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财经

辩证客观理性看待宏观数据和微观感受之间的“温差”

类别:财经 发布时间:2024-02-08 02:03: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人民政协报

张连起

《&nbsp人民政协报 》 (&nbsp2024年02月08日 &nbsp第&nbsp03&nbsp版)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注意把握和处理好速度与质量、宏观数据与微观感受、发展经济与改善民生、发展与安全的关系,不断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持续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宏观数据和微观感受之间的“温差”之所以出现,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宏观数据的综合性与微观感受的局部性存在结构性差异。宏观经济表现涵盖方方面面,总体上发展不错,并不代表每方面都好。当一些发展不尽如人意的行业,恰好更贴近老百姓的生活时,“温差”就会比较明显。另外,经济从宏观层面渗透到老百姓生活,需要时间。因此,时间是导致宏观经济指标与微观主体感受不一致的关键变量。经济总体保持回升向好态势,还需一定传导期,政策效力、消费潜能等红利释放也都需要时间。

经济指标的变化,有时需要不断积累才能产生特别明显效果。宏观数据反映的经济整体情况,是对微观经济运行情况的总体抽象统计,对不同行业、规模、所有制的企业,以及不同区域、不同收入的个体来说,产生的影响也是不同的,因此个体的感受与宏观经济实际运行情况往往需要中长周期才能弥合差距。其次,我国经济呈现出波浪式发展、曲折式前进的特征,这是存在“温差”的大背景。对于企业和普通百姓来说,其对复苏过程的主观感受与经济完全复苏状态的主观感受是不同的,特别是边际改善往往发生在先行领域,体现在先行指标上,很多企业和个人并不能及时有效地对此感知。

任何一个市场经济体都存在一定的“温差”,特别是经济规模越大、经营主体越多元,即经济学所说的存在大量的异质性个体,在经济周期波动中这种“温差”越是明显。在某种程度上,这种“温差”在市场经济发展中有一定的普遍性,其背后体现的是经济运行中整体性与结构性的差异。比如,由于经营主体和个体纳入判断的影响因素不同,其判断本身就存在结构性差异。反映在宏观数据上,只有一个代表整体水平的物价指数。再如,有的经营主体和个人仍然习惯于高速增长阶段的经济运行模式,特别是以经济增长速度的单一指标片面地衡量经济发展,难以全面适应、感知和评价高质量发展阶段的经济全貌。

虽然宏观数据和微观感受之间的“温差”是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但要重视这一“温差”所反映出的市场活力不足、预期不稳、信心偏弱等问题,这也正是当前进一步巩固和增强我国经济回升向好态势、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切入点。一要稳定房地产市场。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推进“三大工程”(保障性住房建设、城中村改造和“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扎实推进因城施策、因企施策,乃至因项目施策,防风险与稳预期双管齐下,房地产市场有望持续企稳回升。二要大力提升上市公司质量和投资价值。三是稳定就业与居民收入预期。强化居民增收举措,不断拓宽居民增收渠道,充分激发各类经营主体的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积极落实吸纳就业补贴、社会保险补贴、税费减免等相关政策,进一步提高企业吸纳就业的积极性。四要科学精准评估包括非经济性政策在内的政策影响,多出有利于稳预期、稳增长、稳就业的政策,审慎出台收缩性、抑制性举措。进一步强化政策协调和工作协同,切实防范“合成谬误”。

宏观数据和微观感受之间出现“温差”折射出的问题,也是当前全面深化改革亟待突破的难点问题。因此,要向全面深化改革要动力。应重点谋划包括新一轮财税改革在内的“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重大改革举措,充分激发各类经营主体的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全面释放经济潜能。发挥好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作用,加快推进民营经济相关立法进程。向高水平对外开放要动力,加大制度型开放力度,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支持外资企业继续“在中国、为世界”,增强外资企业在华发展信心。积极推动国内市场开放和发展,吸引更多外资和技术进入国内市场。

(作者系全国政协常委、中国税务学会副会长)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2-08 08:45:07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理性看待宏观数据与微观感受的“温差”
...发言人也表示,要正确认识宏观数据和微观感受之间的“温差”。今年上半年宏观经济数据表明,我国经济增长整体回升,但人们微观感受似乎并不突出,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的“温差”。全面辩证把
2023-12-19 05:45:00
如何弥合宏观数据与微观感受的“温差”
...发言人就表示,要正确认识宏观数据和微观感受之间的“温差”。全面、辩证、准确把握当前经济形势,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理性看待宏观数据与微观感受的“温差”。宏观数据反映经济运行的总体情
2023-12-28 06:46:00
一季度国民经济积极因素累积增多 为高质量发展蓄势聚能
...经济呈现积极态势,应理性看待宏观数据与微观感受的“温差”,这是符合经济发展客观规律的现象。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方面,制造业生产的恢复对一季度经济增长起到了引领作用,但其通常难
2024-04-25 14:53:00
...能过剩,社会预期偏弱。如何客观理性看待这个问题?“温差是客观存在的,这是由宏观数据的综合性和微观感受的局部性决定的。”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决策咨询部副主任黄卫挺分析,任何一个市
2024-03-02 07:25:00
本文转自:新华社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付凌晖近日表示,要正确认识宏观数据和微观感受之间的“温差”。编辑:杜瑞新华社音视频部制作
2023-07-17 10:59:00
...持续向好的态势,但宏观数据和微观主体之间存在一定“温差”。请问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过程中,如何在宏观经济政策和体制机制改革上加以应对,弥合这种“温差”,实现经济良性循环?谢谢
2024-07-19 12:04:00
本文转自:中国改革报□ 金轩最近,国际上有些政客和媒体把中国新能源产品出口与“产能过剩”相关联,这既违背经济学基本逻辑,也与客观事实严重不符。必须指出的是,在市场经济运行、国际分
2024-05-06 00:57:00
...数据与微观感受的关系。宏观数据和微观感受之间存在“温差”,主要由于宏观数据通常是经过科学统计和分析得出特定区域在一段时间内的平均情况或总体趋势,而微观感受则更多地关注个体在特
2023-12-18 06:29:00
一季度中国经济表现总体向好 三方面推动经济运行持续好转
...多相关企业。如何正确认识宏观数据和微观感受之间的“温差”?董煜表示,宏观数据和微观感受之间的“温差”是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他进一步阐释,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现象,一
2024-04-20 09:37:00
更多关于财经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