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重庆彭水:小红薯“长”成了致富大产业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2-12-14 19:33: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中国新闻网

重庆彭水:小红薯“长”成了致富大产业

图为在重庆市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新田镇石龙村,村民正驾驶着拖拉机在采挖红薯。赵勇摄

中新网重庆12月14日电 题:重庆彭水:小红薯“长”成了致富大产业

作者 杨元忠 赵勇 廖唯

红薯、洋芋、玉米曾是重庆市彭水县山村的“三大坨”。近年来,彭水县种植红薯30多万亩,年产值6亿元,以前“三大坨”之一的红薯如今成为“香饽饽”。

46岁的罗云容是石柳乡正洞坪村村民,今年她种植了400多亩红薯。“一家人种植上百亩红薯,以前想都不敢想。”她说,以前种地全靠人力,一个家庭最多种植5亩左右的红薯,一年到头人累得不行,还挣不了钱。于是,她选择了外出务工。

随着当地交通条件的改善,2014年,罗云容回到村里流转土地,规模化种植红薯,这一年她试验种植了40多亩。“在家有收入,还能够看娃照顾老人。”

从此,罗云容下定决心在村里种植红薯,为了节约劳动力成本,她不断探索机械化耕作。“这里海拔高,土层厚,适宜耕作,但是农田分散呈碎片化,耕作条件较差。”罗云容说,虽然用上了微耕机作业,每年的红薯种植面积始终在100亩左右。

重庆彭水:小红薯“长”成了致富大产业

图为在重庆市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新田镇石龙村,村民正驾驶着拖拉机在采挖红薯。赵勇 摄

近年来,当地政府对农田进行综合整治,加大产业路、灌溉用水等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善耕作条件。随着高标准农田的整治,罗云容购买了全套的红薯种植机械设备,并学会了所有设备的操作,翻地、起垄、采挖,都能够实现机械化。

“一台机器每天能耕作20多亩地,种地变得越来越轻松。”罗云容说,有了机械设备的投入,她家红薯种植面积从100余亩增加到400多亩,年收入也由以前的几万元增长到20多万元。

彭水县农技推广中心粮油蔬菜科科长罗启燕表示,随着耕作条件的改善,以前很多撂荒地变成了良田,为促进规模化生产提供了基础条件,彭水每年红薯种植稳定在30万亩以上。

在实现规模化种植的同时,彭水县还着力研发培育本地红薯新品种,让红薯品种更加符合彭水“水土”。罗启燕说,彭水县成立红薯技术研发中心、专家大院、培训中心等,积极开展红薯新技术、新品种、新成果的引进、试验、推广及产业化研究,为全县红薯产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重庆彭水:小红薯“长”成了致富大产业

图为在重庆市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郁山镇钟鼓村,村民正在红薯种植基地忙碌着采挖红薯。赵勇 摄

近段时间,位于彭水县新田镇石龙村的利源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红薯加工车间内,料槽、洗薯机、悬泥棒、分离机等机械设备不停运转,对红薯进行清洗、碾碎,最后沉淀为红薯淀粉;一旁的粉丝加工车间,工人将红薯水粉通过机器蒸熟、压制成型,剪切成条,晾晒、称重、包装,一箱苕粉制作完成。

从一个个红薯运进工厂,到一件件粉丝送到消费者手中,小红薯瞬间变得“高大上”。

“以前只是传统的加工,红薯的价值完全没有体现出来。”企业负责人罗远周说,2016年,企业引进全自动生产线,延长加工产业链,生产出方便红苕粉丝、土豆面条等产品,远销湖南、湖北、四川、贵州等地。现在,企业每年要加工7000吨左右的鲜红薯,产值接近2000万元。

罗启燕表示,现在,彭水县全年生产红薯淀粉2.5万吨、粉丝1.56万吨,粉皮粉块0.8万吨,实现产值达6亿元,一个小红薯,已然“长”成了让村民增收致富的大产业。(完)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2-12-14 22:07:5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更多关于彭水,重庆,红薯,产业的资讯:
彭水晶丝苕粉亮相重庆火锅美食文化节
...火锅行业从业者、供应商和消费者交流的“大舞台”。“彭水晶丝苕粉,苕粉中的贵族”。今年火锅节上,一个头戴牛角冠、腰围薯叶裙的薯宝宝形象给与会人员留下深刻印象,一个长期“隐名”于
2023-11-02 18:01:00
(走进中国乡村)“土山货”开拓“洋市场” 重庆苕粉海外出圈
...翻山越海俘获海外食客味蕾?对于这个问题,有着十多年彭水苕粉出口经验的葛先萍以八个字简要概之——粉质纯净、柔软可口。近日在四川举行的全国糖酒商品交易会暨春糖节上,来自重庆市彭水
2024-03-23 12:01:00
近日,重庆市彭水县委书记石强主持召开全县打造生态绿色产品供给地工作推进会议。他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重庆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市委、
2024-05-08 13:26:00
...风”系列活动在马尔代夫、斯里兰卡成功举办。来自重庆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的阿依山娃组合,将独具“苗乡味”的《娇阿依》《弯弯号》等少数民族民歌唱出了“国际范儿”。地处乌江下游武陵
2024-03-18 03:22:00
...田间课堂”,讲红薯是他的“拿手绝活儿”。这几年,在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郁山镇钟鼓村,他带着大伙建起了加工厂,红薯种植面积从1200亩变成了6000多亩。村民们银行卡里的钱多了
2023-07-25 15:54:00
念好“山字经” 村美产业兴
本文转自:人民政协报重庆彭水县政协委员建言乡村振兴念好“山字经” 村美产业兴县委书记点赞委员发言,要求认真研究、借鉴吸纳记者 凌云 通讯员 段战农《&
2024-02-26 01:22:00
彭水做好生态“大文章”
本文转自:重庆日报彭水做好生态“大文章”前三季度地区生产总值达216.4亿元本报讯 (记者 左黎韵)12月25日,记者从市政府新闻办举办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今年以来,彭水苗族土家
2023-12-26 05:04:00
绿水青山富武陵
本文转自:经济日报重庆彭水县走好生态强县路——绿水青山富武陵本报记者 吴陆牧冬日武陵山,层林尽染、风景如画。山脚下,海拔1200多米的重庆市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润溪乡白果坪村,3
2023-11-26 05:45:00
本文转自:重庆日报彭水县诸佛乡庙池村党支部书记何文忠:盘活2000多味中药材 引回华侨打造农业示范园新重庆-重庆日报首席记者 陈维灯今年是52岁的何文忠担任彭水县诸佛乡庙池村党支
2024-01-26 03:05: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