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进退之间有荣辱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9-15 07:47: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烟台日报

□张铁鹰

周末坐下来,静静地翻阅清代学者王豫的《蕉窗日记》,读到下面一段话:“年力未衰,辄思引退,与年力既衰而犹贪恋荣禄者,皆负心也。”

在这段话的前面,作者还写了一句:“士不可一刻忘却耻字。”对于作者来说,此两句相连,似是偶然,可将其一并读来,我却颇觉其中之味值得一玩。

有人说,社会就是一个“场”,我们步入社会,就是进了这个场。于是,有盛装亮相,便有繁华褪尽后的落寞。人总要老,总要面对死亡,所以,有进场,还要懂得退场,如果该退场时不退,大概人生难以说得上圆满。

五代时有个叫冯道的人,历仕四朝,先后在10个皇帝手下为官,人称“长乐翁”。有人曾送其对联:“一二三四五六七,忠孝节悌礼义廉。”上联意“忘(王)八”,下联意“无耻”。冯道的经历很好地证明了“年力既衰而犹贪恋荣禄”的人,难免自取其辱。

宋朝的大奸臣蔡京,人虽奸,但也确有大才。他临死前写的《西江月》,我非常熟悉。词是这样的:“八十一年住世,四千里外无家。如今流落向天涯,梦到瑶池阙下。玉殿五回命相,彤庭几度宣麻。止因贪此恋荣华,便有如今事也。”词中充满了蔡京对当初不知进退的悔恨。如果蔡京当年激流勇退,或许不会有后来的流放,更不会客死异乡。

只可惜,现在仍有一些人,像冯道一样,贪恋荣禄,不思退路;像蔡京一样,只想一心往上爬,忘了“高处不胜寒”。由于他们的人生规划中只有进场时的鲜花和掌声,没有退场时的从容和心安,结果不免狼狈,甚至留下不怎么光鲜的背影。

老子说:“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道德经·第四十四章》)激流勇进值得欣赏,而激流勇退,有时更是一种人生智慧。刘禹锡诗曰:“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乐天见示伤微之敦诗晦叔三君子皆有深分因成是诗以寄》)新陈代谢是自然规律,活得通透、明白之人,对此有着清醒的认识,他们不但会选择主动退场,而且“转身”后会快乐生活。

不过,身退不等于“躲进小楼成一统”,而是要时时“风声雨声诗书声,声声入耳”,毕竟我们都是社会人,肩头永远有责任,要“生命不息,奋斗不止”。

元代的张养浩就是一位有社会责任感的官员。选择退隐的前一年,他作《七律·京师除夕》以表心迹:“旅食京华岁又残,悠悠身世去留难。身能安分贤于隐,子肯读书贵似官。潦倒乾坤双鬓秃,凄凉今古一灯寒。明朝五十从头数,且尽椒盘此夜欢。”

从诗中,我们不难读出张养浩的退隐之意。可见,他确实是放下了功名利禄,乃至此后朝廷6次征召,他均予以婉拒。可是,他放不下黎民百姓,心中始终装着“社稷之危”。当陕西发生大旱,流民无数,面对朝廷以赈灾之任下达的起复诏书,他没有任何犹豫,“及闻西土灾荒,一命即驾”(《七聘堂记》)。也就在这一次的慨然赴任中,他留下了旷世名作《(中吕)山坡羊·潼关怀古》: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吾善养吾浩然之气”的张养浩,退,因功名意懒;进,为百姓生死以之。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9-15 11: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纪录片《中国官箴》今日开播,走入修身立心的历史之旅
...身立心哲学的旅程。第一站《修身》来到元代堂邑县,以张养浩的故事为开篇,缓缓启程。在贫瘠的堂邑县,张养浩以一腔正气,荡涤了当地的歪风邪气。他面对迷信横行,移除滥设的神祠三十余所
2024-08-05 13:47:00
从平西郡王到阶下囚:哥舒翰的传奇人生,大唐名将的荣辱兴衰史
引言第一次听说哥舒翰,是在李白的诗里,杜甫的诗里,还有哥舒翰自己的诗里。这是个颇有文采的战将,在大唐名将云集,哥舒翰是个特殊的存在,他虽然是一个突厥人,但他既继承了突厥人骁勇善战
2024-02-13 21:22:00
荣禄的一生是效忠清王朝的,还是效忠于慈禧的
...增的朝廷新贵载漪等人,更不敢贸然得罪于自己生命所系荣辱攸关的慈禧。他依违于两者之间,尽量跟着慈禧的指挥棒转。在这期间,只是在一个问题上,荣禄旗帜鲜明地表明了自己的立场,那就是
2024-06-23 21:03:00
中国历史上军师排行,智者的共同点就是知荣辱懂进退
...被刘邦收入麾下。秦灭亡后,又在鸿门宴上和范曾对攻,进退有度才保全刘邦性命之余还让对手君臣猜疑。垓下一战楚汉相争,大败项羽,四面楚歌,乌江自刎。无论是对手还是张良本人那种身处乱
2023-06-16 10:06:00
潼关之战:巫山伯马世耀的英勇传奇
...军事才能?他的战术与策略又是何等精妙?一、南北夹攻进退失据1644年,大顺军领袖李自成面临着一个艰难的抉择。清军从南北两路同时发起进攻,他手下五虎大将虽然英勇无比,但面对敌军
2024-05-09 21:29:00
“浅山散曲社”会员作品选刊(一)
...------------------张存寿【中吕•山坡羊】在散曲之乡潼关酬张养浩峰峦如故,波涛歇怒,山河万里康庄路
2024-10-31 17:45:00
福王朱常洵真的被做成“福禄汤”了吗
...是肥如猪,一方则是易子相食,骨瘦如柴,也正应了那句张养浩的元曲“兴亡百姓苦”。而不纳粮的闯王李自成与食民而肥的大明王朝以及大明王朝的“肥王爷”,老百姓实则很容易选择。而在攻破
2023-08-03 17:31:00
荒淫无度的北齐王朝和它的28年统治
...人不禁为他们的不作为悲哀,真正可怜的还是百姓,就如张养浩在笔下《山坡羊·潼关怀古》中的感叹:“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2023-09-30 20:35:00
汉人张养浩为何获元朝皇帝青睐
汉人张养浩,这个名字在中国历史上可能不如范仲淹、欧阳修等名臣响亮,但他的一生却充满了传奇色彩。张养浩生于北宋,但他的成就和影响在元朝时期达到巅峰。他以勤奋刻苦、清廉高风闻名,被元
2023-11-03 19:07: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重走支前路 | 淮海战役期间,543万民工踊跃支前
大皖新闻讯 10月22日,安徽国防动员“重走支前路”主题活动北线寻访组来到淮北临涣,参观了淮海战役总前委旧址。 据悉,淮海战役期间
2025-10-23 10:08:00
百岁将军归故里,红色基因永传承
河北新闻网讯 “我能活到100岁,是替牺牲的战友们看一看这和平盛世!”这句深情告白,来自原驻石部队某部副政委潘宗道将军
2025-10-22 14:07:00
重走八路军总部在山西的抗战之路(十四) 千年古镇的荣光
三不管岭1938年2月23日,从洪洞马牧出发前往太行山的八路军总部机关,在朱德总司令和左权副总参谋长的带领下,到达府城镇
2025-10-22 18:25:00
源于民间的狐突崇拜
【狐突庙】狐突庙名列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录,位于太原市清徐县西马峪村,为纪念春秋时晋国大夫狐突而建。庙始建于金明昌元年(1190)
2025-10-22 18:55:00
重阳节是秋季除中秋节以外的又一个重大节日,在山西大多数地方称“过重阳节”,岢岚县等少数县称“游重阳节”。从旧志记载看,过重阳节时
2025-10-22 18:55:00
独上山城思寂寥,英雄千古恨难销。鸣蛙尚产居民灶,惊马空留义士桥。齐洞僧归云冉冉,汉宫人去雨潇潇。堪怜此地多离乱,莫向明时负酒瓢
2025-10-22 18:56:00
北宋皇陵“上新”,陵区高粱“走红”
大河网讯 深秋时节,天高云淡,巩义宋陵,再度走红。永泰陵、永裕陵陵区内的高粱,用渐浓的殷红色、低垂的穗子,与神道两侧的石像生进行着一场穿越时空的千年对话
2025-10-22 15:52:00
3600年城址不移:在郑州,与“最早的大邑商”深情对话
大河网讯(记者 莫韶华)1950年的秋天,考古学家韩维周在郑州二里岗偶然发现了绳纹陶片和磨光石器,这不经意的俯首一拾,犹如投入历史长河的石子
2025-10-22 16:23:00
武当太极文化研究添重磅新证 清代《张氏履历》现世!揭秘张三丰后裔踪迹
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朱江)2025年国际武当太极文化节即将启幕,“太极祖庭”武当山再度聚焦全球目光。10月21日,十堰市张三丰历史文化研究会对外披露
2025-10-22 08:58:00
一件华服见证庐山百年对外交流情
本报讯(全媒体记者王祺)10月17日晚,江西庐山牯岭镇卫斯理别墅灯火通明,一场温馨的移民融入活动在此举行。现场,庐山地方文化研究爱好者陈晖收到了一份漂洋过海而来的特殊礼物——一件百年手工中式女装
2025-10-22 06:26:00
河北日报讯(记者史晓多)10月20日,由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河北美术馆、河北省文化和旅游研究院承办的“彩墨生辉 古壁乾坤——河北古代壁画艺术精品展”在河北美术馆开展
2025-10-21 08:23:00
山西省考古研究院10月20日发布“晋阳古城二号建筑基址复原研究”成果,考古人员对目前发现年代最早的龟头屋建筑遗址进行复原
2025-10-21 19:12:00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评论员陈久菊编辑金妮二审伍少安三审马刚
2025-10-21 21:46:00
近日,山西省女作家协会在太原举办“2024三晋女书”系列丛书研讨会。这是该协会组织出版的第六套会员丛书,包括太原市任爱玲的《时间向远方延伸》
2025-10-20 18:27:00
一拿起这本厚厚的书,我就想起了它的作者、已逝的著名作家陈忠实的那张面孔。粗糙多皱纹的脸、黝黑的皮肤、凌乱的头发,仿佛四季轮换的风雨
2025-10-20 18:2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