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最高月收入超2000元!家门口的手工活,编出社区困难群体的“幸福梦”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4-05-01 18:13:00 来源:杭州网

都市快报讯 “从这里穿进去,然后收紧……”在上城区凯旋街道景芳三区“巧景阁”手工坊内,主理人王新枝正手给新学员上手工第一课。只见她剪下一段红绳,熟练地转动手指,一个精美的中式盘扣就做好了。

从去年8月开始,王新枝带领的手工团队开始承接来料加工业务,生意一天比一天红火,成员也从最开始的3人增加到现在的10余人。

最多的一个月,来料加工的收入突破了15000元,其中个人最高收入超过了2000元。家门口的手工活,编出社区困难群体的“幸福梦”。

“自学成才”当裁缝

练就一双巧手

19岁那年,王新枝进入长征无线电厂工作,在工作之余,逐渐迷上了做手工。

“因为(我的)衣服比较难买,所以就想尝试自己动手做。”王新枝回忆,“那时候可没有电脑和网课,我就去新华书店买书自学。”

抱着试一试的心态,王新枝白天上班,晚上“挑灯夜战”,拿着布料边学边练,逐渐练就出一双巧手,自家外甥女、左邻右舍的孩子们,都穿上了她量身定制的童装。

2000年,因为无线电厂的经营难以为继,王新枝来到了一家服装公司做车间收发员,一干就是9年。从一名普通的收发员,做到了公司中层管理员,管理着公司百余名员工的人事工作。

工厂搬迁到下沙之后,因为路途遥远,交通又不方便,王新枝不得不放弃了这份工作。突如其来的落差,也曾让她陷入迷茫。

为了让自己不再胡思乱想,王新枝捡起了旧时热爱,继续钻研起了手工活,半年时间,在家沉下心来看书学习,很快熟练掌握了当时流行的各种手工文创产品的制作。

加入助残队伍

因为能够感同身受

同年11月,景新社区发来邀请,希望王新枝加入助残队伍。

“残疾人都有一个共同的心态,就是害怕别人关注的目光,害怕与社会接触。”王新枝欣然接受,成为一名为残疾人服务的残疾人。

“我自己也是一名残疾人,看到他们,就像看到了曾经的自己。我想帮他们走出家门,只要走出去了,就会发现有更广阔的一片天”。从小酷爱手工制作的她,萌生了在家门口创办手工坊的想法。

在得到街道和社区领导的支持后,王新枝先后参加了景泰蓝工艺画,编结和钩织的培训学习。学有所成,学以致用,在创业园的扶持下,2012年8月成立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王新枝工作室”,帮助残障朋友在社区家门口学习手艺。

王新枝说,“做手工不仅可以学到一门技术,做成功了,心里还很有成就感。我就拿我自己做例子,鼓励他们勇敢走出家门,让自己不再孤单。尤其是一些心智障碍的残疾人,更加需要我们的关心和爱护。做手工除了可以提高自信,也是自我‘疗伤’。”

时间一长,王新枝也成为了大家心中无话不谈的知心大姐。彼此之间,也将这个小小的工作室当成了共同的家。

可以买作品、可以学手工

欢迎大家来逛“巧景阁”

现如今,王新枝的工作室有近五十平方米的宽敞空间,窗明几净,非常温馨。木质桌椅旁边,是一长条展示台,放满了她和学员们的作品。钩针、毛线、编结、编绳、景泰蓝工艺画……一件件做工精细、爱意满满的作品让人爱不释手。

王新枝告诉记者,为了提高大家的收入,此前她都是抽时间去各个地方摆摊,但是收入不稳定,后来想到了来料加工。合作的“大红鹰辅料”商铺老板娘人很善良,送料取货都亲自上门,款项也是当天结清。成为了熟练工,一天就能赚八十元以上,学员们个个干劲满满。

80后的刘燕(化名),平时喜欢上网玩游戏,到现在每天能按时来工作室做手工,不仅增加了收入,精神面貌也有了很大的改变。

60多岁的郑大姐,做了手工之后,急躁的脾气柔和了下来,手艺越来越熟练,每天的收入可以贴补不少家用,嘴角常常挂着微笑……

前段时间,上城发布将王新枝工作室的故事发在了抖音,很多人慕名而来,想要和她学手艺。在记者现场采访当天,就有一位特地从观音塘小区过来的学手艺的聋人姑娘。她虽然听不见,但是很有悟性,在王新枝的指导下学起来很快。

“你真聪明,学的很快。”王新枝打着手语夸奖她。这位姑娘瞪大了双眼,似乎是很久没有听到夸奖了,咧着嘴一直笑,伸出大拇指勾了勾,说了句“谢谢。”

虽然有些时候教到嗓子沙哑,累到倒头就睡,但是对于王新枝来说,能够帮助到更多的残障人士,她觉得是一种温暖的传递:欢迎想要学做手工来到凯旋街道景芳三区“巧景阁”学习,也欢迎大家走过路过进来逛逛,挑挑买买。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01 23:45:09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辽宁省沈阳市设立“幸福创益工坊”,帮扶困难群体——家门口就业 多渠道增收日前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促进中低收入群体增收”“重点做好应届高校毕业生、农民工、脱贫人口、
2024-10-04 13:01:00
天津西青龙顺园社区:“静待花开”手工坊创收项目启动
为聚焦社区困难老年群体,搭建居民家门口的“社区经济体”,天津市西青区妙妙公益服务中心探索适合街道特色发展模式,打造西青区大寺镇龙顺园社区“静待花开”手工坊项目。活动开始,妙妙公益
2024-05-27 19:35:00
四个100|开展手工培训,帮十余位残障人士月增加收入超千元
...助残创业手工坊项目,鼓励残障人士,带动他们愿意走出家门,参与社区和社会活动,丰富了他们的精神生活,感受到了社会的关心和爱,同时也带动了社区文化生活和志愿服务活动的开展。据了解
2024-03-30 11:51:00
本文转自:青岛日报4.97万名困难人员实现“家门口”就业青岛深入实施城乡公益性岗位扩容提质行动,为困难群体“送岗”增收□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刘佳旎家住市北区延安路街道上清路
2023-01-15 05:46:00
...,梁溪区慈善助残幸福快车集中启用交付仪式暨残疾人“家门口”就业服务点建设项目交流会上,11人接过钥匙,成为第2批慈善助残幸福快车的车主。今后,这些分布在梁溪区各个街道的幸福快
2023-12-03 07:08:00
江苏建成225个“家门口”就业服务站,1.9万就业困难人员受益
记者从江苏省人社厅获悉,截至5月底,全省已建成“家门口”就业服务站225个,帮扶低收入人口、残疾人、特困职工家庭成员、零就业家庭成员、长期失业人员等5类特殊困难群体1.9万人。聚
2023-06-18 18:55:00
夯实民生之本,构建就业服务新格局
...家,为企业配置人力资源4万余人。精准出“拳”,实现家门口就业近日,潍坊市潍城区举办了一场“社区微业”微培训活动。台上的老师讲得绘声绘色,台下的学员听得津津有味。据了解,培训的
2023-12-21 10:45:00
“微工坊”托起“大民生”——潍坊人力资源服务数字化转型纪实(五)
...业门槛低、灵活性强的手工零活,盘活闲置资源,助力“家门口”就业,带动更多居民实现就近就业。在潍坊各社区,小优快工以“社区微业”行动积极带动居民就业增收,通过简单的手工活操作,
2024-06-20 15:38:00
...越办越大啦!”平车工人黄阿姨分享。把岗位“送”到“家门口” 在指尖“开”出“幸福花”炎炎夏日,酷暑当头,今年52岁的尹卫国正在凉爽的箱包厂打包区内工作着。尹卫国1岁时患上了小
2024-07-25 18:02: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