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这个中秋国庆长假,南京、苏州、扬州等江南名城,成了人气火爆的旅游目的地。紫金山上,瘦西湖畔,苏州园林里,到处都是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而漫游式的“Citywalk”也成为新的旅游方式,受到越来越多年轻人的青睐。其实,早在明代,旅游就是文人雅士们热衷的休闲方式,他们仗剑远游,写下了动人诗文,也绘制了大量记录大好山川的画作。
国庆期间,南京博物院在艺术馆历代绘画展厅推出了“初看江南第一州——明代以来书画中的金陵景观”,展览展出了大量以南京风景为创作对象的书画,让今人跟着古人的笔触,回到明清时代的金陵城,来一次酣畅淋漓的“Citywalk”。
当第一片银杏染上黄色,南京就变成了金陵。古人的眼中,南京是那么美,文人骚客对它不吝赞美。谢朓称之“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李白留下的名句是“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初到金陵的苏辙(北宋著名诗人、苏轼的弟弟)则写下“山川过雨晓光浮,初看江南第一州”。展览的名称“初看江南第一州”就出自苏辙的这一名句。
金陵是那么美,画家们更是挥洒笔墨,为金陵留下一幅幅名篇巨作。本次展览从南京博物院馆藏明清书画中精选出60余件(套)佳作,对明清的金陵风景进行一次深入关注。策展人王贵阳介绍,展览虽然以书画为主体,但并不是一个按照流派划分的关于“金陵画派”和“新金陵画派”的展览,而是一种对金陵景观的深入关注,强调文人通过诗词文学和书法绘画对客观风景的塑造与文化建构。
按照这一思路,“初看江南第一州——明代以来书画中的金陵景观”被分为“随园寻迹”、“金陵梦华”和“今人古月”三个部分。展览第一部分从南京城内的一处园林随园开始,以画作开始一番“随园寻迹”,展示曾经的随园以及其主人、清代著名诗人袁枚的生活。
南京的历史上有很多园林。其中最为著名的当数随园。乾隆十三年(1748),袁枚以“三百金”购下隋织造园,易名“随园”,并不断修建。之后,他在此度过了人生的大半时光,其所作《随园诗话》、《随园食单》、《小仓山房文集》都与此相关,也有红学家认为,《红楼梦》中“大观园”的原型就是随园。可惜的是,随园因为战火兵燹几乎全部消失,如今其旧址上是南京师范大学随园校区。
袁枚生前常邀请四方文人墨客来随园雅集,他写下过六篇《随园记》,并邀请好友沈凤、罗聘、张栋、王霖、袁树五人创作的《随园图》,合称“五图六记”。遗憾的是,文章虽然传世,但这五幅《随园图》均已不存。但南博馆藏中依然有多幅和随园有关的画作,此次出现在展览上,多少弥补了这一缺憾。其中,由画家袁起于同治四年(1865)年创作的《随园图》,再现了随园的全景。袁起是袁枚的族孙,少时常游随园。随园被毁后,他为了追忆昔日“良辰美景”,绘制了此画,画上还有袁枚之孙袁祖志的题跋。
乾隆五十七年(1792),由袁枚好友尤荫创作的《随园馈节图》也颇有趣,描绘了袁枚在重阳节前夕请人渡江到仪征购买萧美人点心之事。袁枚除了是著名诗人,还是颇有品位的美食家,他在《随园食单》中记载:仪征南门外有位萧姓女子(萧美人)擅长制作点心,她制作的馒头、糕、饺之类都小巧可爱,洁白如雪。据画后文字可知,那一次袁枚差人购买了八种共三千件萧美人点心,其中一千件送给了时任江苏巡抚的好友奇丰额。
展览的第二部分,着重重现明清画家们心目中的“金陵梦华”。其前半段展出描绘金陵风光的实景山水,作品有别于以往文人那种理想化、概念化的山水;后半段的作品则是说明正是本地文人的书写以及大众旅行兴起等因素,才促成了金陵胜景这类题材的出现。
金陵的景与人都充满诗意,四季更迭皆是美景。从春到冬,有牛首烟峦、清凉环翠、凤台秋月、石城瑞雪各景。燕矶晓望、乌衣晚照述说着这座城的日与夜。 明代著名画家、“明四家”之一的文徵明曾九次来到南京,虽然参加江南乡试都未能中第,但南京山水给文徵明留下深刻印象。展览展出了他长达三米多的行书《金陵诗翰卷》,记录了他描绘金陵的十四首诗,其中以《金陵客怀》最负盛名。“槐花十日金陵雨,桂子三秋玉露天”寥寥几笔,写尽了金陵城的无限秋色。
从明代开始,用诗文和画作归纳、吟咏、描绘“金陵胜景”,成为文人们乐此不疲的风雅追求,从金陵八景、金陵四十景,一直发展到清末的金陵四十八景,也催生了很多绘制南京实景山水的经典画作,其中又以明万历年间画家郭存仁创作的《金陵八景图卷》年代最早,分别描绘的是:钟阜祥云、石城瑞雪、龙江夜雨、凤台秋月、乌衣夕照、白鹭晴波、秦淮渔笛、天印樵歌。
在展出这批作品的同时,策展人还将院藏的明代南京方志古籍一起展出,文图对照,让观者去寻迹胜景所在地,品鉴今昔异同。此外,展览中还展出了明代画家宋懋晋的《江南名胜十八景图》册页,其中十幅与金陵相关,分别是:灵谷寺、清凉台、莫愁湖、长干里、雨花台、鸡鸣寺、燕子矶、瓦官寺、牛首山、天界寺。策展人王贵阳说,这些风景画都是实景山水,相应的地名至今还在使用,都在现实中都能找到对应的景色,不禁让人感慨,金陵真是从古美到今。
金陵美景让人流连忘返,吸引大批画家们长居于此:龚贤居于清凉山的扫叶楼、髡残居于祖堂山的幽栖寺、文伯仁居于栖霞山的白鹿泉庵,程正揆、邹典居于清溪之畔……这些风景被他们绘入画作,成为本次展览的精品,包括龚贤的《溪山烟树图》 《秋江渔舍图》、髡残的《山斋禅寂图》、文伯仁的《登山远眺图》、曹庚的《摄山栖霞寺图》、邹喆的《山川小景图》 、樊圻的《金陵景色图》等。“这些书画大家们是真正住在金陵胜景里的人。”王贵阳说,在他们笔下,金陵风景也因此被赋予了更多的文化涵义,成为一种具有象征意义的“景观”。
更值得一提的是明末清初画家石涛的《灵谷探梅图》,此画是石涛1685年冬天去游历明孝陵、灵谷寺归来所作,云弥雾漫之中,竹叶飞扬,似籁籁有声,将无形之风描绘尽致。风随雾动,雾就风涌,风雾之中的翠竹疏梅,意韵洒落。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展览第三部分是“今人古月”单元,展出近代以来,以傅抱石、钱松喦、宋文治等为代表的画家,对新时代、新南京的图绘,包括了玄武湖、鸡鸣寺、雨花台、梅花山、梅园新村、南京长江大桥等风景。
国宝级艺术大师傅抱石在南京生活了近二十年,他为南京创下了不少名篇画作。他笔下的玄武湖杨柳依依,明净秀丽、生机勃勃,而雨花台则是气势恢宏,博大深沉,具有强烈的艺术震撼力。
“在一个展览中看遍金陵,我们希望观众通过观看南京博物院的这个展览,开启一段关于金陵、关于艺术、关于历史的忘忧之旅!”王贵阳说。
展览中还隐含着一条线索,那就是长江。南京博物院古代艺术部主任庞鸥介绍,长江下游的江南地区文脉赓续,南京、苏州、无锡、扬州、镇江、杭州、上海等地是其中璀璨明珠,是长江将这些明珠串联起来。南博围绕这些城市的自然人文景观策划关于长江两岸景观的书画系列展览“烟水晴岚绘长江”。第一回从南京博物院所在的金陵开始,也是本次展览题目中“初看”的一层涵义。今后,南博还将以古代书画为载体,举办系列展览,呈现苏州、扬州、杭州等长江流域城市的山水胜景。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于锋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0-04 05: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