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欠十步”还要再进一步(乡村行·看振兴 再向三山行·太行山采风③)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3-12-26 06:31: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河南日报

“欠十步”还要再进一步(乡村行·看振兴 再向三山行·太行山采风③)

本报1998年6月12日关于欠十步村的报道《欠十步,离富裕还差几步?》

□本报记者 谢建晓 杨之甜 河南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赵阿娜

让马海青感到最幸福的事,莫过于开电三轮载着老伴到镇上取快递。

快递通常由远在北京的女儿寄来,有时是两双鞋或两件衣服,有时只是几袋点心。可无论是啥,老两口都兴高采烈去,心满意足回。

前两天山里下了场雪,气温骤降,北京那边寄来一条电热毯。12月19日,雪后初霁,老两口不疾不徐又出发了。

恰好在这天,记者一行也要到老马家——欠十步村。

一大早,出安阳市区走京港澳高速,从台辉高速绕道,进入林州市最南部的临淇镇。一路上,既看山也看雪,白雪层层叠叠,为太行平添了几许温柔。途经石门水库,再往山上走十几里,翻过一条又一条山脊,转过一道又一道沟,欠十步村就“藏”在最里面。

临近中午,我们和取快递回来的老马几乎同时进村。他家门口,一条黑色拉布拉多犬老远冲我们叫。阳光跟随我们进了院子,高大的玉米垛、忙碌的洗衣机、光秃秃的梨树,就连雪堆都被蒙上一层淡金色。

“快进屋里暖和暖和……”老马媳妇忙前忙后,待我们坐定,茶几上已经堆满苹果、爆米花、花生等零嘴儿。从饮水机接了壶开水,老马给客人泡上了“铁观音”。

他说,年轻时在外面干活儿,挣了些钱后回到老家,夫妻俩种了十几亩地,收成不错,农闲时在村委会帮忙。说起现在的生活,他咧嘴一笑:“儿子在外务工,收入稳定,女儿一家定居北京,家庭和睦,平时隔三差五寄东西来,小娃娃们放假都回来,俺两口身体好,过得不赖……”

老马家客厅不大,但该有的都有。且不说摄像头、取暖器、无线路由器等电器一应俱全,还有一间专门存放粮油、酒水等生活物资的小屋。老马媳妇忙完,拿起手机向记者“炫”儿女发来的视频……

这日子,哪像是一个偏远的深山村呐!

“不光老马家,村里531户1354口人,几乎家家如此。”驻村第一书记郝建军说,今年2月,他被安阳市派驻到欠十步村,来之前把困难想尽了,可这个深裹在太行腹地的古村落,却给了他太多意外。

首先是出行不难。“如果是平原村,这不算啥,但欠十步有14个自然村,分布在周边11道沟,村委会距最远的自然村有6公里。以前不通水泥路,逢雨雪天就断了联系……”郝建军说,从2000年开始,在村党支部书记李保林的动员下,在外创业的村民纷纷慷慨解囊,先后给村里修了近万米路。

后来,当地政府接力帮扶,拓宽硬化了4.8公里道路,从村委会能通到每个自然村。如今,村村通了水泥路。

其次是吃水不难。曾经该村水源缺乏,人畜吃水基本靠天。2015年,当时的驻村第一书记报请上级支持,建成20个30平方米的水窖修建项目,开掘1眼480米的机井,基本可满足全村生活用水需求。

近几年,年轻人陆续走出去,留守的多是老年人。生活难不难?

也不难。“前几年,村里引进140千瓦光伏、欧投林、蔬菜大棚等项目,每年村集体经济收入10万元;协调两家风力发电公司,在山顶安装20多座风力发电设备;发展连翘、核桃、花椒等特色种植,农民收入节节高。”从2000年开始担任村党支部书记的李保林说,20年前,村民人均年收入1000元,现在是1.2万元。

“我入户走访,发现大家的冰箱塞得满当当,老百姓种点菠菜能吃一季,高兴了去镇上买些肉,自家有地侍弄,外面有人挂念,不懒惰,不焦虑,不攀比……”郝建军感叹,也许这就是山里人的幸福哲学。

而且,村里早就通了移动网。郝建军来后,又协调运营商,今年9月安装3个小型移动信号设备,这几天正在调试联通信号。

“以前为了吃饱饭打拼,现在为了过得好奋斗。”聊起欠十步的未来,老支书有成算,“要说大伙儿还有啥不满足,那就是都闲不住,想要蹚出一条致富新路。”

“‘欠十步’还需要再进一步。”第一书记有思路,“村里正申报中国传统古村落,打算借几个老院子发展乡村旅游,以保护为主,不搞大拆大建,希望这里被更多人关注,让深山群众生活质量更高、养老更有保障。”

从村里下到出山口,差10步不到5公里,于是有了“欠十步”的村名。

尽管老话说“吃饭七分饱,凡事不求满”,但衣食无忧的欠十步人却还要再进一步……

“三山”今昔说

做好“进一步”的大文章

□童浩麟

“以前为了吃饱饭打拼,现在为了过得好奋斗。要说大伙儿还有啥不满足,那就是都闲不住,想要蹚出一条致富新路。”25年后,同事们再访欠十步,竟然和我25年前发现的欠十步村人的精神状态是高度的一致,山里人依然不失乐观和自信。

乐观和自信是幸福的源泉,更是发展的源泉。

25年后,欠十步人发现,偏远不代表落后,传统蕴藏着味道。重访欠十步,记者带来新的喜讯:欠十步村要申报中国传统古村落。这个国家级的名头有一个明确门槛,就是要求现有老村保持富有传统意境的乡村景观格局,新建部分还能延续传统肌理和风貌特色。欠十步人的特有的精神状态,恰恰留住了乡愁,守住了欠十步特有的财富。

入选中国传统村落,开发乡村旅游,在家门口增加村民收入,这个路径,既实际又环保。

有个问题:申报只是目标,如何发展、如何保护是关键。欠十步的乡村旅游开发,要与村民的物质生活水平相适应,过度商业化会让欠十步人失去他们珍贵的传统村落。旅游开发不是目的,而是对珍贵遗存保护的一种手段。更重要的是,保护和传承古村落的历史文脉和人文精神,让欠十步的古村落继续谱写好自己的“文化”未来。

“欠十步”往前再进一步,是篇大文章。

(作者为1998年本报“三山行”太行山采风报道组成员)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2-26 09:49:1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小毛的“新”愿(乡村行·看振兴 再向三山行·太行山采风①)
...岸上、横河、东岭后这几个村串起来。同时,加大对河南太行山国家级猕猴自然保护区的保护力度,在横河村附近修建一条森林防火通道。成为村支书的小毛深知优美的环境对游客的吸引力。25年
2023-12-24 06:25:00
百家党媒看安阳丨走进林州太行大峡谷 秋日限定美景上线
...看安阳”采风团记者来到安阳林州太行大峡谷,感受雄奇太行山水画卷。据讲解员介绍,太行大峡谷景区总面积89平方公里,其植被覆盖率为90%,有天然氧吧之美誉。景区包括泉潭叠瀑桃花谷
2023-10-14 21:29:00
乡土文化绘出五村新景
...配落地窗户的现代化民宿又在讲述着五村的今天。坐落在太行山区的山西省长治市武乡县丰州镇五村,因由5个自然村组成而得名。在过去,村民的收入主要来源于种植玉米、谷子等传统农作物。如
2024-05-27 05:54:00
精神的力量丨红旗渠畔庙荒村“蝶变”记
...不少人前来采风游玩。庙荒村隶属林州市黄华镇,坐落在太行山麓、红旗渠畔, 南靠山清水秀的天平山,北依雄伟壮丽的黄华山。“庙荒庙荒,连庙都荒”,曾经,庙荒村村如其名,荒凉凋敝,村
2023-11-01 22:15:00
...来源之一。2008年,王沂东来到左权县东安山村采风,被太行山的壮丽风景和淳朴的人文风情深深吸引。展品中的《太行喜事》,历时几年完成,就以太行山的村庄为背景,描绘了传统婚礼的热
2025-04-08 19:47:00
短剧助力乡村振兴 弘扬蔚县杏产业发展的《杏花传奇》正式开机
...热潮,对蔚县的文旅经济发展起到有力的推动作用。位于太行山下的蔚县被称为“仁用杏之乡”,杏种植面积达60多万亩,年产杏仁550万公斤,产值约2亿元。长久以来,蔚县只能以原材料销
2024-07-08 14:09:00
涞源县荣获“2023健康 中国·康养旅游百强县”称号
...发的“2023健康中国·康养旅游百强县”称号。涞源县处于太行山、燕山、恒山三山交汇处,境内涞水源、易水源、拒马源三组泉群在盆地腹底同脉共生,夏季平均气温21.7℃,素有“京西
2023-12-23 10:06:00
...舞。民族歌剧《太行颂》由山西省歌舞剧院创排,取材于太行山革命老区武乡的真实历史事件与人物原型,讲述了20世纪30年代以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山西抗日根据地军民同心筑起铜墙铁
2025-08-24 18:36:00
太行山中小城山西长子:大棚蔬菜采摘忙 乡村振兴好“丰”景
...民们正在大棚里忙碌。马少丽摄中新网长治8月23日电题:太行山中小城山西长子:大棚蔬菜采摘忙 乡村振兴好“丰”景作者 杨静 马少丽 郭晓俊处暑时节,太行山中小城山西长子大棚蔬菜
2023-08-23 16:37: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聊城“好的哥”张运领拾金不昧,万余元现金归还八旬失主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谢晓丽10月1日上午,聊城永昌出租公司上演了暖心一幕:八十多岁的王老先生从出租车司机张运领手中接回自己失而复得的手提包时
2025-10-02 13:21:00
六安市蓝天救援队获赠天安门广场国旗,编号20050801
大皖新闻讯 10月1日,六安市蓝天救援队在市民广场举办了一场国旗展示活动,所展示的国旗曾在北京天安门广场冉冉升起,编号20050801号
2025-10-02 10:59:00
情系国庆 月满中秋国庆假期,有人去外地奔赴“诗和远方”,也有人留在市区体验同样精彩的“诗和烟火”。新亮相的景点、新推出的互动活动
2025-10-02 07:47:00
南报网讯(记者王婕妤)国庆中秋假期,健康护航不停歇。记者从我市各大医疗机构获悉,各医院对节日门急诊均作出安排调整,除了急诊24小时开诊
2025-10-01 07:41:00
青春华章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举行烈士纪念日主题教育活动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举行烈士纪念日主题教育活动 诵读“烽火家书”,致敬英烈坚守和平□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杜莹9月30日
2025-10-01 07:42:00
“丹青绘党情,墨韵颂乡兴” 主题艺术作品展开幕
南报网讯(通讯员杜巍记者朱旖旎)9月30日上午,“丹青绘党情,墨韵颂乡兴”主题艺术作品展在栖霞古镇·栖霞民艺馆开幕。此次展览由栖霞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与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院联合主办
2025-10-01 07:42:00
南报网讯(通讯员江景轩记者王茸唐婷婷)近日,江北新区一名金店店员成功阻止了一起电信诈骗案,为市民挽回18万元损失。昨天
2025-10-01 07:42:00
家国记忆·暖月流晖|一张纸质火车票
文|欧阳凝芳Z32次列车开始检票的广播响起,我合上书,从背包里掏出身份证。正要起身,书中忽然滑落一张纸片,轻轻飘落在脚边
2025-10-01 08:01:00
华商网讯 9月29日,陕西省疾控局发布假期健康提示:假期出行时应做好衣食住行方面的健康防护,阻断疾病传播,避免延误治疗
2025-10-01 08:10:00
声韵传情,共诵华章——振兴路小学成功举办经典诵读评比活动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张超 通讯员 高志斌 王笋金秋九月,丹桂飘香。正值东昌府区教体局纵深推进“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突破年”关键时期
2025-10-01 08:35: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朱道衡)昨日下午,加拿大籍钢琴大师马克-安德烈·哈默林与鼓浪屿管委会正式签约,成为第9位鼓浪屿驻岛艺术家
2025-10-01 08:44:00
大皖新闻记者深夜探访“鸡排哥”摊位:略显疲惫,忙中有序不忘分享消防安全
大皖新闻讯 随着江西景德镇“鸡排哥”的爆火,越来越多的市民、游客前往他的摊位旁消费“打卡”。9月30日,“鸡排哥”发视频祝大家假期快乐
2025-10-01 09:22:00
倒计时1天,免费入场!唐山南湖广场音乐会2日启幕
制作丨河北日报见习记者安洋 记者师源
2025-10-01 09:24:00
3分钟学出行法律!“法润齐鲁・e起学”国庆竞答专场开启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栾海明国庆假期出行高峰将至,为让公众在旅途中学法懂法,由山东省司法厅、山东数字文化集团主办,齐鲁晚报・齐鲁壹点承办的“法润齐鲁・e起学”数字普法平台
2025-10-01 09:43:00
民建渝北区委会举办“我爱我的家乡”征文比赛
“我的家乡,是藏在时光深处的美好诗篇,每一处沃土都烙印着我的足迹,承载着无尽的温暖与眷念”。6月6日,在民建渝北区委会联合石鞋学校举办的渝北民建杯“我爱我的家乡”征文比赛活动颁奖现场
2025-10-01 09:5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