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新时代河西走廊万千气象 | 张掖甘州:精准发力描绘高质量发展新蓝图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4-05-15 16:49:00 来源:人民资讯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

冯杰

重点项目建设现场、设施农业示范点、和美乡村建设示范村,一批批党员干部群众正在乡村振兴的美好画卷上留下精彩一笔;一个个重点项目加快建设、一排排设施蔬菜大棚错落有致、一座座民生小镇拔地而起……勤劳朴实的张掖甘州人民砥砺奋进,甘州大地处处展现出靓丽新姿。

今年以来,甘州区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和甘肃省、张掖市市决策部署,聚焦全省“一核三带”发展布局和全市“一屏四城五区”发展定位,锚定“全省十强县”目标,立足工业主导型和城市服务型功能定位,抓产业、兴园区、强县域,统筹抓好“七个着力”,扎实做好“五量”文章,全力以赴稳增长、防风险、保稳定、惠民生,力争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

发挥资源优势 培育壮大特色产业

近日,国家玉米育种能力提升项目——西北科研中心在张掖市甘州区启动,标志着张掖在构建“以产业为主导、企业为主体、基地为依托、产学研耦合、育繁推贯通”的现代种业体系上迈出了新的步伐,为做靓“金张掖玉米种子”品牌、打造中国种业高地注入新动能、增添新活力。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种业是事关国家粮食安全的战略性产业,基于此,我们成立国家玉米提升项目西北科研中心,派遣最强有力科研团队,为张掖玉米种子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张掖登海种业有限公司总经理韩慧说。

甘州区坚持“优质、特色、高效”发展路径,持续壮大“一粒种、一篮子菜、两头牛”特色优势产业,深化与国投种业的务实合作,推动国家玉米种子产业园实体化运营,“两基地、两中心”迈出实质性步伐,支持登海种业启动西北科研中心和气候实验室,致力打造玉米制种“北繁北扩”新基地。围绕“五良目标”,积极发展市场前景好且附加值高的蔬菜制种、珍稀瓜果等经济作物,加快推进巴吉滩、靖安、神沙窝3个6200亩设施农业集群。全域推广“五良养殖法”,推广“公司+合作社+农户”发展模式,健全完善联农带农利益链接机制,扶持前进牧业、甘肃云鑫等骨干企业做大做强,实现全年养殖肉牛45万头、奶牛6万头。

优化营商环境 提升项目建设质效

一项项政策措施密集落地,一次次招商引资活动扎实推进……营商环境、招商引资两者相辅相成,是甘州区项目建设的“源头活水”,也是推进甘州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

走进甘州区的重点项目建设现场,感受到的是一派热火朝天、生机勃发的建设场面:电投张掖发电公司2x1000MW燃煤机组扩建工程有序推进,河西硅业20万吨硅系新材料综合利用项目3号炉、4号炉建成投运,平山湖综合能源基地引水工程项目快速推进……

今年以来,甘州区深化“引大引强引头部”行动,积极与特变电工等15个500强行业领军企业合作,争取武汉启钠储能钠电正极材料等30项已达成合作意向项目转化落地,加快建设“张掖SAR卫星星座”及配套设施等56项新建项目,全年新增招引入规工业企业5个,引进亿元级现代服务业项目8个,落实省外到位资金153亿元、增长50%以上。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推行“一企一员一策”服务模式,千方百计助企排忧解难,力争营商环境“全市第一、全省一流”。

统筹发力 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在新墩镇“杏林田居”安置房二期建设项目,大满镇“城南故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项目,梁家墩镇蔬乡庭院建设项目……各处项目正抢时间、抢进度、提效率,施工现场规范有序、有条不紊,不断刷新着项目建设“进度条”。

据了解,“杏林田居”安置房二期是在一期的基础上,进一步改善全村人居环境面貌,提升村域基础设施建设和民生公共服务水平的项目,该项目的实施,是该镇全力打造和美乡村示范样板迈出了关键一步。

““杏林田居”二期今年4月开始动工,计划修建30院安置房,主要保障有住房需求群众和低保、五保户的住房问题,预计今年10月底交工。”新墩镇副镇长金万义说。

甘州区深入推进“八改”工程和“双百”行动。加快推进靖安乡国家级乡村振兴示范乡镇及8个示范村、18个省级乡村建设示范村和7个“和美乡村”创建工作。加快推进5万余株农田林网建设任务。扎实推进全国农村产权流转交易规范化试点县,稳慎推进农村宅基地自愿有偿退出试点,力争2024年底10%的村集体经济收入突破100万元、15%的村集体经济收入突破50万元。

精心打造城市形象 全面提升城市品质

在甘州区南大池片区,没了原来的围墙阻隔,27个停车位呈现出了小广场的模样。原来废弃的锅炉房,被一座小凉亭代替。荷花吸引了周边的居民驻足,为不能远行的人构建出了理想的生活样本,真正实现了“推窗见绿,出门入园”。

“楼面装上了保温层,外观整齐划一,过去坑坑洼洼的路面变得平坦宽敞,休闲绿地、彩色步道规划得这么新、这么好看……”南大池片区居民刘晓芳对新环境的每一处变化都津津乐道。近年来东街街道积极探索独楼独栋、老旧小区治理模式,按照“就近整合、划片打包”原则,实现“小院并大院”,同时引进物业规范管理,全面提升老旧小区居住环境。

改出高颜值,造出新生活。近年来,甘州区坚持老城区“古朴典雅”、新城区“时尚气质”,统筹实施9大类61个城市更新项目,全面抓好保障性住房建设、“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城中村改造“三大工程”,加快饮马桥社区等3个片区更新步伐,全力推进热电联产二期、老旧管网更新改造、再生水综合利用等项目建设,打通纬四路等4条断头路,建设宜居、韧性、智慧城市。

签发:董洪亮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15 17:45:07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新时代河西走廊万千气象  |  甘肃张掖甘州区:“五良”养殖法推进牛产业规模壮大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郑旺 柴锋肉牛养殖在甘州区历史悠久,也是甘州区的特色优势产业。去年以来,甘州区通过良种、良舍、良料、良法、良医“五良”养殖法,推动产业规模由小到大,为县域
2024-05-11 12:52:00
新时代河西走廊万千气象  |  张掖甘州:多元破解“老”难题,服务托起“夕阳红”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赵帅杰 白梅薇 陈薇早上9点,在甘州区乌江镇中林颐园养老服务中心,老人们准时开始了每天“一小时”锻炼。 “不用自己做就能吃上热乎饭,比我在家还好!”90岁
2023-12-14 13:45:00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贺海兵近年来,甘州区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区战略,大力优化人才队伍结构,在高层次急需人才引、育、留、用各环节持续发力,不断提升人才“软实力”,筑牢经济社会高
2024-05-23 16:03:00
新时代河西走廊万千气象  |  张掖市甘州区:结对“认亲戚” 帮扶暖人心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白梅薇“唐叔,我的抖音账号‘彤彤的康复之路’已经有5841位粉丝了。”“唐叔,我通过网络带货卖出了237件商品。”……这是在“结对帮扶・爱心甘州”活动中,
2024-01-25 18:31:00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银燕 张静张掖市甘州区纪委监委充分发挥信访举报问题线索“主渠道”和政治生态“晴雨表”作用,积极探索实践有效方式方法,持续提升纪检监察信访举报工作质效。20
2024-03-20 17:07:00
新时代河西走廊万千气象  |  张掖甘州:打造全国最大的娟姗奶牛基地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白梅薇 张雪梅 杨潇11月28日,走进位于甘州区安阳乡王阜庄村北滩的甘肃云鑫万头娟姗奶牛养殖基地二期全自动挤奶车间,只见400多头奶牛正在排队等候,工人们
2023-11-30 15:32:00
新时代河西走廊万千气象  |  张掖市甘州区:功能型“片区党委”赋能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白梅薇 张雪梅 武青青 田梦哲“室内温度21.6℃,土壤湿度38.7%,室内湿度78.2%RH……”走进位于甘州区党寨镇陈寨村占地1万平方米的玻璃智能温室
2023-11-02 15:23:00
新时代河西走廊万千气象  |  张掖市甘州区:实施“八改”工程 绘就美丽乡村新画卷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张玲 杨潇产业发展朝气蓬勃,村庄环境干净整洁,文明乡风浸润心田……行走在甘州区乡间沃野,一幅产业兴旺、环境优美、邻里和睦的乡村振兴“诗意图景”映入眼帘。今
2023-11-28 16:20:00
新时代河西走廊万千气象  |  历时4年!甘肃张掖完成85个野生乡土草种质资源种植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宋朝军近日,国家级草品种区域试验站(甘州)于近日完成最后一个野生乡土草种质资源种植,标志着张掖市85个野生乡土草种质资源种植全部完成。进行野生乡土草种质资
2024-05-12 15:50: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