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际

一幅漫画,刺痛了印度朝野,印度在中国面前算什么,德国人很清楚

类别:国际 发布时间:2023-04-26 15:57:00 来源:唐驳虎

最近一段时间,联合国关于“今年年中之前,印度人口即将超越中国”的话题,一经发布就迅速引起了全世界的舆论关注。特别是印度国内,对于印度人口即将超越中国拿下“全球第一”的头衔,显得格外的兴奋。然而,一幅来自德国的漫画,就猝不及防地击碎了印度人的玻璃心,也让印度朝野群情激愤,对着德国就是一顿疯狂输出。

一幅漫画,刺痛了印度朝野,印度在中国面前算什么,德国人很清楚

(德国《明镜周刊》刊发的漫画)

日前,针对印度人口即将超越中国成为“全球第一”的话题,德国《明镜周刊》刊登了一幅漫画,并将其命名为:“印度(将)超越中国”。

在这幅画中,一共展示了两辆不同的列车:一辆是冒着浓烟滚滚的老式列车,火车上满是黑压压的人头,有爬上车顶的,有攀挂在车窗边的,也有趴在车头的,而站在车顶上的人则一边举着印度国旗,一边在疯狂庆祝;而旁边的一辆则是印着中国国旗的“子弹头”样式的高铁,它正安稳地行驶在平坦的轨道之上,而车里的两个人正在张大眼睛,看着另一旁印度火车上“人挤人”的壮观景象。

相信看到这里,不少朋友应该都能看得出来德国《明镜周刊》刊登这幅漫画的意思了吧?与印度火车上“人挤人”的场景相比,中国的动车可谓是科技感十足,而且还十分时尚,而动车上头更是没有什么人,只有看见两个人在驾驶室里。而通过这么一对比,或许就是《明镜周刊》想要表达印度人口比中国人多的意思了。

一幅漫画,刺痛了印度朝野,印度在中国面前算什么,德国人很清楚

(印度火车“人挤人”的拥堵场景)

然而,就是这么一幅漫画,随着它在社交媒体上广为流传,却击碎了印度人脆弱的玻璃心,他们对着漫画的作者和整个德国,都进行了一顿乱骂,甚至有不少印度网友还提议“召见德国大使”,将其上升到外交层面。《印度斯坦时报》认为,德国《明镜周刊》刊登这幅漫画的目的,是将中国先进的技术和印度陈旧的基础设施进行了对比,反映出了德国人的观点,即在中国面前,印度只有人口拿得出手。

更有甚至,直接将这幅漫画打上了“种族歧视”的标签。印度电子和信息科技国务部长钱德拉塞卡在社交媒体上喊话《明镜周刊》的漫画家,声称这是西方国家对印度毫无理由的蔑视。他的话是这么说的:“尽管你们想嘲笑印度,但这样不看好莫迪总理领导下的印度,可不是一个聪明人该有的做法,再过几年,印度的经济规模就将超越德国。”

一幅漫画,刺痛了印度朝野,印度在中国面前算什么,德国人很清楚

(印度电子和信息科技国务部长钱德拉塞卡发文截图)

事实上,钱德拉塞卡说的话也不是毫无道理,因为印度的经济规模还真有可能超越德国,成为世界第四大经济体。

公开资料显示,2022年,印度GDP总量大约为3.35万亿美元,而德国的GDP总量为4.07万亿美元,两者相差0.72万亿美元。数值说大也不大,说小也不小,但根据相关估计,印度经济若是继续保持稳步增长,很可能会在2025-2026年左右,超越德国成为全球第四大经济体。当然,这都是后话了,就目前来说,德国的经济总体上是比印度更具有韧性的。

一幅漫画,刺痛了印度朝野,印度在中国面前算什么,德国人很清楚

(印度目前是全球第五大经济体)

不过,话说回来,德国《明镜周刊》作为一家意识形态味道很浓的德国反华媒体,在印度人口超越中国的问题上竟然如此贬低印度,也恰恰说明了印度在西方人眼里是个什么档次。尽管印度自我感觉良好,但在与中国对比的时候,德国人很清楚,印度无论是在基础设施建设,还是经济规模上,都与中国有着不小的差距。如果非得要说印度有何优势的话,人口或许就是印度的最大仰仗了。

实际上,西方历来对印度可没有什么好脸色。除了德国《明镜周刊》刊登的这幅漫画外,早在2014年的时候,《纽约时报》也刊登了一幅关于印度火星探测器的漫画讽刺印度。在这幅漫画中,有两个身着西装、打领带的人在一间写着“精英太空俱乐部”的房间里,仔细阅读一份关于印度火星探测器的报纸。而在房间之外,一名光赤着脚、戴着头巾,另一只手牵着一头牛的人正在敲门。

一幅漫画,刺痛了印度朝野,印度在中国面前算什么,德国人很清楚

(《纽约时报》刊发的漫画)

当时,这幅画也引起了巨大的争议,印度国内认为,这幅画具有明显的“种族歧视”色彩,是在歧视印度的航天发展成就,强烈要求这幅画的作者站出来公开道歉。值得注意的是,这幅画的原作者是一位名叫王锦松的新加坡知名漫画家,但面对印度人的“道歉请求”,王锦松却一直保持沉默,迫于无奈之下,当时的《纽约时报》执行主编罗森塔尔不得不站出来,声称“这幅画的用意只是突出显示太空探索已不再是西方富国的专利,对于那些被冒犯到的读者,报社表示歉意。”

可以说,从那时起,印度人那脆弱的敏感神经就已经出现了破裂的迹象,如今随着德国《明镜周刊》刊登的这一副中印对比漫画,更是让印度人的自尊受到了极大的伤害。

一幅漫画,刺痛了印度朝野,印度在中国面前算什么,德国人很清楚

(印度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落后)

只不过,即便印度人再如何愤怒,但漫画反映的也是一种事实,与其为此恼羞成怒,印度倒不如先想想怎么发展自己老旧的基础设施。而且,伴随着印度人口越来越多,印度国内的一系列问题也将逐渐浮现,如果涉及民生的问题都无法得到有效解决,搞不好以后印度人出行都是一副“人挤人”的拥堵场景。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4-27 09: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印度现在很生气
...么?当然,看德国媒体有篇分析文章,更有意思,说很多德国人对印度的批评,感觉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难道印度火车不就是这样的吗?漫画家画得还蛮形象的嘛。而且,文章还调侃,一些印度人
2023-05-02 08:56:00
这是印度今年最悲伤的一天,至少暴露了三个问题
资料图毫无疑问,这是印度今年最悲伤的一天,没有之一。北京时间6月3日凌晨,全世界被印度震惊了,因为印度2日夜里的火车连环脱轨相撞,已经造成至少200人死亡。这很可能是印度有史以来
2023-06-03 15:24:00
德极右翼政客称可考虑“德国脱欧”公投 该党立场引朝野争议
...德国选择党。该党一些成员被曝讨论驱逐移民计划,唤起德国人对当年纳粹驱逐犹太人的黑暗记忆,震动整个德国社会。而此次爆发抗议活动又正值德国选择党民调势头正盛之际。经济困顿、极右翼
2024-01-23 09:58:00
创办近四百年的德国莱比锡国际书展为何仍热闹非凡?
...的阅读、动手制作、参与等多种能力。从书展现场来看,德国人依然热爱传统阅读题材和纸质书。记者对现场老中青少十多位读者进行采访,所有人都回答相比电子书,他们更喜欢纸质书。至于主题
2023-05-03 05:15:00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预测,2026年,日本GDP很可能要被印度超越,进一步跌至世界第五。如果成真,日本可谓是雪上加霜,经济颓势如何逆转?日本GDP被赶超偶然背后的必然
2024-02-18 09:54:00
日本人不吃羊肉,印度人不吃牛肉,中国人不吃什么?涨知识了
...狗狗也是他们最好的搭档和帮手,包括在战争时期,面对德国人的入侵,俄罗斯曾专门训练过的狗狗还很好的完成了攻击任务,可谓是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俄罗斯人也一直记着它们的功劳将它们视作
2023-12-13 14:44:00
污染堪比印度?1/3靠煤电!德国如今碳排放强度竟和印度相当
...数时间里摆在欧洲人面前的两难抉择。而向来严谨务实的德国人,显然正不得不向现实“低头”……多组最新能源领域数据显示,德国正加强对煤炭的依赖,即使这将以牺牲其雄心勃勃的气候目标为
2022-12-22 16:10:00
德国防长访印签潜艇大单 会是“坑”吗?
来源:看看新闻Knews6月7日,印度、德国两国企业在印度签署潜艇生产项目谅解备忘录,将在孟买联合生产常规动力潜艇。媒体报道称,生产的潜艇可能多达6艘。据德新社报道,德国国防部长
2023-06-10 08:38:00
杨颖身份证上名字惹争议,德国血统遭质疑
...意往上凑。据Angelababy杨颖自己所说,她的爷爷实际上是德国人,在上海的时候娶了她的奶奶,所以她父亲原本是德国籍
2023-07-25 12:10:00
更多关于国际的资讯:
中新网北京4月2日电 综合消息:据外媒4月2日报道,也门胡塞武装表示,该国多地再遭美军空袭,造成4人死亡。据“也门在线”(Yemen Online)新闻网2日报道
2025-04-02 15:26:00
中新网北京4月2日电 都柏林消息:当地时间1日,爱尔兰众议院议长墨菲以96票对71票通过众议院信任投票,成为该国首位面对此类投票的众议院议长
2025-04-02 15:27:00
中新网北京4月2日电 (记者 黄钰钦 曾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2日主持例行记者会。韩国宪法法院将于当地时间4月4日对尹锡悦弹劾案进行开庭宣判
2025-04-02 15:57:00
4月2日,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主持例行记者会。共同社记者提问,据报道,韩国宪法法院将于4日决定是否罢免尹锡悦总统。在韩国国内政治混乱不断持续的情况下
2025-04-02 16:14:00
浙江在线-浙江日报4月2日讯(记者 黄宁璐 通讯员 方迎豪 任宇霆) 1日上午,在舟山市政务服务中心边检窗口,随着一声清脆的提示音
2025-04-02 16:38:00
中新网4月2日电 据联合国网站消息,当地时间4月1日,联合国人权事务高级专员蒂尔克严厉谴责以色列军队3月23日对加沙医疗和急救车队的袭击
2025-04-02 16:57:00
4月1日,福州至名古屋客运航线开通,此航线采用每周三双向对飞模式,单程飞行时间约3小时,为今年福州开通的第4条国际航线。
2025-04-02 17:50:00
当地时间4月2日,俄罗斯联邦总检察长克拉斯诺夫在向联邦委员会(议会上院)提交年度报告时表示,2024年俄罗斯恐怖主义性质犯罪数量增加超过一半
2025-04-02 18:47:00
当地时间4月2日,据老挝党中央办公厅发布的特别通告,老挝人民革命党中央委员会前主席、老挝前国家主席坎代·西潘敦去世,终年102岁。(总台记者 杨探骊)
2025-04-02 19:44:00
海外网4月2日电 据美国全国公共广播电台4月1日报道,白宫方面称将在4月2日向加拿大、墨西哥等加征对等关税,此举造成美国部分地区经济的极大不确定性
2025-04-02 20:53:00
中方救援队又发现一名幸存者 正在全力营救中
新华社记者才扬 摄新华社讯 4月2日,在缅甸曼德勒,中方救援队又发现一名幸存者,正在全力营救中。
2025-04-02 19:04:00
美媒曝特朗普政府正为控制格陵兰岛“算细账”
△美国总统特朗普。据美国媒体4月1日报道,美政府正在估算控制丹麦自治领地格陵兰岛的花销和收益,其中一个方案是“砸重金”诱惑格陵兰岛加入美国
2025-04-02 17:46:00
“永远的蝙蝠侠”因喉癌去世
都市快报讯 据媒体报道,好莱坞知名演员方·基默(Val Kilmer)去世,享年65岁。1984年,方·基默主演个人首部电影《笑破铁幕》
2025-04-02 18:33:00
巴黎上诉法院:勒庞上诉案将在法国总统选举前裁决
△勒庞(资料图)巴黎上诉法院4月1日发表声明说,将于2026年夏季对国民联盟在法国国民议会的党团主席勒庞就其挪用公款案提出的上诉作出裁决
2025-04-02 17:46:00
当地时间4月1日凌晨,以军在没有向当地发出任何撤离警告的情况下,对黎巴嫩贝鲁特南郊一栋多层公寓楼进行了空袭。记者探访现场发现
2025-04-02 11: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