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文汇报
清《江南省行宫座落并各名胜图》之焦山 中国国家图书馆藏 乾隆《江南通志》号称不收“题咏之作”,其实也有特例。历代诗人的诗,如李白在南京所写就有一百多篇,再加上他写江苏安徽各地的,非常多,《江南通志》只收最重要的。而对康熙的南巡诗,放在首卷,表示特别重要。
康熙南巡诗分为四部分。《江南通志》只收录进入江南省境内写的诗,比较早的,有一篇说:“晚经淮阴、平山堂、天宁寺、由仪真乘巨舰至京口……”写到好多江苏的景点。不过康熙和乾隆南巡的兴趣不同。康熙来南京,住在城里的江宁织造府,乾隆住在郊外栖霞山的行宫。
《江南通志》在收录康熙南巡诗的同时,还收了《南巡诗序》,看了这个序,会感觉康熙是个好皇帝。他在序里说,我南巡不是来游山玩水的,我是来“念切民依,咨询幽隐”,来访问民情的;我写诗,也是“时以民生风化惓惓为念”,虽然也游览风景,但我心中惦记的都是民生。康熙的四部分南巡诗前都有序言,他一而再再而三地表白自己的心迹。
他还说,我南巡的行程都是尽量地快,“往返遄迅,绝无滞留”,不是悠哉悠哉图开心。即使南巡途中,他也经常批公文、读书。他希望后人读他诗的时候,知道他南巡的目的是什么。
《江南通志》首卷已收康熙南巡诗,其他卷提到时,就不重复了。例如卷十一《舆地志·山川》焦山条:
圣祖南巡,临幸山中,赐御书匾额,山门曰“定慧禅寺”,大雄宝殿曰“香林”,曰“法云慧日”。御制焦山诗三首,恭纪首卷。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0-15 08: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