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到银行取现,柜员一般情况下都会问询你取现的用途是什么?很多客户比较反感这个规定,认为是涉及个人隐私银行无权知晓,在规定与隐私之间又该如何抉择呢?
事件概述
4月9日,坐标广东珠海,一名女子前去建设银行打算取款5万元,而银行工作人员告知女子必须说明取款用途,这一个规定让女子感觉自己的隐私权受到了侵犯,便拒绝回答问题。
工作人员看到女子拒绝回答取款用途,便自己使用电脑查看女子的账号交易信息和个人信息,女子看到这一幕也是询问工作人员:为什么查询我的个人信息?
工作人员跟女子说经过你的允许了,女子表示:你连问都没有问,怎么就经过我的允许了呢?监控也都能拍到。
避开这个话题后,银行工作人员告知女子,想取5万没有了,只能取2万。
女子将自己在银行取款的遭遇发布到网上后,引发了大量网友的关注和热议,可是不久后女子发布的视频就被银行工作人员投诉下架了,理由是侵犯肖像权。
银行回应
事件发酵后,就有媒体致电了建设银行客服中心,客服人员回应称:当地的建行近期为了配合监管要求,针对大额取现都会询问用途,也是为了防范打击网络电信诈骗,只需要正常说明即可。
另外大额取款要先向金库提前预约,如果没有预约当天没有足够的现金,可能就取不了。
根据《关于大额现金管理的通知》规定:一次性从储蓄账户提取现金5万元(不含5万元)以上的,需要提前一天预约,也就是说这位珠海的女子正好是5万元并不需要提前预约,一个银行网点5万块应该不至于拿不出来。
关于询问用途呢,主要也是防止储户的资金被骗,因为这个也是银行员工在执行相关的监管要求,如果因为员工的不尽责造成损失,她们也是要担责的。
网友热议
网友:防范电信诈骗?电信诈骗直接就从卡里转走了,取现金反而是这不行那也不行。
网友:这种回答很简单啊,直接回答她说取出来存到别的银行就可以了。
网友:这个就不合理,取自己的钱还要东奔西跑的,而且只能取2万又何必来你柜台取呢?
小编有话说
该如何平衡银行询问用途可能会演变成工作人员与客户之间的矛盾,这就需要考量一个工作人员的沟通技巧,客户真的是害怕回答这个用途问题吗?小编认为并不是,而是工作人员询问时的态度问题。
想要避免产生矛盾,让客户理解配合,银行的工作人员就不能站在一个制高点以质问的方式。
对此,你怎么看呢?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4-11 15: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