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宇文泰凭什么弯道超车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2-06 16:55: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宇文泰凭什么弯道超车

高欢的本质是枭雄,有雄才无大略,而宇文泰才是上马打仗、下马治国的全才,雄才大略。

530年,以尔朱荣之死为分界线,六镇集团分裂为关东和关陇两个版块,细分的话就是:以高欢为代表的怀朔集团;以宇文泰为代表的武川集团。

534年,随着孝武帝元修出逃关中,高欢新立了元善见为帝,北魏自此分裂为东西两魏。

但分裂只是内部矛盾导致的暂时现象,高欢和宇文泰还得通过竞争的方式来迎合统一的趋势。于是,北方大地就切换到了两强相争的频道,战火频仍。

说实话,宇文泰当时手上的牌和高欢根本就没有可比性:

高欢占据富庶的关河四省,而宇文泰只有从东汉末年就被战乱废掉的关陇;高欢继承了六镇义军的大部且可以通过关东的人口优势源源不断地补充兵源,宇文泰的手里最初只有万把来人;关东经济长期领跑,而关中却是土地贫瘠还时常闹灾荒;关东有强大的人才库,而宇文泰和当年的刘备一样,严重缺乏人才...

更为重要的是,关陇豪杰只是表面服从宇文泰,实际上根本就不认可宇文泰对关中的统治。538年的邙山之战,当河南战场的消息传回关中时,那些不服从宇文泰的关中豪杰和俘虏们迅速就将内心的不服落地,以起义的方式准备颠覆宇文泰在关中的统治,当时,有一支叛军甚至已经攻占了长安的子城。

内忧外患,宇文泰走的是步步惊心。

讲真,宇文泰能够取得沙苑之战的胜利并屡屡挫败东魏对关中的入侵靠的就是自身彪悍的军事素质和对战场局势敏锐的捕捉能力,但这种东西并不能传承到下一代身上,当他这个强人退出历史舞台之后,西魏还能抗住东魏强大的军事进攻吗?

宇文泰心里根本没底。

要想在实力上反超东魏,唯有走改革这条路,要想让西魏的战斗力一直在线就必须得设计一套适应西魏发展的制度,以制度优势来保证西魏对东魏的长期优势。

结果大家都知道,宇文泰在关中打造了一个以关陇贵族为主体军政合一的共同体,将鲜卑人和汉人、关东人和关陇人整合到一面旗帜之下,让这个群体来代表关陇地区的整体利益。

宇文泰凭什么弯道超车

▲关陇贵族

也就是说,宇文泰实际上是从胡汉矛盾和关中与关东的矛盾入手的,目的只是统一人心,聚焦战斗力。

同时,宇文泰还从《周礼》入手整合了汉人世家,以给关陇将士改鲜卑姓来换取鲜卑贵族的支持并让这一群体始终保持战斗力在线。府兵制,就是宇文泰在这一时期的手笔。

在经济领域,宇文泰也坚持均田制和租庸调制度,保证西魏长期有稳定的赋税收入,健康的财政体系也保证了西魏内部的稳定。

而且,宇文泰还重用苏绰、卢辩等人对西魏的法律、教化等领域都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改革,可谓是全领域、深层次。

自此,西魏不仅在军事和经济领域逐渐反超东魏兵建立了一套适合西魏当下发展的制度,后世之君只需拿着宇文泰设计的这套制度严格执行就行。

就像当年的秦国,秦孝公和商鞅不仅一举改变了秦国落后的局面,更是设计了一套传之后世的秦法,后世的秦国国君只要坚持商君之法就可以始终保持对六国的绝对优势进而不断地蚕食六国,一统天下。

是的,个人的力量只能影响一时,而制度却可以做到服务万世。

去世之前,宇文泰虽然没有在军事上重创东魏,但已经初步整合了关陇地区并创建了一套最高效能够解决当时问题的制度。

也就是说,宇文泰解决了生存问题,而西魏的发展还是得靠后世来完成。

556年十月,宇文泰病逝,而高欢也早已于547年玉璧之战后病逝。自此,两雄争霸的时代落下帷幕,东魏和西魏都到了拼制度、拼耐力的时候了。

但说实话,在内政建设上高欢明显是一个生手,他不仅没有解决当时的问题反而是让矛盾不断激化的节奏。

对于内部胡汉对立的局面,高欢始终是一副抹稀泥的姿态,在面对鲜卑贵族时,他这样说:“汉人就是你们的奴仆,男人为你们耕作,女人为你们纺织,他们就是你们的衣食父母。”当他转身遇到汉人时又是另一套说辞:“鲜卑人就是你们的保镖,你们给他们提供衣食,他们在战场上给你们卖命,多好的事。”

由于继承了六镇的军事遗产,所以,高欢每次发布命令的时候都说鲜卑语,但当汉将高敖曹在场时他又会改用汉语。

高欢主打的就是变色龙的角色,真累。

宇文泰凭什么弯道超车

▲高欢

东魏的胡汉矛盾在一件小事上体现得是淋漓尽致——

一次开会时,鲜卑将领刘贵随口说道,“汉人的性命,一文不值”,在场的高敖曹当时就炸了,拔刀就向刘贵砍去。高欢继承了尔朱荣的遗产,但也同时继承了尔朱荣集团的内部矛盾。

就是高欢家族自身,也完全胡化,被打上“鲜卑儿”的标签。

胡汉矛盾是北朝的硬伤,是屡次内乱而又迟迟不能一统的根本原因,但高欢不仅不解决这个矛盾反而是任由癌细胞疯狂扩张的节奏。胡化,最终让东魏走上了一条不归路。

东魏的胡汉矛盾还集中体现在地域上:高欢自己坐镇晋阳将以鲜卑贵族为主体的六镇武力牢牢掌控,长子高澄坐镇邺城将以皇帝元善见为代表的汉人世家集团死死看守。

也就是说,东魏的胡汉对立是以邺城和晋阳这两个地方作为划分的,可谓泾渭分明。

而且,高欢对经济、律法、赋税制度也没有进行改革,反而是任由这些领域往坏的方向发展——

高欢的姐夫尉景因为贪腐被关,而高欢却动用自己的私权将姐夫给放了,完了还亲自去安慰姐夫;

尚书令司马子如被高澄逮捕,高欢又以自己的权威命令高澄将其给放了,完了还送上丰厚的礼品来安慰老友;

高欢不解决土地问题却一直在煮盐经商这件事上用力,结果造成了东魏农业的不断凋敝;

对于元孝友提出的恢复北魏三长制加强对基层治理的建议高欢也是理都不带理;

...

可见,对于东魏的管理,高欢始终是粗放式的经营方式,而且是不断升级矛盾的节奏。

就是在高澄和高洋上位之后也没有对这种局面进行改革,此后的东魏一直维持着以邺城和晋阳为代表的胡汉对立,而且,鲜卑风气是完全压制汉化的节奏。

高洋想娶汉人媳妇李祖娥为妻,高隆之马上反对:“汉人妇女没资格做皇后。”太后娄昭君对这个汉人媳妇也是严重不待见。

尚书令杨愔想对北齐实施汉化改革,顺着历史的趋势走,但却被鲜卑贵族和北齐皇室在公开场合下群殴,随后又被处死。

北齐王朝反对汉化最具代表性的事件是,齐后主高纬要去晋阳,结果遭到了汉官崔季舒等人的反对,对于崔季舒联名上书反对的行为,已经高度鲜卑化的汉人韩长鸾坚决主张杀掉崔季舒等人。

结果是,高纬将反对的人都召到含章殿来了个集体残杀。北齐的鲜卑化由此可见,从这我们也可以看出:

晋阳与邺城的地理之争其实就是胡汉之争。

但这也是没办法的事,高欢都没有解决的矛盾你指望高澄、高洋、高湛、高纬这些人来解决,也不现实。比如,高欢死后,像侯景这样的大拿当时就脱离了北齐,高洋等人即使发现矛盾所在也不能解决,只能迎合鲜卑化的逆流,而逆流的终点就是灭亡。

也就是说,东魏、北齐开局就陷入了死胡同,灭亡只是时间问题而已。

本来就存在致命问题,而北齐后来更是陷入了宦官、女祸的围城中加速了病情的恶化,以前是关中一直害怕关东来攻,后来成了北齐怕北周来打自己的尴尬局面。

宇文泰凭什么弯道超车

▲高纬

这种形势变化的背后就是两者之间制度的差异。

反观隔壁的北周,宇文护、宇文邕拿着宇文泰写好的方案是继续创新,不断整合内部资源,增强实力,并最终形成了对北齐的绝对优势。

到了武帝宇文邕手里,北周灭掉北齐已经是一种必然。

北周建德四年(575)七月,宇文邕御驾亲征强势开启了灭齐之战。次年(576)十月,周军攻克晋州(今山西临汾),十二月攻克晋阳(今山西太原)。577年正月十八日,宇文邕亲临邺城,齐后主高纬弃城而逃,二十五日,高纬在青州附近被俘虏,北齐王朝正式灭亡。

而北齐的开局就已经写好了结局。

有时候吧,手拿一手烂牌并不一定就是一件坏事,它其实给了你轻装上阵重新绘就蓝图的可能,宇文泰就是从技术和战略层面同时入手给西魏设计了一套能够支撑其长久发展的制度,最终笑到了最后。

反观高欢,由于包袱太重,想要动手术根本就没法下手,而且,高欢还没有这个意识。

怎么说呢,有道无术,术尚可求,而宇文泰的道就是,制度。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2-06 22:45:3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宇文泰的成功奠定了隋唐几百年的政治框架
宇文泰和高欢,分别是北周和北齐的开创者。两人都是来自于北魏的六镇,都在六镇之乱中崛起。两人在尔朱荣之乱后分别占据关东和关西,挟天子以令诸侯,成为了北周和北齐的奠基者。但是高欢和宇
2023-02-19 22:24:00
两晋南北朝人物志:他终结了南北朝,更为隋唐帝国奠基础
...之同时的那个人,正是在长安城中已经成为了高欢第二的宇文泰。宇文泰,小名黑獭,武川郡人。与高欢一样,他也是以六镇戍卒的身份起家的。而有关他的种族,我之前也已经明确了——他是匈奴
2023-06-26 11:30:00
一文说尽南北朝两大雄主:高欢和宇文泰
...望着西方,有一个与他争斗了半生的敌人,他的名字叫做宇文泰。双雄对决最终将影响历史的走向。而高欢、宇文泰的发迹都要从那场轰轰烈烈的六镇起义说起。因为汉化改革,利益受损的北方六镇
2024-09-02 11:31:00
西魏全军覆没,高欢为何还是灭不了宇文泰
...的鲜卑铁骑,饮血黄河,斩杀西魏甲士六万、督将四百。宇文泰辛苦组建的精锐六军,皆被报销,西魏全军覆没。此时,高欢一统两魏、定鼎北方,就是易如反掌之事。但是,东魏却退兵了。宇文泰
2024-04-25 22:36:00
为什么说高欢不如宇文泰?
...历史上精彩的双雄战,除了楚汉争霸以外,东西魏高欢与宇文泰的双雄争霸应该是最精彩的,只不过因为没有司马迁这样的史家大神为之润色,显得不太出名罢了。两者的发家史高欢,祖籍渤海蓨,
2023-02-18 19:00:00
李陵后裔交战,高欢救了宇文泰一命
...阀、豪强、酋帅,组建“关陇集团”。贺拔岳被刺死后,宇文泰接管“关陇集团”,并将其发扬光大。高欢、宇文泰的关系,类似曹操与刘备,高欢具有碾压性的实力,却经常被宇文泰击败。小关之
2023-08-21 06:43:00
宇文泰,西魏的实际掌权者,亦是北周政权的奠基者。一,家世显赫宇文泰是炎帝之后,鲜卑贵族后裔,少年时气量就大,轻视钱财,乐于施舍,用以结交贤能之人。孝昌二年(526年)六镇民变时,
2023-05-31 14:40:00
西魏八柱国的由来是什么?
西魏八柱国分别为宇文泰,元欣,李虎,李弼,赵贵,于谨,独孤信,侯莫陈崇。以下是我绘制的西魏八柱国及十二大将军示意图,至于为什么叫”柱国“?有什么由来?请看文章。八柱国及十二大将军
2023-02-02 18:42:00
隋唐盛世真正的起源者——宇文泰一公元534年二月的关中高平,一群军士正围着一具冰冷的尸首痛哭流涕,这具尸首是他们的军头兼同乡贺拔岳的,贺拔岳在拜访昔日盟友时,盟友突然翻脸,将他暗
2023-10-21 17:23: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纸上烽烟|打响青岛武装抗日第一枪的红色作家周浩然
编者按:八十年后,抗战的炮声犹有余响。回望那段生灵荼毒、国运飘摇的岁月,英雄的先辈们奋起抗暴,以血肉之躯抵御虎狼之师,守住了民族的尊严和生机
2025-08-27 06:43:00
抗战中的太原:血火王兴坪 忠魂护家园
浴血山河——抗战中的太原王兴坪惨案遗址(资料图片) 1938年2月,齐世铭的东山抗日游击队被整编成714团独立营,在王兴坪村建立了根据地
2025-08-27 07:04:00
铁骨铮铮响 血尽志未消——在这片英雄的土地上(三)在华北军区烈士陵园安葬着这样一位烈士,贺龙元帅赞誉他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
2025-08-27 07:55:00
1951年上映的影片《新儿女英雄传》讲述了抗日战争初期,冀中白洋淀地区一支由中国共产党领导水上猎户组成的传奇游击队——雁翎队的故事
2025-08-26 09:23:00
中国空战史上对撞敌机第一人陈怀民,不要为我悲伤、不要为我难过,为了国家百姓,死的有价值!1938年,22岁飞行员陈怀民,不顾安危撞向日军飞机,壮烈牺牲,没想到女友竟纵身一跃,跳入
2025-08-26 10:42:00
1937年7月7日夜,日军在北平西南卢沟桥发动卢沟桥事变。佟麟阁:誓与卢沟桥共存亡。佟麟阁女儿:父亲不会变老,我想再抱抱他,父亲牺牲时那年我只有15岁……
2025-08-26 10:42:00
“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真正的君子,就算没人监督,也能守住本心,不会因为环境隐蔽就放纵自己。然而现实中
2025-08-26 15:04:00
读方志 行贵州 | 岩脚镇:繁华商埠和川盐集散的古驿道
在贵州西部,群山脚下、廻龙溪畔坐落着一座百年古镇——岩脚古镇。岩脚旧称羊场,位于六枝特区北部,始建于明朝洪武年间,距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
2025-08-26 15:32:00
铭记抗日战争历史,传承烽火岁月精神 ——“信”火相传大学生退役士兵实践团红色寻访之旅
2025年,正值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80年前的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华民族用血肉之躯铸就的胜利丰碑
2025-08-26 16:56:00
泉畔寻踪,诗里访城—— 山师附小2024级8班雏鹰小队访泉研学记
鲁网8月26日讯近日,山东师范大学附属小学 2024 级 8 班雏鹰小队踏上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访泉之旅。此次活动从充满古韵的百花洲出发
2025-08-26 16:56:00
大皖新闻讯 泛黄的纸张,铅印的文字,穿越八十余载时空,静静诉说着昔日的战火纷飞——这便是珍藏在安徽省档案馆的《抗敌报》
2025-08-26 21:08:00
浙江绍兴鲁迅纪念馆的夹烟墙画,有人投诉认为不妥,理由是会误导青少年,并建议把鲁迅抽烟换成握拳动作。投诉是好心,但有些过度操心了
2025-08-27 01:56:00
巧设诈降计 杀敌显神威
浴血山河——抗战中的太原齐世铭故居。(资料图片) 如今,在杏花岭区东山腹地有个风景优美的村庄叫窑庄村。抗日战争时期,东山地区抗日游击队队长齐世铭的故居就在这里
2025-08-26 07:49:00
捐躯赴国难 视死忽如归——在这片英雄的土地上(二)“我自从‘九一八’东北事变、‘一二八’上海抗战之后,悲愤交集……仓卒离家
2025-08-26 08:00:00
山河历劫难 燕赵赤子心——在这片英雄的土地上(一)编者按 在抗日战争中,燕赵儿女以铮铮铁骨战强敌、以血肉之躯筑长城、以前仆后继赴国难
2025-08-25 08:2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