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读书之年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4-19 11:45:00 来源:杭州网

每一个阅读者都有一个“最美阅读故事”,都在改变着每一个人。很多时候,我们把自己也变成了一本书。

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

——唐·王贞白《白鹿洞》

1.

我读初中的时候是20世纪的80年代,街上有很多报刊亭,当时的书大多是一元左右,杂志也是。在文二路下宁桥这个地方有一个报刊亭是一位老太太开的。那个时候我已经开始喜欢文学,经常去她那里买《人民文学》《收获》之类的杂志,我对文学的基础教育来自于此时。

特别喜欢的是《收获》,虽然初中生的理解能力并不一定符合这个杂志的定位。《收获》封面的字体是繁体字,我当时不知道这个“穫”怎么读,有一次跟老太太说:“请帮我把这本《收穗》拿来。”她非常奇怪地看着我,说,“这里哪有《收穗》这本书?”我说就是第几排第几本,她说这是《收获》,不是《收穗》!

老太太鄙夷的眼神是我此生难忘的,带着居高临下的傲慢,像是一本深奥的书拒绝读者,我一直觉得那是文化的积累所带来的。在以后的很多年里,这眼神如同影子追随着我,并非羞耻,但就是骨鲠在喉,因为我把“收获”读成了“收穗”。在老太太的眼神中,当时整个人都懵掉了,整个脸都在发烫,但即使如此,还是执着于把书买了下来。

不求甚解和如饥似渴这两个看似矛盾的态度,是我读书过程中左右摇摆的两极,可能很多人也是这样。在这两者之间,我找到了虚构与真实之间的平衡,并在那里看到自己清晰的形象:我喜爱什么样的人生,我在书中能够获取到的知识,我用这些意象让自己完整起来。

一个人面对书,其实是一个抵达的过程,尽管有时候,我们会误入歧途,但更多的时候我们能够不断重新确定方向。

就像很多年后,我终于可以坦然说出当年的这段窘迫和尴尬,但我并不怨恨当年那个老太太,甚至隐隐有些感激她的眼神,毕竟,她还是把书卖给了我,就像是一件礼物。

2.

无论有多少交游和旅行,我的人生依然是狭窄的。从更大的视角去看,书其实是平行世界的存在,当我们从一本书到另一本书,无疑是从一个世界来到另一个世界,所带来的惊奇和波澜会迎来经久的回声。

书有它的疗效,但这个疗效因人而异。

前几天,我去参加乔司监狱的“2024读书季”活动,在明亮而沉重的太阳底下,面对一个特殊人群。他们因为自身种种欲望的诱惑而身陷囹圄,读书成为他们的一个通道,读世界,也在读自己。

那个时候我想,我们有时候也是在这样狭隘的井中:在低谷和高潮之间摇摆。对于我来说,摆脱某种压抑情绪的方法有很多,比如10公里左右的长跑,比如阅读一本自己喜欢的书。最重要的,是对自己心态的调节,让自己平静下来,既不要自艾自怨,也不要自我膨胀,把生命看作一个过程,目前只是在过程之中。

对他们来说,阅读书籍的过程,可能也是一段重新相信自己、认识自己的过程。也许,在读别人坚强的灵魂时,他们也可以战胜过去的自己,塑造一个新的自己。

这本书需要自己来写:命运之书。

每一个人其实都一样,杜甫写过一首《柏学士茅屋》,把为什么要读书诠释得清清楚楚:“碧山学士焚银鱼,白马却走深岩居。古人己用三冬足,年少今开万卷余。晴云满户团倾盖,秋水浮阶溜决渠。富贵必从勤苦得,男儿须读五车书。”

很多时候,书就是为自己读的,只要你有心去读,书对于每个人都是公平的。

3.

“书非借无以读也。”关于读书,这是颇为经典的一句话,也是对心态的一种描摹:得不到的总是最好的。

人心有时候非常吊诡,对于读书也是一样,于我,是恨不得把书都买下放在书房中才心满意足。我把自己比作是书蠹,就是在书页之中才能悠然,这意思在唐代诗人皮日休的笔下有着生动的描述:

家资是何物,积帙列梁梠。

高斋晓开卷,独共圣人语。

英贤虽异世,自古心相许。

案头见蠹鱼,犹胜凡俦侣。

皮日休的这首诗就叫做《读书》,而书蠹还有一些很好听的名称,比如衣鱼、壁鱼等,最直白的就是叫做书虫。

前年我重新装修了一下住房,因为担心书放不下,我跟设计师说:除两个卧室之外,所有的墙壁都设计成书架。设计图纸出来以后,我并不满意,重新设计,后来整套房子布满了书架。现在书架全部放满了书,还有很多不常看的书打包放到了地下室里。

设计师当时一脸茫然,大概很少遇见这样的客户。

事实上,从见书就买到如今,我也在成熟:现在不会冲动了,只有看到确实好的才会买。但某一个作家的某一本书,尤其是翻译某一个外国作家的好书,我会买各种各样的版本,比如说纳博科夫的《说吧,记忆》,我至少有四个以上不同的版本。各种版本的译作对照着读,会有意外的收获。

读书人的世界,是丰富的,或许它会以一种单调的形式呈现。

4.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的《劝学诗》如此写。但是在我看来,读书从何时开始都不会晚,这和元代大画家黄公望从50岁开始才真正绘画是同样的道理。

或许每个人的人生很窄,很平淡,但读书会带来很多丰富性,有很多时候你期待成为某一种人,它会带给你相应的感受。

在我6岁刚刚识字的时候,爷爷带我到镇上,问我要什么礼物?我说给我买本书。我们来到新华书店,买了叶永烈写的《小灵通漫游未来》。那个时候只有这类书我能够看懂,里面有插图,这本书打开了我的视野,而书中预言的很多东西现在都已经实现了,比如手机等。

这对当时一个懵懂的乡村孩子来说是何等的震撼:没有线,能够通话;能把米培育成西瓜一样,一顿饭就煮一颗米就可以了。

读书对人生的这种雕琢其实一直都有,就像最近正在杭州发起的寻访“最美阅读故事”,每一个阅读者,每一个故事,都在改变着每一个人。阅读,当然不是在某个简短的时间,而是在我们的一生中,很多时候,我们把自己也变成了一本书。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4-19 14: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红楼梦:亲戚串门后赖着不走,主人给面子巧妙撵人,却遭客人讽刺
红楼梦演义82:老太太出资庆寿诞,大小姐点戏含讥讽却说史湘云在贾府呆了几天就要回家。贾母却说再两天是薛宝钗的生日,让她过了生日再去。并叫来王熙凤,出资二十两银子,吩咐她张罗戏酒过
2024-10-03 17:39:00
重庆69岁老太太袭警被击毙,现场细节曝光
...区发生的一起案件引起了网友的关注和讨论。一名69岁的老太太因袭警被击毙,乍一听这个新闻很多人都感到难以置信,为什么一个69岁的老太太会袭警呢?现场细节曝光后,人们才恍然大悟。
2024-09-29 10:49:00
花甲之年的我,哭过笑过,风雨过后,活得风轻云淡
我是一名花甲之年的小老太太,大半辈子中,虽然生活赐给了我一身伤,但是我都关关难过,我关关过!如今,苦尽甘来!再回头看看自己走过的路,吃过的苦,流过的泪,都早已不算啥事儿了,充其量
2025-03-19 09:46:00
鲐背之年的聚会
...。没多久,家里门铃响了,前后脚来了一位老爷子和一位老太太,两人都拎着轻巧的尼龙布包,布包的拎手上拴着粗绳子,上面系着免费公交卡。老爷子带来了栗子发糕,老太太带来了菜肉馄饨和一
2024-04-02 01:04:00
《熟年》:3个悬念被揭开,老太太结局成谜
...个悬念,进而揭示其中的家庭恩怨,抛砖引玉。01悬念一老太太倪老太太处在垂暮之年,她的故事与养老有关。寿宴之后,这位可怜的老者因误食药物入院,引出健忘症的问题。在近日播出的剧集
2023-06-15 11:59:00
单身小老太一人一屋,三餐四季,活得不慌不忙,混得还不算孬
我是一名64年的龙女,一名单身小老太太,20年前,丈夫病逝。至今我都是一个人刷单帮,一直都没在找。没找的原因,不是自己有多么的清高。而是,怕再婚带着一个女儿,生活过得鸡飞狗跳,一
2024-10-04 09:59:00
八旬老太转账300万,工作人员立即报警,查明她的身份后众人惊了
...买车,投资理财,买名牌服饰……然而,一位耄耋之年的老太太,给出了一个让所有人震惊不已的答案。2018年的8月,白发苍苍的她走进银行,要求进行一笔高达300万的巨额转账。银行工
2023-09-24 21:35:00
大儿媳从来不喊妈,69岁生日宴上我把财产给了老二,她还有脸问
张老太太是村里人人敬重的老人,辛苦了一辈子,把两个儿子拉扯大。如今,她住在老家,身边只有大儿子张强和儿媳李丽。李丽结婚十多年了,从来不喊她“妈”,总是以“您”相称,让张老太太心里
2024-06-16 11:42:00
110岁 杭州最长寿老人是临平奶奶项彩凤
...绵绵的杭州,潮湿的空气中散发着丝丝寒意。初见项彩凤老太太时,她正躺在床上盖着被子闭目养神,上身穿着暗红色菊花刺绣外套,显得格外喜庆。“外婆,都市快报的记者来看你了。”外孙陈金
2024-03-01 07:23: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一代名相张英墓修缮工程通过用地预审
大皖新闻讯 9月9日,安徽省自然资源厅正式批复了张英墓修缮工程通过用地预审与选址意见。张英(1638年~1708年),字敦复
2025-09-13 12:52:00
省内唯一! “艰苦卓绝十四年——东北人民抗战史实陈列”入选“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主题陈列展览推介名单”
近日,中央宣传部、中央网信办、国家文物局发布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主题陈列展览推介名单。由长春伪满皇宫博物院东北沦陷史陈列馆主办的“艰苦卓绝十四年——东北人民抗战史实陈列”成功入选
2025-09-13 16:19:00
“草鞋兵”出征,无数家庭破碎:“我们没打算活到冬天”的悲壮谁懂?
“在1937年到1945年这段时间里,我们贵州出兵的总人数接近64万,大家都知道川军出川是浩浩荡荡极为悲壮的,但是其实如果把我们黔军出黔的这64万左右的人数除以当时贵州的总人口
2025-09-13 16:24:00
抗战有多拼?贵州“草鞋兵”浴血出征
贵阳市北郊海天园内,矗立的贵州人民抗日战争纪念碑,诉说着那段悲壮而又辉煌的历史。贵阳市北郊海天园内,贵州人民抗日战争纪念碑巍然矗立
2025-09-13 17:27:00
9月12日,唱经楼文化激励暨“开笔礼”活动在太原市唱经楼举办。进入新学期的学子们在这座古建中,完成人生“第一笔”,开启求知问道新旅程
2025-09-13 19:06:00
讲好十堰档案故事 弘扬红色革命精神——2025年十堰市“红领巾读档人”活动记略
十堰广电讯(通讯员 詹浩)档案是凝固的历史,少年是跳动的未来。当新时代的红领巾遇见泛黄卷帙里的岁月印记,当稚嫩童声触碰厚重历史的脉搏
2025-09-12 09:32:00
东湖评论:光耀通城,义举传千秋
夫通城者,鄂南明珠,钟灵毓秀之地,蕴德含仁之乡。山川形胜,承天地之瑞气;人文炳蔚,传千古之遗芳。见义勇为之风,于斯盛矣
2025-09-12 10:00:00
丰县史志办与图书馆联袂举办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图文展
9月6日,丰县史志办与图书馆联袂举办、为期一月的“丰县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图文展”在县图书馆拉开帷幕。此次布展,旨在通过丰富的历史资料和生动的图文展示
2025-09-12 10:55:00
大禹文化⑥丨大禹一生干了三件事
【编者按】大禹文化是华夏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地理与人文价值。德州是大禹治水重要区域,禹城市因与大禹治水的历史渊源而得名
2025-09-12 11:32:00
济宁举办《抗战三部曲》报告会,近100名读者与英雄后代参会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陈丹2025年9月10日晚,由山东省作家协会、济宁市政协指导,济宁市读书协会、济宁市作家协会主办的《<抗战三部曲>
2025-09-12 11:55:00
笔墨传薪 艺贯中西——书法家王世芳的艺术人生与文化使命
【引言:一位退役军人的笔墨传奇】在当代书坛,有这样一位艺术家:他以军人的坚韧锤炼笔力,以学者的深邃贯通古今,用一幅幅作品架起中外文化交流的桥梁
2025-09-12 12:38:00
河北迁安:基层干部历时四年著长篇抗战题材小说《长城谣》
图为魏江荣走访长城。河北新闻网讯(张泽慧、朱艳辉、李敏丽)近日,河北省迁安市五重安镇基层干部魏江荣(笔名魏江蓉)创作的长篇抗战题材小说《长城谣》
2025-09-12 14:35:00
【马上见】长江文明,中华风骨
..从雪山到东海,奔腾6300余公里的长江,流经十三个省区市,孕育了厚重磅礴而丰富多彩的长江文化,涵养了中华文明。习近平总书记强调
2025-09-12 16:47:00
【AI编辑部】杜甫携好友在第十四届酒博会再续《饮中八仙歌》
千年之前,杜甫于长安酒肆以一首《饮中八仙歌》定格盛唐酒魂,通过描绘八位嗜酒名士的醉态群像,既展现了盛唐文人士大夫乐观放达的精神风貌
2025-09-12 19:36:00
文化中国行丨开放包容:不尽长江滚滚流
文明产生于河流。根据古代文献和传说,长江流域曾经生活着炎帝、祝融、共工、伏羲、女娲、蚩尤、盘瓠等早期先民,其中炎帝因为创制耒耜农具
2025-09-12 19:5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