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新春走基层|800米海拔的高山上,义工陪伴10位老人提前过年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4-02-09 16:03:00 来源:大众报业·齐鲁壹点

记者 李旭旭 王钟玉 马小杰

1月28日是小年夜前的最后一个周末,也是孙在前与青州市杨集安村的10位老人约定见面的日子。

杨集安是青州市庙子镇一个海拔800多米的小山村,这里群山高耸、峰聚壑连。村子里仅有10位老人留守。这些老人中年龄最大的九十多岁,平均年龄五十多岁,但村里没有诊所,医疗条件相对落后,老人们生病一般选择等,只有到病情实在等不下去了,才到山下小诊所就医。

2011年7月,孙在前所在的春雨社区义工团队多方募集资金,在村中建了一个高山爱心诊所,成为山上的空巢老人们集中看病的场所。13年来,春雨义工的义工们都要在每个月的最后一个周日徒步十几公里,上山看望老人,风雨无阻。

新春走基层|800米海拔的高山上,义工陪伴10位老人提前过年

1

在潍坊青州的西南山区,藏着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村庄——杨集安村,距离知名的黄花溪景区仅有10公里的车程。

作为青州市庙子镇的一个自然村,杨集安与山脚下的里单家峪、外单家峪两个自然村共同形成一个行政村。因为特殊的地理区位,在早些年黄花溪景区尚未开发之时,这里曾是一众户外运动爱好者的打卡地,坊间曾有传言此地山高路陡:“走不动就爬,爬不动就滚”。

2024年1月28日上午10点,来自潍坊的70余名义工正驾车穿过位于潍坊市青州市庙子镇境内的G79县道,他们此行的目的地便是杨集安。在这个海拔800米的小村庄里,生活着10位老人。

1月28日是小年夜前的最后一个周末,也是义工们与老人们约定见面的日子。

上午10点左右,山脚下的温度还在零度以下。车辆从山间穿梭而过,透过窗户能看到山阴面的积雪还未融化。车越往山上走,温度越低,主驾驶舱左侧的车窗开始有雾气出现,司机师傅不得不过段时间就擦拭一下左侧车窗上的雾气,以免影响行车。

新春走基层|800米海拔的高山上,义工陪伴10位老人提前过年

水泥路只能通到山脚下的里单家峪,再往上便是傍着山势蜿蜒而上的一条碎石路,其中有多个180度的回头弯,且转弯处坡度很大,驾驶技术不过硬的人很难把车开上去。杨集安通山下的路有两条,还有一条是村民多年用脚踩出来的山脊小道,很是险峻。

一位名叫孙在前的负责人招呼着义工们下车,准备徒步上山。

山间是白茫茫的一片,宽度不足3米的山间小径上,积雪的厚度超过10公分。车轮上安装好防滑链后,开始往山上爬;义工们整装待发,准备徒步上山。

新春走基层|800米海拔的高山上,义工陪伴10位老人提前过年

脚踩在雪上,软绵绵的,不一会儿腿脚便感觉有些吃力。“往雪厚的地方走,不容易滑倒。”提醒的声音从人群中出来,相应出现的是一个陌生的友善面孔。山路之上,除了先行车队留下的车辙,不见一个脚印。一位义工告诉记者,如果不是特别紧急的大事,山里的老人外出的次数屈指可数。

人群中有大人,有小孩,浩浩荡荡一行70多人。年纪最小的男孩仅有6岁,小小的个子藏在厚厚的羽绒服里,十分可爱,记者忍不住打趣逗他。

“你知道今天是来干什么的吗?”

“爬山呀。”

“爬上山以后干什么呢?”

“下山呀。”

一行人都被逗笑了。

嬉笑声留在山谷中,脚下的速度却一点没减慢。海拔800多米,实际14公里的路程,义工们需要在一个小时内达到村庄。

“老人们都在山上等着。”孙在前告诉记者,每个月的最后一个周日是义工团队与老人们约定见面的日子,每到这时候,村子中的老人都在站在村口,翘首以盼。“有时候碰上狂风暴雨,上山比较困难,但是还是会派几个代表上山。”孙在前说,“虽迟但到”。

新春走基层|800米海拔的高山上,义工陪伴10位老人提前过年

上山,也不光是爬山。遇到住在山脚下的村民,孙在前站在路中央跟农户大姐唠起了家常;爬到半山腰,上山开始吃力,义工们开始互相搀扶;快到山顶的时候,有义工在队尾落单,坐在一旁的石头上气喘吁吁。队伍中的刘左莲是一家蛋糕店的老板,她突然接到一个顾客的退单电话,顺势在路边的石头上坐了下来,开始跟顾客讨价还价:“大姐,你听我说,其实我14寸是129块钱……”转眼的功夫,她挂断了电话,小跑几步加入队伍中。

上午11点40分,一串响亮的鞭炮声宣告着义工们成功抵达。队伍中的成员各自分工:医生们留在诊所内为老人义诊,其余人分组去老人家中包饺子……

2

杨集安村里原有140多人,由于村里条件较差,没有女孩儿愿意嫁到山里,适龄女青年出嫁到了山外,男青年也“出嫁”到了山外做了上门女婿,一来二去,村中仅剩下10位老人孤独留守。

孙在前是春雨社区义工组织的负责人,在一次户外运动中,他发现了杨集安和村中老人就医难的问题。2011年7月31日,在各方的努力下,潍坊春雨社区的义工们在爱心企业的赞助下,用铁皮在村头的空地上搭建起一个占地不足30平方米的小房子,命名为高山爱心诊所。从诊所建成的第一天开始,孙在前与老人们约定:只要老人在,春雨义工就会一直来。

此后,包括潍坊市中医院的青年义工们在内的越来越多义工加入了这个队伍。就这样,每个月的最后一个周末,义工们都会从潍坊开车前往杨集安为老人们义诊,免费送医送药,成为老人们的健康守护者。

1月28日,春雨义工们的身影如约出现在杨集安村。距离村庄还有几百米,就看见几位老人已经站在高处,向下张望,确定是义工们来了以后,开始迫不及待地挥手欢迎。

因为每月一次义诊活动,潍坊市中医院的毕文华对老人的健康状况已经和很熟悉。“老人们的病基本上是一些关节劳损、胃病、高血压等老年病,还有一个老人患有肺气肿、颈椎病。”

“你再给我开点药啊,我上个月因为颈椎压迫神经住院了,血压还高。”77岁的李守英一进门就坐在板凳上,开始跟医生介绍自己的情况,因为颈椎压迫神经,她下山住了7天院。了解完李守英的病情,医生们开始给她量血压,开药。

“做了CT,做了心电图,做了B超,腊月初三去的,十六回来的。”见了毕文华,李守英滔滔不绝地聊了起来。毕文华也提高了嗓门回应道:“好事儿,相当于做了个全身检查,没啥大问题。”随后详细地告诉李守英用药注意事项,他嘱咐道:“药要饭后吃,要不然胃受不了,这几天注意别感冒,要不肯定头晕得更厉害。”

新春走基层|800米海拔的高山上,义工陪伴10位老人提前过年

老人一位接一位前来看病,毕文华为他们一一问诊开药,直到12点多才结束。“给所有老人看完一般在12点30分左右,我一般都是最后一个吃饭。”多年的相处,让老人们十分信任毕文华,对李守花刚在医院购买的药,毕文华建议她减少用量,李守花欣然接受。

说完之后,他又写下来。与记录在自己的病历上的潦草字迹不同,毕文华写在药盒的内侧的用药方法十分工整,他说:“写在内侧是为了防止老人在拿取药的过程中把字迹磨去了。”这次上山一共带了300帖膏药,还有一些用于治疗老年人基础病的各种药物,都是爱心药企赞助的。

新春走基层|800米海拔的高山上,义工陪伴10位老人提前过年

十几年来,爱心诊所为老人们发放了价值20多万多元的药品。除诊所常备的心电图仪器外,每年,他们还集中将B超、血糖仪等医疗设备带上山,为老人们进行全面查体,提供对症治疗和疾病预警,保障老人们的身体健康。

十余年的大山坚守,除了陪伴,义工们还为老人解决了诸多问题,及时给彭先用老人治疗了皮肤疾病,给李元花老人免费做了白内障手术,给彭先永老人控制住了哮喘……给老人们每月一次理发,节假日送生活物资及表演节目,小年贴对联、打扫庭院……

今天,高山诊所的设备又更新了。来自中国电信的员工在高山诊所内安装了云诊疗设备。老人只要坐在显示屏前,就可以与远在潍坊的医生进行对话,医生可以远程为老人问诊看病。

新春走基层|800米海拔的高山上,义工陪伴10位老人提前过年

3

义工队伍中的刘左莲嗓门很大,她是村内10位老人的“首席理发师”。一块围布、一个推子,一个凳子,这就是刘左莲理发的全部工具。

诊室内人来人往,她在一进门右手边的位置瞅了一个空当放下一把椅子,就诊结束的老人可以顺便在这坐下理发。“大爷,你想要什么发型?”虽然条件艰苦,但是提供的服务水平不能降低。开始之前,刘左莲都要先询问老人们的意愿,再开始动手。老人们的要求一般也比较简单——“光头!”

新春走基层|800米海拔的高山上,义工陪伴10位老人提前过年

刘左莲说,做公益已经成为她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孩子上学我上岗,一年做公益不少于300天,可以说已经变成一种信仰了。”她笑着说,“做公益真的上瘾”。

义工们来到家里,彭立怀特别开心,他忙前忙后,脚不沾地,甚至还拿出了贵宾接待酒。他不断招呼义工们:“喝点吗?喝点吧。”在受到义工们的婉拒后,他有些失望:“好久没人陪我喝酒了,要是喝点就好了。”

新春走基层|800米海拔的高山上,义工陪伴10位老人提前过年

彭立业爱热闹,此前曾经担任过村里的支部委员,他的两个孩子都在青州,一年回来三四次。年轻的时候,彭立业与老伴儿在淄博张店打工,如今年纪大了,他和老伴儿选择回到村中,在山里,春天种菜,夏天采药,秋天摘连翘,冬天在家里窝着,好不惬意。他说:“山中的空气好,环境好,住着舒坦。”如今有了春雨社区的义工们的陪伴,每个月也有了盼头。”

十几年的相处,义工们与老人们彼此都很熟悉,甚至还成了固定的“饭搭子”。因为是小年夜,这次上山的人数比较多,原有的“饭搭子”被拆开了。老人彭立业在路上碰到了一位熟悉的义工,两个人交流起来。“你在几组?”“这次不知道为什么把我分到了二组,下次我再去你那儿。”

在孙在前看来,义工们与老人们之间的关系就像是最熟悉的陌生人:每个月都会见面,但是彼此之间没有过多的交集。但是在老人们心中,义工们比亲人还要亲近。

80多岁的彭先用曾拉着义工的手说:“你们对我真是好,比我的父母对我都好”。为此,村民们用最朴素的方式来感谢这些帮助他们的人。从2015年开始,老人们过年的时候都会自发在诊所门前上香。老人们说:“农村风俗过年是给逝去的亲人上一炷香,俺们给诊所上香,是感谢这些好心人来看望我们,也盼着这些好心人健康平安,更盼着这个诊所一直存在。”

4

在回程的车上,孙在前讲述了春雨义工的由来。

2006年,孙在前所在的小区的一位邻居患上了白血病,孙在前与群里好友在网上发起了“为了咱们的邻居,请伸出您温暖的手”的号召,得到了小区很多居民的支持:一天半的时间筹集了两万六千多元,为受助者一家解了燃眉之急。

这一年,孙在前30岁,这也是他参与的第一个公益活动。虽然最后这名邻居还是不幸去世了,但是孙在前收到了该邻居家属的一通感谢电话:“我妻子今天离开了,走得很安详,非常感谢你们对我们的帮助。”孙在前说,这通电话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点燃了他内心的公益之火。

2007年11月,孙在前发起成立潍坊社区义工联合会,后更名为“春雨义工”。自此,孙在前开启了自己的公益生涯。从2006年到现在,孙在前已经坚守公益事业18年。义工组织队伍也由刚开始的几个人,发展为现在近万人的爱心公益组织。

新春走基层|800米海拔的高山上,义工陪伴10位老人提前过年

孙在前说:“一开始做公益是因为能获得成就感,现在我感觉做公益已经变成了一种责任。”对于杨集安村,孙在前也是认为自己负有责任。“只要山上还有一位老人,我们跟老人的约定就不会停下。”

孙在前、刘左莲、毕文华……春雨义工的队伍中,这样的义工还有很多,有坚持公益十几年的母女三人,大女儿上学后加入了义工组织,继续在大学里延续爱心;有今天第一来参加活动的潍坊交通职业学院教授,她说下次也要带着自己的孩子加入进来;还有刚刚放寒假的大学生、六岁的小朋友、个体户、企业员工……

每个月的最后一天,他们就会从潍坊各地汇聚起来,一起前往大山深处,看望老人。自诊所建成到现在,义工们累计行程已超过45000公里,比绕了地球一周还要多。小山村的签名板上,写上了一个又一个义工的名字,未来,这张签名板上的名字还将越来越多……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2-10 00: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孝行齐鲁|高山上有个爱心诊所,为老人们带去健康和温暖
...雨义工团队在山东省青州市庙子镇杨集安村建成了首个“高山爱心诊所”,为山上的空巢老人们解决了看病难问题。庙子镇杨集安村地处深山,海拔800多米,村里原有140多人,由于地理位置
2023-10-12 21:55:00
第190次的相逢
...村。与以往不同,这次他们带去了远程诊疗系统,让这所高山爱心诊所从此有了“云诊所”,乡亲们终于可以零距离与市中医院专家面对面问诊。190次的爱心传递当日清晨6点,义诊团队和春雨
2024-03-18 19:15:00
新春走基层|用爱汇聚力量,义工团队让春节满是温情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杜春娜今年是济宁市泗水县泉乡义工协会成立后的第三年,作为会长的刘传涛和队员们,还是选择在除夕夜坚守在岗位上。在1月28日除夕当晚,刘传涛和队员们忙碌了一整晚,
2025-02-02 13:51:00
潍坊青州市庙子镇杨集安村建立“云诊所”
...守,就医很不方便。13年前,潍坊春雨义工在村里建了“高山爱心诊所”,每月都会准时上山义诊送药,守护着老人们的健康。3月17日,爱心诊所“云诊所”正式启用,义诊医生“云上”跟潍
2024-03-18 09:54:00
有“潍”青年|孙在前:投身公益17载,化作“春雨”润万物
...社会爱心人士一起,自发出资、出力,在杨集安村建成了高山爱心诊所,为10名留守老人解决了看病难问题。每个月的最后一个周末,孙在前都会带着义工们从潍坊开车前往杨集安村为老人们义诊
2023-12-22 19:36:00
10位慈善义工获评榜样人物
本报讯(记者王薇)近日,北京市慈善义工联合会(以下简称“市慈义联”)举办了主题为“人人拥有爱益起向未来”的第十届“北京榜样·最美义工”致敬典礼暨第十二届慈善义工风采展示会活动。方
2025-01-07 10:00:00
...讯(记者杨国良 特约记者何长青)3月3日,我市对沙洋县义工联合会等2022年度全市“十佳志愿服务组织”进行通报表彰并授旗。2022年,沙洋县义工联组织开展了疫情防控、志愿护学
2023-03-08 08:28:00
本文转自:中国新闻网11月8日,澳门街坊会联合总会广东办事处横琴综合服务中心举办成立4周年开放日活动,吸引不少琴澳居民前来参与。据介绍,该中心集社区家庭服务、养老服务、青少年儿童
2023-11-09 16:15:00
义工上门服务 为百岁老人理发
本文转自:海西晨报义工上门服务 为百岁老人理发晨报《公益周刊》联合思明区城市义工协会发起成立为高龄老人上门义剪联盟,期待您的加入春节临近,102岁的曾奶奶不方便出门理发,晨报记者
2024-02-04 01:58: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70平方米的房子要按71.99平方米收;105平方米的房子要按108.89平方米收;140平方米的房子要按144.09平方米收……热力公司收取暖费
2025-11-12 07:11:00
今年33岁的孟师傅是水电工,在西安高新区的一个项目上干活后,3万余元的尾款迟迟要不到,一气之下将对方的行径发到网上曝光
2025-11-12 07:12:00
因涉“虚假宣传”被西安市雁塔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漳浒市场监督管理所立案调查的陕西修芙复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日前被雁塔区市场监督管理局以违反《网络反不正当竞争暂行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的相关规定
2025-11-12 07:12:00
2025中国网络文学论坛在福建泉州开幕
11月10日上午,以“大时代、大视野、大文学——文明新形态中的网络文学”为主题的2025中国网络文学论坛在福建泉州开幕
2025-11-11 15:20:00
长白时评评论员 久泰平11月11日上午,上海市公安局发布一则警情通报:针对近日网传“某女编剧自称曾袭警后通过关系被放行”一事
2025-11-11 15:26:00
全球首台!商用超临界二氧化碳发电机组顺利并网调试
记者从中核集团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以下简称核动力院)获悉,近日,全球首台商用超临界二氧化碳发电机组在贵州六盘水首钢水城钢铁顺利完成并网调试
2025-11-11 15:45:00
重复收费、超标准收费,青龙满族自治县医院被罚23.37万元
据信用河北官网公开信息,近日,因存在过度检查、重复收费、超标准收费等问题,青龙满族自治县医院被青龙满族自治县医疗保障局罚款23
2025-11-11 15:47:00
肚脐一个小口,切胆不留疤!北大人民医院青岛医院常态化开展肝胆单孔腹腔镜技术
鲁网11月11日讯“真没想到,在青岛就能有北大专家给做手术!只在肚脐上开个小口,胆囊结石的问题就解决了,还几乎看不到疤痕
2025-11-11 15:51:00
国网上杭县供电公司:上门服务守护老人用电安全
寒冬将至,温情先行。11月10日,国网上杭县供电公司组织国家电网福建电力(上杭古田之光)“双满意”共产党员服务队队员,走进辖区五保户钟大爷家中
2025-11-11 15:51:00
2025年11月,中国民生银行泉州惠安支行迎来十五周岁生日。十五载春华秋实,民生银行惠安支行始终恪守“服务大众、情系民生”的使命
2025-11-11 15:51:00
政策性金融靶向供给,进出口银行福建省分行助力制造业新质生产力加速崛起
2023年初秋,“新质生产力”概念如一颗投入产业湖面的巨石,迅速激荡起各领域的创新浪潮。进出口银行福建省分行(以下简称“福建省分行”)敏锐捕捉时代信号
2025-11-11 16:23:00
农行临西开源支行:守护钱袋子,谨防养老投资骗局
鲁网11月11日讯近期,中国农业银行临沂开源支行开展了一场面向老年客户的“守护钱袋子”防诈骗知识宣传活动。在网点的营业大厅里
2025-11-11 16:24:00
诺华公司携手腾讯新闻《超级问诊》亮相进博会,多方合力破解心血管慢病“管理难题”
11月6日,在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现场,腾讯新闻联合诺华公司共同举办了《超级问诊》进博会特别场,以聚焦LDL-C认知误区
2025-11-11 16:24:00
德州市宁津县津城街道:九九重阳暖人心 八里庄幸福院情系老人
鲁网11月11日讯(记者 赵洪斌 实习记者 费书慧 通讯员 郝晓宁)近日,八里庄幸福院精心筹备了一场温馨的聚餐活动,将关怀与温暖送到八里庄村老人的心坎上
2025-11-11 16:25:00
讲台下的回响——“我的育人故事”分享会圆满举办
映象网讯(大象新闻记者 于艳彬 通讯员 陈改霞)为深度挖掘教育教学中的实践智慧,传递立德树人的育人温度,凝聚教育初心力量
2025-11-11 16: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