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又见湖水丰盈!一只东方白鹳的三次鄱阳湖之旅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3-11-02 06:58:00 来源:大江网-信息日报

我是一只东方白鹳,今年10月从中国东北飞到鄱阳湖湿地越冬。一年一度的迁徙,让鄱阳湖成为我的“第二故乡”。而我,也从一只小“菜鸟”,长成矫健高挑的“帅鸟”了。

今年是我第三次来到鄱阳湖。每一年的风景都不甚相同,且听我细细道来。

初遇:无边无际的江南草海

对我们东方白鹳来说,鄱阳湖无疑是个传奇。

我们冬候鸟每年9月末到10月初,都要离开北方繁殖地,成群结队飞往长江以南地区,最远距离超过3000公里。

2021年,刚进入青春期的我,开始“鸟生”第一次南迁。听长辈们说,终点是鄱阳湖,它是中国第一大淡水湖,也是我们东方白鹳全球最大的越冬地。我想,那一定是个浩瀚的大湖,静谧又温柔。

然而,经过数千公里的漫长飞行后,精疲力尽的我看到的却是一片无边无际的江南草海,草海边缘是一条蜿蜒细长的青碧色“大河”。这就是鄱阳湖?

一位“鸟叔”解答了我的疑惑。他说,鄱阳湖属于季节性湖泊,丰水期水位升高、汪洋一片,枯水期则湖面萎缩、露出草滩,而候鸟越冬的时节,正处于大湖枯水时期。不过,由于水位下降,鄱阳湖周边出现上百个碟形湖,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食源和适宜的栖息环境。

随后,他将我带到了鄱阳湖的碟形湖——常湖池。这里有大片浅水区,波光粼粼的水中生长着刺苦草、苔草、马来眼子菜等水生植物,水面下随处可见游来游去的鱼虾。东方白鹳以小鱼、蛙、昆虫等为食,常湖池的生态环境,无疑是我们的天然食堂。

就这样,我在常湖池“安家”,度过了一个愉快的冬天。与我们比邻而居的,是白鹤、白琵鹭、鸿雁等候鸟,时常有新邻居加入,这里的食物足够丰富。高峰期时,数万只鸟儿将水域装扮得白茫茫一片,吸引了很多人类前来观赏。听他们说,这就叫作“飞时遮尽云和月,落时不见湖边草”。

2022年3月,我随着大部队启程北归。鄱阳湖渐行渐远,但我已期待着下一次相见!

大旱:我们吃上了“食堂”

鄱阳湖怎么了?

2022年秋季南迁抵达后,我满心的疑问。

连日的高温少雨使鄱阳湖陷入极端干旱。曾经的水域大片萎缩,不少地方湖床袒露,其上呈现枯树状的丘壑。

我的“快乐老家”常湖池,也出现明显的干旱。原本水丰草美的碟形湖急速“消瘦”,多处地表干涸皲裂,草枯鱼死。持续减少的食物意味着我们需要另寻栖息点。

其他候鸟也有着相同的苦恼。一只豆雁告诉我,鄱阳湖洲滩上的苔草是雁鸟的主要食物,但长期干旱环境中的苔草在光合作用下,长势凶猛,纤维化严重,无法成为鸟儿的食物,导致他们觅食困难,生存空间被压缩。

为了生存,一些雁鸭和白琵鹭来到鄱阳湖外围水域、稻田、藕田觅食,我的一些同伴则转移到鄱阳湖吴城水域,与上千只白鹭一同栖息。而我,选择暂时留下。原因是,我看见江西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许多人类叔叔阿姨们,正在想法子拯救常湖池。

负责管理常湖池的张宗华站长说,趁湖水尚未完全干涸之前,他们正在通过挖沟、补缺、抽水等方式,从毗邻常湖池的赣江引水。几天几夜的引水后,常湖池起死回生了——水位提高,湖泊面积扩大,水变清澈,干裂的湿地得到润泽,水生植物重新发育,湖内的鱼虾螺蚌也活跃起来。

苔草纤维化难食用,他们采取了一种叫“生态刈割”的办法,刺激新芽的萌生。还有人工种植、提前预留的大片藕塘、稻田,陆续投放的鱼苗……这些被称作“候鸟食堂”的应急措施,为我们大批候鸟提供着备用食源。

鸟儿们告诉我,在鄱阳湖,这些“自救”行动随处可见。而伴随着持续进行的“抗旱”,我和许多同伴顺利越冬。听保护区的人类说,整个鄱阳湖越冬候鸟的数量达到70余万只。也许,这就是人类常说的“人定胜天”吧!

回归:“干瘪”的湖泊已恢复元气

2023年秋,我第三次启程飞往鄱阳湖。

越过长江后,一只江豚向我们分享了好消息。原来,随着华西秋雨南下,9月底、10月初出现了长江水倒灌鄱阳湖的情况,让枯水期的水域面积变大了将近一半!

我们迫不及待地飞到鄱阳湖上空,果然看到:去年“干瘪”的湖泊已经恢复元气,草洲上大片蓼子花盛开,花海与湖水互相映衬,美不胜收。

盘旋在碧蓝湖水上方,我看到一名正在巡视鄱阳湖的人类。我的同伴、一只曾在吴城水域越冬的候鸟介绍说,那是吴城保护站的副站长王小龙,曾经救助放飞了许多鸟儿,是远近闻名的候鸟“守护神”。看到鸟儿们翔集的景观,王小龙欣慰地笑了。

来到常湖池,这里也回到湖水丰盈的样子。水域面积扩大,湖面涟漪阵阵,湖水清澈见底,可看到舒展摇曳的沉水植物、游来游去的鱼儿,周边草滩上虽然还有纤维化的灰黄色苔草,但在近水之处,它们变得青翠欲滴,这便是经过“生态刈割”重生长成的嫩草。重新踩上柔软的泥土,感受水波的律动,我一头栽进水中,很快叼起了一条小鱼,幸福的“鸟生”大抵就是这样吧。

这时,张宗华带着保护站的工作人员在湖边的廊桥上观察鸟情。而随着他的介绍,我们也发现,常湖池增添了一些新的景观,湖床有些地方被改造成深沟,湖中心则建设了鸟岛。张宗华说,这叫作“湿地生态异质化改造”,也就是营建契合不同鸟类习惯、喜好的觅食场所,使生态环境更加多元化。

不过,碟形湖面临的挑战仍在继续。原来,虽然鄱阳湖目前的水情较为乐观,但由于水位、地势等原因,分享到碟形湖的水很有限。张宗华坦言,常湖池目前能“留水”,主要靠上半年的人工开闸引水。

另一方面,往年丰水期,赣江、修河水位上涨到一定程度,河水就会从鄱阳湖淹过子湖泊、碟形湖,从而形成各方水草、鱼虾类的“能量交换”。“今年的水文节律不太一样,赣江、修河的水位不足以促成河湖交流,能量交换也没形成。”这直接影响到碟形湖中的鱼虾、螺蚌数量,而即便是开闸引水,流进碟形湖的鱼也是有限的。

我却不怎么担心。因为,哪里有水,哪里就有候鸟的生机。在人类为我们“找水”“留水”的同时,我们也练就了适应环境、寻找资源的本领。我相信,在万物和谐共生中,鄱阳湖自会以其包容和灵秀,给出最好的安排。

信息日报全媒体记者沈冠楠/文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1-02 09: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加强候鸟保护 去冬今春鄱阳湖保护区救治放飞候鸟190余只
...中国新闻网中新网南昌11月9日电 (记者 李韵涵)11月9日,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越冬候鸟和湿地保护工作会在江西南昌召开,记者从会上获悉,去冬今春鄱阳湖保护区救治放飞候鸟1
2023-11-09 15:53:00
极端干旱下,鄱阳湖的“远方来客”
今年夏天以来,鄱阳湖水位“跌跌不休”,最低水位屡破历史纪录。未来一段时间仍不容乐观,据预测,江西少雨情况可能会一直持续到明年2月份。鄱阳湖不仅是中国最大的淡水湖,同时也是国际重要
2022-11-17 12:33
...动笔触,在绿色天然环保面料T恤上作画,江豚、白鹤等鄱阳湖的生灵成为学生们绘画作品中灵动可爱的主角。一幅幅创意作品描绘出中国最大淡水湖——鄱阳湖的自然之美、生态之美、人文之美,
2023-04-25 10:38:00
鄱阳湖越冬候鸟先头部队启程北迁
来源:极目新闻春回大地,气温逐渐上升,连日来,鄱阳湖大批的大雁、小天鹅、东方白鹳、白鹤等越冬候鸟开始集结,首批先头部队启程北迁。都昌县候鸟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最新监测显示,大雁、小天
2024-03-14 14:09:00
...的干扰或者破坏影响,候鸟整个种群数量明显增加。” 鄱阳湖地处三条候鸟迁徙路线的交汇处,同时也是中国最大的淡水湖,广阔的湿地生态为候鸟提供了丰富的食物资源,是亚洲最大越冬候鸟
2023-12-10 10:31:00
候鸟迁徙进入高峰期多举措营造良好生态
...候鸟安全越冬。这段时间,大批候鸟陆续抵达越冬地。在鄱阳湖,数以万计的候鸟从四面八方向这里聚集,开启它们近半年的越冬栖息生活。这只名叫“小雪”的白鹤是鄱阳湖南昌五星白鹤保护小区
2023-11-27 01:56:00
跟随镜头 共赏候鸟蹁跹
——全国50余名“爱鸟人士”齐聚鄱阳湖南矶湿地观鸟爱好者们查看拍摄的候鸟照片南昌新闻网讯 气温骤降,候鸟南迁,江西鄱阳湖南矶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下简称“鄱阳湖南矶湿地”)也迎
2023-12-01 07:30:00
九江:越冬候鸟舞翩跹
...九江市区八里湖内棉凫在嬉戏。周兴芜摄一群大雁在江西鄱阳湖都昌县马影湖湿地栖息。 杨 帆摄在鄱阳湖都昌候鸟医院,候鸟医生察看被救助的苍鹭。傅建斌摄江西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
2023-12-19 04:05:00
本文转自:江西日报本报全媒体记者 卞 晔近年来鄱阳湖湖区及尾闾河道持续枯水,给沿江沿湖城镇和农村供水造成极大困难。尤其是去年夏季持续至今的罕见旱情,给湖区沿岸的居民正常生活用水带
2023-02-03 05:19: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