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鲁中晨报2024届高校毕业生预计达1179万同比增加21万
教育部26条举措促进毕业生就业创业
本报综合消息12月5日,教育部、人社部在京召开会议,部署做好新一届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据统计,2024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预计达1179万,同比增加21万。
教育部日前印发《关于做好2024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提出26条举措,要求各地各高校实施“2024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促进行动”,全力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
把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
摆在更加突出位置
各地各高校要把高校毕业生就业作为重中之重、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纳入领导班子重要议事日程。要按照“秋季校园招聘月”“寒假暖心行动”“春季攻坚行动”“百日冲刺行动”的部署,统筹做好本地本校工作安排。
各省级教育部门要主动加强与组织、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发展改革、财政等部门协同联动,争取更多岗位、资金、培训、服务等公共资源向高校毕业生倾斜。要牵头成立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专班,全力推进各项任务落实。
加强学校党委组织领导,把就业工作列入学校党委常委会重要议题定期研究推进。建立健全“校—院(系)”两级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分别制定就业工作方案。
大力开拓市场化社会化
就业渠道
各地各高校要持续深入开展“高校书记校长访企拓岗促就业专项行动”。要通过访企拓岗深度了解行业企业的人才需求,推动供需精准对接。鼓励各地结合产业发展需求和学校办学特色组织开展集中走访。
各地各高校要充分发挥校园招聘主渠道作用,主动邀请用人单位进校开展招聘活动。支持院系积极开展小而精、专而优的小型专场招聘活动。加强校园招聘活动组织管理,认真审核校园招聘信息,确保校园招聘活动安全、规范、有序开展。
优化升级国家大学生就业服务平台功能,深入开展“24365携手促就业精准服务”,持续加强就业岗位的互联共享和精准推送。鼓励地方和高校依托平台联合举办专场招聘活动。
汇聚相关部门、行业协会、社会招聘机构等多方资源,着力建设一批区域性、行业性、联盟性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深入开展供需对接就业育人项目,搭建人才供需对接平台。
各地教育部门要配合本地相关部门落实吸纳就业补贴、社会保险补贴、税费减免等优惠政策,支持中小企业开发创造更多适合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岗位。
各地各高校要充分挖掘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带动就业潜力,引导毕业生发挥专业所长,在创意经济、数字经济、平台经济等多领域灵活就业。配合有关部门落实灵活就业社会保障政策,切实维护高校毕业生合法权益。落实创业支持政策,在资金、场地等方面向毕业生创业者倾斜。
充分发挥
政策性岗位吸纳作用
各地要积极拓展政策性岗位资源,稳定并适度扩大招录高校毕业生规模。
各地教育部门统筹推动尽早安排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等招考和各类升学考试、职业资格考试,加快政策性岗位招录进程,为高校毕业生求职留出充足时间。
发挥国有企业示范作用,办好第五季“国聘行动”。
加大科研助理岗位开发力度,落实相关配套措施。
各地教育部门要积极配合有关部门组织实施好“特岗计划”“三支一扶”“西部计划”等基层就业项目,拓展实施“城乡社区专项计划”“大学生乡村医生专项计划”。
支持各地围绕落实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深入挖掘基层医疗卫生、养老服务、社会工作、司法辅助等就业机会,扩大实施地方基层项目。
鼓励各地健全支持激励体系,出台更多地方优惠政策,吸引更多毕业生到中西部地区、东北地区、艰苦边远地区和基层一线就业创业。
各地各高校要密切军地协同,加强征兵工作站建设,加大征兵宣传进校园工作力度,畅通入伍绿色通道,配合兵役机关做好兵员预征预储、高校毕业生征集等工作。
各地教育部门要按照有关规定落实好退役后复学、升学、学费资助等优惠政策,积极鼓励高校毕业生应征入伍。
针对重点群体就业帮扶,通知指出,要重点关注脱贫家庭、低保家庭、零就业家庭、残疾等就业困难毕业生群体,“一人一档”“一人一策”建立帮扶工作台账,优先提供指导服务、优先推荐就业岗位、优先开展培训和就业实习。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2-06 08:45:18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