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他被称为北朝项羽,鲜卑人轻视汉人却唯独怕他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2-12-26 21:21:00 来源:戏说三国

说起“汉人”这两个字,你能联想到什么?

在强盛的汉朝,汉人是尚武的强大民族,对扰乱边境的北方游牧民族一直取攻势,也为后世留下了“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的豪语,在那时,你说自己是汉人,绝对充满自豪感;

他被称为北朝项羽,鲜卑人轻视汉人却唯独怕他

图:汉代衣冠

在五胡十六国朝间,北方的匈奴、鲜卑、羯、氐、羌等游牧民族大举入主中原,使得天下成为乱世,汉人的“江湖排名”急剧下降。到了南北朝期间,一统北方的鲜卑人政权北魏、东魏(北齐)、西魏(北周),让汉人沦为了社会底层。在那时,你说自己是汉人,难免受鲜卑人歧视。

他被称为北朝项羽,鲜卑人轻视汉人却唯独怕他

图:鲜卑人是魏晋南北朝对中国影响最大的游牧民族

这一点,从史书的称呼就不难看出,《北史》中充斥着大量的“汉家”、“汉地”、“痴汉”、“汉小儿”、“汉妇人”、“贼汉头”、“空头汉”等蔑称,《北齐书》中则有“汉辈”、“狗汉”、“汉老妪”等称。

鲜卑人看不起汉人,有两个原因。一是觉得汉人不如自己强悍;二是北朝的游牧民族政权在与南朝争夺正统权,都自称“中国”。

但北朝中,却有一个心高气傲的汉族豪杰,守护着汉人的尊严,让鲜卑人不敢在他面前说一个不字。

一、

东魏权臣、北齐奠基人高欢,曾这样教训鲜卑人:“汉民是你们的奴隶,男的为你们耕作,女的为你们纺织,缴粮食布皂,让你们温饱,你们为何还要欺负人家?”

又对汉人这样劝慰:“鲜卑人就好比是你们家的过客,得了你一斛粟、一匹绢,就为你们打贼军,让你们生活安宁,你们何必恨他们?”

他被称为北朝项羽,鲜卑人轻视汉人却唯独怕他

图:北齐奠基人高欢

高欢,字贺六浑,鲜卑人(一说是鲜卑化的汉人),出身贫寒的他在北魏末年的大乱中崛起,成为北齐王朝的实际开创者。高欢很注重调和汉人与鲜卑人的矛盾,他在起事之初就当众立下“不得欺汉儿”的规矩,是个很有政治眼光的一代枭雄。

不过,风哥今天要说的,并不是高欢,而是他手下最厉害的大将高敖曹。

他被称为北朝项羽,鲜卑人轻视汉人却唯独怕他

图:高昂高敖曹

高昂,字敖曹,渤海蓨(今河北景县)人,南北朝时期的东魏大将,官至司徒、骠骑大将军。关于此人,教科书上的中华名将录里一定找不到,但风哥郑重告诉你:如果你以前不知道,那么从今天起请牢记他的名字。

二、

当时鲜卑人很轻视汉人,唯独怕一个高敖曹,在他面前谁也不敢说汉人一个字坏话。就连高欢本人,也对高敖曹敬畏三分:平时申令三军,高欢说鲜卑语;高敖曹如果在列时,则说汉语。

高敖曹对汉人有多护犊子,有两个故事:

1、高欢第一次见到高敖曹时,是在讨伐尔朱兆的韩陵之战前,高欢见他的三千人部下都是河北“乡人部曲”,劝道:“你的手下全是汉儿,恐不济事,我割让鲜卑兵千余人参杂进来,你意如何?”

高敖曹却答道:“我的部曲练习已久,前后战斗不减鲜卑,愿自领汉军,不烦您更换。”高欢见他这么坚决,只好同意。

他被称为北朝项羽,鲜卑人轻视汉人却唯独怕他

图:高敖曹部是清一色河北子弟兵

结果,就是这次战役,高欢被敌军击溃,幸好高敖曹率部大破敌军,救了高欢一命。

2、有一次,有人向鲜卑贵族、御史中尉刘贵报告,治河的役夫淹死了很多,刘贵随口说:“头钱价汉,随之死。"——只值一文钱的汉人,随便死好了。当时汉人身份之卑贱,可想而知。

但同时在座的高敖曹听到了,却勃然大怒,拔刀就砍刘贵。刘贵慌忙跑出去回到自己营中,高敖曹不依不饶,集中本部兵马鸣鼓进攻,一定要干掉这个轻视汉人的狗东西。

最后在其他大将的再三劝解下,才算罢休。

他被称为北朝项羽,鲜卑人轻视汉人却唯独怕他

图:我是高敖曹,我为汉人代言!

话说,为何鲜卑人如此敬畏高敖曹?

因为,高敖曹和他手下的汉军,不是一般的厉害。

三、

有一次战斗,殷州刺史尔朱羽生率军五千人突然袭击信都,兵临城下。高敖曹来不及穿甲,亲率十余骑迎战。城中守将唯恐有失,从城头用绳索垂下五百人相助。

但没等五百人落地,高敖曹已和尔朱羽生军恶战,大败敌军。

他被称为北朝项羽,鲜卑人轻视汉人却唯独怕他

十余骑破五千,你想起了谁?

《北史》一笔一划记载:“昂马槊绝世,左右无不一当百,时人比之项籍。”把高敖曹比之项羽,这是对一个武人最高的赞誉。

高敖曹部,是高欢军中唯一一支汉族部队。他的部下都是河北燕南赵北的猛士,打起仗来“被甲横戈,志凌劲敌”,无论先锋断后,还是攻城拔寨,高敖曹军都是主力部队,所向披靡。

有一次,高敖曹出征,渡黄河后祭河伯,说了如下一席话:“河伯,水中之神;高敖曹,地上之虎。行经君所,故相决醉!”

他被称为北朝项羽,鲜卑人轻视汉人却唯独怕他

图:我是高敖曹,我为“路虎代言。

四、

高敖曹轶事很多,再说几个。

1、男儿当横行天下

高敖曹的父亲高翼曾做过北魏的渤海太守、冀州刺史,也算一方人物。但他的四个儿子,在他看来都“不成器”。

尤其是老三高敖曹,成年后对读书毫无兴趣,每天热衷于骑马驱驰,练武射箭,经常发话道:"男儿当横行天下,自取富贵,谁能端坐读书,作老博士也?"

他被称为北朝项羽,鲜卑人轻视汉人却唯独怕他

图:不良少年高敖曹

2、强抢民女野合

高敖曹和大哥高乾年少时横行乡里,散尽家资招聚四方剑客,到处劫掠,州县官府无人能治,乡里人无不畏惧。

有一次,高乾看中了博陵崔圣念的女儿,前往求婚遭拒。这哥俩恼羞成怒,找了个机会,冲到崔家劫持走崔女,快马加鞭到了村外无人处,高敖曹对高乾说:"何不行礼?"于是高乾当即下马,“与崔女野合而归。”

3、脱枷何难之有?

高敖曹有次和北豫州刺史郑严祖握槊(一种棋类游戏),前文提到的御史中尉刘贵派来使者,要召见郑严祖。高敖曹正玩得兴起,不肯放人过去,使者催得紧了,就命手下将他枷起来站一边。

他被称为北朝项羽,鲜卑人轻视汉人却唯独怕他

图:鲜卑贵族的个性都是傲慢自大

这个使者平时傲慢惯了,说了一句狠话:"枷时易,脱时难。"高敖曹一听,站起身拔刀就着木枷砍掉使者的脑袋,说:"何难之有?"刘贵知道后,却不敢过来理论。

4、打油诗

高敖曹年轻时不好好读书,到了领军打仗时却喜欢作诗,不过“言甚陋鄙”。来看看他的打油诗大作:

其一:冢子地握槊,星宿天围棋。开坛瓮张口,卷席床扒皮。

其二:相送重相送,相送至桥头。培堆两眼泪,难按满胸愁。

其三:桃生毛弹子,瓠长棒椎儿。墙斜壁凸肚,河冻水生皮。

五、

高敖曹只活到三十八岁。

当时东魏西魏是一对死对头,屡屡大战。元象元年(538年),西魏宇文泰打了胜仗,东魏军主力北遁。宇文泰集中精兵猛攻高敖曹,高敖曹由于轻敌,全军覆没,只得轻骑一路逃到河阳城。

他被称为北朝项羽,鲜卑人轻视汉人却唯独怕他

但是,守将北豫州刺史高永乐以前与高敖曹不合,故意闭门不开。高敖曹又仰呼求绳,任然不给。不久,追兵大至,高敖曹只得藏在护城桥下,追兵见到高敖曹的从人手持金带,便喝问高敖曹藏于何处,从人手指桥下。

人疲马乏的高敖曹知道难免一死,站起身笑道:“来!与汝开国公!”追兵遂斩其首,时年三十八岁。高欢闻高敖曹战死,如丧肝胆。

他被称为北朝项羽,鲜卑人轻视汉人却唯独怕他

项羽死前对汉骑司马吕马童说“给你千金万户侯!”英雄末路,都是别样的豪迈。

粗略写到这里,意犹未尽。高敖曹短短三十八年的一生,却是恣肆传奇的一生,他是中国名将史上个性最张扬的奇男子,没有之一。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2-12-27 05:45:09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宇文泰凭什么弯道超车
...关中打造了一个以关陇贵族为主体军政合一的共同体,将鲜卑人和汉人、关东人和关陇人整合到一面旗帜之下,让这个群体来代表关陇地区的整体利益。▲关陇贵族 也就是说,宇文泰实际上是从胡
2024-02-06 16:55:00
孝文帝汉化改革39年后,北魏就灭亡了?六镇起义背后的推手是谁
... 二、孝文帝改革,是不是六镇起义的主要推手?北魏是鲜卑拓跋部建立的王朝,和一般的汉人王朝不同的是,他们比较崇拜自己的鲜卑文化,在建国的很长一段时间里,鲜卑文化一直凌驾于汉文
2025-01-28 10:42:00
评价一个封建王朝是不是胡人政权,最关键的是要看他的文化认同
很多人都说唐朝是胡人政权,理由是李姓皇族血统上有鲜卑的一部分,他的老婆长孙皇后也是鲜卑人,再加上唐朝的前代隋王朝是南北朝时期北朝那边演变过来的,最后统一了南方的汉人,于是就有人把
2024-10-31 08:53:00
一场兵变引发的乱世:高欢崛起,东魏建立
...却充满了悲剧色彩,王朝内部的矛盾、高家的残暴、逆流鲜卑化以及对融合的拒绝,交织成了一幅令人唏嘘的历史画卷。在这个引人入胜的话题中,我们将深入探讨北齐王朝的兴起与衰亡,解析那个
2024-02-20 20:58:00
...政权崩溃,臣服于前秦的各少数民族政权纷纷独立,拓跋鲜卑首领拓跋珪建立了代国,后改称魏国,以示正统,经过十多年的征战,拓跋珪称帝,并把都城从盛乐(今内蒙古和林格尔)迁到了平城(
2024-07-18 21:41:00
浅谈八柱国十二大将军制度
...了。西魏因为统治者民族的关系,所以士兵也基本上都是鲜卑族。邙山一战,宇文泰的士兵大部分都死在了战场。剩下的士兵已经没有任何战斗能力,而鲜卑族的青壮年也早就在邙山之战发动的时候
2023-04-29 08:53:00
谁为了向汉人靠拢,不惜处死了太子
...,汉化改革最激烈的要数孝文帝拓跋宏(元宏)了。他本是鲜卑人,为了推行汉化改革,命令所有人穿汉服,而且带头改了鲜卑姓(拓跋)为汉姓(元),甚至不惜处死了带头反抗的亲儿子(太子拓
2023-05-22 12:54:00
历史上外族入侵与华夏文明的韧性
...心自己的不是成都王司马颖的对手,于是愚蠢的决定,引鲜卑人入中原,组成联军一同勤王,结果鲜卑军队来到中原大杀一番后,发现中原人如此不堪一击,就赖在中原不走了,司马炎内迁的匈奴人
2023-11-14 14:30:00
从西魏与柔然的联姻,看古代民族关系的复杂性
公元4世纪末至6世纪中叶,继匈奴、鲜卑之后,活动于我国大漠南北和西北广大地区的古代民族主要是柔然。在北魏分成东魏、西魏之后,柔然的首领头兵可汗郁久闾阿那瓌多次在边境地区制造事端,
2024-04-06 12:11: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何以中国 黄河安澜丨全球习练者近4亿人 太极拳在此发源
大河网讯 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提到太极拳,不得不去其发源地——焦作温县陈家沟转一转。9月20日,“何以中国·黄河安澜”网络主题宣传活动媒体采风团来到陈家沟景区
2025-09-21 07:37:00
大河网讯 9月20日上午,“何以中国·黄河安澜”网络主题宣传活动媒体采风团走进焦作武陟嘉应观,探访这座有“黄河故宫”之称的清代治黄文化建筑群
2025-09-21 07:37:00
电影《731》热映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在南京,日军当年也有一支“731部队”南报网讯(记者杜莹)电影《731》正在热映,主要讲述了抗战胜利前夕
2025-09-20 09:53:00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大型城市知识竞猜服务类节目《欢乐大猜想》约您畅游河北邯郸
千年古都,孕育出无数的成语典故,现代新城,绽放出摄人的夺目光彩,“活楼”、“吊庙”,诉说着华夏起源,贴崖石窟,讲述着文化底蕴
2025-09-20 11:08:00
书法爱好者郭书雷:巧构“合体字”,让传统文化“活”在当下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李从伟在多数人眼中,汉字是方方正正的符号。而在书法爱好者郭书雷的手中,汉字却成了可以巧妙拼插的“艺术积木”
2025-09-20 16:21:00
史料里的家国情怀|李策:烟盒纸上写下赤诚宣言
“我们现在只是暂时的分离。”在中共贵州省工委旧址纪念馆上百件展品中,有一张香烟盒纸引人驻足。香烟盒纸平整铺开,面积仅10余平方厘米
2025-09-20 23:34:00
何以中国 黄河安澜丨伊水畔的龙门石窟 藏着不朽文化印记
大河网讯 站在伊水之滨远眺,东山与西山隔河对峙,天然造就“伊阙”胜景,而嵌入两岸崖壁的石窟群,正是这座跨越千年的佛教艺术宝库
2025-09-21 00:27:00
央媒看太原9月19日,新华社《中国网事》栏目报道了位于太原市杏花岭区的二战侵华日军“太原工程队”旧址,这里曾是日军的战俘集中营
2025-09-20 07:24:00
9月18日,“致敬英雄·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主题活动在清徐县烈士陵园举行。清徐县党员干部、公安民警、少先队员、抗战英烈子女代表等各界人士百余人
2025-09-20 07:24:00
中国最能吵架的邻居城市,抢人,抢钱,抢高铁
作者:野庐河南南阳、湖北襄阳,中原腹地一对命运交错的双生花。俩城市同在南襄盆地,相距不过两百公里,高铁半小时便可互通。地缘联系造就了经济
2025-09-20 04:19:00
□金陵晚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朱彦最早的“南京面孔”长什么样?南京先祖的衣食住行有何特点?最早的南京城里有什么?……南京市博物馆(朝天宫)“江之永矣——江南地域早期文明特展”正在举行
2025-09-19 14:49:00
160件文物静静陈列在盘龙城遗址博物院,从新石器时代一直跨越到明清,跨越数千年时光在此相聚。一场名为“江流万古——长江流域古代文明瑰宝展”的盛事
2025-09-19 15:57:00
第38届全国古籍出版社社长年会在贵阳召开
9月17日至18日,由中国出版协会古籍出版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古工委”)主办,贵州出版集团、贵州人民出版社承办的第38届全国古籍出版社社长年会在贵阳召开
2025-09-19 17:21:00
杜兴成新作配乐诗《我漫步在世界的中心》| 周进朗诵
配乐诗《我漫步在世界的中心》作者:杜兴成朗诵:周进我漫步在世界的中心,中轴线上,儿孙相伴家人行。大栅栏,一条古色古香的街巷
2025-09-19 20:59:00
名不虚传、个个千年!河南这些小镇入列→
大河网讯 (记者 刘瑞朝)武则天沐浴过的温泉镇,齐桓公光临过的召陵镇,以造纸业出名的纸店镇,唐代高僧玄奘故里缑氏镇……每一个地名
2025-09-19 21:1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