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
李海燕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产业与人才深度融合,才能实现融通共赢。近年来,新余高新区推动“政校企”立体联动,深化订单式培养、专业共建、技术和项目开发等战略合作,构建产才融合价值共同体,实现人才开发与产业发展“比翼齐飞”,为高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资源支撑。
创新服务模式,高层次人才产业园打出组合拳
大力引进技术型、研发型高层次人才,特别是对懂技术又懂管理的复合型技术人才,紧盯不放,力争为我所用。利用乡情、亲情、友情吸引人才,鼓励在外人才带团队、带技术、带资金入园创新创业,努力实现人才稳定净流入的良好局面,让新余成就人才、让人才成就新余。产才深度融合,围绕产业链布局人才链,以高层次人才产业园为依托,整合人才、信息、技术、项目、资金等资源,吸引更多优质项目落户,促进更多成果转化。加快引进重点产业创新型领军人才、急需紧缺高层次人才及团队,通过“研发飞地”等柔性引才模式,让更多人才齐聚到“高新区发展大舞台”上来。2022年12个高端人才项目落户高层次人才产业园,承担省级以上项目28项,荣获中国优秀专利奖1项、省部级科技奖励1项,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69项,开发省级以上新产品19项。
聚力工博士团,搭建政校企合作交流的桥梁。
新余高新区举行了“工博士”服务团签约仪式,已向博士团10位博士颁发聘书,组织12位企业人才担任新余学院兼职讲师,通过搭建政校企合作交流的桥梁,实现产学研深度融合。新余学院先后选派32名博士到企业开展帮扶,助力中小企业科技创新与转型升级,在科研成果产业化中带来了近7000万元的营业收入、在科研项目金融化中吸纳了近5亿元的外来投资、在科研服务专业化中增进了企业竞争的硬实力和民生福祉的获得感。
激发创新动力,共同建设江西省锂电新材料产业技术研究院。
2022年,新余高新区成立江西省应星锂电新材料产业技术研究院。该研究院是“政校企”深度合作的一个典型代表,充分吸纳各方优势资源,强化市场运作,注重产学研直接转化。同时,在研究院设立“四大中心”即材料合成中心、电池开发与制造中心、先进检测中心和理论计算中心,采用首席科学家或总工程师负责制的项目管理模式运行。此外,研究院牵头成立锂电产业技术创新联盟,该联盟由国内外锂电池产业技术领先的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参加,不断扩大高新区在锂电行业的影响力。
搭建政校企平台,打造校企合作最强引擎。
政校企共建人才发展平台,将10家实习实训基地建在本地企业,企业把人才培养和培训基地建在本土学校;探索引校进厂、引厂进校、前店后校等校企一体化合作形式;依托学校建设行业或区域性实训基地,带动中小企业参与校企合作。共享研发资源,实行“双向挂职”机制,推动校企合作开展项目研发和技术攻关,共同组建“新余学院产业博士服务团”,共同建设江西省锂电新材料产业技术研究院。推进校企互聘兼职教师队伍建设改革,建立企业技术骨干到学校兼职从教办法,选派一批企业技术骨干到学校开展教学活动。
依托新工科建设项目,持续推动产才融合工作。
依托教育部新工科建设项目,高校和企业一起共建共管产业学院,通过制度和协议明确责权利,企业派出管理和工程技术人员融入学校的管理和师资队伍,校企双方全程深度融合共同参与从学生招生到就业人才培养的全过程,真正建立起人才培养校企“双主体”育人机制。通过教育部高教司“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及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中心“产教融合创新基地”项目等,加强与国内包括中兴通讯、中软国际、阿里云、慧科教育、万霆科技和国有华渔等知名企业建立深厚合作关系,共同培养高新区急需的高素质实用型人才。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1-30 19:45:1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