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碳票”变“钞票”的背后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4-03-09 10:01:00 来源:南京日报

“碳票”变“钞票”的背后

江苏首张农业碳票在高淳发放并成功交易。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刘全民 摄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刘全民

“‘好空气’也能卖钱了。”在昨天江苏省首个生物质炭有机水稻减排增汇示范基地建设项目成果发布暨碳汇有偿竞价拍卖活动现场,高淳区东坝街道和睦涧村党总支书记、淳和水稻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魏统田拿着全省首张农业碳票笑得合不拢嘴。

农业碳票如何获得?又能起到什么作用?如何读懂“碳票”变“钞票”背后的深意?记者现场进行了采访。

农业碳票为啥发给它?

江苏首张农业碳票,为何发放给淳和水稻专业合作社?

记者了解到,和睦涧村集体领办的淳和水稻专业合作社从2009年开始种植有机水稻,目前规模2600亩左右,并连续14年通过有机认证。然而,有机水稻长期种植也存在风险隐患,例如有机种植提倡的秸秆还田措施易造成纹枯病、二化螟等病虫害发生,此外,有机肥的大量使用会造成甲烷和氧化亚氮等温室气体排放急剧升高,但如果减少有机肥的投入,既无法保证有机水稻的经济效益,也不利于土壤有机质的积累。

2022年5月,农业农村部、国家发改委共同印发《农业农村减排固碳实施方案》,其中稻田甲烷减排行动被置于十大行动之首。这意味着在国家提出“双碳”目标背景下,农业也面临着减排增汇的历史重任,农业活动的固碳减排对“双碳”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

2022年7月,高淳区与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南京农业大学、南京国环有机产品认证中心有限公司合作,将淳和水稻专业合作社500亩有机水稻田作为试验田,通过构建有机水稻温室气体排放和土壤固碳计量模型,启动有机水稻田固碳减排项目。

生态环境部有机食品发展中心主任张纪兵介绍,500亩有机水稻田通过精准施用生物质炭,改善土壤物理、化学和生物学性质,抑制产生甲烷菌的活性。此举不仅降低了稻田里的病虫害,还增加了土壤肥力,同时也提高了水稻品质、减少了农田碳排放。对项目结果分析发现,2022年11月30日至2023年11月30日,稻田病虫害发生率平均下降15%,土壤固碳量平均增加89%,稻田温室气体直接排放平均减少16%,净排放量平均减少51%,共产生碳汇130.67吨二氧化碳当量,固碳减排效果明显。

基于此,有机水稻固碳减排项目在南京国环有机产品认证中心核算以及专家评审后,经省农村产业交易中心备案认证,由高淳区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为淳和水稻专业合作社签发了江苏首张农业碳票。

竞拍碳票有什么用?

种田人变成了“卖碳翁”,“碳票”换回了“钞票”。当天,在高淳区东坝街道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举行的东坝街道和睦涧村130.67吨碳减排量转让竞价活动中,共有3家竞价单位参与,经过4轮报价,最终由红宝丽集团以每吨75元、9800.25元的总价成功拍下。

看着竞拍结果,魏统田笑容满面:固碳减排项目的实施,既减少了稻田温室气体的产生,又改善了村庄环境和空气质量。“固碳减排项目所产生的碳减排量,通过竞价交易还能产生额外效益,增加了村集体收入。”魏统田感慨道,这不正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动诠释嘛!

作为江苏首张农业碳票的碳减排量购买方,红宝丽集团党委书记、总裁芮益民在成功竞价后倍感振奋。

“公司购买的这笔农业碳汇将用来抵消日常生产经营活动或者扩大规模生产中所产生的部分碳排放。”芮益民告诉记者,在“双碳”大背景下,工业项目都有碳排放量的标准,虽然企业能通过技术创新、设备更新等降低碳排放量,但当企业追求更高质量和更大规模生产时,有时就不能平衡生产经营和碳排放之间的矛盾,就需要外部资源的叠加,“这次碳交易是一个很好的探索,也是推动一二产业融合发展的创新实践。”

芮益民说,作为高淳区重要工业企业,参与这场竞拍也是企业追求高质量发展、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的职责所在,更希望通过工业高质量发展带动高淳农业高质量发展,促进一二产实现共赢。

据了解,碳票上核定的碳减排量可以用于江苏省市区三级农村产权交易中心碳减排市场交易,也可以用于自愿碳抵消、自愿碳注销、公益捐赠或者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等。

创意探索意义几何?

淳和水稻专业合作社示范基地的减排增汇量通过有偿竞拍在高淳区顺利交易,是高淳区、南京市乃至江苏省在农业碳汇交易上的一次大胆创新,对助力“双碳”目标的实现具有深远意义。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所长刘国才表示,这次高淳区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有偿竞价,是全国首次基于生物质炭在有机水稻上应用产生的额外碳汇进行有偿竞价“第一拍”,意义深远,是“双碳”在农业领域落地的重要探索,对江苏未来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具有重要借鉴作用。

市发改委一级调研员顾玉娥说,高淳抢抓农业碳汇交易市场空白点,探索碳汇这类调节服务类生态产品对接市场交易,促成该笔农业碳汇交易,起到了促进农业生产绿色转型、增加农民收入、改善生态环境的综合示范效应。

此次农业碳汇交易,也标志着高淳区在生态产品价值转化上实现重大突破。记者了解到,早在2004年,高淳就确立了“生态立县”发展战略,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2020年,高淳率先在全国启动GEP核算先行试点,形成了一套核算指标、一项核算标准等“五个一”体系,通过GEP核算把环境与经济有机结合,推动生态价值转化,并成为唯一参与GEP核算国家标准制定的区级地方政府。

高淳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胡学艺表示,高淳将以此次农业碳汇交易为契机,积极推广农业减排固碳技术,努力为长三角农业碳汇交易项目开发及调节服务类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构建示范样本。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3-09 14: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约标准煤123.73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324.17吨。位于南京市高淳区漆桥街道的高岗村近年来一直致力于低碳减排,绿色发展。记者在该村游客服务中心的“智慧能源监测管控平台”上
2024-06-03 03:36:00
好日子有了“源头活水” ——探寻国家“两山”实践创新基地高淳的“致富密码”
...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中国首个“国际慢城”——南京高淳。在生态价值日益成为核心竞争力的今天,如何将无形的“绿水青山”真正转化为可度量、可交易、可持续增值的“金山银山”?日前,
2025-07-22 07:37:00
本文转自:南京日报2024高淳首届“机·艺·数”粮王争霸赛启动谁家更高产,争霸当“粮王”本报讯(记者 刘全民 通讯员 邢逸群) 谁家更高产?“粮王”来争霸。2024高淳首届“机·
2024-04-03 06:42:00
变农业碳票为农民钞票
...强化农业绿色低碳技术集成运用。要把农业碳票变成农民钞票。由于农业经营分散、过程复杂,碳排放核算相对困难,使其难以被更多碳交易市场接纳,导致农业经营主体缺乏减排激励。今后,推进
2023-01-03 05:50:00
...9家、市级生态农场29家。绿色技术助多赢三伏进入尾声,高淳区陈福明谷物种植家庭农场里,绿油油的水稻一望无际,长势格外喜人。“这片属于南京市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示范区,共1000
2025-08-15 07:42:00
...员们实地考察了梅钢工业旅游区、新济洲国家湿地公园、高淳区漆桥街道高岗村清华大学乡村振兴工作站、东坝街道有机水稻固碳减排示范基地和高淳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尾水湿地净化工程。
2024-05-23 07:50:00
今年我市水稻已收割14万亩左右
...14万亩左右专家建议:加强田管适时收获,确保颗粒归仓高淳区水稻正在收割。受访者供图本报讯(记者 杜莹 刘全民)金秋十月,稻谷飘香。本周起,我市早稻进入大面积收割阶段,广大农户
2023-10-19 00:51:00
...净赚1000元。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单位面积产量增加的背后,是“政策好、科技强、人努力”的现实图景。严守耕地红线,江苏实行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基本农田
2023-01-07 04:10:00
...食生产大头,夺取秋粮丰收是场硬仗。南京秋粮再获丰收背后有哪些“硬核”支撑?全市上下为提高单产、保障质量做了哪些努力?记者连日来采访多名种粮大户和农业科技工作者,听他们讲述秋粮
2023-11-29 07:39: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正定乒乓”全民联赛,全域联动玩法多样
9月7日,选手在正定阳和楼东广场参加2025“正定乒乓”全民联赛。 河北日报记者 王伟宏摄在景区参加比赛是什么感觉?现场报名当即参赛是什么场景
2025-09-15 08:00:00
民生一线|菜市场,烟火气里有新意
9月10日,年轻人在石家庄市长安区的菜鲜生市民生活服务中心选购商品。 河北日报见习记者 屈玉琪摄菜市场是城市最具烟火气的地方
2025-09-15 08:00:00
2025河北国际工业设计周活动即将启帷主会场七大展区预计展出设计新品3200件河北日报讯(见习记者郝金钰)9月9日,从2025河北国际工业设计周活动新闻发布会上获悉
2025-09-15 08:02:00
记者走基层|打“飞的”游太行“红川绿谷”
9月9日上午,记者乘坐小型直升机在400米高空俯瞰邢台大峡谷风光。 河北日报记者 吕若汐摄9月9日上午10时,一架深蓝色罗宾逊R44小型直升机停在邢台市信都区前南峪停机坪
2025-09-15 08:04:00
掘金副产物 串起产业链解锁一粒海盐的循环密码——海洋经济新脉动(五)8月29日,在沧州临港金诚化工有限责任公司的离子膜烧碱车间内
2025-09-15 08:04:00
9月14日,太原武宿国际机场三期改扩建工程项目现场一派火热景象,T3航站楼建设正在稳步推进。在东、西、中指廊区域,60余台印着“TZ”标识的高空作业平台格外醒目
2025-09-15 06:42:00
央媒看太原9月13日,央广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节目以《传承和弘扬伟大抗战精神奋进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引发热烈反响》为题
2025-09-15 06:42:00
不止于奖项!江西科学技术奖因何“宝贵”?
9月11日,全省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南昌召开。这场大会不仅是对江西科技创新成果的一次礼赞,更通过奖项为我们打开了观察全省科技发展格局的重要窗口
2025-09-15 06:50:00
石墩遭移位,机动车违规驶入景观桥
本报讯(罗玉珍、全媒体记者谢凌瑾)南昌市新建区兴国南路延伸景观桥自正式通车后,打通了曾经阻隔居民出行的“断头路”,为周边居民架起了一座通行便利的“民心桥”
2025-09-15 06:50:00
江西创业担保贷款总量居全国首位
“十四五”期间,江西省专业技术人才和技能人才分别达到352万人和561万人;实施一揽子稳就业政策,为企业和个人减负153亿元
2025-09-15 06:50:00
这场红茶盛会为啥选择修水?
修水悠悠,九岭延绵,九江修水,这个地处湘鄂赣三省交界的小城,即将迎来一场国家级盛事。 9月12日,记者从“2025中国红茶大会”新闻发布会获悉
2025-09-15 06:50:00
江西省第十二届“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启动
本报讯(全媒体记者沈冠楠)9月13日晚,萍乡市南正街历史文化街区,灯火璀璨,人流如织。伴随着精彩绝伦的非遗表演,江西省第十二届“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活动在这里拉开帷幕
2025-09-15 06:50:00
并州安全行聚焦安全生产 守护美好家园9月14日,太原天然气公司开展2025年度小微营福用户燃气安全专项整治工作,有效防范燃气安全事故
2025-09-15 07:12:00
9月13日14时30分,一架由匈牙利飞来的空客A320民航客机平稳降落在沈阳桃仙国际机场,这是我省落地的首单飞机租赁业务
2025-09-15 07:13:00
今年秋季学期,小店区老年大学以课程建设为核心、专业团队为支撑、艺术展示为延伸,深化“课程扩容”、做活“团队入驻”、点亮“风采展示”
2025-09-15 07:1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