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晚唐最悲情皇帝,想要振兴大唐却沦为傀儡,一首词说尽忧愤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9-06 11:47:00 来源:戏说三国

古代王朝都逃不开历史周期率,它们的兴盛衰亡,本就属于寻常。

在这个规律里,处于王朝衰亡阶段的皇帝,即使不昏庸,一直勤勤恳恳的做事,往往也改变不了残酷的现实。

就好像唐代最后一位实权皇帝唐昭宗李晔。

晚唐最悲情皇帝,想要振兴大唐却沦为傀儡,一首词说尽忧愤

其实唐朝在安史之乱后就一直存在着很多问题,一百多年来换了10几个皇帝,也没将这些问题解决。

本来就是艘破船了,根本经不起大风大浪了。如果碰到个优秀的掌舵手还能平稳的行驶一段距离。可要是掌舵手出问题了,那船就很容易被折腾的沉了。

很不幸,在宣宗大中之治后,连续出了唐懿宗与唐僖宗两位只知道玩乐的著名无能昏君,使的唐朝局势烂的一塌糊涂。

作为唐懿宗儿子、唐僖宗弟弟的李晔,就是在乱世中即位,扛起了父兄撂下的烂摊子。

晚唐最悲情皇帝,想要振兴大唐却沦为傀儡,一首词说尽忧愤

李晔那年才22岁,年轻人心里都有一团火,他面对日渐糜烂的王朝,也想”恢张旧业,号令天下”,为此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

说实话,李晔比起他父兄来说好太多了,他上位之后礼遇大臣,厉行节俭,重视教育人才,打击宦官;

并且他知道王朝各地藩镇实力强大还不听话,手中必须得要一直属于自己的军队。

因此他费了极大心血重整了一支10万人的禁军,就是为了对付那些藩镇。

时不我待,禁军组建后不久,他就连续向各藩镇用兵。可他高估了禁军的实力。

晚唐最悲情皇帝,想要振兴大唐却沦为傀儡,一首词说尽忧愤

连续几场讨伐战争下来,不仅没有取得大的胜利,反而让辛辛苦苦组建起来的禁军损失殆尽,并且让朱温等节度使实力越来越大,这也为后面自己的结局埋下了祸根。

没有了军队,他便成了软柿子,成了案板上的鱼肉。

乾宁三年(896年)开始,李晔唐昭宗便成为藩镇之间争夺的战利品。

而藩镇们对这个皇帝也不是很好,需要演一出“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戏码时就用上,不需要时就晾一边,故而昭宗的流亡生涯极为凄惨。

晚唐最悲情皇帝,想要振兴大唐却沦为傀儡,一首词说尽忧愤

遇到粮食紧张的时候他只能自己熬豆麦粥喝,常常饿的连他走路的力气都没有。

可受制于人,又能如何呢?他能做的只是朝着都城长安方向眺望,这期间他作词一首,道尽了他内心那万千忧愤。

《菩萨蛮·登楼遥望秦宫殿》

唐·李晔

登楼遥望秦宫殿,茫茫只见双飞燕。渭水一条流,千山与万丘。

野烟笼碧树,陌上行人去。安得有英雄,迎归大内中。

这首词不事藻饰,真实反映了唐末那混乱的政局和唐昭宗内心深处发出的呼声。

晚唐最悲情皇帝,想要振兴大唐却沦为傀儡,一首词说尽忧愤

词的意思还是很好理解的。

除了最后两句,其他的都是在写景,将自己的情感很好的融入登楼所见的景物之中,渲染出一种悲凉的气氛。

“遥望”、“茫茫”等字一出来,将让人感觉他内心的绝望苦楚。是呀本来是坐明堂的天子,如今却只能受制于人,这如何不让人绝望。

“渭水一条流,千山与万丘”,渭水那头就是长安,我在渭水这头,本来就不算远,可中间却被“千山万丘”给遮蔽了,让自己不得见,这如何不让人忧愁。

远烟笼碧树,陌上行人去”,他举目四望,一眼望过去尽是些让人生愁的景象,更添他内心那无可奈何之情。

晚唐最悲情皇帝,想要振兴大唐却沦为傀儡,一首词说尽忧愤

结尾一句“安得有英雄,迎归大内中”,此时此刻此种局面,李晔是多么希望有挽大厦将倾的英雄能够出现,能够扶持社稷,救自己和李唐江山于水火之中。

可是现实与理想事与愿违,他痛心疾首、悲怆哀戚呼喊和希望的英雄没有出现,有的只是想篡李唐江山的枭雄。

天复三年(903年),朱温带着唐昭宗回到了长安,因此被册封为梁王,授予天下诸道兵马副元帅。

次年,为了上位的朱温就派人杀进李晔寝宫,唐昭宗单衣绕柱躲藏仍然死在对方的刀下。

晚唐最悲情皇帝,想要振兴大唐却沦为傀儡,一首词说尽忧愤

唐昭宗死后,朱温立其子为傀儡皇帝。又三年,朱温篡唐称帝,李唐灭亡。#图文夏日征集令#

李晔在位时虽励精图治,致力中兴,但当时王朝已然千疮百孔,加上自身虽然不昏庸但能力欠缺,最终还是难以挽回大唐气数。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9-06 14: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西夏最窝囊的皇帝,被母亲舅父囚禁,才26岁就气得忧愤而死
...、舅父囚禁,在母亲死后,他依然无法执政,最后被气得忧愤而死,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一、幼年继位此人就是夏惠宗李秉常!李秉常的父亲是西夏毅宗李谅祚,母亲是皇后梁氏,他是西夏的第三
2023-02-11 21:38:00
...出现救驾的英雄,将我迎回长安的皇宫去呢?唐昭宗作为大唐王朝堂堂的皇帝,为什么这样怨天尤人,悲愤无助呢?想当初,他刚刚坐上皇帝的龙椅时,是多么雄姿英发呵!那种勃勃雄心,重新收拾
2024-05-22 06:35:00
​东晋皇帝的寿命一个比一个短,只有一位皇帝寿命超过了五十岁
...又无可奈何,因为他没有多少实权。司马睿越想越生气,忧愤成疾,郁郁而终,终年四十七岁。司马睿第二位皇帝:晋明帝司马绍。司马绍,司马睿的长子,公元323年至325年在位,在位时间
2023-01-25 21:18:00
她在家族被屠尽殆灭后,担任起复国大任
...年,李世民策动了玄武门事变,登上了帝位。颉利可汗趁大唐政权交接,亲率二十余万大军,势如破竹,一直杀到长安城外,在渭水便桥的北岸安营扎寨。李世民一身虎胆,以帝王之尊,单人独骑扬
2023-06-26 11:24:00
励精图治的唐昭宗,咋还一步步把自己搞成傀儡?真相:他太心急了
大唐广明元年(880年)十二月,一队仪卫不整的官军匆匆行进在川陕道上,谁曾想到这会是皇家禁军,且护送的还是当朝天子——唐僖宗。1、田令孜的“噩梦”黄巢攻破潼关后,僖宗皇帝舍弃文武
2024-12-22 14:40:00
揭秘唐昭宗与朱温的权力游戏与悲剧命运
在大唐历史的长河中,有一段时期常常被人忽视,甚至被当作野史来看待。然而,当你深入了解这段历史,你会发现其中的真相远比野史更加离奇和震撼。这段历史发生在公元902年至904年间,大
2024-04-28 21:35:00
唐朝灭亡时的场景到底是什么样的
...煌,直到今天仍然让无数人心向往之。然而,即便是泱泱大唐、举世瞩目的明珠,最终还是走向了灭亡,状况惨烈。大唐的亡国之君——哀帝李柷,原名李祚,唐昭宗李晔的第九子,生于景福元年(
2023-04-25 17:10:00
李光弼:被誉为“中兴第一功臣”,最后却忧愤而亡
...的是,仅仅一年之后,李光弼却因与朝廷发生矛盾,最终忧愤而亡。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一结局呢?首先,功高遭嫉。763年四月,唐代宗下诏对李光弼进行褒奖,并赐予他二千户的实
2024-01-19 05:27:00
装傻三十七年,唐宣宗李忱的隐忍与智慧
唐宣宗李忱像大唐王朝在中后期逐渐走向羸弱,然而这样一个盛世王朝在其日暮西山之际,回光返照一般出现了一个"大中之治"。当时在位的帝王便是唐宣宗李忱,他将当时的国家从内到外治理的井井
2024-01-10 17:18: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名家新作 | 刘强:域外《孟子》学研究的力作 ——《古代朝鲜半岛学史研究》读后
赵永刚教授《古代朝鲜半岛学史研究》是域外《孟子》学研究的力作,该书出版以后,受到学界广泛关注,孟子学研究专家杨海文、徐兴无
2025-09-09 22:15:00
9月9日,美国“鼓岭之友”召集人穆言灵女士携研究团队来到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参访,并向馆方捐赠其二战期间日军印制的宣传画报实物。
2025-09-09 19:36:00
9月5日,湖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官宣2025长江文化艺术季将于9月12日至10月30日在湖北举办。作为核心举办地
2025-09-09 11:38:00
一缕温烟袅袅升 穿越红楼品古香
姜江正在用宋元时期非常流行的焚香方式隔火熏香,品鉴梅花香饼。 受访者供图□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朱静秦可卿的卧室里洋溢的是一股“甜香”
2025-09-09 07:43:00
百岁光耀映经典,千钧笔墨书小兵。日前,“小兵的故事——于明诠主题书法作品展”在市图书馆新馆A馆一层知微展厅开幕。本次展览由石家庄市图书馆主办
2025-09-08 11:43:00
临沂第三十四中学举行八年级英语组暑假读书分享活动
鲁网9月8日讯9月5日,临沂第三十四中学八年级英语组组织了一场精彩纷呈的教师暑假后读书分享活动。在此次分享活动中,多位教师聚焦教育类书籍
2025-09-08 16:38:00
山水意境与体悟哲思结合,问心之旅打造旅游新体验
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500多年前,王阳明因触怒宦官被贬至贵州龙场(今修文县),成就了中国哲学史上无法遗漏的章节——龙场悟道
2025-09-08 17:36:00
传承泉城历史 感悟名人风骨|一场与历史对话的沉浸式研学之旅
9月7日,由济南市文物保护利用中心主办的“这一站,济南!文物研学游”活动第八期“文脉传承·历史名人探访之旅”顺利举行。第一站来到大明湖的汇波楼
2025-09-08 17:37:00
中元节,俗称“鬼节”“施孤节”“亡者节”或“七月半”等,是中华民族古老的传统节日之一。每年农历七月十五日(有些地方是七月十四日)中元节
2025-09-08 18:18:00
铭记历史缅怀先烈 勇担使命强国有我
当 亲 切 的 问 候 萦 绕 在 校 园 , 当 温 暖 的 笑 容 绽 放 在 每⼀ 张 脸 庞 , ⺠ 族 ⼩ 学 的 学 ⼦ 带 着 期 盼 与 欣 喜
2025-09-07 18:45:00
陈纳德雕像前,一眼深情“对望”,胜过万语千言
抗馆公布美国籍抗日航空英烈名录增补和勘误名单,抗日航空英雄和英烈后代捐赠珍贵文物,飞虎队创始人外孙女嘉兰蕙也来了陈纳德雕像前
2025-09-06 09:54:00
30年绘就14年抗战烽火,画家崔宁抗日战争长卷展在龙口开幕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于洋 通讯员 王明城9月5日,在龙口市美术馆,一幅50米长的抗战长卷徐徐铺展,瞬间将观众拉回1931-1945年的烽火岁月——这是退休警营画家崔宁用30年光阴
2025-09-06 12:52:00
淮河三峡第三峡:明光浮山峡
大皖新闻讯 浮山,位于淮河右岸安徽明光段。因南北朝时期,南梁开国皇帝梁武帝萧衍建浮山堰而出名。浮山堰处在淮河三峡中的第三个峡口浮山峡
2025-09-06 15:38:00
9月6日,“河北五超”第四轮,秦皇岛队远征保定,“榜眼”“探花”即将上演论剑争锋!
2025-09-06 19:11:00
抒写庸常中的传奇|读若非小说集《十二盏微光》
读《回煞记》的时候,我心里在想,民俗的东西竟能够带出这样的一片深情,这再一次印证了好的小说对读者而言从来都是一份情感的馈赠
2025-09-06 23:2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