步三等奖。

2020年,张兴财赴广东挑选百香果无病苗回来搞扦插,成功选育出一款“荔枝味黄金百香果”。北通镇种植户张达远刚想试种,果苗还没送达,张达远却在一次车祸中成了残疾人。张兴财将价值10多万元两万多株百香果果苗,免费送给他。

“农民需要什么,我就干什么。”为推动浦北县水果品种的迭代升级,张兴财近年来共引进夏威夷2000百香果、银妃三华李等水果新品种15个。其中,荔枝味黄金百香果,夏威夷2000百香果全县种植6万多亩,仅两项为农民增收1.5亿多元。

2021年,钦州依托当地丰富的资源禀赋,提出把浦北陈皮打造成百亿特色产业。这让张兴财为之一振,他结合自己的“实战”经验,耗时7个月撰写了3万余字的《大红柑无公害标准化栽培技术》,免费送给种植户,受益群众1000余户。

“‘张财神’像拼命三郎,总有使不完的劲。”广大种植户毫不吝惜自己的溢美之词。在一本笔记本中,精准记录着张兴财2022年34次,深入浦北县6个大红柑核心种植区的服务内容。

一个老科技工作者的“长征路”

张兴财给果农讲解柑橘种植技术。受访者供图

“人生自古两难全,我尽量做好‘平衡术’。”

俗话说:家家有本难念的经。2004年,张兴财爱人突发重病半身不遂,在重症室抢救了50天。当时,浦北县正在创建全国科普示范县,他每天六点起床做早餐煲药,下午忙完一天工作回到家既要做饭,要帮妻子换洗衣物清理床单,饭后还得帮她按摩、艾灸。

2022年12月4日,张兴财的爱人病情日益恶化,宫颈癌晚期扩散至周边淋巴结,张兴财不离不弃地照好自己心爱的人,一边不忘在种养技术交流群在线解答,农民种植技术难题。

2017年,张兴财也积劳成疾患了早期胃癌。本该尽快做手术,但95岁高龄的老母亲不慎摔骨折,张兴财时时放心不下,决定从县城搬回张黄镇和母亲住一起。

为方便服务群众,他在自家门口立了块醒目的牌子,上面写着:免费为群众提供种植技术服务,并留下电话号码。他在家里创新开展“移动课堂”“天空课堂”“云上课堂”,5年接受技术咨询2000多人次。

2019年11月,张兴财给母亲送终后,身体实在扛不住了,才在家人的督促下住进医院,现在每年仍要定期进行康复检查。

“勿言牛老行苦迟,我今七十耕犹力。”张兴财常以《饮牛歌》改编的这句诗自嘲,如此便是46年,而且还将继续……他说:“人生自古两难全,我尽量做好‘平衡术’。”(田时胜 陈妮 彭远贺)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1-03 12: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引进粤企投资2亿元,不断发展壮大。“县里成立茶产业工作专班,负责一线统筹协调和调研指导;成立茶叶协会,集聚优势资源,推动茶企茶农抱团发展,实现要素资源整合更高效、粤桂对接更顺
2023-11-03 05:05:00
黄河科技学院邀请新华社河南分社副总编辑张兴军做客“黄河讲坛”开展校庆学术讲座
...度,这是一个庞大丰富多元的国度,使我明白了作为传媒工作者,我们不应持有刻板印象,应以理性的心态、客观的眼光、严谨的作风进行新闻报道工作。”黄河科技学院一直高度重视新文科背景下
2024-04-02 17:29:00
...村发展注入新动力。”马山县委常委、副县长,广西驻村工作队马山县工作队队长涂坤明说。据介绍,世界银行结果导向型贷款广西扶贫示范项目累计完成新型职业农民培训41745人,完成总目
2022-12-25 08:55:00
张兴栋:“从硬到软”的新材料,“从无到有”的话语权
...面对困难毫不退缩的精神。张兴栋现在在培养年轻的科学工作者时一再强调:“一个有生命力的科学工作者,一定是经历了摸爬滚打出来的。在自我奋斗中,引导支持都是必要的,但更重要的是一定
2023-09-15 06:54:00
刘飞:把实验室设在田间地头
...创新人物”“云南省政府科技兴乡人物”“全国农业先进工作者”“昭通市第二届乌蒙工匠”等。2017年,合作社提供给水磨镇滴水村贫困户张兴祥家10亩种薯,刘飞指导他种植马铃薯新品种
2023-05-14 16:07:00
躬耕27载 初心不改守一线
...”“德州市爱岗敬业示范者先模人物”“德州市德育优秀工作者”“德州市优秀教师”等称号。在班级管理中,张兴焕特别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和学习生活。他以校为家,早上总是赶在早读前来到班
2023-09-07 09:49:00
省科技厅机关离退休党支部开展“传承红色基因 重走长征路”主题党日活动
...了一次深刻的思想洗礼和党性教育,作为老党员、老科技工作者要时刻牢记入党初心、永葆政治本色,以优良作风继续发挥余热,努力为科技事业贡献“银发”力量。林青峰编辑 蔡义桂二审 黄修
2025-06-23 22:54:00
广西卫视倾情巨献非遗文旅微短剧《不顾一切去爱你》今日播出!
...于2024年12月5日在钦州市浦北县开机,并于当月完成拍摄工作。该剧讲述了返乡创业大学生胡清歌为了打破跳岭头“传男不传女”的规矩,不顾“三叔公”的阻止,直播跳岭头文化,成立女
2025-03-21 22:57:00
...该公司党务工作大讲堂的陆续开展,经常看到两三名党务工作者聚在一起,手拿《党支部标准化系列丛书》,共同探讨基础工作怎么干、怎样才能更好服务于企业生产与发展问题。该公司党建工作相
2024-04-11 13:37: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洪崖山国有林场2个蒙古栎新品种顺利通过国家植物新品种现场审查
近日,由洪崖山国有林场选育的“洪崖山1号”“洪崖山2号”两个蒙古栎新品种顺利通过国家植物新品种现场审查。“洪崖山1号”“洪崖山2号”是洪崖山国有林场新品种培育团队于2020年在蒙古栎收集圃发现
2025-11-08 13:16:00
央媒看太原11月5日,新华社客户端以《特写:17个女孩的3分半钟》为题,报道了太原市聋人学校17个无专业舞蹈基础的女孩
2025-11-08 07:15:00
河南3人入选!2025年第二批“中国好医生、中国好护士”揭晓
大河网讯 11月6日,由中央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国家卫生健康委主办的全国道德模范与身边好人“中国好医生、中国好护士”现场交流活动在湖南省长沙市举行
2025-11-08 07:02:00
央媒看太原11月6日,央视新闻频道《新闻直播间》栏目,以《山西太原男子跌落山沟被困多方合力紧急救援》为题,报道了太原一男子在户外探险时跌落山沟被困
2025-11-08 07:15:00
擦亮文明窗口|崂山区:看派出所民警如何化身“救火队员”化解身边纠纷
鲁网11月7日讯生活中,难免遇到让人“心头一慌”的麻烦事,车辆突然不见、邻里争执不下、家庭矛盾升级……每当这时,他们却一直都在
2025-11-07 11:42:00
中新经纬11月7日电 (李晓萱 郑艺佳)近日,泡泡玛特某平台官方直播间在推广某款IP周边产品时,两名现场工作人员的私下对话被直播间收录
2025-11-07 12:10:00
中新经纬11月7日电 据国家卫健委网站7日消息,为指导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规范开展互联网健康科普,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健康需求
2025-11-07 12:11:00
近日,一网友通过“四川省网上群众工作平台——问政四川”反映,自己不喜欢名字“丽春”,跑了4次派出所,两次提交申请材料要求改名
2025-11-07 12:28:00
“经纬共生,澜湄艺境”国际艺术展暨学术论坛将于2025年11月29-30日在泰国曼谷举行
——共庆中泰建交50周年,推动区域文化艺术交流为庆祝中泰建交50周年,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促进中泰两国艺术与人文交流的深入发展
2025-11-07 13:28:00
【名医预约】山东省肿瘤医院于金明院士团队即将莅临泰安市中医医院,开展高水平多学科诊疗及学术交流!
鲁网11月7日讯为了让泰安的肿瘤患者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顶尖的诊疗服务,11月16日,我们特别请到了山东省肿瘤医院于金明院士旗下的核心医疗团队亲临泰安
2025-11-07 14:06:00
外卖小哥、网络主播集体发声!这份文明宣言请查收
大河网讯(记者 赵檬)“请您珍视职业声誉、请您内容真实守底线、请您自觉抵制低俗虚假内容……”11月5日晚,在2025河南省网络文明大会上
2025-11-07 14:11:00
小叶医探 | 安徽疾控最新研判!手足口病疫情或达近十年高峰
大皖新闻讯 今天是立冬节气,标志着冬季的开始,也意味着进入了呼吸道等传染病的高发季节。11月7日,“小叶医探”从安徽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
2025-11-07 14:42:00
她把“老家”河南讲给世界听,评论区沸腾了
大河网讯(记者 张磊 申华)“爷爷,我们替你回来了。” 今年四月,台湾前电视台主持人翟翾在河南孟州老家土地上刻下一个“家”字
2025-11-07 14:42:00
民警张野的 “逆龄成长记”
在吉林市公安局船营区德胜街道,有个身影走到哪儿都被人热络地打招呼 :孩子们叽叽喳喳地围上来喊“张妈”;老人们热情地拉着她的手叫“闺女”
2025-11-07 14:49:00
当满载大湾区调味品、家居建材的班列从佛山丹灶启程,3天直达南京、常州的物流新篇,不仅是粤苏两大经济强省的动线升级,更是中国顶尖经济体从“齐头并进”到“双向赋能”的生动注解
2025-11-07 15: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