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中国农业科学院成立水稻、玉米、大豆、油菜、蔬菜产业专家团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3-01-13 18:25:00 来源:澎湃新闻

1月12日下午,中国农业科学院召开中国农业科学院水稻、玉米、大豆、油菜、蔬菜5个产业专家团启动会,建立科技支撑产业发展新机制新模式,科技助力稳产保供和乡村振兴。

中国农业科学院成立水稻、玉米、大豆、油菜、蔬菜产业专家团

中国农科院院长吴孔明为产业专家团依托单位授牌并颁发团长聘书 中国农业科学院 供图

截至目前,中国农科院共成立小麦、水稻、玉米、大豆、油菜、蔬菜6个产业专家团,后期将陆续建立覆盖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的产业专家团,遵循“平时布局、战时实用”保障模式,形成稳产保供长效机制,彰显科研国家队“科筑粮安”的使命担当。

农业农村部党组成员、中国农科院院长吴孔明在讲话中指出,中国农业科学院产业专家团的成立,是顺应产业发展需求,组建的机制化、组织化、常态化的稳产保供科技支撑队伍体系,打通了科技成果应用和服务产业一线最后一公里,建立了科技支撑产业发展新机制新模式。

吴孔明强调,产业专家团是中国农科院围绕部党组中心工作,按照“举院办大事”的组织模式,谋划开展的科技支撑服务稳产保供工作的重要平台和抓手,是更好服务农业生产,解决产业发展“最后一公里”的重要手段,也是强化国家队职责使命,扛好科技支撑稳产保供政治责任的重要体现。

多年来,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仍显不足,“论文放在抽屉里,成果锁在柜子中”的现象较为普遍。只有走出实验室,深入田间地头,才能发现生产实践中的问题,凝练出接地气、带露珠、沾泥土的科研命题;只有深入农业生产一线,倾听农民的诉求,总结他们的实践经验,才会产出一批优秀的具有针对性和广泛适用性的农业科研成果。在专项行动中已经凝练出一批来自生产实践的科研命题,下一步,我们要把“科研命题从生产实践中来,科研成果到生产实践中去”作为产业专家团的工作原则和重要任务,为稳产保供提供更加及时有效的科技支撑。

此外,他还谈到要全力做好“四个服务”,要服务好政府。要营造良好环境条件氛围。

启动会上,5个产业专家团团长分别介绍产业专家团组建方案。水稻产业专家团将以水稻所为依托单位,水稻所所长、中国工程院院士胡培松担任团长,协同作科所、植保所、资划所、环发所等院内外全国水稻科研机构和农业推广部门,在全国五大水稻主产生态区建立专家工作站。

玉米产业专家团将以作科所为依托单位,全国玉米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李新海研究员担任团长,整合植保所、灌溉所、南京农机化所等院内外全国玉米科研和示范推广等主要科技力量,面向东北、黄淮海、西南、西北四大玉米主产区,建立专家工作站。

大豆产业专家团将以作科所为依托单位,作科所吴存祥研究员担任团长,按照“专业到边、服务到底、全院一盘棋”的总体要求,整合油料所、植保所、加工所等我院良种培育、栽培耕作、地力提升、植保减灾、收储加工等方面科技力量,面向东北、黄淮海、南方三大大豆主产区,建立专家工作站。

油菜产业专家团将以油料所为依托单位,油料所所长黄凤洪研究员担任团长,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扩种大豆油料”的重要指示精神,积极配合落实农业农村部扩种1000万亩油菜推进行动,根据部院重要决策部署,充分发挥举院办大事的制度优势,整合南京农机化所、蜜蜂所、农经所、信息所等院内外全国油菜科研和示范推广等主要科技力量,在全国六大油菜主产生态区建立专家工作站。

蔬菜产业专家团将以蔬菜所为依托单位,蔬菜所所长张友军研究员担任团长,协同环发所、农经所、加工所等院内外优势资源,立足蔬菜主产区,围绕全局共性、区域特性产业问题,遵循“超前布局、战时实用”的模式,面向东北、西北、黄淮海与环渤海、长江中下游、南方等5大蔬菜主产区,建立专家工作站。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1-13 19:45:10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耕耘在春天里
...年下沉一线包省包片指导活动,联合中国农科院粮油作物专家团和科技小分队,在春耕春管的关键时节,深入包联省份集中开展生产指导、单产提升、防灾减灾、病虫防控等工作,奋力夺取夏收粮油
2024-03-23 06:21:00
...人工、水、肥,提高工作效率。(技术单位: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河南垦区夏玉米全程绿色生产栽培技术本技术主要适用于黄淮流域一年两熟区,目前在河南垦区等黄淮流域推广应用,主要着眼于解
2023-07-27 17:07:00
数据和算法成了新农资(从春耕一线看农业新质生产力)
...,农民会不会用?“合作社+种植大户+专家”的模式,让专家团和“田秀才”共同种好一块田。中国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苏州市农业科学院等派出专家团队,打造科技小院、亚夫工作站等科
2025-04-18 06:42:00
...司联合安徽省农科院、广西农科院、宿州市农业农村局等专家团队组建了夹沟香稻米提质增效栽培模式科技特派员工作站,现已入站科技特派员12名,为夹沟香稻米产业发展提供人才和技术支撑,
2022-12-30 11:01:00
他们育出龙江“金豆王”
...技术和信息的共享共用,大大提高了育种效率。他们还与中国农业科学院、南京农业大学等国内18家大豆优势科研单位组建垦丰大豆创新联合体,聚力攻关,协同创新,开展大豆育种关键技术和突
2023-02-28 05:45:00
我国审定推出一批优质高产农作物新品种  为单产提升提供有力支撑
...51%;生育期小于110天且品质不低于II型的短季棉品种2个。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研究员周关印:这两个品种为我国内地棉区、黄河流域棉区和长江棉区蒜后直播、麦后直播、油菜后
2023-11-24 13:09:00
凤冈:科技赋能推动乡村产业发展
...合作,积极推动科研院校技术成果在凤落地。目前,已与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中国农业大学深圳研究院、浙江大学、贵州大学、贵州省农科院、遵义医科大、南京恒宝田功能食品联盟等
2024-07-30 15:47:00
...油菜实验田里,工作人员正在对油菜进行杂交配置组合。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工作人员严桂萍介绍:“做杂交配置组合其实是改良油菜的性状。”内蒙古春油菜种植面积位居中国首位,其
2024-07-07 21:03:00
良种一粒重千钧(人民时评)
...,国家南繁科研育种基地坐落于此。前不久,上海市农业科学院研究员余新桥带着团队从上海来到海南陵水,继续“节水抗旱稻”的育种研究。每年冬春,数以千计的农业科研人员便会从全国各地聚
2024-01-15 06:31: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江西日报社大江大数据显示,2025年8月5日,大江网《问政江西》共计收到帖文251条,其中,南昌市交通运输局、南昌市东湖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5-08-07 05:39:00
江西人吃进口水果更便宜了!
本报讯 郑悦、王丹、程勇、信息日报全媒体记者左阳天报道:江西人吃进口水果更便宜了!记者8月5日从九江海关获悉,经过海关总署专家组现场考核评估
2025-08-07 05:39:00
近日,南昌县银亿上尚城业主胡女士(化姓)在大江网《问政江西》发帖反映,小区部分地下车库一到雨天就严重积水,不仅给业主造成了财产损失
2025-08-07 05:40:00
建行宜春高安支行开展学子下乡实践活动
近日,建行宜春高安支行“金智惠民·乡村振兴”学子下乡实践活动在高安市荷岭镇石溪村火热开启。一群怀揣着热忱与梦想的“建习生”
2025-08-07 05:59:00
杭州日报讯 “如果没有你们,我真不知道这4吨梅子该怎么办!”8月5日上午,“95后”余村“全球合伙人”啊鲍把最后一批酒渍梅子干装进袋子
2025-08-07 06:31:00
杭州日报讯 日前,一场名为“谁言寸草心”的沉浸式党课在绍兴市上虞区白马春晖文化园开讲。数十名青年党员在山水实景中深化理论认同
2025-08-07 06:31:00
由省委宣传部、省退役军人事务厅、省军区政治工作局联合主办的2025年度山西“最美退役军人”发布仪式于近日举行。8月6日
2025-08-07 06:53:00
眼下正值暑运,也是旅游旺季,乘坐飞机外出游玩的人数比平时明显增多。8月6日,民航山西空管分局公布一组数据:暑运以来,太原机场日均保障航班超350架次
2025-08-07 06:53:00
杭州日报讯 轻点茶罐,弯条状的茶叶簌簌落入玻璃杯中,提壶注入沸水,茶叶在漩涡中腾跃翻飞,片刻间,叶片徐徐舒展,茶汤滋味鲜爽
2025-08-07 07:01:00
杭州日报讯 前不久,国家知识产权局召开专场新闻发布会,主题只有6个字:介绍“浙江实践”。全国都在学的“浙江实践”,到底是什么
2025-08-07 07:01:00
杭州日报讯 日前,10余名来自四川省阿坝州小金县夹金山的学生,跨越2000多公里奔赴湖州德清,开展为期5天的参访研学之旅
2025-08-07 07:01:00
高颜值校园集体“上新”杭州日报讯 “9月份,我就要去新高中上学了。”即便还在假期,刚从临平第三中学毕业的小李同学便已忍不住憧憬起高中生活了
2025-08-07 07:02:00
杭州日报讯 近日,濮家小学(笕新校区)新五年级(1)班先锋小队的9名队员化身“阳光小农夫”,开展暑期劳动教育实践,并将采摘和义卖所得捐赠给多浪公益
2025-08-07 07:02:00
杭州日报讯 开栏语八十载光阴流转,战火硝烟早已散去,但镌刻在这座城市血脉中的记忆永不褪色。曾经,笕桥机场上空呼啸的战机
2025-08-07 07:02:00
新华社杭州8月6日电 村子里,一辆刚“吃饱”清洁电力的新能源汽车缓缓驶出光储充一体化充电站;园区内,屋顶光伏设备产生的电力保障着园区17家企业的用能需求
2025-08-07 07:0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