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际

刘和平:埃尔多安以微弱多数票胜选,反映土耳其深层次问题

类别:国际 发布时间:2023-05-30 08:47:00 来源:直新闻

刘和平:埃尔多安以微弱多数票胜选,反映土耳其深层次问题

直新闻:当地时间28日深夜,土耳其最高选举委员会主席艾哈迈德·耶内尔表示,根据对99.43%票箱的计票结果,埃尔多安赢得52.14%的选票,反对党阵营“民族联盟”候选人克勒奇达尔奥卢获得47.86%的选票,现任总统埃尔多安在第二轮总统选举中胜出,再次当选总统。对于土耳其大选的结果,您有些什么样的观察?

特约评论员 刘和平:其实,自从土耳其国父凯末尔一百年前建立土耳其共和国并开启土耳其的世俗化道路以来,土耳其就一直存在着伊斯兰化与世俗化、西方化与保守化的两条道路与两股势力之争。

在这次选举中,埃尔多安把自己描绘成了伊斯兰价值观的捍卫者,去西方化道路的推动者,并因此得到了土耳其宗教保守派的支持。而反对派候选人克勒奇达尓奥卢则高举起了世俗化与西方化的大旗,尤其是主张政府应该禁止土耳其妇女在公开场合佩戴头巾。在俄乌战事上,埃尔多安偏向俄罗斯,而克勒奇达尓奥卢则完全站在西方与乌克兰一边。

在这种情况下,克勒奇达尓奥卢以微弱的差距挑战埃尔多安失败,只能说明这是土耳其主张西方化与世俗化力量的一次挫折,并不意味着根本性的失败。相反,两人的得票如此接近,还意味着土耳其国内的世俗化与西方化力量正在强势崛起,已经对伊斯兰化与保守派力量构成了严峻的挑战。

刘和平:埃尔多安以微弱多数票胜选,反映土耳其深层次问题

直新闻:那对于埃尔多安以微弱的多数票胜选,您又怎么看?

特约评论员 刘和平:至于埃尔多安这次之所以会赢得如此艰难,我认为,这实际上反映出,土耳其国内民众在对待埃尔多安的态度上,已经出现了严重的撕裂。

这背后的原因就在于,一是一部分主张世俗化与西方化的土耳其民众对埃尔多安的政治强人作风不满,尤其是对其改变国体将土耳其总统一职由虚变实的做法,持保留态度,二是一部分民众对其在任期间未能解决土耳其的经济与民生问题反而一味地强打民族主义牌与安全牌感到不满。

而在我看来,在某些特殊情况下,民族主义牌与安全危机牌或许可以起到一时的作用,从长远来看,仍然是民以食为天,埃尔多安连任后的真正挑战,仍然在经济与民生问题上。

刘和平:埃尔多安以微弱多数票胜选,反映土耳其深层次问题

直新闻:那埃尔多安的连任,又会对接下来的俄乌局势产生什么影响?

特约评论员 刘和平:我注意到,拜登与英国首相苏纳克在祝贺埃尔多安胜选的时候,都不约而同地强调了土耳其的北约成员身份与当前北约面临的安全威胁。这显然是想拉住埃尔多安,呼吁其在俄乌战事上不要脱离了北约这个队伍不要独自行动。而普京则赞扬了埃尔多安在任内加强国家主权和奉行独立外交政策的努力。其言下之意就是,“哥们,跟着我走,不要听北约忽悠”。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双方都对埃尔多安展开了攻心战。

不过我认为,外界不要夸大了土耳其与埃尔多安对于俄乌战事的影响。首先,埃尔多安在外交上其实是一个真正的务实派,俄乌冲突爆发后,他在俄乌两边搞平衡,只不过是为了实现土耳其国家利益的最大化;其次,我们都不得不面对一个现实,至少在目前为止,以北约为首的广义上的西方,在军事和经济实力上仍是这个世界的霸主,他们不仅掌控着欧洲局势的走向,更掌控着俄乌冲突的走向。这一点,连普京都无可奈何,更不要说埃尔多安。在这种情况下,只要接下来俄乌冲突进一步出现了不利于俄罗斯的进展,埃尔多安就会为了自己的国家利益,跟着强势的一方走。

作者丨刘和平,深圳卫视《直播港澳台》特约评论员

编辑丨李怡,深圳卫视直新闻主编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5-30 09:45:1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俄乌互指对方欲炸毁核电站,北约为何保持沉默?
...瑞典听的,而是讲给土耳其听的,尤其是讲给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听的,是在给埃尔多安施加政治压力,尽快为瑞典加入北约放行。那么根据媒体报道,埃尔多安至今仍然拒绝放行瑞典的原因,是因
2023-07-07 14:09:00
巴以爆发冲突,为何埃尔多安反应最强烈?土耳其整个国家“变”了
因为巴以冲突,埃尔多安在柏林和德国人直接杠上了。埃尔多安甚至还直言不讳地告诉德国人:他不欠以色列任何东西,也不负任何“债”。听起来倒是有“揭短”的意思。这次巴以冲突以来,土耳其的
2023-11-19 13:06:00
埃尔多安面临重重不确定因素挑战
...返回家园。视觉中国供图6月3日,连任成功的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在大国民议会宣誓,开启为期5年的新一轮总统任期。他在就职仪式上表示,土耳其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团结一致,承诺在新
2023-06-08 12:24:00
土耳其地震暴露出哪些问题?将如何影响埃尔多安的执政生涯?
...乱劫掠事件,土耳其军方已经在多个灾区开展巡逻。总统埃尔多安警告称,当局会采取行动,动用紧急权力严惩违法者。 凤凰观察:地震必将影响埃尔多安的政治前途土耳其地震发生之后,不少
2023-02-13 15:18:00
土耳其总统大选,六大反对党“围剿”埃尔多安,美已在悄悄布局
...疑会影响土耳其经济的复苏进程。如果做不好这项工作,埃尔多安政府显然会遭到批评。对埃尔多安政府来说,危机不仅仅是资金方面的压力,没想到此次地震爆出来了一个政治方面的严重问题,就
2023-03-10 17:26:00
埃尔多安胜选,中俄的棋都走活了,中巴走廊布局,是时候派大用场
近日,土耳其总统大选落下帷幕,最高选举委员会表示埃尔多安在第二轮投票中获胜,第三次连任基本上是板上钉钉了。对此,俄罗斯总统普京第一时间向埃尔多安发了贺电,并特别提到了俄土两国的大
2023-05-29 18:00:00
埃尔多安惊险胜出,美国不想看到的事发生了,普京再次笑到最后
文/君剑据俄卫星社29日报道,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已经宣布,他在最新一轮大选计票中,获得胜利。环球网报道显示,在统计超过99%的计票结果之后,埃尔多安得票过半,达到52.14%。他
2023-05-29 11:53:00
松口同意瑞典加入北约,埃尔多安态度为何急转弯?
...之路上又少了一个障碍。就在10日早些时候,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还表示,只有给土耳其加入欧盟打开通道,才会给瑞典加入北约“开路”。埃尔多安的态度为何“急转弯”?土耳其的松口又会对
2023-07-12 13:36:00
深度 | 埃尔多安访俄见普京:能否为黑海港口农产品外运协议带来转机?
在外界瞩目下,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9月4日开启俄罗斯之行,与俄罗斯总统普京在俄罗斯索契举行会谈,讨论能源、贸易、经济等议题。在黑海港口农产品外运协议面临冻结危机之际,商讨协议的新方
2023-09-05 11:39:00
更多关于国际的资讯:
台风“海鸥”已致菲律宾204人死亡 109人失踪
△菲律宾宿务省发生洪水灾情据菲律宾国家减灾委消息,截至11月8日上午6时,台风“海鸥”已经导致菲律宾204人死亡,109人失踪
2025-11-08 15:21:00
土耳其伊斯坦布尔首席检察官办公室7日发表声明,对包括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在内的37名嫌疑人发出逮捕令,指控他们涉嫌在加沙地带犯下“种族灭绝”和“反人类”罪行
2025-11-08 13:47:00
秋风扫尽落叶,万物悄然收藏。11月7日,立冬,这天起冬季正式拉开序幕,人们如何迎接冬季的到来,有着怎样的期待?记者走上街头
2025-11-07 20:02:00
11月7日,“驻华使节中国行·走进京东——进博之夜·全球好物享购中国”活动在京举办。17国驻华使节齐聚京东总部,参观国家馆展台
2025-11-07 21:37:00
“驻华使节中国行·走进京东”活动11月7日在北京举办。匈牙利驻华使馆二等秘书邵凯婷(Sogor Katalin)做客京东全球购直播间。责编:李驿达、张霓
2025-11-07 21:38:00
“驻华使节中国行·走进京东--进博之夜·全球好物享购中国”活动11月7日在京举行。17国驻华使节齐聚京东总部,参观国家馆展台
2025-11-07 22:10:00
11月7日,“驻华使节中国行·走进京东——进博之夜·全球好物享购中国”活动在京举办。17国驻华使节齐聚京东总部,参观国家馆展台
2025-11-07 22:41:00
11月7日,“驻华使节中国行·走进京东——进博之夜·全球好物享购中国”活动在京举办。17国驻华使节齐聚京东总部,参观国家馆展台
2025-11-07 23:12:00
据新华社消息 由中国企业制造的双层列车日前在奥地利首都维也纳亮相,将用于维也纳与萨尔茨堡两座城市间客运铁路运营。这是中国制造双层列车首次正式投入奥地利客运铁路系统
2025-11-06 09:02:00
中国网11月6日讯 据外交部网站消息,2025年11月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应约同英国外交大臣库珀通电话
2025-11-06 23:46:00
中国网11月6日讯应国家主席习近平邀请,泰国国王哇集拉隆功将于11月13日至17日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外交部发言人毛宁6日在例行记者会上介绍有关安排和中方期待
2025-11-07 00:49:00
当地时间11月6日,韩国蔚山一处大型建筑物倒塌,或致6人被埋。来源 央视新闻客户端编辑 陈美伊二审 杨韬三审 闵捷
2025-11-06 20:05:00
海外网11月5日电 据美国《纽约时报》11月4日报道,美国联邦政府持续停摆时长突破历史记录,但美国两党之间的矛盾依旧难以调合
2025-11-05 18:12:00
11月3日,新西兰移民局宣布,即日起,中国护照持有者如从澳大利亚入境,且持有有效澳大利亚旅游、工作、学生或家庭签证,可免签入境新西兰
2025-11-05 20:04:00
巴西总统卢拉4日在巴西北部帕拉州首府贝伦签署法案,决定在11月11日至21日期间将巴西首都由巴西利亚迁至贝伦,以配合即将在贝伦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三十次缔约方大会(COP30)
2025-11-05 22:0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