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梧州日报
节后从各地返回后会有感染风险吗?
疾控提醒:几类人群暂缓返岗
春节假期已经结束,很多人都已经回到了工作岗位。但与此同时不少人担心,同事们从天南海北各地返回,节后返岗会不会有感染风险?
节后返岗感染风险概率低
节后返岗是否有再次感染的风险?南方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生物安全研究中心主任赵卫表示,目前全国报送的本土病例新冠病毒基因组有效序列全部为奥密克戎变异株。
“据这一情况,在外地已经感染过的人,从目前看,应该还在半年的有效保护期内,加之目前的流行株仍然为奥密克戎变异株,出现免疫逃逸现象的可能性很小,因此返程后被感染的风险也很小。”赵卫表示,如果在返乡后注意尽量居家,减少外出和聚集,或者没有和有症状感染者发生无保护接触的经历,被感染的风险就更小了。
上海市肺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胡洋表示,从家乡返回后再次感染的风险很低,“大家都刚感染过,身体内还有抗体,短期内再感染的概率是比较低的。”
“就目前公布的数据来看,社会面的传染源已大为减少,客观上大大降低了从家乡返回工作地路上的感染风险。当然,从谨慎的态度出发,为了避免感染,在返回路上的密闭场所,如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除了餐饮期间,建议全程戴口罩。回到住处后,建议立即洗手和换洗外套。同时关注自己的身体情况,一旦出现新冠病毒感染的临床症状,及时治疗。”赵卫说。
安全返程返岗建议
近日,湖南疾控、广东疾控等多地疾控中心发布提醒,如果出现发热、干咳、乏力、嗅觉味觉减退、咽痛等新冠感染症状的人群,建议暂缓出行和返岗。同时给出了安全返程返岗建议。
●返程返岗前
做好返程规划,尽量错峰出行,关注途经地的天气和路线情况,遇到大风大雨天气,及时调整返程时间和路线,注意行车安全。
关注健康状况,做好抗原检测。如果有身体不适,尤其是发热或呼吸道症状,或者抗原检测呈现阳性时,建议及时治疗或就地休养,调整返程时间。
出行前准备好口罩、手消毒剂等防护物品。
●返程返岗途中
尽量采取自驾等方式安全出行。如果乘坐飞机、火车、公交车等公共交通工具,应遵守秩序,服从乘务人员的管理要求,具备条件的要尽量开窗通风。
返程途中要做好自我防护,规范全程佩戴口罩,注意手卫生,尽可能少触碰公共交通工具上的公用物品,及时正确洗手,或用手消毒剂消毒,在清洁双手之前,不要用手触碰口、眼、鼻。
全程佩戴一次性医用口罩或N95口罩。咳嗽、打喷嚏时用肘部或纸巾遮掩,不随地吐痰,口鼻分泌物用纸巾包好弃置于垃圾箱内。
返程过程中如需排队等待,则应注意保持1米线的距离。与人交谈时,要保持一定的社交距离。
●返程返岗后
做好抗原检测。返程后再次进行抗原检测,如果抗原检测阳性,或者出现身体不适,建议推迟返岗时间。
坚持佩戴口罩。上班途中、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或厢式电梯时、在办公场所办公时,均应规范佩戴口罩。建议随身携带口罩,视不同人群场景选择佩戴适宜的口罩。
保持办公场所空气流通。通风时优先打开窗户,采用自然通风。没有条件的可以开启排风扇等抽气装置以加强室内空气流动。空调使用前要加强清洗和消毒,集中空调通风系统使用时,确保室内新风量达到卫生标准要求。
保持个人卫生,勤洗手。工作期间,接触快递、清理垃圾、饭前便后等情况下,均应及时洗手或手消毒。不用未清洁的手触摸口、眼、鼻。外出回到家,一定要先洗手。
保持环境卫生清洁,及时清理垃圾。电梯按钮、打卡机、办公桌、会议桌、麦克风、门把手等公用物品或部位要做好清洁和消毒。可用含酒精或含氯消毒液擦拭。
安全就餐。员工食堂尽量减少人员聚集,餐饮具一人一用一消毒。购(取)餐注意手卫生,保持安全社交距离。就餐时最好分散就座、不扎堆。
“阳康”后也要做好防护。目前正处于冬春季呼吸道感染病高发期。新冠康复后仍然做好呼吸道防护,可以较好地减少感染其他呼吸道传染病的概率。 (据科普中国)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1-31 15:45:27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