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明代御史言官对皇权的约束与影响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10-31 08:56:00 来源:戏说三国

明太祖朱元璋建国后,于洪武十三年废除了丞相制度,皇权得以高度集中。理论上来讲,从这个时候开始,皇帝的权力已经不受约束了。可实际上,从朱元璋乃至明亡,皇帝仍然不能为所欲为,因为在体制上还有一种力量可以有限度地约束皇权,这就是御史言官。

明代御史言官对皇权的约束与影响

明代负责监督百官的是监察御史,负责监督皇帝的是六科给事中。实际情况来看,两者的分工并不是很明确,御史和给事中都有上疏劝谏皇帝的权力。终明一代,御史的品级不高,但地位十分重要,皇帝虽然不喜欢但也得让他三分。比如明武宗时期就发生了“御史挡驾,天子惧怕”的故事。

了解明代历史的读者都知道,武宗一生无所事事,最喜欢做的事情便是到处巡幸,名为巡幸实际上就是游山玩水。不过在正德十二年之前,他的巡幸还仅限于京城周边,况且也不敢宣谕外廷,明目张胆地到处游玩。而自十二年正月以后,武宗就有点特立独行,不管朝臣的反对了。

明代御史言官对皇权的约束与影响

这年正月,祭祀礼毕,武宗不待回宫举行“庆成礼”,便公然率人去南海子打猎,群臣无可奈何。三月,他又骑马出北安门,仅率数人微行,来到顺天府大街游乐,直至深夜才回宫。时至八月前,他频频出游,几同儿戏,当他感到臣下已对之无可奈何时,便胆子大起来,声明要到北边要塞宣府巡幸。

七月间,武宗刚把北巡的风放出去,巡视居庸关诸关的御史张钦就专疏劝谏,言辞极严,其中有段话说得很有力:

“比者人言纷纷,谓车驾欲度居庸,远游边塞,臣度陛下非漫游,盖欲亲征北寇也。不知北寇猖獗,但可遣将阻征,岂宜亲劳万乘!英宗不听大臣言,六师远征,遂成己已之变(指的是正统十四年的土木之变)。且匹夫犹不自轻,陛下奈何以宗庙社稷身蹈不测之险。今内无亲王监国,又无太子临朝;外之甘肃有土番之患,淮南有漕运之艰,巴蜀有采办之困。京畿诸郡夏麦少收,秋潦为诊。而陛下不虞祸变,欲观兵绝察,臣窃危之!”

明代御史言官对皇权的约束与影响

同时,朝臣们纷纷劝谏,武宗均不听。张钦再上第二道疏,指出出巡有三不可:一是人心动摇,供应浩繁;二是远涉险阻,两宫挂念;三是蒙古势盛,难与之较量。并表示:“臣职居言路,奉诏巡关,分当效死,不敢爱死以负陛下!”武宗对此概不理睬。

八月初,武宗微服至昌平,大学士梁储、蒋冕、毛纪等追至沙河,疏请回朝,无效。不数日,武宗来到居庸关,欲从此出关北上。张钦见武宗真要北巡,便命令守军军官孙玺闭关,亲将关门钥匙收藏起来。

这时,镇守宦官刘嵩想出关门朝谒武宗,张钦厉言止之,说:“车驾将出关,是我与君今日死生之会也。关不开,车驾不得出。违天子命,当死;开关,车驾得出,天下事不可知,万一有如土木,我与君亦死。宁坐不开关死,死且不朽。”刘嵩果然不敢离关。

不久,武宗差人召孙玺。孙玺对来使说:“御史在,臣不敢擅离职守。”随后,又召刘嵩,刘嵩对张钦说:“我是天子家奴,敢不应诏!”张钦听后,一手拿敕印,一手握剑,坐在关门下,说:“敢言开关者,斩!”吓得刘嵩后退了几步。

明代御史言官对皇权的约束与影响

当夜,张钦再上第三道谏疏,疏还没来得及上达,武宗的使者又来了。张钦见状,大怒,拨剑将其喝退。武宗听说后,大动肝火,对着钱宁说:“快给我捕杀这御史!”

正在这时,梁储等大学士终于追到了行在,他们再次联名疏请回宫。其他如礼部尚书毛澄及在京勋贵们的谏疏和张钦的第三疏也同时转到。武宗怕事情闹大,只好由昌平怏怏回京。

二十余天后,张钦到白羊口巡视。武宗又出德胜门,夜宿民舍,白天直趋居庸关。他再临居庸关,仍心有余悸,几次问左右:“御史在哪儿?”当他听说张钦已到白羊口巡视了,便迫不及待地率人疾驰出关。

张钦很快得知武宗又微服来到居庸关,急忙追赶,但已经来不及了。他想再上疏谏止,可武宗为了不让任何人扫自己的兴,过关后即留所宠宦官谷大用守居庸关,声言禁止任何人出关,奏疏自然也送不到武宗手里。张钦绝望之余,感愤万分,只是西望痛哭而已。

明代御史言官对皇权的约束与影响

由于张钦闭关谏阻,很快他的声名便在京城传开了,人们都奉他为英雄。第二年,武宗才从宣府回京,当他过居庸关时,得意地笑道:“前御史阻我,我今已归矣!”虽然武宗痛恨张钦,但对他并未有任何惩罚。到了嘉庆朝时,张钦一度出任汉中知府,官至工部左侍郎。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0-31 12:45:0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锦衣卫指挥使宋忠之死:一场因谎言引发的军事败局
...了七月份的时候,朱棣就正式以靖难为旗号,发动谋反,居庸关很快就直接失守了。居庸关一失守,宋忠的部队进不去,所以就只能选择退保怀来。当时燕王朱棣心里清楚,宋忠在经过一番简单的休
2024-02-06 18:54:00
罗通:从进士到边关守将,铁血忠魂捍卫大明疆土
...的推荐下,罗通被重新提拔任用为兵部员外郎,负责前往居庸关守备。朱祁钰正式登基成为代宗皇帝后,罗通被提拔为右副都御史,继续守备居庸关重地。当时也先带领大军进攻京城,同时派遣别将
2024-02-19 05:00:00
明武宗朱厚照为什么会叫朱寿
...了几个心腹随从溜出宫,直奔昌平。巡关御史张钦正好在居庸关视察工作,他看见朱厚照无缘无故来了,预感到大事不好,就以休息为名把朱厚照一行人骗到自己的办公区。朱厚照非常不耐烦,他要
2024-06-26 14:47:00
明朝中流砥柱罗通:北京保卫战的英雄传奇
...愧,但我们也不应忘记,北京保卫战的第二功臣,是他在居庸关堵住了也先的中路军三万多人,对瓦剌侧翼形成了巨大威胁,使也先顾忌后路被切断,在损失不大的情况下撤围而去。他就是当时的大
2024-03-13 12:37:00
王竑:两次挽救明朝的文官英雄
...,敌军撤退。明军打跑了瓦剌之后,王竑更是请命去镇守居庸关。王竑一到,就着手治理,一改居庸关兵力薄弱的面貌,操练军马,增强边塞的防务。王竑忠心耿耿,多次弹劾奸臣,提出许多利国利
2023-09-07 21:40:00
...也十分感慨,更随后再次举荐他担当一大要职:提督守备居庸关。居庸关的战略意义,在当时十分重大。这等于是把大明北部防线的脊梁骨,交到了王竑手上。先前的北京保卫战中,王竑常被人诟病
2023-03-12 14:46:00
聊聊明朝抗倭英雄谭伦
...、策略,并报告给朝廷,修筑了三千多个屯兵御敌台,从居庸关到山海关,控制着要害地区。谭纶被召到京城担任右都御史兼任兵部左侍郎,协助处理军务,御敌台修成,他又招募了九千多名浙江兵
2024-02-17 20:00:00
明朝时期的奇葩皇帝:不想当皇帝,自封“威武大将军”
...文武,带着几名侍从悄悄的从德胜门溜了出去,然后直奔居庸关,但这次出行却被一个叫张钦的老顽固(为居庸关的巡关御史)给破坏了。正德九年6月,武宗正在宣府游玩。蒙古骑兵突然冲至宣府
2024-01-25 06:28:00
盘点明朝嘉靖年间的六大平倭英雄
...,隆庆二年(1568年)升任蓟辽总督,负责京畿防务。自居庸关到山海关,修建防御台三千座,加强东北防务。明神宗朱翊钧即位后,谭纶出任兵部尚书,后加封为太子太保。给事中雒遵弹劾谭
2023-02-03 21:28: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中国国家地理·地道风物》风物之旅走进普定
11月12日,《中国国家地理·地道风物》风物之旅调研活动走进普定。本次调研与拍摄活动以地理与人文的独特视角,聚焦屯堡文化的深厚底蕴与当代活力
2025-11-14 10:52:00
文化中国行|千年文脉 活力运河③:临西古砖 匠心传奇
邢台市临西县历史上是隋代开凿的永济渠与元代开通的京杭大运河的交汇地,两条运河接续造就了临西(古称临清)的繁荣。史料记载
2025-11-13 08:05:00
长白时评评论员 唐小兰11月11日,河南平顶山,新娘即将出场时老太太想“抢喜”,婚礼督导眼疾手快及时发现并制止。“抢喜”
2025-11-13 10:56:00
想要读懂山东,或许不必急于奔赴泰山之巅或徜徉于海岸线。如今,一种更深度的“游山东”方式正悄然兴起——走进散落于齐鲁大地的博物馆
2025-11-13 14:46:00
来滕州看“小国重器”
山东滕州,古为“三国五邑之地、文化昌明之邦”,素有“滕小国”之称,是古代东夷炎族后裔——滕、蕃、邾、薛等氏族的摇篮和商代始祖的发祥地
2025-11-13 15:22:00
临沂金盾小学开展王羲之故居研学实践活动
鲁网11月12日讯“是日也,天朗⽓清,惠⻛和畅”,恰如《兰亭集序》中描绘的雅致意境,11⽉9⽇上午,临沂⾦盾⼩学⼆年级17班的同学们怀着对书法⽂化的向往
2025-11-12 11:43:00
作者:王孜“是的,上天叫我看见,叫我听见,叫我置身其中,又叫我超然物外。上天是为了这个目的,才让我看起来像个傻子的。”当我在阿来的《尘埃落定》中读到这句话时
2025-11-12 14:08:00
文学作品《权谋通汇》及其简介
《权谋通汇》是赵丹阳创作的文学作品,于2025年11月12日进行版权登记,登记号:黔作登字-2025-L-01881514
2025-11-12 15:08:00
大河网讯 “你好,贵姓?”姓,是标示一个人家族血缘关系的标志。你了解过跟随自己一生的姓氏吗?你知道你的姓氏从何而来吗?11月11日
2025-11-12 19:39:00
是什么,让一群六百年前自江南迁徙而来的人们,他们的乡音、服饰与信仰,能如此完整地封存至今?答案,或许就藏在一项名为“抬汪公”的盛大仪式里
2025-11-13 00:03:00
在贵州安顺的屯堡村落里,你可能会偶遇一场与众不同的戏。没有华丽的戏台,锣鼓就在田间地头敲响;演员是身边的乡亲,脸上覆着色彩浓烈
2025-11-13 00:03:00
央媒看太原11月9日,中新社以《跨越海峡寻根 台湾张氏宗亲山西晋祠祭拜先祖》为题,报道了近20位台湾张氏宗亲代表在晋祠博物馆台骀庙祭拜先祖的情况
2025-11-12 07:54:00
唐代一尺究竟有多长?西安月登阁村唐墓考古发现三把铜尺
唐代一尺究竟有多长?这个问题可以用出土实物来回答了。根据《考古与文物》2025年第10期发表的发掘简报,西安月登阁村3座唐代墓葬中出土了保存状况较好
2025-11-11 12:06:00
孙敬明出席蒙山(平邑)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论证会
鲁网11月10日讯11月9日,临沂蒙山(平邑)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论证会在蒙山之阳举行。临沂市政协副主席、文化和旅游局局长高思圣
2025-11-10 16:57:00
舞剧《颜真卿》本月在石家庄首演
河北新闻网讯(毛宇)11月15日至21日,国家艺术基金2024年度大型舞台剧和作品创作资助项目——舞剧《颜真卿》石家庄站首演
2025-11-10 18:3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