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科技

“萌经济”值得深耕

类别:科技 发布时间:2023-06-02 03:05: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安徽日报

“六一”国际儿童节的预热,似乎是从一群成年人为自己抢购儿童玩具开始。节日之前,多个快餐品牌相继推出了一年一度的儿童节套餐,随餐搭配的是一个个可爱的儿童玩具,吸引了不少年轻消费者的关注。如今,“萌经济”不再是儿童专属,不少年轻消费者也愿意为“卖萌”买单。“萌”不但是一种爱好,更代表着蓬勃的生产力,正成为拉动消费的一大抓手。

为什么消费者会心甘情愿为“萌”商品买单?一方面是因为这些商品满足了人们尤其是年轻人的心理情感诉求。“萌”具有生动、可爱、易于理解的特性,带给人们天然的亲和力、亲近感,使品牌和消费者形成更紧密的关系。在这种放松、愉悦的心理状态下,不仅会增加人们的消费欲望,消费者从中收获的满足感也更强。另一方面,随着消费结构不断升级,“90后”甚至“00后”逐渐成为消费群体的中坚力量,年轻消费者更看重产品的年轻化、舒适感和时尚化,这也是“萌”具有强大生产力的重要原因。

走好“卖萌”之路,深挖“萌经济”大有可为。近几年,故宫也开始变得“萌萌哒”,成为“萌经济”中的重要一员。无论是一年卖出10亿元的故宫“萌娃娃”,还是大批以故宫经典IP为素材创作的系列表情包。正是借助“萌元素”,600岁的故宫变得越来越年轻,越来越时尚,越来越接地气。然而,走好走远 “卖”萌之路并不简单。市场上越来越多的商家加入到了萌经济的赛道,希望能分一杯羹,而这也导致了大量同质化、无个性、质量参差不齐的萌产品充斥着市场。仅从产品方面来说,萌产品很容易被复制,产品单一化,最终难免会丧失市场竞争力。

因此,走好走远“卖萌”之路,商家既要抓住消费者心理,通过沉浸式营销体验活动,吸引消费者积极参与其中,也要时刻对市场把脉问诊,对商品的卖点精准把握,并对产品的塑造有前瞻性、创新性思考,挖掘产品的附加意义。同时,“萌经济”是由“萌文化”衍生而来的,产品必须强化文化黏性、突出文化意义,这样才能吸引更多的“粉丝”消费。此外,产品仅有“萌”点是不够的,要明白产品质量是安身立命之本,只有用心做好产品,才能真正红下去。如果不在产品质量上下功夫,“卖萌”之路就本末倒置了。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网笃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6-02 10:45:39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春节将至,年货消费升温
...以此犒劳一年的辛苦。 从天猫年货节的统计报告来看,消费者的购物方向主要集中在提升免疫力、关爱健康、智能陪伴、萌宠治愈、沉浸式宅家、云端生活、近郊社交、复古风潮和文化自信等方
2023-01-17 04:05:00
...仪式上,联盟成员单位携手打造的首张权益卡限量发布。消费者持有此卡可以享受联盟成员单位的多重惊喜福利,如嘉德书店、中国美术馆文创商店、北京人民艺术剧院、隆福寺部分商家等提供的折
2023-05-29 08:50:00
...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中的有益元素特别是美学元素,规避消费者的审美疲劳,让国潮既具有精神审美价值又具有视觉审美价值。技术要创新。国潮产品之所以能获得国内消费者的青睐,有赖于企业不
2023-06-04 19:50:00
...水?”;奶茶联名螺蛳粉并推出螺蛳粉欧包,也一度成为消费者的笑柄。当然成功的联名也是数不胜数,比如前不久喜茶与fendi的联名、KFC与宝可梦的联名、此次瑞幸咖啡与贵州茅台的联
2023-09-08 17:51:00
东城区多措并举推动复工复产,繁荣节日经济
...物FUN肆购 年货节”,推出随机盲盒“超值蜜享盒”吸引消费者。前门商圈掀起“国潮范”,立足京味儿文化体验,以“兔跃天街·团圆前门”新春国潮大集为主题,融合“线上+线下”模式,
2023-01-02 21:49:00
...曾获荣誉等作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欺骗、误导消费者。本案中,涉案网店在其商品详情的“历史大事件”中反复提及故宫博物院并显示故宫博物院此前出具的授权书。经查,上述内容中一
2023-08-02 17:11:00
...老字号企业发展之初,无论其产品还是服务都契合了当时消费者的消费偏好和生活方式。时移世易,面对新消费、新需求,如果老字号仍然“倚老卖老”,抱残守缺、不思创新,不主动创新、积极突
2023-02-03 14:21:00
又变脸!“月饼礼盒”没月饼
...一两百元左右,而几十元的月饼礼盒以及散装月饼也很受消费者青睐。通过月饼礼盒上公示的产品说明可以清楚地看出,大部分月饼礼盒内只装有不同馅料的月饼,没有混搭其他产品。然而,在西直
2023-09-26 14:59:00
文创雪糕的流行趋势在哪里
...来,文创雪糕贵有贵的道理。随着消费升级脚步的加快,消费者其实越来越愿意为生活中“小确幸”带来的新鲜体验、情绪价值额外买单。不过,大家心里有杆秤,如果溢价太高,是普通同类商品的
2023-09-02 14:14:00
更多关于科技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