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扬优势 锻长板 打造现代化大农业发展先行地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4-02-19 00:04: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大连日报

〚谢素艳 包鹏云〛

202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上强调,“要以发展现代化大农业为主攻方向,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坚持不懈抓好‘三农’工作”,“树立大农业观、大食物观,把农业建成现代化大产业。”大连市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强调,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打造现代化大农业发展先行地。把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作为新时代新征程“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现代化大农业是现代化农业与大农业有机结合的整体,是达到现代化水平的大农业,是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广义上的大农业不局限于种植业,是包括农林牧渔业及其相关产业的有机整体,是以农业为核心,跨行业、开放式的大产业。大连地处北纬39°的寒暑交界地带,依山傍海、气候宜人。渔业、水果、蔬菜、畜牧、花卉等优势产业加速向高端化、绿色化发展。粮食产能稳定提升,粮食总产量实现“八连丰”。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位居全国前列。当下,应稳住农业基本盘、守好“三农”基础,扬优势、锻长板,打造现代化大农业发展先行地。

保障粮食安全供给。严格落实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责任制。加大高标准农田建设投入,保质保量完成“新建及改造提升高标准农田17万亩,完成保护性耕作49万亩。确保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实现粮食种植面积400万亩以上、产量25亿斤以上”的目标任务。实施粮食产能提升行动和种业振兴行动,推进农业发展规模化、智慧化、绿色化,坚持稳面积、增单产两手发力。探索耕种管收地种肥药,全环节、全链条的综合性技术解决方案,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实现稳产保供。

加强农业科技创新。把农业科技创新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建立农业科技长效扶持机制。集中科研资源和力量,引导科研机构、高等院校、行业协会、产业联盟、农民合作社等开展产学研合作,突出应用导向,开展种子创制、产业关键链环、配套农机设备、数字信息等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强农业全产业链科技创新。培育农业科技龙头企业,充分发挥企业科技创新主体作用。在农业领域落实“兴连英才计划”,完善相关制度,引进农业科技创新人才。采取代培、委培、校企联合办学、人才互派、兼职兼薪、技术入股、脱产挂职等多种形式培养、输送农业科技人才。健全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完善技术转移转化服务机构功能,推广科技直通车、专家大院、专家工作站等社会化农业科技服务模式。完善科技特派员服务基层长效机制。

发展壮大优势特色产业。依托农业农村特色资源,精准选择主导特色产业,因地制宜做好特色文章,形成产业优势,建设产业集群,培育更多更强的农业特色产业专业村镇。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专业大户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支持龙头企业发挥“链主”作用,推动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建设,打造现代化大农业主力军。如,从政策、技术、防灾减灾等各方面进一步加强对樱桃、苹果、黄桃、蓝莓、草莓等水果种植业的扶持,加强优质品种保护、选育,提升果树管理水平,提高果品品质,创新销售模式,拓宽销售渠道,推动樱桃等水果种植业扩大规模、延长产业链条,打造国际知名品牌和特色IP。实施渔业良种工程,建立“育繁推”一体化良种培育与应用平台,建设北方特色渔业种业基地。打造优势品种从制种到育苗、养殖、加工、销售的全产业链型渔业产业集群。实施集中连片养殖池塘牧场化、生态化改造。加快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开展深远海大型网箱、鱼工船养殖,推动海洋渔业向深海、集约、高端转型。推进北黄海(辽宁)国家水产养殖绿色发展示范区建设,发展碳汇渔业。提升远洋渔船现代化装备水平。增进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渔业合作。

做强做优农产品加工业。依托地域特色、产业基础,制定农产品初精加工业发展规划,形成与优势农产品生产相适应的区域加工布局。引导具有一定农产品初精加工能力的企业进驻产地,建设农产品产地加工、精深加工基地,促使农产品就地就近实现初精加工,减少运输损耗。支持农产品加工企业扩大规模,提升创新能力,对精深加工设施设备进行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改造,创新研制适合市场需求的多样化、个性化、营养健康新颖的精深加工产品,提升产品附加值和加工副产物高值化利用率。打造海带、裙带菜、海参、鱿鱼、三文鱼、牡蛎等海洋食品精深加工产业集群,做大做强海产品预制菜产业,加快建设“中国海鲜预制菜之都”。

促进农业产业融合发展。跳出农业看农业,采用先进的理念、装备、技术、模式,促进农业产业纵向横向全面深度融合和一体化发展。从侧重农产品生产环节向上游原料供应、科技服务、新品种研发和下游农产品加工、品牌打造、产品销售等延伸,构建农业全产业链。挖掘农业生态价值、休闲价值、文化价值,开发农业多样性功能,促进农业生产、加工、销售与旅游、康养、教育、文化等产业深度融合。引进培育全产业链型农业龙头企业,综合发展特色种植养殖、产品初精加工、产品销售、休闲农业、乡村旅游业等。

打造更多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建立和完善质量标准体系、安全保障体系、产品追溯体系、品牌保护体系。组织实施标准化生产,提高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及地理标志农产品在同类农产品中的占比,加强“三品一标”认证。保护好、宣传好现有的“大连海参”“大连大樱桃”“大连苹果”等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基础上,打造更多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提升品牌知名度,提高市场竞争力、可持续发展能力和联农带农能力。

加强政策扶持和服务保障。落实产业帮扶政策,完善产业扶持资金使用细则。建立健全结果导向的资金分配激励和约束机制。完善资本下乡的制度设计与政策保障。提升政策性农业保险覆盖面和保障程度,健全农业大灾风险分散机制。完善气象为农服务体系。建立农村电商基地。加强农村物流体系建设,尤其加强智慧化冷链物流建设,保障新鲜果蔬、海产品等能够及时、新鲜地运送到客户手里。推动农机农技农艺、金融保险、检验检测等产业服务融入农业产业链供应链,促进现代服务业与农业产业深度融合。加强农村抗旱、节水、道路、互联网、信息化平台等基础设施建设。利用5G、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技术,对灾害天气、重大疫病等加强监测和预警预报,提高防护、救治能力水平,加强灾后救助、生产恢复。

(作者分别系中共大连市委党校 大连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中心教授,大连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副教授)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2-19 06: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丰顺县,不甘人后方能“丰收顺遂”
...主动地解决问题、补齐短板,进而以高质量发展推进丰顺现代化建设不断取得新成效。补产业家当不够厚实的短板。当前,电声产业在丰顺的工业结构中“一家独大”,占比超过70%,加之主导产
2024-03-27 06:44:00
...产业之实,形成既有大树又有森林,既有灌木又有小草的现代化产业体系“热带雨林”。到2027年,达州将形成三大千亿级主导产业、三大千亿级园区、十大百亿级企业,基本建成万达开天然气
2023-12-22 06:10:00
...业服务农业农村现代化》为题,报道太原全方位推动特优农业发展,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报道介绍,太原全力筑牢粮食生产“安全线”,狠抓耕地和种子两个要害,集成良种良法良机,实施玉
2023-10-17 07:10:00
...力。 第四,整合区位与产业优势,构建具有东北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东北亚地区国际形势复杂多变,地区不确定性与多边竞争逐渐凸显,地区邻国对中国的贸易依存度持续加大。东北地区应抓
2024-12-17 07:19:00
...谋服务发展之策、多尽加快发展之心,在助推农业强市、现代化美好阜阳建设中作出新的更大贡献。郑久坤对协商会的成果给予充分肯定,并表示市政府将认真梳理、深入研究、充分吸纳,努力将协
2023-09-28 13:29:00
...产业技术体系通过科技和系统管理力推贵州农业加速奔向现代化。茶叶产业技术体系在思南县开展幼龄茶园套种作物控草增收技术模式研究,控草率达86.1%至98.7%,亩增收715元至3
2024-08-18 06:23:00
...吸引了山东水发、敦煌种业等企业和专业合作社参与戈壁农业发展,带动农民从事温室种植。”酒泉肃州区中以生态农业产业园管理办公室主任李静涛说。打造国家种业航母酒泉肃州区上坝镇下坝村
2023-02-17 11:47:00
...是云南实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核心要义。在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过程中,云南需要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生产力水平的不同决定了发展阶
2024-04-07 02:13:00
...仍需进一步破解。新征程已开启,国有企业须适应中国式现代化的要求,在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中扛起新的使命责任。深入实施新一轮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要
2023-10-04 06:11: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