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现在买房难,年前的宋朝买房更难,连苏轼都买不起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5-11 13:48:00 来源:戏说三国

每个为生活奔波的人都有这样的感受,工资上涨的速度远赶不上房价的攀升幅度!五年前的千元房,现在已经用万来计算,当然这得分城市、地段而论。今天老百姓为买房挠头抓腮,殊不知古代为买房也是愁苦不已,因为他们的房价并不比现在低……

在历朝历代中,要数房价高到最离谱的当属一千多年前的宋朝!宋朝的房价到底有多高,我们先来听听诗人们怎么说,宋朝以文治国,如果文人阶层也说房价贵,那么现实也就八九不离十了~~

现在买房难,年前的宋朝买房更难,连苏轼都买不起

欧阳修宋朝极负盛名的文学家和政客,诗词写的一绝,官位也是做到够大。21岁科举入伍,年近40岁就做到国家信访局副局长的位置(知谏院兼判登闻鼓院),在古代做官俸禄那可是极高的,尤其是以文人为尊的宋朝。然而欧阳修的真实现状是,从政十七年,有很长一段时间都是在开封租房子住。这不是道听途说,欧阳修写过一首回忆这段苦逼租房生涯的诗句,"邻注涌沟窦,街流溢庭除,出门愁浩渺,闭户恐为潴。"诗句的意思我们大概都能猜到,欧阳修住在一个离上班很远的地方,而且周围邻居嘈杂,卫生条件也不太好,想关上门当个宅男,可是屋里条件太差完全没心思作诗办公。

现在买房难,年前的宋朝买房更难,连苏轼都买不起

跟欧阳修一样苦逼的还有苏轼苏东坡,面对租房的窘迫,他不想再继续忍耐下去,索性跟王安石闹翻,离开开封这个压力山大的地方。苏轼生性洒脱豪放,肯定不想为买不起房而烦扰,虽然他一生都在颠沛流离中度过,但还是能潇洒。还有跟他的学生秦观,虽然在开封娶妻定居了,但也只能租住在开封的驿馆里,传言秦观的老丈人是个大商人,经济实力依旧不能为女婿在首都买一套房。

现在买房难,年前的宋朝买房更难,连苏轼都买不起

那么宋朝的房子到底有多贵?宋朝有一名武将在开封斥资5千两白银才买到一套两居室,按照纸币的贬值速度来看,北宋一俩白银可折合现在六百元,五千两就是如今三百万,即使放在现在房价炒飞的时代,依旧能够置得一处不错的房产,而不仅仅是一处两居室的房子。

现在买房难,年前的宋朝买房更难,连苏轼都买不起

那么在北宋的老百姓需要奋斗多久才能买得起房子呢?先说个在体制外的体面工作—文书,每天为朝廷累死累活地誊抄书籍,一个月也只有六两白银,在纺织厂上班的女工一个月只有四两银子,他们要想在开封买一套房子至少奋斗120年,而且在古代是没有国家政策补贴的,首付、分期付款统统不存在,所以宋朝人买房是真的难。

现在买房难,年前的宋朝买房更难,连苏轼都买不起

是什么原因造成宋朝房价高不可攀呢?这跟宋朝的高GDP水平直接挂钩,在宋朝GDP水平远超欧洲各国,这样的经济总量必定带动地价房价高不可攀。虽然说古人跟现代人一样也买不起房,但是他们在宋朝生活的很快乐,因为他们通常追求一种精神上的愉悦与满足。

现在买房难,年前的宋朝买房更难,连苏轼都买不起

比如对词听歌等,他们即使住在条件很差的租房里,也有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的思想境界,他们的生活理念也有我们现代人值得借鉴的地方,比如淡泊名利、知足常乐,人生就是一场孑然一生的旅程,在到底终点时,每个人都是一无所有的离去,真正铭刻在心的是那些让人留恋的人和事!即使现在买不起房,但有健康有快乐,又何尝不是一种富足的生活呢?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5-11 17:45:28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苏轼与欧阳修竟然是姻亲关系,两家喜结秦晋之好
北宋文坛领袖欧阳修与“三苏”之间有知遇之恩。苏洵是欧阳修向朝廷举荐为官的,苏轼和苏辙是欧阳修主持礼部考试时选拔出来的,他们视欧阳修为恩师、挚友,故欧阳、苏两家有通家世好。苏轼与欧
2023-04-18 10:35:00
他是欧阳修的后裔,推崇苏轼,在他的书法中能看出苏门的独有风格
...苏轼,这又是怎么回事呢?这位文人名叫欧阳玄,相传是欧阳修的后世族裔。延祐二年(1315年),他考中进士后进入仕途。欧阳玄不但为官清廉,更是一位名副其实的能吏。他在芜湖县担任县
2022-12-28 16:23:00
梳理欧阳修、王安石、司马光、苏轼之间的关系
提起欧阳修,司马光,王安石,苏轼,这可是北宋年间响当当的人物,都是著名的文学家。除了苏轼外,其余三人也都是政治家,都做过宰相,对北宋的社会发展都做出过杰出贡献。就是当今的儿童也都
2023-07-11 18:28:00
欧阳修生平最豪放的一首词是那首
欧阳修和苏轼的相遇相知,算是北宋文坛上的一大佳话。当年21岁的苏轼第一次进京参加科举考试,一篇《刑赏忠厚之至论》让当时的主考官欧阳修大为赞叹。那时的科举考试采用糊名法,欧阳修以为
2023-10-14 16:10:00
苏轼、王安石、欧阳修、司马光,他们是什么关系?
苏轼、王安石、欧阳修和司马光四人都是北宋仁宗至神宗时期的名臣,其中欧阳修与王安石、苏轼三人都是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中的人物,司马光则是著名史学家,著有《资治通鉴》,这些只是他们在文学
2023-05-14 13:20:00
千古伯乐欧阳修,独具慧眼发掘英才
欧阳修(1007年-1072年),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人,欧阳修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他开创了一代文风,是北宋诗文革新运
2023-09-07 20:35:00
苏轼两次犯傻成两名作,一次以为欧阳修近视,一次说王安石没常识
...有犯傻的时候?没错!历史上苏轼犯过两次傻,一次以为欧阳修近视,一次说王安石没常识,但却成就了两首名作。这是怎么回事呢?让我们一起来围观一下。”针对“欧阳修欧阳修对苏轼来说是恩
2025-03-01 17:53:00
欧阳修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俗话说:“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欧阳修之所以能当伯乐,去爱才举贤,关键是他人品好,学富五车,才高八斗,有着一双充满精湛学识的识人慧眼。就是俗话说的“本钱”足。四岁时父亲因病去
2023-06-27 16:00:00
策论取士:苏轼的科举策略与执政者的期望
...假。也正是这个造假让当时的文坛领袖兼本次科举主持人欧阳修都大为吃惊,这是怎么回事呢?事情要从阅卷人当时赫赫有名的大诗人梅圣俞有关了,这位素来严谨的老人家,在看到苏轼的考卷之后
2023-12-15 05:12: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抗战回忆之二:情系“绍隆”——难忘的1939—1942 “慈幼院的难童生活”
编者按: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97岁的华中师范大学教授、著名农村问题专家张厚安专门撰写文章
2025-09-16 11:04:00
抗战回忆之一:一个“难童”的回忆 ——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永远的伤痛
编者按: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97岁的华中师范大学教授、著名农村问题专家张厚安专门撰写文章
2025-09-16 11:04:00
□金陵晚报/紫金山新闻记者王峰“打卡南京其实是阅读《世说新语》的一种读法,反过来也可以说,阅读《世说新语》是打卡南京的一种打法……”9月14日
2025-09-16 15:57:00
孟府对联实地采撷
鲁网9月16日讯近日,记者跟随“跟着楹联游济宁”采访活动走进孟府了解到,孟府作为孟子嫡系后裔的宅邸,其春联习俗既传承了中国传统年俗文化
2025-09-16 16:08:00
孔府对联实地采撷
鲁网9月16日讯近日,记者跟随“跟着楹联游济宁”采访活动走进孔府了解到,孔府作为孔子嫡长孙的府邸,其楹联不仅是建筑装饰的重要组成部分
2025-09-16 16:11:00
五马祠街对联实地采撷
鲁网9月16日讯近日,记者跟随“跟着楹联游济宁”采访活动走进五马祠街了解到,五马祠街因明代孔尚经的家祠“五马祠”而得名
2025-09-16 16:17:00
这么近,那么美,周末到河北。秋上太行,登临揽胜!平生快意,逸兴遄飞!蒙曼邀您上太行!
2025-09-16 21:12:00
长白时评评论员 殷建光人类社会本应向着文明不断迈进,然而二战却将人类拖回野蛮的深渊。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的所作所为,便是这段黑暗历史中最典型的例证
2025-09-15 11:21:00
座落在湖北襄阳的“长渠”(又名“白起渠”“百里长渠”),始于战国,兴于唐宋,沿用至今2300余年。2018年,入选第五批世界灌溉遗产
2025-09-15 17:44:00
今天上午,湖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新闻发布会正式官宣:第二届楚文化节将于9月20日在荆州开幕。千年古城,立刻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
2025-09-15 22:57:00
“鬻子救国”写大义:一个广东籍南洋小贩捐输抗战的家族记忆
几十年过去了,九旬老人郑社心还记得父亲说过的话:国家国家,没有国,哪有家?他的父亲郑潮炯,原本是到东南亚打拼的普通广东人
2025-09-15 20:11:00
弘扬三大精神 奋力建成支点丨云岭之战:红四方面军浴血奋战杀出重围
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陈熠林 喻波)鄂陕交界的云岭山脉,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1932年11月11日,实行战略转移的红四方面军到达上津镇云岭一带
2025-09-15 21:05:00
晋祠水系丰富,饮马泉虽算不上其中的佼佼者,却也是一眼常年不涸的井。这样的井在晋祠并不少见。此井得名“饮马泉”,源于相传有三位帝王曾在此饮马
2025-09-15 18:34:00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孙敬清青山埋忠骨,山河祭英魂。连日来,位于六合区的桂子山烈士陵园迎来一批批参观瞻仰的市民游客
2025-09-14 09:56:00
三面“杨靖宇支队”战旗已经抵达新民大街,途径新民大街126号,这里是伪满洲国国务院旧址,新中国成立后,原建筑被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接收
2025-09-14 10: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