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贾诩深谙生存之道,享年77岁是人生赢家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5-29 14:48:00 来源:戏说三国

223年,贾诩病逝,活了77岁。三国谋士,贾诩活最久,他知道如何在乱世中生存下来,保全自己和家人;该进则进,该退则退,毫不含糊。

贾诩深谙生存之道,享年77岁是人生赢家

汉末三国,是谋士辈出的时代,贾诩最令人敬佩,他懂得生存的法则。贾诩由孝廉为官,回家路上被氐人劫持,同伴无一幸存,贾诩却安然无恙,还能好吃好喝。

189年,贾诩投奔董卓,担任讨虏校尉。192年,董卓因专权跋扈,任意凌辱后宫,被王允、吕布联手处死,贾诩没了依靠。

董卓被杀后,王允借此机会铲除异己,不知道笼络人心,关中大乱。李傕、郭汜等将领逃出长安,半路被贾诩劝回来:“独自逃走,岂能活命;王允已经下令捉拿西凉将士,斩草除根。”

贾诩这么一说,李傕、郭汜更加害怕,急忙询问对策。贾诩建议:“应该率兵杀回去,一路招兵买马,战败后再跑也不迟,放手一搏吧。”

李傕、郭汜觉得有理,便返回长安,沿途将士纷纷投奔,得到十万人。李傕、郭汜攻入长安,吕布在巷战中败逃,王允被处死。旋即,李傕、郭汜、樊稠相互攻杀,纵兵劫掠,长安化为灰烬。

如果不是王允滥杀,如果不是贾诩的“毒计”,汉朝也许能挺过“董卓之乱”这一关,实现中兴。可惜,李傕、郭汜杀回来,一切都变了,东汉没戏了。

贾诩深谙生存之道,享年77岁是人生赢家

贾诩看到李傕、郭汜不是做大事的料,便找借口离开,带着一家老小前去投奔段煨。贾诩能力强,计谋狠辣,段煨害怕他夺取兵权,动了杀心。

贾诩很聪明,他知道段煨“脆弱”的心理,便独自离开。段煨实力小,希望得到外援,贾诩投奔张绣,却没有带家属,他一定会救自己,这样就安全了。

至于张绣,他急需得到谋士协助,一定对贾诩言听计从,以礼相待。贾诩就是看准了段煨、张绣的为人,才敢独自离开,不用担心家人安全。

果然,贾诩离开后,段煨喜笑颜开,对贾诩一家礼遇有加。张绣看到老乡贾诩来投奔,将其奉为座上宾,让他给自己出谋划策。

197年,曹操攻打张绣,贾诩建议张绣投降,不要硬刚。后来,曹操让张绣的婶子邹夫人侍寝,惹恼了张绣。贾诩抓住机会,建议张绣夜袭营帐,曹操战败,儿子曹昂、侄子曹安民、大将典韦战死。

198年,曹操再次南下,张绣采纳贾诩建议,战败后再次率兵追击,将曹操的断后部队杀得丢盔弃甲。

张绣毕竟弱小,想要生存下来,必须投靠强者,张绣选择袁绍。贾诩直言:“袁绍不靠谱,并非做大事的料”,建议归顺曹操。张绣犹豫不决,自己杀了曹操的儿子,他岂能放过自己。

贾诩深谙生存之道,享年77岁是人生赢家

贾诩告诉张绣:“曹操志向远大,一定能够不计前嫌,况且曹操兵力较弱,他需要拉拢盟友。”如此,张绣下定决心归顺曹操。

曹操很高兴,设宴款待他们,还跟张绣结为儿女亲家,张绣后来也是善终。至于贾诩,曹操更是如获至宝,有这么一个高手协助,何愁不能建功立业。

200年,官渡之战爆发,曹操作战不利,粮草耗尽。贾诩让曹操抓住机会,采纳许攸的建议,敢于放手一搏,方才有火烧乌巢,大破袁绍的奇迹。

208年,赤壁之战,贾诩让曹操驻扎江陵,整训兵马后再战。曹操不听,执意南征,结果遭到惨败,狼狈逃回北方。

211年,曹操攻打马超、韩遂,没能取得进展,受阻在潼关一线。曹操想到了贾诩,便问他破敌之计,贾诩让曹操书信韩遂时,故意“涂改”字迹,挑起敌人内讧。

韩遂跟曹操是老朋友,马超一直担心他,此时又得知书信被“涂改”,便怀疑韩遂要投降,两人兵戎相见。曹操抓住机会,将其各个击破,平定了关中。

贾诩的计谋,一用就准,比郭嘉、许攸强太多,但他很精明,也很低调。贾诩毕竟不是曹操的原班人马,不能表现太过张扬,否则就是杨修的下场。

贾诩深谙生存之道,享年77岁是人生赢家

儿女的婚姻大事,贾诩非常低调,不与士族联姻。平日生活,贾诩独来独往,不跟朝臣多说话,还闭门谢客,以此打消曹操的疑虑。

曹操私底下问贾诩对立嗣的看法,贾诩闭口不答,曹操问起原因,贾诩:“我在思考袁绍与刘表的事。”曹操大笑,他知道贾诩的意思,不能废长立幼。

220年,曹操病逝。曹丕想取代东汉,贾诩建议他搞“禅让”,不要给后人留下口实,曹丕当即采纳。曹丕称帝后,感谢贾诩的帮忙,让他担任太尉,册封魏寿乡侯。

223年,贾诩病逝,享年77岁,是人生赢家。但是,贾诩在“德”上有缺,跟陈平一样,后世史家对其多有诟病。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5-29 15:45:10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他最会为自己谋利,却有着三国第一谋士之称
...听,果然征吴无功而返。黄初四年(223年),贾诩去世,享年七十七岁,谥曰肃侯。《唐会要》尊其为魏晋八君子之首。贾诩精通兵法,著有《钞孙子兵法》一卷,并为《吴起兵法》校注。贾诩
2023-06-05 19:52:00
带你重新认识不一样的汉献帝刘协
...帝也是中国历史上为数不多的亡国之君得以善终的皇帝,享年53岁。
2023-06-05 19:39:00
...再动武,曹丕不听,果然征吴无功而返。黄初四年去世,享年七十七岁,谥曰肃侯,《唐会要》尊其为魏晋八君子之首。贾诩精通兵法,著有《钞孙子兵法》一卷,并为《吴起兵法》校注。贾诩贾逵
2023-10-22 21:04:00
...时所生,如今又被一锅端,也是悲惨。大将柳元景被杀,享年60岁。柳元景的8个儿子,以及六个弟弟及其儿子,也全部被处死。负责中枢事务的颜师伯被处死,6个儿子也被杀,一家老小全部遇
2024-07-08 21:26:00
...了重病,六月十七日(8月1日),曹彰病逝,追谥曰威王,享年三十五岁。对此,在笔者看来,曹彰自然属于英年早逝的情况了。如果他没有这么早病逝的话,或许能够得到曹魏的重用,并取得更
2024-06-28 11:49:00
魏文帝曹丕:只活了40岁,却创《典论》用一句话征服天下读书人
...结语】世间行为万千,皆会随时光消散,曹丕亦如此。他享年四十,虽功绩寥寥,但一言却传扬于世。这便是文字之威,或许半句良言即可改变人生轨迹。这就是曹丕的一生。曹丕所处的时代堪称“
2024-08-13 11:52:00
司马懿为何没有伐蜀成功
...绝对的权力,可是天不假年,两年之后司马懿因病逝世,享年73岁。司马懿少有大志,心忧天下,但是终其一生也没有伐蜀成功。非不为也,实不能也!在没有掌握绝对权力之前,司马懿曾经发现
2023-06-14 21:11:00
三国最聪明人谋士贾诩的智慧与人生
在三国中,聪明人不在少数,比如诸葛亮、郭嘉、荀彧等人。想必比较细心的朋友应该可以发现,小编列举这三个人,他们的职业是相同的,都是谋士。谋士是帮助主公出谋划策的,排忧解难的,尤其在
2023-12-03 15:04:00
三国名气最大的六位“司徒”:除了王朗,你还知道哪一位?
...同意。太和五年十二月戊午(232年1月30日),华歆逝世,享年七十五岁,谥号敬侯。四、王朗王朗出自徐州地区,曹操迎奉汉献帝后,将王朗征召到自己麾下。公元220年,曹丕称帝后,
2024-02-22 23:22: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这一展览是老教授们艺术才华与精神风貌的集中展示,更是他们以艺陶情、笔耕不辍的银龄风采的生动写照。9月16日,“银龄的风采——河北师范大学老教授书画展”在河北博物院揭幕
2025-09-17 09:44:00
《德润武陵待君来》:音乐与人文的绝美相逢
一曲凝萃常德6500年文明风骨,是音乐与人文的绝美相逢。城头山遗址的稻浪,翻涌着中国最早稻作文明的脉动;善卷“以德化民”的遗风在德山千年萦绕
2025-09-17 09:49:00
“游目骋怀——张宝珠山水画精品展”即将开展
前言人生在世,总要有一番梦想,纵然如梦幻泡影,言行也当用心。因为,只有以幻修真,无中生有,我们才可以成就梦中之想,并使之完善
2025-09-17 11:39:00
□金陵晚报/紫金山新闻记者朱彦俗话说,春困秋乏。立秋后,很多人总感觉没精神,能坐着绝对不站着,能躺着就不坐着。然而“躺平”对环境要求太高
2025-09-17 14:51:00
平原君赵胜,战国时期赵惠文王之弟,曾两度任赵相,战国四公子之一。他礼贤下士,门客三千,于国家危难时散家财守邯郸,智谋救国显担当
2025-09-17 17:24:00
大运河总督署博物馆对联实地采撷
鲁网9月17日讯近日,记者跟随着“跟着楹联游济宁”活动走进大运河总督署博物馆,据了解,大运河总督署博物馆,又称河道总督署展示馆
2025-09-17 17:51:00
9月17日,在邢台博物馆看到的这款商代“耳为父癸”铜爵,是3000年前的专属滤酒器。古人饮用自酿粮食酒时,酒液中常含杂质,在斟酒时进行过滤,入口酒液瞬间更丝滑。(摄制:常曌宇、张
2025-09-17 22:41:00
吉林省近现代史展聘任英烈后人为顾问 传承红色基因讲好吉林故事
9月17日,吉林省近现代史展顾问聘任仪式正式举行。此次仪式的举办,是深入落实吉林省委部署要求的具体举措,旨在进一步增强吉林省近现代史展的专业性与权威性
2025-09-17 22:42:00
邢台博物馆,一件2000年前的三轮盘附觞铜温炉,惊艳众人!(摄制:常曌宇、张文进、赵家琪)
2025-09-17 22:48:00
抗战回忆之二:情系“绍隆”——难忘的1939—1942 “慈幼院的难童生活”
编者按: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97岁的华中师范大学教授、著名农村问题专家张厚安专门撰写文章
2025-09-16 11:04:00
抗战回忆之一:一个“难童”的回忆 ——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永远的伤痛
编者按: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97岁的华中师范大学教授、著名农村问题专家张厚安专门撰写文章
2025-09-16 11:04:00
□金陵晚报/紫金山新闻记者王峰“打卡南京其实是阅读《世说新语》的一种读法,反过来也可以说,阅读《世说新语》是打卡南京的一种打法……”9月14日
2025-09-16 15:57:00
孟府对联实地采撷
鲁网9月16日讯近日,记者跟随“跟着楹联游济宁”采访活动走进孟府了解到,孟府作为孟子嫡系后裔的宅邸,其春联习俗既传承了中国传统年俗文化
2025-09-16 16:08:00
孔府对联实地采撷
鲁网9月16日讯近日,记者跟随“跟着楹联游济宁”采访活动走进孔府了解到,孔府作为孔子嫡长孙的府邸,其楹联不仅是建筑装饰的重要组成部分
2025-09-16 16:11:00
五马祠街对联实地采撷
鲁网9月16日讯近日,记者跟随“跟着楹联游济宁”采访活动走进五马祠街了解到,五马祠街因明代孔尚经的家祠“五马祠”而得名
2025-09-16 16:1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