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厦门日报
本报讯 (记者 陈莼)清明已至,正值春季冷暖交替,人体的呼吸道黏膜免疫防御功能下降,增加呼吸道传染病的发生风险。清明节不仅是大家扫墓祭祖的重要日子,也是外出春游踏青赏花的美好时节。根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近期发布的数据,3月初全国哨点医院流感样病例监测新冠病毒阳性率上升、流感病毒阳性率下降。
为了让大家能在清明小长假放心出游,市疾控中心为大家送来一份“防护宝典”,让您出行无忧,一路健康同行。
出行前
客观评估健康状况
出发前,合理规划,错峰出行;同时,可准备一定量的口罩、免洗手液和常规药品。
市疾控中心提醒大家,制定出行计划时,可提前关注专业部门的旅行提示,了解旅途目的地和途经地的传染病流行情况,做好相应的防护准备。
在出发之前,认真评估身体健康状况,如果出现发热、咳嗽、咽痛等不适,可自行抗原检测,未排除感染风险或发热症状未消失,建议暂缓出行。必要时,及时就医。
旅途中
科学做好个人防护
在乘坐地铁、公交车、飞机、高铁/动车时,在机场、车站、高速公路服务区等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时,在医院等候就诊时,建议您科学佩戴口罩。注意手卫生,勤洗手,尽量避免用脏手直接触摸眼、口和鼻。
生活中,注意定时开窗通风,定期打扫卫生;坚持劳逸结合,保证充足睡眠;注重饮食平衡,确保充分营养;关注天气变化,适时增减衣物;保持适度锻炼,增强抵抗力。在外活动时,要特别注意——确保饮食安全,谨防蚊虫叮咬,不招惹陌生动物,不接触病死禽畜。
返家后
坚持自我健康监测
返家后,大家仍然要随时关注身体状况。如出现发热、咳嗽、咽痛等症状,建议您避免与家中老人、小孩亲密接触,规范佩戴口罩,及时就诊。就诊时,应主动告知医生旅居史或出境史,以便得到准确的诊断和治疗。
市疾控中心表示,对于疫苗可预防的传染病,大家应及时接种疫苗。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4-05 08: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