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顺治亲政后除了收回权力,还做了一件事情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2-23 14:17:00 来源:戏说三国

1.多尔衮的影子

从顺治小时候的一些事情来看,顺治自己也算是一个聪明人。在我的印象中,我在一本书上看到了一个记录。大概是说顺治小时候问过学士陈明霞,谁才是中国最好的皇帝。陈明霞说起唐太宗,当时只有十岁的顺治回答说,他认为是明太祖,因为明太祖建立了严密完善的制度。

不管这句话背后的历史争议如何,至少说明顺治从小就有独立思考的能力。

顺治亲政后除了收回权力,还做了一件事情

不过从顺治上任后的诸多举动来看,笔者有些不敢恭维。多尔衮肯定打压了顺治,但上任后,顺治真的保留了独立思考的特点吗?

细说起来,顺治除了直接继承多尔衮的功业外,其实只做了两件事,一是废皇后,二是追究多尔衮的“罪名”。

有人说,顺治对清朝的贡献,至少是起到了稳定财政的作用。

顺治亲政后除了收回权力,还做了一件事情

不过,在笔者看来,这不能算是顺治的功绩,而是多尔衮的“余晖”。

《税役书》是在多尔衮摄政时期编纂的,虽然一开始编纂不完整,但多尔衮统一全国后,也开始重修《黄书》和《鱼鳞书》,使清朝逐渐获得税收稳定,所以说顺治对清朝经济的稳定功不可没。笔者认为,这不能完全归咎于顺治。

2.夺回统治权

也有人说,多尔衮死后,顺治很快就将统治权收回到了自己的手中。

顺治亲政后除了收回权力,还做了一件事情

对于一个十四岁的孩子来说,这是一项非常聪明的技能。然而,这背后的历史却是真实的。有这么惊涛骇浪吗?事实上,它可能不是。

多尔衮在死之前,基本上是直接打压了很多政敌。顺治的哥哥豪格差点被他压死。同时,多尔衮并没有“结束自己的生命”,多尔衮死的时候正值壮年,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安排什么后事。

顺治亲政后除了收回权力,还做了一件事情

多尔衮的两个弟弟阿济格性情莽撞,做事不假思索。简而言之,他们不受欢迎。达贡较早去世。

虽然在多尔衮死后,阿济格试图将两白旗归于自己,继承多尔衮的权力,但他天生没有脑子,两白旗不仅没有跟随,还跑去告密,所以顺治消灭了这个政敌几乎没费多少力气,一些不听话的两白旗将领也趁此罪名,分别处理。

顺治亲政后除了收回权力,还做了一件事情

所以这个时候,顺治想要“夺回统治权”。其实,“对手”并不多。要说吉尔哈朗,还有其他皇子,贝勒,贝子。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威胁并不算太大。与许多朝代的艰辛相比,笔者认为是比较微不足道的。3.军政大有可为。最后要说的是军政。其实没想到,这个不会打仗的宝贝皇帝,登基之后,还真的有所作为,其实就是在军政上。

顺治亲政后除了收回权力,还做了一件事情

或许有人会说,顺治把台湾问题交给了康熙,他在治军方面并没有多少功劳。然而,在多尔衮刚刚去世的时候,大清的江山并不是真正的铁打的。毕竟不仅仅是台湾。南明在华夏也占有不少土地。顺治或许是因为慷慨大方,或者是因为清朝无法直接用武力收服这些势力,才向全国发出了一个信息。

顺治亲政后除了收回权力,还做了一件事情

这次招保安的行动,确实取得了空前的效果。就连郑成功也有机会臣服于清朝的统治。不过由于郑成功数次轻敌,而顺治听从了陈明霞的建议,重用了很多汉臣,最终让顺治平定了很多南明势力。所以,虽然不如多尔衮亲征,但至少顺治还是一个可以用臣打仗的皇帝。

所以,真要说顺治是个好人,或许知人善用才是他的一大优点。

顺治亲政后除了收回权力,还做了一件事情

然而在当时的时空背景下,寒臣并没有得到重用。辰与寒辰之间产生了不愉快的导火索。同时,由于顺治也英年早逝,如果再活久一点,笔者也不确定满汉之间的心结能否解开。

不过,顺治的做法至少让汉人在这个满清国家有了一些地位,在一定程度上也让满清国家更加稳固了。

顺治亲政后除了收回权力,还做了一件事情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2-23 15:45:30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揭秘多尔衮不当皇帝的真相
多尔衮(Dorgon)不当皇帝的真相涉及清朝建立初期的历史背景、政治权力斗争以及多尔衮个人的抉择。为了全面探讨这个问题,我们将深入探讨清朝建立初期的背景、多尔衮的才能与局限性以及
2024-01-05 20:43:00
不流血的统治权之争,为什么正宫嫡子豪格斗不过皇家叔叔多尔衮?
...派以皇太极长子豪格为核心,另一派则支持皇太极的弟弟多尔衮。经过十多天的较量,最高会议做出最后的决议:6岁的福临继帝位,郑亲王济尔哈朗和睿亲王多尔衮摄政。身为长子且手握正蓝旗的
2024-12-07 09:33:00
揭秘多尔衮:如何奠定清朝一统中原的基石
...时代。而在这个时代的开端,有一位摄政王,他的名字叫多尔衮。作为清朝建立初期的关键人物之一,多尔衮为了使清朝顺利建立并稳固统治,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他的作用和影响远远超出了一
2024-04-18 12:38:00
吴三桂投降清朝时提了三个条件,多尔衮这样回应他
...知他这样做也是无奈之举,更不知道他在投降大清时,向多尔衮提出的三个条件都不是为了自己的利益,而是真正的为民着想,为国着想。人们眼中背信弃义的吴三桂,究竟提出了什么为国为民的条
2023-06-08 17:09:00
多尔衮入关,一年内统一北方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福临之被拥立,并不是什么阴错阳差的偶然现象,更不是多尔衮的功劳。但在拥立福临的过程中,多尔衮确表现了他的明智和狡黠。所谓明智,是他认识到“立帝子”是大势,自己却势孤力单,在双
2023-05-05 16:43:00
聊聊吴三桂反清失败原因
...个人还高估了一个人,他高估的那个人就是清朝的摄政王多尔衮,杀错的那个人就是明朝的最后一个皇帝,吴三桂起义发生在李自成起义之前当时李自成攻破了京师之后派人劝降吴三桂,但是吴三桂
2024-06-12 20:44:00
顺治皇帝去世两个月就把多尔衮开除宗籍
多尔衮已经去世了,而且多尔衮也没有儿子,只有一个女儿。可以说多尔衮及其后人,在朝廷中是不可能再掀起任何风浪的了。照理说,在这种情况下,顺治皇帝是没有必要再打击多尔衮的,因为没有任
2023-08-08 18:55:00
...其实已经损失了大半。李自成和吴三桂两败俱伤的时候,多尔衮才愿意出手相助。因此投降多尔衮的吴三桂,其实没有带多少嫡系人马。这个时候多尔衮拨给了吴三桂一万精锐,让他跟着阿济格攻打
2024-06-01 06:36:00
清朝权力最大的官职,没有皇帝之名,却可行皇帝之事
...百年的时间,但是却只出现了两个摄政王,其中一个就是多尔衮,而另外一个就是清朝晚期的载沣。相信很多人对于载沣能够成为摄政王应该都没有异议,因为他就是当时皇帝溥仪的父亲,所以由他
2023-04-18 10:54: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孙敬清青山埋忠骨,山河祭英魂。连日来,位于六合区的桂子山烈士陵园迎来一批批参观瞻仰的市民游客
2025-09-14 09:56:00
三面“杨靖宇支队”战旗已经抵达新民大街,途径新民大街126号,这里是伪满洲国国务院旧址,新中国成立后,原建筑被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接收
2025-09-14 10:10:00
“今天能来到现场我倍感荣幸。”通化市杨靖宇烈士陵园讲解员于洋说,“作为杨靖宇烈士陵园的一名讲解员,在知道这面战旗将送往陵园时
2025-09-14 15:56:00
净手、击鼓明志、正衣冠、朱砂启智……9月12日,山西太原百年唱经楼内,一场传统“开笔礼”正在进行。中新社给予关注报道。报道介绍
2025-09-14 19:20:00
杨靖宇后人马继志:看着“杨靖宇支队”战旗,仿佛看到爷爷带领抗联战士驰骋疆场的场景
迎接“杨靖宇支队”战旗荣归吉林的仪式上,杨靖宇将军之孙马继志望着鲜红的旗帜,心潮澎湃,仿佛看到爷爷在白山黑水、林海雪原带领抗联战士驰骋疆场的场景
2025-09-14 23:49:00
七件扇作见证国画家张大千半世纪丹青情谊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杭州9月14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李剑平)9月13日至14日,七件见证张大千与友人半世纪丹青情谊的扇作
2025-09-14 23:00:00
一代名相张英墓修缮工程通过用地预审
大皖新闻讯 9月9日,安徽省自然资源厅正式批复了张英墓修缮工程通过用地预审与选址意见。张英(1638年~1708年),字敦复
2025-09-13 12:52:00
省内唯一! “艰苦卓绝十四年——东北人民抗战史实陈列”入选“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主题陈列展览推介名单”
近日,中央宣传部、中央网信办、国家文物局发布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主题陈列展览推介名单。由长春伪满皇宫博物院东北沦陷史陈列馆主办的“艰苦卓绝十四年——东北人民抗战史实陈列”成功入选
2025-09-13 16:19:00
“草鞋兵”出征,无数家庭破碎:“我们没打算活到冬天”的悲壮谁懂?
“在1937年到1945年这段时间里,我们贵州出兵的总人数接近64万,大家都知道川军出川是浩浩荡荡极为悲壮的,但是其实如果把我们黔军出黔的这64万左右的人数除以当时贵州的总人口
2025-09-13 16:24:00
抗战有多拼?贵州“草鞋兵”浴血出征
贵阳市北郊海天园内,矗立的贵州人民抗日战争纪念碑,诉说着那段悲壮而又辉煌的历史。贵阳市北郊海天园内,贵州人民抗日战争纪念碑巍然矗立
2025-09-13 17:27:00
9月12日,唱经楼文化激励暨“开笔礼”活动在太原市唱经楼举办。进入新学期的学子们在这座古建中,完成人生“第一笔”,开启求知问道新旅程
2025-09-13 19:06:00
讲好十堰档案故事 弘扬红色革命精神——2025年十堰市“红领巾读档人”活动记略
十堰广电讯(通讯员 詹浩)档案是凝固的历史,少年是跳动的未来。当新时代的红领巾遇见泛黄卷帙里的岁月印记,当稚嫩童声触碰厚重历史的脉搏
2025-09-12 09:32:00
东湖评论:光耀通城,义举传千秋
夫通城者,鄂南明珠,钟灵毓秀之地,蕴德含仁之乡。山川形胜,承天地之瑞气;人文炳蔚,传千古之遗芳。见义勇为之风,于斯盛矣
2025-09-12 10:00:00
丰县史志办与图书馆联袂举办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图文展
9月6日,丰县史志办与图书馆联袂举办、为期一月的“丰县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图文展”在县图书馆拉开帷幕。此次布展,旨在通过丰富的历史资料和生动的图文展示
2025-09-12 10:55:00
大禹文化⑥丨大禹一生干了三件事
【编者按】大禹文化是华夏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地理与人文价值。德州是大禹治水重要区域,禹城市因与大禹治水的历史渊源而得名
2025-09-12 11:3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