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大皖新闻讯 “高考过后,来咨询近视手术的考生明显多了,就诊量上涨了近50%。”安徽省第二人民医院(安徽省眼科医院)副院长、主任医师石磊表示,高考后,医院眼科迎来一波“摘镜热”。
值得注意的是,并不是所有近视人群都适合做近视矫正手术,全飞秒手术、半飞秒手术、准分子激光手术适应人群也有所不同。
门诊:高考生排队预约做近视手术
“我家孩子刚高考完就给他预约做了近视手术,他主要想考警校,对视力有要求。”在安徽省眼科医院,今年刚满18周岁的小张就在妈妈的带领下完成了近视手术。
卡准时间做近视手术的不仅是小张,近期,安徽省眼科医院咨询近视手术的学生明显增多,总体就诊量上涨了50%。显然高考之后做“摘镜”手术成为考生暑期的一件大事。
“很多孩子过来做近视手术主要是为了报考军校、警校,还有参军入伍的,再加上高考完正好满18周岁了,符合做手术的要求。”石磊告诉记者,近视手术一般适合18周岁及以上、两年内近视度数比较稳定的人群。
“目前,近视手术主要分为角膜屈光手术和晶体屈光手术两大类。”石磊介绍,角膜屈光手术通过激光切削角膜,改变角膜中央的形状从而达到矫正近视的目的,像大家熟悉的SMILE全飞秒手术、半飞秒手术、准分子激光手术都属于这类手术。
而晶体屈光手术的原理,简单来说,就是通过手术将一枚与患者近视度数相匹配的晶体放置于眼球内并固定,以达到矫正近视的目的,像大家熟悉的ICL手术就属于这类手术。
专家: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全飞秒”手术
记者注意到,“全飞秒”手术时间短、创伤小、恢复时间快等优势在“摘镜”人群中颇受欢迎。“有很多孩子来到就说要做‘全飞秒’手术,说这个手术恢复快、风险小,但实际上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石磊介绍,“全飞秒手术”角膜稳定性高,术后没有角膜瓣相关的并发症。此外,适宜人群也比较广泛,尤其适合外界环境较为复杂或恶劣、可能激烈碰撞对抗的职业,如军人、警察、飞行员、运动员、户外活动爱好者等。
但是不是所有近视患者都可以做“全飞秒”手术。石磊坦言,要根据每位患者检查的情况选择手术方式。“目前各类近视矫正手术并没有绝对的优劣好坏之分,每个人的眼部条件都不同,没有绝对最好的手术方式。应该根据具体检查结果,听取眼科专家的专业分析,最后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术式才是最好的。”石磊说道。
据介绍,“全飞秒”手术适合近视度数1000以内,散光500以内的患者;半飞秒一般适用于半飞适合近视度数1200以内,散光600以内的患者;而ICL晶体植入一般适用于适合近视度数1800以内患者。
值得注意的是,参军和报考军校的近视患者不可以选择晶体植入的手术方式,如果患者有入伍需求需要提前半年进行手术,具体注意事项需要依据国家文件要求与医生充分沟通。
警惕:术后不注意卫生,当心视力下降不可逆
“有一些人群不适合做近视手术。”石磊提醒,近视矫正手术的适龄人群一般在18到45岁,且两年内度数稳定,但是有一些人群并不适合做手术。比如患有圆锥角膜或其他角膜扩张性疾病、重度干眼症及眼部活动性炎症的人群;患有青光眼、白内障的人群;角膜过薄的人群等。
值得注意的是,近视手术完不注意卫生可能会引发眼部感染。石磊提醒,目前天气炎热,人体流汗较多,要特别注意不能让汗液流进眼睛里。
“有些患者术后不注意卫生,感染了角膜炎,可能导致视力下降不可逆。”石磊表示,一般手术后早期需要使用抗感染、抗炎、促进角膜上皮修复以及稳定泪膜的滴眼液。术后一个月内眼睛不能进水,突发眼红、眼痛、视力急剧下降等需马上复查;三个月内避免风沙入眼、避免眼睛受到撞击;三个月以后才可以从事游泳等水上运动。
“任何近视手术都不能彻底治愈近视。”石磊强调,近视是一种眼部疾病,大多数是由于眼睛内眼轴变长导致的近视,即轴性近视。近视手术与戴眼镜相同,仅能改善视力,并不是根治性治疗。即使做了近视手术,已增长的眼轴不会改变,与近视相关的眼底病变风险不会降低。因此,近视手术后依然要注意用眼卫生,养成科学用眼的习惯,才能长时间保持近视手术的效果。
石磊提醒大家,想要“摘镜”的小伙伴,需要去专业正规的眼科医院进行全面的术前检查评估。由专业的眼科屈光医生根据个人眼睛情况以及职业、生活等需求等来制定适合自己的手术方案,才能达到理想的术后效果。
大皖新闻记者 叶晓 徐琪琪 实习生周宇 柏丽云
编辑 张思平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6-27 17:45:08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