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不论是支持与理解,还是不同见解,请先关注后一起参与评论探讨,感谢支持!前言:
他是辛弃疾诗中“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的征虏大将,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二位“开局一个碗到结局一个国”的平民天子。刚出生母亲就因病亡故,父亲因为家贫险些抛弃他,可他却平定四方、收复中原,还以步兵大破北魏铁骑,被后世盛赞为南北朝最强帝王。
他就是刘宋开国皇帝刘裕,也是中国历史上最为可惜的绝代雄主,出身比朱元璋还惨的刘裕,为何能创造出如此惊世骇俗的丰功伟业?后世在评价他时又为何说他是中国历史上最为可惜的绝代雄主呢?“开局一个碗到建功立业”
刘裕的祖上曾显赫过,据考证他是刘邦亲哥哥楚王刘交的后代,是正经的汉代皇室后裔,但这样的身份在东汉末年或许还能为他赢得点儿名声,但这时候已经是东晋。他的父亲刘翘早已沦为了贫农,只能在彭城种地糊口。
晋哀帝兴宁元年(公元363年)4月16日夜,刘翘的妻子历经千辛万苦生下一个大胖小子,刘翘出于赖名好养活的思想给孩子起了个寄奴的小名,后来又为其正式起名为刘裕。但他的母亲却因为生他落下了病根,没过多久就因病去世了。
贫穷的家庭实在没钱请乳母,没母乳可吃的刘裕经常被饿的哇哇大哭,这也惹怒了老爹刘翘,甚至打算直接将他扔到山间野外自生自灭。好在邻居家大婶对他施以援手,才得以活了下来,小时候的刘裕只能砍柴、种地为生,小小年纪就尝遍了生活的苦难。
可这样的苦日子并未影响到他的发育,长大后的刘裕身高7尺6寸(相当于如今的1米82)且风骨奇伟,再加上孝顺继母而在彭城闻名。但后来染上赌博的他却输到倾家荡产,备受同乡人的轻视和质疑。好在出身琅琊王氏的王谧对其赞赏有加,称赞他:“应当成为一代英雄”。
这句话成功点醒刘裕,大丈夫不应浑浑噩噩度过一生,于是勤学武艺并投军东晋当时最精锐的军队北府军当兵,之后靠着自己的武艺和战功,他成为了北府军将领孙无终的司马。也正是从军的选择,让他开启了一段堪称开挂般的人生,为其登上九五之尊奠定了基础。
当时东晋世家大族林立、土地兼并问题严重,没有活路的农民在五斗米道道士孙恩的带领下掀起反抗晋朝的浪潮,一时间东南八郡的农民纷纷响应,形成一股势力庞大的农民起义军。刘裕则由孙无终推荐给前将军刘牢之一起参与镇压军队,这一年他已经36岁。
但刘裕天生就是打仗的料,遇到敌人他总是冲在最前方和敌人展开硬碰硬的对决。先是在侦察时以20人迎战敌人千人死战不退,并在援军的帮助下成功收复山阴。
之后又以数百人死守句章城,挡住敌人上万人的进攻,刘牢之亲自向朝廷举荐他为建武将军,主要负责镇压孙恩的起义军。
刘裕得到重用后也不负众望,每次和孙恩交手都能重创敌军,只用了短短三年时间就平定了这次农民起义,最后逼得孙恩不得不投海而死。39岁的刘裕已经成为东晋手握实权的将领,而且成为了很多势力竞争的对象,最终审时度势的他选择暂时委蛇于当时掌控朝局的桓玄麾下。
内征外讨成就霸业
尽管委蛇于桓玄,但刘裕的军事实力让桓玄非常认可,任命他为中兵参军。正好这时孙恩的妹夫卢循在起义军的推崇下再度反叛,桓玄不得不将征讨卢循的任务交给刘裕来做。刘裕带兵仅用了两年时间,就把卢循逼得渡海南逃。
但这时已经篡位为帝的桓玄却开始提防他,尤其是桓玄的妻子刘氏更不止一次提醒说:“刘裕不是一般人,应该尽早除掉他。”
此时的桓玄虽然无意干掉刘裕,但在不断打压北府军的实力,剿杀多位北府军旧将,北府军几乎遭遇了灭顶之灾,这让刘裕开始产生反抗桓玄的想法,于是暗中联系北府军残部。
元兴三年(公元404年),在做足一切准备后刘裕突然发难,以打猎为名聚集北府军旧部将桓玄驻扎在京口的主力军队全部歼灭,并高举反桓大旗。在他的带领下全国各地纷纷响应,仅仅只用了一年时间就将桓玄赶出建康城,并且迎回被其废掉的晋安帝,而他自己则成为手握实权的权臣。
在基本平定了国内的动荡后,刘裕开始考虑平复周边环伺的敌国,当时东晋偏安一隅周边不仅有北魏虎视眈眈,还有南燕、后秦等诸多小国不断骚扰国家安宁。当时祖逖、庾亮、桓温等名将都曾先后进行北伐、试图收复中原,可惜无一成功,刘裕却完成了这项看似不可能的任务。
他先是在淮北地区迎战侵犯而来的南燕皇帝慕容超,不仅成功击退御驾亲征的慕容超,而且带领晋军一路北上将南燕打到灭国,成功收复了帝都洛阳城。因为围城一年多未能破城,在破城后为了泄愤刘裕屠杀慕容皇族三千多人,还将慕容超带到建康斩首,解决了东晋北边的一个大隐患。
在攻下南燕之后,他本打算一鼓作气彻底收复中原,因此厉兵秣马打算继续北伐。可就在这个时候被他赶到海上的卢循却再度造反,连续攻克南康、庐陵等郡,兵锋直指建康,这把晋安帝以及其他大臣都吓得不轻,甚至想离开建康北投刘裕。
刘裕无奈停止了继续北伐的念头,开始回师迎战卢循,尽管因为着急回归导致可战之兵只剩千余人,可他却用这一千多人挡住了敌人十多万人的进攻。各路援军到达后他又安排各路将士展开反攻,仅用8个月时间就彻底击败卢循,逼得后者只能投水自尽步了孙恩的后尘。
刘裕在平定卢循后再度加官进爵为太尉和中书监,达到权倾朝野的地步,可这时候他原本的盟友刘毅却不服他的管教。刘裕再度展现出当权者残忍的一面,将刘毅和诸葛长民等反对者势力全部剿灭,彻底扫清了国内的不稳定因素。
国内平定后刘裕又把目光放到了外部势力,这一次他选择先扫清西南边境的谯蜀和仇池,为此破格提拔了官职不高却有真才实学的朱龄石,让他全权负责征南事宜。后者也果然不负众望,将谯蜀打到灭国,并将仇池占领的汉中重新纳入东晋的版图,彻底将南方平定。
之后他又在国内实行一系列与民休息的政策,让东晋国力有所恢复后,公元416年他第二次发动北伐战争,这一次他将此前支援南燕的后勤同样打到灭国。面对北魏的铁甲奇兵,独创却月阵大败之,仅用两千多步兵全歼了对方几万骑兵。
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
经过13年的南征北讨他终于把东晋的天下给稳定下来,尤其是两次北伐更达成了南朝无数将领未能成就的功绩。截止此时他距离九五之尊也只剩下了最后一步,公元418年他指示手下人干掉晋安帝司马德宗,改立其弟司马德文为帝,两年后又在小皇帝的半推半就下登基称帝,并改元永初。
登基后的他吸取了前朝灭亡的教训,重点打击门阀势力并启用一些能力出色的寒士来做官,同时整顿吏治和田地兼并等问题,施行轻徭薄赋、废除苛法,与民休息。因此刘宋王朝也迎来了一段平稳发展时期,十几年战乱导致流民四起的问题也得到解决。
但可惜的是上天给他的时间太短了,422年三月他本打算进行第三次北伐,可因为病重不得不取消了北伐计划。
两个月后因病重而遗憾离世,只能带着他的一腔抱负永远的闭上眼,但他留下的政策被他儿子刘义隆给很好继承下去,创造了“元嘉之治”的平安盛世,但收复中原的希望也从此彻底破灭。
为何说他是历史上最可惜的绝代雄主?
刘裕无论是文治武功都不输任何一个皇帝,在那个门阀林立的南北朝时期杀出重围登基称帝,同时还南征北讨达成南北朝最强成就,只可惜种种因素制约下,却最终与一统大业失之交臂。
军事上他灭掉南燕和后秦两个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打下了南朝所有朝代中最大的疆域面积,而且成功收复了洛阳和长安两座旧都。文化教育方面他重视知识分子,修建了很多书院并提拔有才学的寒门士子入朝做官,创造了寒门掌机要的政治局面。
此外在民生方面他做的也非常好,经常微服私访探查民间疾苦,而且轻徭薄赋与民休息。一改西晋以来崇尚奢华的不良风气,从自己做起清简寡欲,不给老百姓增加额外的负担,也是很多老百姓都非常喜欢的一代明君。
但可惜的是他施展才华的时间太少了,出身贫穷又无名师提携,36岁才开始展露头角,用了22年时间从一个将军司马登上帝位。但还没来得及继续大展拳脚就因病早早驾崩,没能完成收复中原、统一大业的梦想。
而另一大憾事就是他身边的良臣佐将都去世太早,首席谋士刘穆之是他一路走来的最大臂膀,帮助他建立起了行政以及法律制度,也使得他手下的军队实力快速提升,但在他第二次北伐前却因病去世,未能亲眼看到他登基。此外他在攻占长安后王震恶等大将自相残杀,结果导致长安再度陷于敌手。
如果上天再给他十年时间,以他的雄才伟略以及当时轻徭薄赋的国内政策,刘宋的实力也将有质的飞跃,说不定隋朝统一全国的大业在他这里就实现了。
结语:
刘裕能从一个贫寒之士一步步成就帝王霸业已然不易,而他创造的军事成就更是南朝所有帝王中都望尘莫及的存在。而且登基后一系列有助民生、文化发展的政策,为刘宋“元嘉之治”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称得上是一代明君。
然而因为种种因素的制约,他未能实现一统天下的大业,只能带着自己壮志未酬的遗憾离开世界,也让后世为之惋惜不已。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11-17 17: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