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近日,南京市急救中心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急救分站急救人员在急救医生孙道喜的有效组织下,以快速的应急能力、过硬的急救技能,成功抢救一名心脏骤停患者。
当日20时13分,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急救分站接到急救任务:栖霞区迈皋桥街道一位56岁男性患者,在家中突发晕倒,意识丧失,呼之不应。孙道喜所在的急救小组火速赶往现场,途中,孙道喜通过回拨电话了解到患者5分钟前突然晕厥倒地,出现意识不清,呼之不应,孙道喜不断安抚家属焦急情绪并指导家属进行急救处置。急救人员仅用5分钟时间便抵达现场。孙道喜立即为患者查体,发现患者面色紫绀,颈动脉搏动消失,叹息样呼吸,双侧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消失!孙道喜立即现场抢救!急救护士季杰、驾驶员张言庆、担架员周恩海分工协作,有条不紊地实施急救处置,予以心肺复苏、用口腔通气道开放气道、球囊辅助通气、AED除颤、建立静脉通路、静推肾上腺素......10多分钟后,抢救有了成效,患者短暂恢复自主心律但又马上消失,这让急救人员们看到了曙光。急救人员继续进行心肺复苏,4分钟后,患者恢复自主呼吸,心电监护显示室颤心率,急救人员立即使用除颤仪进行除颤。张言庆和周恩海准备好担架床,平稳地将患者转移至救护车内,大家密切关注着患者的生命体征,不敢有丝毫的松懈。5分钟后,救护车驶达就近三甲医院,急救人员将患者送进抢救室,与院内医护人员高效交接患者的情况,以便后续救治。不多时,院内传来好消息,患者已转至ICU,目前生命体征平稳。孙道喜表示,心跳骤停是导致患者死亡的最常见内科疾病之一,抢救时间是其中的重中之重,因为心跳骤停后,由于脑部的血流突然停止,只要10秒钟左右病人就会神志丧失、昏迷不醒;呼吸先是断断续续,呈叹息样或者短促痉挛式的呼吸,1分钟后呼吸逐渐停止;大部分病人会在4分钟左右开始出现脑部无法逆转的损害、脑细胞死亡,所以在心跳停止后的4分钟内,是抢救的黄金时间,一旦错过,就会造成不可逆的脑损伤,而且抢救成功的几率就会变得非常小。不幸中的万幸,患者的家属以及120急救人员及时开展了心肺复苏的院前急救,为患者的院内接力抢救创造了宝贵的条件,最终为患者赢得了生机。“越早、越有效的心肺复苏让患者存活的机会越大。在此呼吁大家,掌握心肺复苏基本急救技术,为进一步救治赢得最宝贵的时间。”孙道喜说。【新闻链接】如何进行心肺复苏?值得一提的是,不是所有倒地者都需要立刻进行心肺复苏,因为低血糖、脑血管病或低血压也可能导致患者晕倒。如果倒地者没有意识、脉搏和呼吸,才需要进行心肺复苏。据报道,中国平均每天约有1500人发生猝死,研究显示,发生心室颤动后,一般抢救的黄金时间是4-5分钟之内,每延迟1分钟心肺复苏和除颤,心源性猝死的生存率则以7%-10%递减。心肺复苏是抢救心脏骤停最有效方法,也就是说,在第一目击者发现人猝死后,在拨打120的同时,一定要立即对患者实施心肺复苏和尽早除颤才是其中的关键。但目前我国能够掌握心肺复苏这项急救技能的人还不足1%。而高质量的心肺复苏术就可以提高生存率,因此,普及心肺复苏术迫在眉睫。下面我们就来一起学习吧!1.轻拍并大声呼唤患者。2.呼喊求助。亲自或请人拨打120急救电话并取来AED。3.检查有无呼吸或仅为濒死叹息样呼吸。4.用力快速按压胸部中央,给予30次胸外按压(垂直向下按压至少5厘米,每分钟给予100至200次按压,让胸廓完全回弹,按压中断的时间不超过10秒)。5.开放气道并给予2次人工呼吸。6.以30:2的比例重复多组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7.AED送达后,立即使用。开启电源,然后按照提操作。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6-03 18:45:1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