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他被称为北朝项羽,鲜卑人轻视汉人却唯独怕他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2-12-26 21:21:00 来源:戏说三国

说起“汉人”这两个字,你能联想到什么?

在强盛的汉朝,汉人是尚武的强大民族,对扰乱边境的北方游牧民族一直取攻势,也为后世留下了“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的豪语,在那时,你说自己是汉人,绝对充满自豪感;

他被称为北朝项羽,鲜卑人轻视汉人却唯独怕他

图:汉代衣冠

在五胡十六国朝间,北方的匈奴、鲜卑、羯、氐、羌等游牧民族大举入主中原,使得天下成为乱世,汉人的“江湖排名”急剧下降。到了南北朝期间,一统北方的鲜卑人政权北魏、东魏(北齐)、西魏(北周),让汉人沦为了社会底层。在那时,你说自己是汉人,难免受鲜卑人歧视。

他被称为北朝项羽,鲜卑人轻视汉人却唯独怕他

图:鲜卑人是魏晋南北朝对中国影响最大的游牧民族

这一点,从史书的称呼就不难看出,《北史》中充斥着大量的“汉家”、“汉地”、“痴汉”、“汉小儿”、“汉妇人”、“贼汉头”、“空头汉”等蔑称,《北齐书》中则有“汉辈”、“狗汉”、“汉老妪”等称。

鲜卑人看不起汉人,有两个原因。一是觉得汉人不如自己强悍;二是北朝的游牧民族政权在与南朝争夺正统权,都自称“中国”。

但北朝中,却有一个心高气傲的汉族豪杰,守护着汉人的尊严,让鲜卑人不敢在他面前说一个不字。

一、

东魏权臣、北齐奠基人高欢,曾这样教训鲜卑人:“汉民是你们的奴隶,男的为你们耕作,女的为你们纺织,缴粮食布皂,让你们温饱,你们为何还要欺负人家?”

又对汉人这样劝慰:“鲜卑人就好比是你们家的过客,得了你一斛粟、一匹绢,就为你们打贼军,让你们生活安宁,你们何必恨他们?”

他被称为北朝项羽,鲜卑人轻视汉人却唯独怕他

图:北齐奠基人高欢

高欢,字贺六浑,鲜卑人(一说是鲜卑化的汉人),出身贫寒的他在北魏末年的大乱中崛起,成为北齐王朝的实际开创者。高欢很注重调和汉人与鲜卑人的矛盾,他在起事之初就当众立下“不得欺汉儿”的规矩,是个很有政治眼光的一代枭雄。

不过,风哥今天要说的,并不是高欢,而是他手下最厉害的大将高敖曹。

他被称为北朝项羽,鲜卑人轻视汉人却唯独怕他

图:高昂高敖曹

高昂,字敖曹,渤海蓨(今河北景县)人,南北朝时期的东魏大将,官至司徒、骠骑大将军。关于此人,教科书上的中华名将录里一定找不到,但风哥郑重告诉你:如果你以前不知道,那么从今天起请牢记他的名字。

二、

当时鲜卑人很轻视汉人,唯独怕一个高敖曹,在他面前谁也不敢说汉人一个字坏话。就连高欢本人,也对高敖曹敬畏三分:平时申令三军,高欢说鲜卑语;高敖曹如果在列时,则说汉语。

高敖曹对汉人有多护犊子,有两个故事:

1、高欢第一次见到高敖曹时,是在讨伐尔朱兆的韩陵之战前,高欢见他的三千人部下都是河北“乡人部曲”,劝道:“你的手下全是汉儿,恐不济事,我割让鲜卑兵千余人参杂进来,你意如何?”

高敖曹却答道:“我的部曲练习已久,前后战斗不减鲜卑,愿自领汉军,不烦您更换。”高欢见他这么坚决,只好同意。

他被称为北朝项羽,鲜卑人轻视汉人却唯独怕他

图:高敖曹部是清一色河北子弟兵

结果,就是这次战役,高欢被敌军击溃,幸好高敖曹率部大破敌军,救了高欢一命。

2、有一次,有人向鲜卑贵族、御史中尉刘贵报告,治河的役夫淹死了很多,刘贵随口说:“头钱价汉,随之死。"——只值一文钱的汉人,随便死好了。当时汉人身份之卑贱,可想而知。

但同时在座的高敖曹听到了,却勃然大怒,拔刀就砍刘贵。刘贵慌忙跑出去回到自己营中,高敖曹不依不饶,集中本部兵马鸣鼓进攻,一定要干掉这个轻视汉人的狗东西。

最后在其他大将的再三劝解下,才算罢休。

他被称为北朝项羽,鲜卑人轻视汉人却唯独怕他

图:我是高敖曹,我为汉人代言!

话说,为何鲜卑人如此敬畏高敖曹?

因为,高敖曹和他手下的汉军,不是一般的厉害。

三、

有一次战斗,殷州刺史尔朱羽生率军五千人突然袭击信都,兵临城下。高敖曹来不及穿甲,亲率十余骑迎战。城中守将唯恐有失,从城头用绳索垂下五百人相助。

但没等五百人落地,高敖曹已和尔朱羽生军恶战,大败敌军。

他被称为北朝项羽,鲜卑人轻视汉人却唯独怕他

十余骑破五千,你想起了谁?

《北史》一笔一划记载:“昂马槊绝世,左右无不一当百,时人比之项籍。”把高敖曹比之项羽,这是对一个武人最高的赞誉。

高敖曹部,是高欢军中唯一一支汉族部队。他的部下都是河北燕南赵北的猛士,打起仗来“被甲横戈,志凌劲敌”,无论先锋断后,还是攻城拔寨,高敖曹军都是主力部队,所向披靡。

有一次,高敖曹出征,渡黄河后祭河伯,说了如下一席话:“河伯,水中之神;高敖曹,地上之虎。行经君所,故相决醉!”

他被称为北朝项羽,鲜卑人轻视汉人却唯独怕他

图:我是高敖曹,我为“路虎代言。

四、

高敖曹轶事很多,再说几个。

1、男儿当横行天下

高敖曹的父亲高翼曾做过北魏的渤海太守、冀州刺史,也算一方人物。但他的四个儿子,在他看来都“不成器”。

尤其是老三高敖曹,成年后对读书毫无兴趣,每天热衷于骑马驱驰,练武射箭,经常发话道:"男儿当横行天下,自取富贵,谁能端坐读书,作老博士也?"

他被称为北朝项羽,鲜卑人轻视汉人却唯独怕他

图:不良少年高敖曹

2、强抢民女野合

高敖曹和大哥高乾年少时横行乡里,散尽家资招聚四方剑客,到处劫掠,州县官府无人能治,乡里人无不畏惧。

有一次,高乾看中了博陵崔圣念的女儿,前往求婚遭拒。这哥俩恼羞成怒,找了个机会,冲到崔家劫持走崔女,快马加鞭到了村外无人处,高敖曹对高乾说:"何不行礼?"于是高乾当即下马,“与崔女野合而归。”

3、脱枷何难之有?

高敖曹有次和北豫州刺史郑严祖握槊(一种棋类游戏),前文提到的御史中尉刘贵派来使者,要召见郑严祖。高敖曹正玩得兴起,不肯放人过去,使者催得紧了,就命手下将他枷起来站一边。

他被称为北朝项羽,鲜卑人轻视汉人却唯独怕他

图:鲜卑贵族的个性都是傲慢自大

这个使者平时傲慢惯了,说了一句狠话:"枷时易,脱时难。"高敖曹一听,站起身拔刀就着木枷砍掉使者的脑袋,说:"何难之有?"刘贵知道后,却不敢过来理论。

4、打油诗

高敖曹年轻时不好好读书,到了领军打仗时却喜欢作诗,不过“言甚陋鄙”。来看看他的打油诗大作:

其一:冢子地握槊,星宿天围棋。开坛瓮张口,卷席床扒皮。

其二:相送重相送,相送至桥头。培堆两眼泪,难按满胸愁。

其三:桃生毛弹子,瓠长棒椎儿。墙斜壁凸肚,河冻水生皮。

五、

高敖曹只活到三十八岁。

当时东魏西魏是一对死对头,屡屡大战。元象元年(538年),西魏宇文泰打了胜仗,东魏军主力北遁。宇文泰集中精兵猛攻高敖曹,高敖曹由于轻敌,全军覆没,只得轻骑一路逃到河阳城。

他被称为北朝项羽,鲜卑人轻视汉人却唯独怕他

但是,守将北豫州刺史高永乐以前与高敖曹不合,故意闭门不开。高敖曹又仰呼求绳,任然不给。不久,追兵大至,高敖曹只得藏在护城桥下,追兵见到高敖曹的从人手持金带,便喝问高敖曹藏于何处,从人手指桥下。

人疲马乏的高敖曹知道难免一死,站起身笑道:“来!与汝开国公!”追兵遂斩其首,时年三十八岁。高欢闻高敖曹战死,如丧肝胆。

他被称为北朝项羽,鲜卑人轻视汉人却唯独怕他

项羽死前对汉骑司马吕马童说“给你千金万户侯!”英雄末路,都是别样的豪迈。

粗略写到这里,意犹未尽。高敖曹短短三十八年的一生,却是恣肆传奇的一生,他是中国名将史上个性最张扬的奇男子,没有之一。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2-12-27 05:45:09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宇文泰凭什么弯道超车
...关中打造了一个以关陇贵族为主体军政合一的共同体,将鲜卑人和汉人、关东人和关陇人整合到一面旗帜之下,让这个群体来代表关陇地区的整体利益。▲关陇贵族 也就是说,宇文泰实际上是从胡
2024-02-06 16:55:00
孝文帝汉化改革39年后,北魏就灭亡了?六镇起义背后的推手是谁
... 二、孝文帝改革,是不是六镇起义的主要推手?北魏是鲜卑拓跋部建立的王朝,和一般的汉人王朝不同的是,他们比较崇拜自己的鲜卑文化,在建国的很长一段时间里,鲜卑文化一直凌驾于汉文
2025-01-28 10:42:00
评价一个封建王朝是不是胡人政权,最关键的是要看他的文化认同
很多人都说唐朝是胡人政权,理由是李姓皇族血统上有鲜卑的一部分,他的老婆长孙皇后也是鲜卑人,再加上唐朝的前代隋王朝是南北朝时期北朝那边演变过来的,最后统一了南方的汉人,于是就有人把
2024-10-31 08:53:00
一场兵变引发的乱世:高欢崛起,东魏建立
...却充满了悲剧色彩,王朝内部的矛盾、高家的残暴、逆流鲜卑化以及对融合的拒绝,交织成了一幅令人唏嘘的历史画卷。在这个引人入胜的话题中,我们将深入探讨北齐王朝的兴起与衰亡,解析那个
2024-02-20 20:58:00
...政权崩溃,臣服于前秦的各少数民族政权纷纷独立,拓跋鲜卑首领拓跋珪建立了代国,后改称魏国,以示正统,经过十多年的征战,拓跋珪称帝,并把都城从盛乐(今内蒙古和林格尔)迁到了平城(
2024-07-18 21:41:00
浅谈八柱国十二大将军制度
...了。西魏因为统治者民族的关系,所以士兵也基本上都是鲜卑族。邙山一战,宇文泰的士兵大部分都死在了战场。剩下的士兵已经没有任何战斗能力,而鲜卑族的青壮年也早就在邙山之战发动的时候
2023-04-29 08:53:00
谁为了向汉人靠拢,不惜处死了太子
...,汉化改革最激烈的要数孝文帝拓跋宏(元宏)了。他本是鲜卑人,为了推行汉化改革,命令所有人穿汉服,而且带头改了鲜卑姓(拓跋)为汉姓(元),甚至不惜处死了带头反抗的亲儿子(太子拓
2023-05-22 12:54:00
历史上外族入侵与华夏文明的韧性
...心自己的不是成都王司马颖的对手,于是愚蠢的决定,引鲜卑人入中原,组成联军一同勤王,结果鲜卑军队来到中原大杀一番后,发现中原人如此不堪一击,就赖在中原不走了,司马炎内迁的匈奴人
2023-11-14 14:30:00
从西魏与柔然的联姻,看古代民族关系的复杂性
公元4世纪末至6世纪中叶,继匈奴、鲜卑之后,活动于我国大漠南北和西北广大地区的古代民族主要是柔然。在北魏分成东魏、西魏之后,柔然的首领头兵可汗郁久闾阿那瓌多次在边境地区制造事端,
2024-04-06 12:11: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国家京剧院一团《四大名著经典剧目展演》将在石家庄上演
河北新闻网讯(毛宇)10月19日,国家京剧院一团《梨园芳华·国粹流韵——四大名著经典剧目展演》将在河北省艺术中心上演。作为2025年京津冀戏曲展演季
2025-10-18 10:46:00
不止胜负!10月18日,“河北五超”第十轮定州vs辛集,赛前非遗“碰一碰”,定州孩儿枕VS辛集皮贴画。
2025-10-18 21:21:00
千年汉碑“活”了!一场隶书展,如何让中原大地与两汉大唐倾谈?
大河网讯(记者 莫韶华)千年汉碑气象新,中原翰墨正风流。10月18日,全国第五届隶书作品展览在郑州美术馆(新馆)启幕,这场代表当代中国隶书艺术最高水准的盛会
2025-10-18 19:47:00
长镜头|从西辽河到桑干河——追寻红山文明的历史轨迹
红山文化,是西辽河史前文明的代表,被称为中华文化的“直根系”。考古研究表明,红山文化从西辽河起源、大凌河鼎盛,到桑干河扩张
2025-10-17 09:18:00
故宫院藏捐献文物展今日开展
▲本次展览展出100位捐献者所捐展品逾百件 今日起,“仁风景从——故宫博物院藏捐献文物展”在故宫景仁宫开展。展览展出100位捐献者所捐展品逾百件
2025-10-17 10:25:00
一座道法自然的山
十堰广电讯(十堰日报记者 吕伟 武当山融媒记者 冯开春 徐刚)“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公元前485年前后
2025-10-17 16:53:00
保宁寺独特的关公像
走进窦大夫祠,那古朴的气息便扑面而来,仿佛瞬间将人拉回了遥远的过往。而祠内的保宁寺,更是一处承载着岁月故事与艺术神韵的所在
2025-10-17 21:50:00
【大风影像】唐诗道-蓝关古道
蓝关古道是中国最早国道,是最为险峻的古道之一,兴起于商周,发展于秦汉。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将其作为通往荆楚之地的军事、商旅通道
2025-10-16 08:15:00
我与黄河文化地标|“山东李白”,诗酒铸就浪漫传奇
文|张向阳 长安三万里,最忆是山东!要说大唐的诗与远方,诗仙李白无疑是巅峰上的顶流,他用浪漫与豪放“灌醉”整个盛唐。李白61年人生的大部分时间是在黄河流域度过的
2025-10-16 22:06:00
第五届海峡两岸客家姓氏族谱展示交流会在三明宁化开幕
活动现场东南网10月15日讯(通讯员 张煌鹏 陈玉婕 文/图)10月10日,第五届海峡两岸客家姓氏族谱展示交流会在宁化县世界客属文化交流中心开幕
2025-10-15 10:21:00
洛阳有个萌系潮玩丨闪耀吧!中华宝藏
大河网讯(记者 赵檬 王怡潇)当现代网红文化邂逅千年文物,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正在汉魏洛阳故城遗址博物馆悄然上演。近日,一件造型奇特的西晋陶熨斗意外走红网络
2025-10-15 11:32:00
吴石和聂曦去台湾前,曾在福州这条巷子里“潜伏”
随着谍战剧《沉默的荣耀》热度持续攀升,越来越多市民和游客在福州追随英烈的足迹,打卡吴石将军曾经生活工作过的地方。三坊七巷宫巷22号绛雪山房是吴石将军生前在大陆的最后居所
2025-10-15 13:21:00
“典籍里的烟台”烟台馆藏特色地方文献巡展走进莱阳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秦雪丽10月15日,从烟台图书馆获悉,即日起至10月19日,“典籍里的烟台”烟台馆藏特色地方文献巡展莱阳站开展
2025-10-15 14:14:00
构筑“文化泰安”的立体图景 让千年文脉焕发新生|海岱文化谱新篇
鲁网10月15日讯(首席记者 李秀娟 摄影记者 张超 孟昊天)山莫大于泰山,史亦莫古于泰山。泰安,以泰山闻名遐迩,其文化则是以泰山为核心
2025-10-15 14:56:00
温州永嘉:千年诗画焕新彩,谢灵运后裔何以诗意栖居?
提到中国的山水诗,便绕不开一个名字——谢灵运。公元422年,谢灵运被调任至永嘉担任太守,他遍历诸县,写下了许多传颂千古的山水诗篇
2025-10-15 15:5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