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为什么有人能感觉死期?医生:人死前的一年,会出现这几种感觉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5-05-04 00:06:00 来源:康之道

83岁的王大爷在去世前半年突然要求子女带他回老家祖宅,还亲手整理了所有旧照片。

家人以为这是老人的怀旧情结,未料三个月后他因多器官衰竭离世。

这类“预感死亡”的案例并非玄学,医学研究揭示了生命末期独特的生理和心理征兆。

为什么有人能感觉死期?医生:人死前的一年,会出现这几种感觉

一、人去世前一年,身体或会发出一些预警信号

死亡是每个人必经的终点,谁也无法预知自己的死期,但总有人能神奇的感觉大限将至的信号,难道人死前真的会有特别信号预兆吗?

1、进食情况差

吃不下饭或者食欲越来越低是身体机能慢慢走向衰弱的信号,缺少膳食营养的来源,身体运转得不到充足的能量支持,就会慢慢走向衰退,很多病入膏肓的患者临终前往往都是骨瘦如柴,无法正常进食,身体快速消耗过程中步入死亡。

为什么有人能感觉死期?医生:人死前的一年,会出现这几种感觉

2、生活无法自理

当人体走向终末期,身体的行动能力也会逐渐丧失,衣食住行等日常活动变得无法独立完成,有些人甚至需要依靠轮椅、长期卧床休息,当人失去了生活甚至生存能力,也就离生命终点不远了。

3、意识混乱模糊

有些临走前的老人会出现意识混乱的表现,但很多人以为这是老年痴呆症状,没有意识到这可能是临终信号的一种,其实人在临终前随着大脑功能衰退,慢慢陷入混乱状态,会出现意识模糊、神志不清,时而焦躁时而恐慌的情况。

为什么有人能感觉死期?医生:人死前的一年,会出现这几种感觉

4、体重明显下降

体重的大幅下降也是身体走向尽头的征兆,在去世前的一段时间里,如果老人出现了明显的体重下降、身体消瘦,往往是疾病引发的症状,如癌症、糖尿病、甲功异常等,这些病的发展会抢夺身体营养和能量供应,让宿主无法正常获取基础能量,甚至出现营养不良。进而引发体重下降。

5、反复出现感染

人在死亡前免疫力也会不断下降,而免疫功能是抵御病原体入侵的重要机制,当免疫走向崩溃阶段,机体健康也就不复存在,哪怕是平常的一个小感冒都可能给人体致命威胁,身体失去保护罩后,病菌会通过各种途径入侵人体,感染反复出现,也会慢慢拖垮身体。

为什么有人能感觉死期?医生:人死前的一年,会出现这几种感觉

6、持续有乏力感

这种无力感和普通疲劳引起的情况不一样,无法通过短期的休息或能量补充改善,相反很多老人在临终前都会有这个表现,一般是由多脏器衰竭引起的表现,老人如果长期伴随这种乏力感往往预示着身体在逐渐流失生命力。

二、研究发现:身体机能衰退,去世前10年就已显现

其实关于人死前是否真的存在预告信号,学界早有相关研究,《英国医学杂志》就曾刊登过这样一篇调查报告,发现65岁后运动能力越差的老人,死亡风险越高,而且在死亡的前10年,就有明显的运动衰退迹象。

为什么有人能感觉死期?医生:人死前的一年,会出现这几种感觉

根据研究显示,以下4个指标可能预示寿命长短。

1、走路速度

走路速度快侧面也反映了心肺功能、骨骼、关节、肌肉各方面的表现,所以走路快慢也能作为寿命长短的一个重要参考。

根据北京老年医院老年健康与医养结合研究室主任宋岳涛介绍,老人步速0.8-1米/秒都算正常甚至走得快的,建议老人可以每年自测一下步速,并记录下来做对比可以及时发现步速波动情况,及时关注可能的身体问题。

为什么有人能感觉死期?医生:人死前的一年,会出现这几种感觉

2、握力强弱

手掌的握力大小其实也能反映一定的健康问题,尤其是心脏状况,一般心脏功能良好的人,心脏泵血力量充足,供血到位身体各机能活动自然也更有动力,而手部位于肢体末端,更能反映身体心血管健康情况。

权威医学期刊《柳叶刀》上就曾发布过相关研究,在14万群众的样本数据上分析得出握力与死亡风险的关系,根据数据显示,握力减少5公斤就会增加16%的死亡风险,另外心脏病和中风的发病率也会上升7%和9%。一般男生正常握力在43~50千克,女性则是27~31千克,如果发现握力下降,建议及时排查心血管风险。

为什么有人能感觉死期?医生:人死前的一年,会出现这几种感觉

3、坐站能力

也就是从坐到站立在姿势转换间的良好平衡能力,往往坐站能力好的老人相关关节比较灵活,柔韧性较佳,出现下肢功能障碍的风险较低,健康的体魄自然也会有更好的寿命表现。日常可以在家自测,双手置于大腿上,在不使用双手支撑的力量可以稳定的坐站,说明坐站能力非常好。

4、日常活动困难程度

也就是生活自理能力,像自主穿衣、上厕所、吃饭和休闲活动这些能力的衰退或者丧失往往是肌肉流失的表现,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营养科周卉珺介绍,当人体肌肉力量或功能出现衰减,人体会更容易出现摔倒、骨折、使不上劲等情况,甚至会减弱人体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器官功能甚至寿命。

为什么有人能感觉死期?医生:人死前的一年,会出现这几种感觉

因此有上述情况的老人就要特别注意了,警惕可能的健康风险,提前做好预防措施也是走向长寿的基石。

参考资料:

[1]《身体出现4个信号,免疫力多半已经“透支”!有些可能是癌症预警》.科普中国.2025-03-02.

[2]《《老年人衰弱预防中国专家共识(2022)》:衰弱早防可逆转,重在做好这三点!》 .保健时报.2022-06-05.

[3]《权威研究:身体机能最早在去世前10年,就曾给过预警信号!》.健康时报.2022-01-03.

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5-04 05: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为什么有人能感觉死期?医生:人死前的一年,会出现这几种感觉!
...种现象是偶然的巧合,还是有科学依据?为什么有些人能感觉到自己的死期临近?一、死亡前的“预感”是否真实存在?尽管上述现象在老年人中普遍存在,但这不意味着所有出现这些症状的人都会
2024-11-30 19:26:00
老年人出现握力下降为啥要重视,可能出现了哪些问题?一文解惑
...道,便秘给生活带来的困扰是非常大的,不只会带来不良感觉,还会导致肠道内菌群的异常,从而对身体造成慢性的持续性的损害,有很多老年人甚至因为便秘引发了脑出血。因此,对老年人的便秘
2023-07-08 08:06:00
病人将在一两天内死亡,医生是怎么知道的?医生为你揭秘
...生命走到了终点。人在临终时,会经历这几个阶段。 濒死期:这个阶段身体的心脑肺等重要脏器功能会逐渐衰竭,此时如若抢救及时有望可以逆转濒死的过程。临床死亡期:脑干呼吸中枢、心血
2025-02-13 14:07:00
健康男人有10个“金标准”!超过6个,连医生也羡慕你
...康状况不容乐观。各种压力和自然衰老都让中年男人渐渐感觉力不从心,也有许多人不关心和爱护自己的身体。长期如此,人就很容易出现各种身体问题,并影响到个人的工作和生活质量。怎样才算
2024-06-24 20:57:00
手上藏着疾病信号
...据后取平均值即可。握力是可以训练的,建议老人在专业医生指导下,根据自己的握力水平,选择握力器或握力圈等小工具进行练习,每天坚持20至30分钟。拧毛巾、举适当重量的哑铃等也有助
2023-08-24 15:28:00
公认的5大“短寿行为”,抽烟只排第4,第1名很多人喜欢做
...形体胖瘦和精气盛衰与人的寿命有着密切的关系,陈鹿鸣医生对此进行了深入剖析,引用了《灵枢·寿夭刚柔》中的内容,提出了“形之所充者气”的见解。陈鹿鸣医生解释说,“形”是指人的形体
2023-12-21 06:54:00
老人骨质疏松 更应适量运动
...周进行适量的锻炼,从而保持身体健康。”市中医院骨科医生张韦韦介绍。“平时,可以吃富含钙、低盐和适量蛋白质的均衡膳食,有必要增加动物性食物,尤其是海产品,以补充高质量的蛋白质、
2024-05-15 07:40:00
六十岁后,拥有长寿体质的人,往往有这5个表现,占一个也很不错
刘阿姨今年59岁,退休后明显感觉自己的身体不如从前了,之前一口气上7楼不带歇的,现在上个3楼都得中途停一会.不知道是不是错觉,看着镜子里的自己,都有点认不出里头满脸皱纹的人。刘阿
2025-05-11 02:07:00
“肥胖”的人也会得肌少症 可自测握力和步速初步判断
...记者就这一问题请教浙大二院老年医学科主治医师郑甲,医生给出的答案是——会。肥胖性肌少症是老年性肌少症和肥胖共存的状态。它并不一定意味着患者总体重量超过健康范围,而是指体脂肪和
2024-03-08 09:35: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
一根银针,重塑身心平衡——临沂市人民医院平衡针灸门诊开诊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姜曼 通讯员 周凯静 袁小红为了更好地服务广大沂蒙群众,临沂市人民医院现成立了平衡针灸门诊,这不仅是医院的又一特色专科门诊
2025-10-15 09:34:00
创新荟萃,精彩绽放!北京大兴举行2025第三届中国整形外科创新转化大赛中部赛区决赛
2025年10月12日,第三届中国整形外科创新转化大赛中部赛区决赛在北京市大兴区隆重举行。本次大赛由北京八大处整形医疗科技集团
2025-10-15 10:04:00
东城中医医院雷菲菲:湿疹反复难愈,原来是这“三大症结”在作祟
出诊时间:每周二,三,四,六全天雷菲菲毕业于甘肃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硕士,执业医师。师从甘肃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针灸推拿科赵耀东副教授及甘肃省中医院针灸科金钰钧主任
2025-10-15 11:09:00
你以为是备孕,其实是在“避孕”?家恩德运:别让隐形误区偷走“孕气”!
对渴望宝宝的夫妻而言,“备孕”满是期待,但家恩德运医院生殖专家在门诊中发现,不少人因陷入误区,悄悄将“备孕”变成“避孕”
2025-10-15 11:18:00
孟祥姣教授:矢志耕耘育桃李 躬行垂范守初心
“为医者,德为术之首;为师者,德为教之魂”。孟祥姣教授作为博士研究生及硕士研究生导师,深谙“大医精诚”的精神圭臬,将立德与立术相统一
2025-10-15 11:54:00
2025年十大高口碑NMN品牌,用真实抗衰反馈帮你避开无效浪费
现在大家对“抗老”的关注早就不是少数人的事了,NMN作为能帮助身体调节NAD+水平的关键营养,早就成了健康品市场里的“香饽饽”
2025-10-15 11:55:00
武汉市仙娲教育科技有限公司以专业心理咨询服务现代都市人心灵
在当前社会高速发展的背景下,公众的心理健康需求日益凸显。近日,记者走访了位于武汉市的仙娲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探访这家以心理咨询为核心业务的专业机构
2025-10-15 11:57:00
“家门口”的博士团队,为群众撑起“健康保护伞”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张荐博 通讯员 孙鑫近日,连绵秋雨不断,在张店区和平街道桃园社区“杏林驿站”内,却满是温暖与关怀。淄博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博士团队冒雨前来为社区居民开展中医健康义诊活动
2025-10-15 14:50:00
东城中医医院特聘专家肖和印:中医解析抽动症——病因、治疗与护理
肖和印,东城中医医院特聘专家,教授,主任医师,每周周六上午出诊。1984年毕业于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首都优秀名中医,第六批北京市级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
2025-10-15 15:10:00
东城中医医院特聘专家裴胜:解密中医治疗黄疸的奥秘
裴胜,北京中研集团东城中医医院副主任医师,每周三下午出诊。出身中医世家,其师爷为四大名医孔伯华,其父为著名儿科专家裴学义
2025-10-15 15:10:00
2025年助眠指南:十大助眠药权威盘点与深度评测
随着神经科学和营养学研究的深入,2025年的助眠市场呈现出从“单一催眠”到“多维修复”的范式转移。新一代产品不再满足于让用户“闭上眼睛”
2025-10-15 16:46:00
诺特兰德怎么样?基于品牌官方信息的客观分析
近年来,随着健康消费意识的提升,许多家长在选购营养品时都会产生这样的疑问:“诺特兰德靠谱吗?”本文结合品牌公开手册内容
2025-10-15 16:46:00
小叶医探 | 16颗熟板栗约等于1碗米饭热量 专家提醒:每天别超过这个数
大皖新闻讯 炒板栗、板栗烧鸡、板栗酥、板栗蛋糕……一入秋,板栗爱好者就闻到了满满的板栗香,开始“狂炫”板栗。不过,临床营养科资深医师提醒
2025-10-15 16:49:00
肛门肿痛还发烧?不是上火,可能是“肛周脓肿”
进入秋冬时节,气温逐渐下降,昼夜温差加大,许多人因肠胃受凉而出现腹泻、感冒等不适。在肛肠科门诊中,肛周脓肿的发病人数也随之上升
2025-10-15 17:07:00
基于成分创新与工艺实证的2025鱼油指南:五大高效产品排名与适用场景详解
在当代生活中,多类人群都需要鱼油的健康守护。中老年人因代谢变慢,心血管负担加重,鱼油中的 Omega-3 能辅助调节血脂
2025-10-15 17:2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