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高中时光,我钟爱的课外读物之一就是《山海经》。每天读几页,我总是将书中的疑问积累下来,然后拿去请教语文老师。但说实话,《山海经》作为先秦时期的重要古籍,以及充满神话传说的最古老书籍之一,里面的字句和词汇用法比一般的文言文更加晦涩难懂。因此,与其说是询问,不如说是与老师一同深入讨论。
然而,真正阅读《山海经》后,你会发现书中的神话传说与如今的华夏文明神话体系有一定出入,却与位于西南地区的神秘三星堆文明有着许多共通之处。1933年,华西大学博物馆的葛维汉和林名均首次发掘了三星堆文明,揭开了这个神秘古蜀国的面纱。然而,当时的战乱让考古调查的工作不得不暂时搁置。直到新中国成立后,三星堆遗址的挖掘才重新成为焦点,尤其是1980年开始的一系列发掘中,大量关于三星堆的新发现震撼了全世界。
1986年,两个祭祀坑中出土了上千件青铜器、金银玉器,以及古城墙遗址的发现,使"三星堆文明"发生了质的变化,成为一个拥有城市、文字、冶炼技术、礼仪祭祀等元素的古代灿烂文明。为何说三星堆文明与《山海经》有关系呢?
首先,目前发掘的三星堆遗址可以追溯至公元前2800年至公元前1100年,距今已有4800年至3100年左右的历史。即便计算炎黄部落时期,三星堆文明依然早于炎黄时期,更是早于夏朝的华夏文明。观察三星堆出土的最具代表性文物,青铜树,尤其是修复完整的那颗高达395厘米的一号神树。这神树的造型是不是让你想起了《山海经》中扶桑树的形象?
《山海经.海外东经》中记载着:"汤谷上有扶桑,十日所浴,居水中。九日居下枝,一日居上枝。"三星堆的一号神树造型,共三层,每层三枝,共有九枝,九只鸟立于其上。这样的形象是否耳熟?没错,正是与《山海经》中扶桑树的形象相符。继而,我们注意到三星堆文明对太阳神鸟的崇拜,尤其体现在来自金沙遗址的太阳神鸟金饰上。这与华夏神话传说中太阳神的地位不同。再来看青铜像,一位神将句芒,扶桑神树的守护神,《山海经.海外东经》记载着:"东方句芒,鸟身人面,乘两龙。"
句芒是春天的神将,而三星堆出土的青铜像与《山海经》中的句芒如出一辙。此外,三星堆遗址中出土的文物与《山海经》中的诸多形象都有着惊人的对应关系,基本上都集中在《东经》的内容上,包括扶桑树、金乌、句芒等。通过这些对应关系,我们是否能够对《山海经》中记载的华夏文明的真实性做出判断呢?
不管《山海经》中的四海八荒到底是否指的是华夏,还是涵盖了整个世界,这其中的许多内容都是值得一读的。我认为相较于欧美的著名游记,例如《格列X游记》等,《山海经》中的内容更加有趣。特别是对一些古代神兽和瑞兽的描写,很可能超出了我们的认知。比如,在《山海经》中,九尾狐并非以妖媚的形象示人,而是被描绘成神兽。
综上所述,三星堆文明与《山海经》的关系并非简单的巧合,而是通过考古发掘和文物对比,我们能够看到这两者之间深刻的联系。三星堆文明的出土文物与《山海经》中的神话传说相符,这让我们更加深入地理解了古代文明之间的交融与延续。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2-19 08: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