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青年报
2023年新年伊始的上海市政府工作报告中,“青年”一词出现多次,其中明确提出开展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试点。年初,上海确定全域推进青年发展型城区建设试点,全市城区建设试点17个(含临港新片区),首批青年发展型街镇建设试点29个。
来到一座城市的理由有千万种,但最终让人留下的是获得感、幸福感和归属感。上海这座“光荣之城、奋斗之城、梦想之城”,正以最大力度释放出最大诚意,让青年了解上海、爱上上海、留在上海。
■03
□青年报评论员 陈嘉音
2023年新年伊始的上海市政府工作报告中,“青年”一词出现多次,其中明确提出开展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试点。年初,上海确定全域推进青年发展型城区建设试点,全市城区建设试点17个(含临港新片区),首批青年发展型街镇建设试点29个。
青年是创新发展活力的源泉,是一座城市决胜未来的关键。一直以来,上海“花心思、下力气”为青年人筑城。在今年上海两会上,市人大代表、团市委书记、上海市青年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主任上官剑,提出从创新、人才和就业三个方面,将青年发展型城市的建设蓝图变为“施工图”。
如何创新?创新不是单纯地追求最完美和最卓越,也不是仅仅追求数字上的突破,而需从源头入手,将创新的种子播撒到每一位青少年的心里。要在青少年中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就要有实实在在的载体。上海共青团通过创新学院分院、创新实验室等枢纽节点,打造青年科创、文创、社创、乡创的集聚地,让年轻人在家门口实现创新创业,吸引更多“有趣的灵魂”在上海相遇。
何为人才?这是一个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的伟大时代。上海有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世界级产业集群,还有电子信息、生命健康、汽车、高端装备、先进材料、时尚消费品等重点产业。大量的人才在这里汇集。在17个青年发展型城区(含临港新片区)、29个青年发展型街镇建设试点中,不少实施方案包括了人才政策。聚上海,奖人才,用实实在在真金白银,“砌好”青年人才“蓄水池”。目前,上海正在依托128个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以及高职院校和企业的产教融合,让更多青年掌握一技之长,让三百六十行人才辈出。
同时,我们也应该知道,人才并不是高学历精英的专属名词。经历过去年初“大上海保卫战”的人都知道,那些在空无一人的街道上送药送货的外卖小哥,那些让一座座方舱医院在短时间内拔地而起的建筑工人,同样也是这座城市不可或缺的人才。一直以来,上海也让新兴行业青年和弱势青年群体感受到城市的温情与善意。例如各级团组织持续推动出台惠及青少年的举措与项目,为快递小哥建立驿站,帮助长期失业青年实现就业创业,推出“萤火虫点亮计划”等。这些举措让青少年感受到城市温度,对城市的发展心怀认可、满含期许。
从何稳就业?就业是民生根本,也是青年所需。今年上海将有23万名大学毕业生,有一定的就业压力。上海市人保局正在推动机关单位、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尽量扩大招聘规模。从街镇到园区,从高校到各级团组织,一个个“乐业服务”和信息平台搭建起来,一个个“一对一”就业结对帮扶计划、毕业生就业精准帮扶计划、实习“扬帆计划”、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乡村创业帮扶计划实施起来,为“保就业”“稳就业”护航。值得一提的是,新业态新模式下,灵活就业形式不断涌现。
一个人爱上这个城市,大部分是爱上自己在这个城市的经历,而不单单是这个城市的风景。建设青年友好型城市是整个上海各级部门都应该关心和投入资源与力量的重任。青年不是模糊的群体,而是一个个具体的人,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社会融入、婚恋交友、老人赡养、子女教育的操心事、烦心事。只有服务好青年发展,回应解决好青年需求,才能让青年与城市实现双向奔赴,让心怀梦想的年轻人主动担负起时代赋予的使命责任,在担当中历练,在尽责中成长,在广阔天地中绽放。
来到一座城市的理由有千万种,但最终让人留下的是获得感、幸福感和归属感。上海这座“光荣之城、奋斗之城、梦想之城”,正以最大力度释放出最大诚意,让青年了解上海、爱上上海、留在上海。
2023年新年伊始的上海市政府工作报告中,“青年”一词出现多次,其中明确提出开展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试点。年初,上海确定全域推进青年发展型城区建设试点,全市城区建设试点17个(含临港新片区),首批青年发展型街镇建设试点29个。
来到一座城市的理由有千万种,但最终让人留下的是获得感、幸福感和归属感。上海这座“光荣之城、奋斗之城、梦想之城”,正以最大力度释放出最大诚意,让青年了解上海、爱上上海、留在上海。
■03
□青年报评论员 陈嘉音
2023年新年伊始的上海市政府工作报告中,“青年”一词出现多次,其中明确提出开展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试点。年初,上海确定全域推进青年发展型城区建设试点,全市城区建设试点17个(含临港新片区),首批青年发展型街镇建设试点29个。
青年是创新发展活力的源泉,是一座城市决胜未来的关键。一直以来,上海“花心思、下力气”为青年人筑城。在今年上海两会上,市人大代表、团市委书记、上海市青年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主任上官剑,提出从创新、人才和就业三个方面,将青年发展型城市的建设蓝图变为“施工图”。
如何创新?创新不是单纯地追求最完美和最卓越,也不是仅仅追求数字上的突破,而需从源头入手,将创新的种子播撒到每一位青少年的心里。要在青少年中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就要有实实在在的载体。上海共青团通过创新学院分院、创新实验室等枢纽节点,打造青年科创、文创、社创、乡创的集聚地,让年轻人在家门口实现创新创业,吸引更多“有趣的灵魂”在上海相遇。
何为人才?这是一个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的伟大时代。上海有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世界级产业集群,还有电子信息、生命健康、汽车、高端装备、先进材料、时尚消费品等重点产业。大量的人才在这里汇集。在17个青年发展型城区(含临港新片区)、29个青年发展型街镇建设试点中,不少实施方案包括了人才政策。聚上海,奖人才,用实实在在真金白银,“砌好”青年人才“蓄水池”。目前,上海正在依托128个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以及高职院校和企业的产教融合,让更多青年掌握一技之长,让三百六十行人才辈出。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1-14 10:45:1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