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我国将建立心脑血管疾病综合防控体系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3-11-22 09:27:00 来源:光明网
我国将建立心脑血管疾病综合防控体系

高发的心脑血管疾病严重威胁我国国民健康。

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4部门针对我国心脑血管疾病频发现状,日前联合印发《健康中国行动—心脑血管疾病防治行动实施方案(2023—2030年)》(以下简称《方案》)。方案提出,到2030年,建立覆盖全国的心脑血管疾病综合防控和早诊早治体系,进一步改善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心脑血管疾病防治能力和质量,有效控制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及危险因素上升趋势,将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率下降到190.7/10万以下。

首次发病有年轻化趋势

心脑血管疾病是心脏血管和脑血管疾病的统称,具有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复发率、高致残率和高经济负担等特点。《经济参考报》记者近期在多家医院调研发现,心肌梗死、脑卒中等过去被视为“老年病”的心脑血管疾病,现在也悄悄“盯”上了年轻人。

“心脑血管疾病发病年轻化的趋势确实存在,抛开一些猝死的个案不谈,我们在急性心肌梗死、脑卒中发病患者的调查中发现,首次发病的年龄有下降的趋势。”国家心血管病中心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胡盛寿说。

《中国中青年心脑血管健康白皮书》显示,受调查人群中(20至59岁),20至39岁的患病/高风险人群占比为44.3%,其中,20岁至29岁患病/高风险人群占比已达15.3%,心脑血管疾病风险正在逼近年轻人。

对于心脑血管发病年轻化的原因,胡盛寿认为,近些年来我国居民膳食中,全谷物和豆类的比例持续下降,而脂肪摄入和供能占比不断上升。与之相伴的是,居民主动运动锻炼整体不足。同时,工作相关的体力活动水平有明显下降的趋势,久坐的比例变得越来越高。此外,年轻人还面临心理压力和睡眠不足的问题。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宋珏娴表示,临床上有许多年轻患者,没有控制好高血压、糖尿病、吸烟、肥胖等危险因素,来就诊时已经有多发脑动脉狭窄,出现相应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症状(麻木、无力)甚至是发生卒中。

“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与诸多因素有关,如环境因素、生活方式改变等。”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心外科副主任医师胡海瓯提示,年轻人应注意身体发出的一些预警信号,如胸闷、胸痛、心悸、头痛、呼吸困难等,一旦出现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心血管科主任李军表示,心脑血管疾病防重于治,高危人群要做好血压、血脂、血糖等危险因素监测,遵从医嘱积极控制达标。同时,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也很重要,包括节制饮食、科学运动、戒烟戒酒等。

心脑血管疾病救治能力明显提升

胡盛寿表示,近年来,我国已建立多个国家心脑血管疾病中心,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助力全国心脑疾病防治能力的整体水平提升,包括房颤射频消融手术、冠脉支架植入手术以及冠状动脉搭桥手术,我国部分地区医疗能力已能与世界先进水平看齐,并且还在持续向好。

“目前我们国家绝大多数的区域医疗中心,在心血管疾病的救治成功率和治疗效果方面都达到了发达国家的水平。” 胡盛寿指出,我国一些治疗的关键技术和疗效、高精尖的医疗仪器设备的研发,在过去十几年取得突破性进展。例如,冠状动脉支架、新材料的瓣膜、人工心脏,这些大部分都实现了国产替代。其中,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第三代全磁悬浮人工心脏的技术参数和应用效果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我国首创的超声引导的介入治疗结构性心脏病已被推广到全球30多个国家和地区。

技术创新体现了诊疗水平有所提升,跨区域诊疗人数减少更能体现病患对医疗水平的认可。“现阶段我国心血管内科资源在不同地区间具有较好的可及性,具备手术能力的医院数量和手术规模正在稳步上升,心血管病跨省异地就医总体呈下降趋势。” 胡海瓯说。

除了心血管疾病治疗方面有了明显突破外,脑血管疾病治疗也突飞猛进。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院长王拥军介绍,改革开放40年以来,脑血管病防治和过去相比焕然一新,尤其是过去十年间,科技进步给脑血管病患者带来更多生存的机会,尤其是在二级预防领域,抗血小板治疗方面处于国际领先位置。与此同时,中国溶栓治疗也跟国际水平并跑,核磁共振领域的高场强磁共振的血管管壁成像、低场强磁共振在急诊的使用上也处于国际先进地位。

虽然诊治水平有所提升,但与国际相比,在危险因素控制方面还有待继续提高。胡盛寿表示,下一步应在过去群防群治的基层模式基础上,充分利用新时代新技术的发展,创造和推进基于“互联网+智慧医疗”的新慢病防控模式。

建立覆盖全国的综合防控体系

“心脑血管疾病基础是一样的,都是动脉粥样硬化。” 胡海瓯指出,虽然病理基础相同,由于累及部位不同、斑块易损性差异和发病先后不一,因而具有不同的临床症状和结局。当头颈部发生严重动脉粥样硬化或易损斑块时,对脑组织的供血供氧通路产生影响,则导致缺血性脑卒中;当冠状动脉发生严重狭窄或易损斑块时,影响了心肌供血供氧,则导致缺血性心肌梗塞。因此,冠心病和脑卒中是两大互相关联的“等危症”。

李军表示,心脑血管疾病往往有着相同的危险因素(如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等),所以防治上也有相同的方法 。中医认为,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与阳气不足,痰浊、寒邪等侵袭,或阴虚阳亢,痰浊瘀血阻滞等有关,益气温阳,活血化瘀,健脾化痰,或平肝潜阳等是防治心脑血管病常用的有效办法。

由于有着共同的发病机理和危险因素,心血管疾病和脑血管疾病两者常常伴随发现。王拥军表示,心脑血管疾病是共患病,同治可以降低救治病人的难度和危险性,使病人治疗效果更好。

正是源于上述原因,此次《方案》中明确,强化关口前移,创新心脑血管疾病同防同治路径。加强心脑血管疾病风险综合评估,开展覆盖35岁以上人群的心脑血管疾病风险监测。倡导心脑血管疾病高危人群经常测量血压,每6个月进行血脂、血糖检测。推广个人血压、血糖定期自测,指导居民及时了解个人超重肥胖状况。

同时,加大基层医疗机构血压、血糖、血脂“三高共管”力度。到2030年,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基层规范管理服务率均达到70%,治疗率、控制率在2018年基础上持续提高,35岁以上居民年度血脂检测率达到35%。

值得注意的是,《方案》还提出,推广高血压等慢性病患者管理中医特色适宜技术、中西医结合诊疗指南和专家共识。目标到2030年,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提供6类以上中医非药物疗法的比例达到100%,村卫生室提供4类以上中医非药物疗法的比例达到80%。

记者 梁倩 邓婕 北京报道

来源:经济参考报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1-22 12:45:3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中国不断完善心脑血管疾病救治体系
...报海外版全国已建成三级医院卒中中心604家中国不断完善心脑血管疾病救治体系《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3年12月12日 第 09 版)据新华社北京电 (记者顾天成)从日前在北京举行的2023年中国脑卒中大会获悉
2023-12-12 04:08:00
...在京举行的2023年中国脑卒中大会获悉,我国正不断完善心脑血管疾病救治体系,推动“健康中国行动——心脑血管疾病防治行动”落地见效。起病急、危害大、易致残……脑卒中,俗称“中风
2023-12-13 07:40:00
我国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之所以居高不下,与以下几个方面因素有关
心脑血管病在我国发病率是最高的,心脑血管病的患者数比排在第2位的肿瘤和第3位的肺部疾病相加还要多,因此,心血管疾病浪费了我国巨大的医疗资源。这也给患病的人群及家庭带去了重大的负担
2023-07-08 23:20:00
“三高”发病人群趋于“年轻化”
据2023年发布的《中国中青年心脑血管健康白皮书》显示,受调查人群中,20岁至29岁的患病/高风险人群占比已达到15.3%,这表明我国心脑血管疾病有年轻化趋势。记者对此进行了调查
2023-12-26 07:03:00
范慧敏:从“被动治病”到“主动健康” 探索一站式心血管慢病防控模式
...前,国家卫健委联合多个部门制定了《健康中国行动——心脑血管疾病防治行动实施方案(2023—2030年)》,重点强调了健康生活方式与心脑血管疾病防治的重要性,明确指出要促进心脑
2023-12-27 15:31:00
“心脑同治”破壁垒!青岛心血管病医院开展联合介入手术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刁明杰心脑血管疾病是全球死亡的主要原因,其发病率逐年上升,严重威胁人类健康。传统的单一学科诊疗模式已难以满足复杂疾病的诊治需求。心脑联合介入作为一种新兴的诊疗
2025-06-16 14:17:00
提升广东心血管疾病防治水平
...心血管疾病防治水平广州日报讯 (全媒体记者周洁莹)心脑血管病已经成为我国居民死因和疾病负担的首位病因,心脑血管疾病防治需要得到更多的重视。广东省政协委员、广东省中医院急诊科主
2024-01-25 04:24:00
什么运动能够有益于心脑血管呢?建议参考下
在我国,心脑血管意外是导致死亡的第一大原因,由于人们饮食水平的改变以及快节奏的生活导致运动量的减少,致使心脑血管意外高发,且最近几年连续升高,那么导致心脑血管病的原因有哪些?为什
2023-02-13 18:44:00
我国血管医学走进20年 创新推动数字未来血管健康
...转自:新华网血管对于人体健康的作用非常重要,是很多心脑血管疾病发生发展的“前哨”。6月16-18日,来自国内外的相关领域专家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云聚”第二十届中国国际血
2023-06-19 16:44: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
杏林整形:别只盯五官!面部轮廓才是氛围感的“隐形推手”
随着审美观念的不断升级,各类美学概念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然而,小编留意到一种新兴的求美趋势,恰好能解释大家常遇的困扰——例如
2025-11-18 14:02:00
胃早安荣获第十四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生物医药全国赛初创组“优秀企业奖”
近日,2025第十四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生物医药全国赛在海南海口圆满落下帷幕。胃早安健康科技(山东)有限公司凭借“后生元功能性食品关键技术研发与应用”项目
2025-11-18 14:35:00
应对轮状、诺如病毒引发的儿童腹泻 可联合使用妈咪爱缓解症状
随着气温骤降,轮状病毒、诺如病毒也到了“活跃期”。这两种病毒是儿童急性胃肠炎的主要“元凶”,尤其容易在学校、托儿所等人群密集场所引发集体爆发
2025-11-18 14:36:00
冬日三道硬菜让你元气满满
俗话说“冬令进补,来年打虎”。随着气温逐渐降低,人体阳气内藏,正是为身体积蓄能量、涵养精气的最佳时机。然而,进补并非简单的大吃大喝
2025-11-18 14:50:00
嘌呤盛宴?火锅“降酸公式”学起来
冬天来上一顿热气腾腾的火锅,跟三两好友围炉欢聚,简直不要太开心。不过,嘌呤超标警报已拉响……爱吃火锅又担心尿酸飙升,易痛风人群还能不能实现火锅自由了
2025-11-18 14:50:00
白云区关工委赴省未成年犯管教所开展帮教活动
为深入贯彻落实未成年人保护相关工作要求,传递社会关爱与温暖,助力失足青少年改过自新、早日回归社会,11月13日,贵阳市白云区关工委牵头
2025-11-18 15:02:00
东城中医医院刘颖:人到中年,出现这几个症状别硬扛,你要做对这些事
明明室内温度不高,却突然一阵发热,从胸口往上蔓延到脸部,皮肤发红,汗很快就会把内衣湿透。晚上睡着后情况更明显,经常半夜被热醒
2025-11-18 15:50:00
东城中医医院蔡学萌:以针为钥,启睡眠之门
蔡学萌,针灸科主任,主治医师,毕业于天津中医药大学,拥有近二十年的针灸临床治疗经验。出诊时间:周一至周五全天蔡学萌医生认为失眠并非单纯的“睡不着”
2025-11-18 16:51:00
重庆江渝医院中医调理:平缓中风后遗症、提升生活自理能力
中风后遗症是中风康复过程中常见的慢性健康问题,患者可能出现肢体偏瘫、言语障碍和日常活动受限。重庆江渝医院以中医为核心,通过中药内服与敷贴外敷
2025-11-18 16:58:00
早干预,早缓解 烟台市奇山医院联合国糖尿病日义诊活动守护“糖友”健康
2025年11月14日是第19个“联合国糖尿病日”,为提升人民群众对糖尿病的认识,有效预防和控制糖尿病,当天上午,烟台市奇山医院在医院门诊大厅组织开展联合国糖尿病日义诊活动
2025-11-18 17:48:00
东湖评论:刀光勺影间,楚味新气象
2025年“湖北工匠杯”技能大赛——全省“武昌鱼大厨师”职业技能竞赛于11月15日在武汉市江夏区五里界街道举行。本次大赛由湖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2025-11-18 18:28:00
科学体重管理 为健康人生赋能
鲁网11月18日讯体重,不仅是数字的呈现,更是身体健康状况的重要“晴雨表”。合理的体重管理并非单纯追求“纤瘦”,而是通过科学方式实现身体机能的平衡与优化
2025-11-18 19:22:00
寒潮来袭,这张喝汤地图请收好!
大河网讯 寒潮来袭,中原大地瞬间入冬,迎来了今年下半年的首场寒潮,气温断崖式下跌。这样的天气,最幸福的事莫过于喝上一碗热气腾腾的汤
2025-11-18 20:34:00
男子手搓“自动喂食器” 鸡:日子好了 撸上串了!
男子手搓“自动喂食器”。鸡:日子好了,撸上串了!
2025-11-19 01:24:00
做介入手术前,这3件事要知道
介入手术作为一种微创治疗方式,凭借创伤小、恢复快的优势,已成为治疗很多疾病的重要选择。但对多数患者而言,“手术”二字仍会带来紧张与不安
2025-11-19 04:3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