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山东人清明戴柳,居然还与一女子冤案有关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7-14 19:48: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山东人清明戴柳,居然还与一女子冤案有关

柳树柳树是清明节的一个象征,古代百姓每逢清明就有折柳插坟、插柳于门和身戴柳条等等习俗,相传这与春秋时期晋国介子推在绵山抱柳焚死的传说有关。虽然据考证介子推被火焚死的传说存在疑点,但是这也不影响柳树已经成为清明节的文化内涵。可是为什么古人这么钟情于柳呢?这或许与柳树蕴藏的深刻内涵有关。一、柳崇拜柳树在我国有着极为悠长的历史,甚至至今都很难界定中国古代种植柳树的历史到底有多久。不过根据考古资料显示,柳树至少在旧石器时代就已经存在了。可能是因为我们的先人与柳树相处太过长久,加之古人相信自然神力,渐渐地就形成了柳崇拜。在人类还没有办法征服自然的时候,人们对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充满了敬意,表现在会崇拜某种动物或某种植物,像我们熟知的原始时期的图腾崇拜一样。柳树本来很早就存在于地球上了,自然也不会被人类所忽视,所以很有可能会因为某种契机而被古人视为“神”。山东的沂县就有祭祀柳神的习俗,而其契机可能与蝗灾有关。《聊斋志异》中《柳秀才》一篇就写到在明朝末年的时候,山东发生了蝗灾,铺天盖地的蝗虫向沂县飞去,是“柳秀才”(即柳神)救了该县的庄稼,使沂县免受蝗灾。在这之后,当地人都会在每年秋收的时候祭祀柳神,相延不断。虽然说光凭小说记载还不足为信,但是当地确确实实还存在着祭祀蝗神等神祗的庙宇——八蜡庙,而且相关文献也有山东曾经发生过蝗灾的记载。所以,蒲松龄在写《柳秀才》时,是有可能借鉴了当时山东的社会现状来进行文学创作的。

山东人清明戴柳,居然还与一女子冤案有关

八蜡庙柳树是一种生命力极强的树,随便一根枝条,顺着被折断的方向插入泥土,就能够正常生长。可能是因为这样的因素,古人便将浓厚的宗教迷信色彩附着于柳树之上,希望通过对柳树生命力和繁殖力的崇拜,而将这种能力“移植”到人类身上,特别是女性的身上,以加速人类的繁衍。所以,在古代,柳一直被视为是女阴、女性的象征。例如《汉书·睦弘传》中记载:“儒生睦弘以为:石柳皆阴类,下民之象,泰山者岱宗之岳,王者易姓告代之处。大石自立,僵柳复起,非人力所为,此当有从匹夫为天子者。”其中“石柳皆阴类”就明确指出了柳为“阴类”,这与我们熟知的男子为阳、女子为阴中的“女阴”恰好符合。特别是满族人直接称呼柳树为“佛朵妈妈”,意为“柳枝妈妈”,将柳视为始祖母神,把柳与女性联系起来。不过当然不止满族,其他民族也有将柳树视为女性生殖器崇拜的符号象征。

山东人清明戴柳,居然还与一女子冤案有关

清明戴柳(by扬州发布张孔生)柳树除了观赏价值之外,也有药用价值,甚至还能驱鬼、驱邪、避毒,所以被古人视为吉祥的象征加以崇拜。柳树的药用价值自然不用多说,往往用来祛风除湿。而其驱邪驱鬼的功效,古人也有记载。北魏贾思勰所著《齐民要术》中就写道:“正月旦取柳枝著户上,百鬼不入家。”大意就是说,只要在正月的时候在门上插上柳枝,那么任何鬼都进不了家门。而避毒,则是用柳树特殊的气味防止被蝎子、蜈蚣之类的毒物咬伤。二、柳习俗柳既然被人们打上了深深的文化印记,自然也免不了被融入日常生活中,因此民间就多了很多有关柳的习俗。比如插柳迎春。据《风土记》记载,插柳迎春这一习俗是百姓为纪念爱国忠臣介子推而兴起的,逢寒食节(农历三月清明节前一天)清明节时,每家每户就在屋檐或者门楣上插上柳条来纪念介子推。所以“清明节”也被称为“柳节”。后来这一习俗逐渐增添了“迎接春天到来”之意。再比如戴柳游春。这一习俗始于唐朝,至于为何有这习俗,大致有两个原因:一为柳树在春天正吐露新芽,满满生机,让人喜欢;二为古人认为柳树有驱邪避毒的功效,佩戴柳条可以避免毒虫叮咬。戴柳的方式有很多种,可以编成柳圈戴在头上,或者褪去柳枝外皮将其挂在耳朵上,还有用彩纸把柳条系在胸前的。凭自己喜好选择。在山东地区还流传着一个清明戴柳的传说。山东有一条河叫墨河,河边住着一位名叫柳兰的贤惠姑娘,很多人都想这位女子嫁入自己家,后来,她嫁给了一周姓后生。原本夫妻二人和公公过着和和美美的生活,但是无奈战事爆发,柳兰的丈夫被强制征兵,就留下了柳兰一人独自照顾公公。丈夫上战场以后,柳兰像平常一样劳作,倒也凑合,但无奈村里有一地痞无赖,因贪恋柳兰的美色而纠缠她,几次被拒之后竟还诬赖柳兰和他有染。起初人们还不信,后面看那无赖说的有鼻子有眼,也渐渐相信了。

山东人清明戴柳,居然还与一女子冤案有关

就这样,村里人看待柳兰的眼神就变了。柳兰自知谣言多说无益,便没有多说什么,日子依旧如常过着。可是,公公却在年后的某一天病了,柳兰便想方设法给公公寻医问药,终于经过柳兰的照料,公公痊愈。为了给大病初愈的公公补身体,柳兰就请邻居帮忙杀了一只养了十余年的大公鸡给公公炖汤喝,但却没成想第二天公公突然就一命呜呼了。周家其他人便报了官。州官孔大人接收了案子之后便派仵作来查看死因,得出的结论是周老汉应是中毒身亡,但所中何毒尚未可知。周老汉为人亲和,并未与人结仇,那么谁会杀周老汉呢?孔大人询问了在场的人,他们都不敢正面回答。但这时,那地痞无赖却站出来“言之凿凿”地说是柳兰杀的,认定是柳兰不守妇德偷情被老爷子发现了,然后就毒杀了老爷子。他这样的说法引得现场围观群众接连呼应,孔大人也只好按照程序把柳兰收监,柳兰只能喊冤,但无人相信。后来她实在受不过严刑拷打,便只能承认自己与一外地男子有私情。孔大人本想找到那个外地人还原事情真相,但肯定是找不到的。孔大人无法结案,只得上报府衙,最后府衙以有违天伦的罪行下令斩立决,以警他人。孔大人没等秋后问斩,就打算直接在清明节那天把柳兰斩杀。

山东人清明戴柳,居然还与一女子冤案有关

在刑场上,柳兰坚称自己是清白的,并说希望孔大人之后能做一个明察秋毫的好官,不要再有这样的冤狱发生了。斩杀结束后,此话一直萦绕在孔大人的心头,但他仍认为自己是个好官,直到当天一起下棋的好友偶然之间说的话才警醒了他:“好棋,好棋,孔大人这棋真毒啊,不亚于十年的鸡头。”这时孔大人突然联想到了柳兰的案子,连忙追问好友为何这么说。老友解释道:“兄台有所不知,十年的鸡头赛砒霜啊,而且鸡头毒无色无臭,杀人于无形。”孔大人这才意识到自己错杀柳兰了,她在狱中一直都是说自己只给公公喝了鸡汤。他连忙向上级写了文书请求惩罚,并传下布告,清明三日全城人皆用柳枝编帽子戴在头上,又在柳枝上缠上二十八根红丝线,谓之“戴柳”,以纪念屈死的柳兰,并以此警示同行。这就是山东清明戴柳的传说。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7-14 23: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43岁汪小菲自曝择偶有讲究!只找山东女子当伴侣,其他方面则随缘
...山东有关的。比如说知名女星张雨绮,张某某等等,都是山东人。而汪小菲的台湾前娇妻大s,祖籍也是山东的。所以,汪小菲还这的是对山东女子,情有独钟。 由此可以看出,汪小菲其实是看
2024-01-25 13:42:00
山东女子每天坚持吃维生素B12,4个症状被改善
秦女士是山东人,她本来是一个爱笑的女子,到哪里都是话痨,可是最近半年却像个哑巴,到哪里都不爱说话,在家里也是闷闷不乐的样子,家人问她是不是身体不舒服,秦女士摇摇头什么都不说。其实
2022-12-18 10:40:00
壹点面孔|跳河救人小伙王恒:山东人的仁义,给了我救人的勇气
...有些恐惧,但这次成功的救人让他重拾信心。王恒说,是山东人的仁义,才让他有勇气跳河救人。以下是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和王恒的对话。齐鲁晚报:发现有人落水时,您当时是怎么做的?王
2023-10-10 20:26:00
奋斗者心中没有终点,全是起点! 山东短道速滑队瞄准更高目标
...,已经具备了30多人的规模,这其中有半数是土生土长的山东人,另一半则是全国各地慕名而来。随着队员水平不断提高,滑行速度越来越快,原有的训练场不能满足安全需要,从2020年开始
2024-02-22 17:37:00
广东女子去山东吃席,随礼1000,菜品上桌顿时心凉:这怎么吃
...麻。婚宴上肯定是要上这么一道菜的,糖醋鱼也是代表了山东人的情怀。不过在宴席上就没有那么讲究刀工了,正宗的鲁菜,鱼的斜花刀要七上刀八下刀,低温定型,高温炸,最后浇上糖醋汁。十六
2024-02-26 21:31:00
自古山东出皇后,千年来出了多少位皇后?
...上是历史上第一次当女人掌权。吕后于公元前241年出生于山东,除了吕后之外,山东出过很多皇后,至于具体出了多少位,在史料中也没能得到准确的答案,不过列举一些有名气的皇帝的皇后,
2023-04-17 15:45:00
老课本中的山东元素
...黄河凌汛。山东是孔孟之乡,人文荟萃,老课本中有很多山东人、山东地的故事。1932年的《初中标准国文》选编了《止楚攻宋》的故事:墨子听说公输盘帮助楚国造出了云梯,就要用来攻打宋
2023-07-14 07:26:00
陈梦为家乡代言:一次山东行,一生山东情,好客山东欢迎您!
...,烟波浩渺的微山湖,喷涌而出的趵突泉,都值得一看。山东人热情、好客、真诚,总想把最好的给你。一次山东行,一生山东情,好客山东欢迎您!作为2届奥运会的女单和女团冠军获得者,陈梦
2024-08-23 11:14:00
女子和包工头相亲,男子喂她吃樱桃,网友:秃头里装满智慧
...如果你愿意嫁给我,以后这就是你的零食”女子说“我是山东人,你拿这个大樱桃也不贵,不用忽悠我,我是本地人,大樱桃在平时也就是十来块一斤”男子说“我买的是智利车厘子,不信你尝尝,
2024-02-21 15:36: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叶旭升 魏俊 通讯员 张娟 龚义)1945年,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已近尾声,日寇却仍在中华大地上负隅顽抗
2025-09-01 21:30:00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薪火映黔山】㵲阳河畔 和平之光永驻‌
㵲阳河畔,镇远县和平街南端,沿着青石板路便见到“和平村”的大门,这里不是一个村子,而是战俘收容所旧址。1938年武汉会战期间
2025-09-01 23:04:00
“冀东抗战,打得既艰难又勇敢。一拨一拨地牺牲,又前赴后继地去参军。”“爬起来,义无反顾地向前冲。因为我们知道,这是为全民族而抗战
2025-09-01 14:53:00
特别报道丨一馆一展,藏着黑土热血的英雄故事
“沉默太久,不是因为遗忘,是因为雪与泥埋的太深。”8月30日,东北抗联遗址出土文物特展在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开展,深埋地下数十年的文物第一次集中呈现在世人面前
2025-09-01 14:55:00
铭记烽火连天 砥砺强军壮志
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吉林省白城军分区近日组织“纪念抗战胜利、争当抗联传人”主题党日活动
2025-09-01 14:56:00
从日军手里逃脱后毅然从军!96岁老兵吕盈吉:战友们,安息吧
大众网记者 刘宏蕾 济宁报道在济宁市任城区军休所宿舍,96岁的抗战老兵吕盈吉坐在椅子上,阳光透过窗棂洒在他胸前的勋章上
2025-09-01 17:42:00
良渚古国究竟什么样?那时候人们怎么生活?8月23日,由河北博物院、良渚博物院(良渚研究院)、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推出的“玉韫古国——良渚文化展”在河北博物院开展
2025-09-01 08:00:00
抗战时期,这些清流印记不能忘
东南网8月31日讯(通讯员 吴火招 沈兴源 文/图)清流是21个原中央苏区县之一,也是主力红军的主要活动区域。抗日战争爆发后
2025-09-01 00:03:00
特别观察丨北京这个文物特展,为啥关注度这么高?
8月30日,在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内,一场穿越时空的对话正在静静上演。走进“东北抗联遗址出土文物特展”,仿佛步入了八十年前的白山黑水之间
2025-08-31 09:36:00
【微纪录片】东方战场的生命堡垒
1939年的中国,硝烟漫过黄河,掠过长江,最终在西南腹地的群山前停下脚步。位于贵阳东南郊的图云关,正悄然迎来一群特殊的“守关人”
2025-08-31 21:34:00
一只水壶一张地图见证抗战烽火岁月 鼓浪屿华侨后裔讲述先辈参与抗战的故事
年轻时的陈珊轮。雷文铨1940年拍摄于昆明的照片。 陈珊轮的军用水壶。雷文铨1932年绘制的“晋江惠安仙游三县沿海仇货入口地图”
2025-08-30 08:31:00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薪火映黔山】跨越80年!国际援华医疗队后裔齐聚图云关,共缅烽火情谊
“我们为先辈们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所扮演的角色感到非常自豪。作为国际反法西斯战士,这不仅仅是中国的战争
2025-08-30 11:44:00
东北抗联遗址出土文物特展在京开展
为铭记抗联历史,缅怀抗联先烈,弘扬抗联精神,讲好抗战故事,8月30日上午,东北抗联遗址出土文物特展在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开展
2025-08-30 15:48:00
吉林宝藏·每周认识一件文物|开学了,来吉林看看古代的高端文具
又到开学季,学生们是不是开始为新学期准备文具清单了?那么在古代,学子们是不是也一样要为开学准备文具清单呢?说起古代的文物清单
2025-08-30 16:1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