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科技

我国首艘海陆一体化生产运营的智能FPSO“海洋石油123”交付

类别:科技 发布时间:2023-06-16 16:45:00 来源:人民资讯

本文转自:人民网

我国首艘海陆一体化生产运营的智能FPSO“海洋石油123”交付

“海洋石油123”出坞。受访者供图

人民网北京6月16日电 (记者杜燕飞)记者从中国海油获悉,今日,由中国海油旗下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油发展”)投资建造的全新智能FPSO(浮式生产储卸油装置)“海洋石油123”在江苏南通交付,对实现我国能源产业与数字技术深度融合,加快推进我国能源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据介绍,FPSO是开采海洋油气资源的高端大型海洋工程装备,可实现海上石油、天然气开采、加工、储存、外输、发电,被称为“海上油气加工厂”。“海洋石油123”是一艘10万载重吨级的船型浮式生产储卸油装置,船长241.5米,型宽45.2米,型深25.4米,其系泊中心水深约236米,甲板面积相当于1.5个标准足球场大小。“海洋石油123”交付后,将被拖航至珠江口盆地海域的陆丰12-3油田,与已经安装在水下的锚链系统对接。

“‘海洋石油123’是目前我国首艘应用了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和边缘计算等数字技术的全新FPSO,是首个获得中国船级社智能符号认证的FPSO,将为投产后的油气生产运营智能化奠定基础。”海油发展副总经理王伟介绍说,“海洋石油123”现场各类生产数据通过8000余个数据采集点汇集至自主研发的现场数据中枢——“海精灵”边缘数据中心,对数据预处理后再通过海陆通讯链路传输至陆地智控中心,实现海上生产数据的全面感知、实时采集和智能辅助决策,全面提升油气生产设施智能化运营水平。

在实现智能化生产运营的同时,“海洋石油123”建造项目组负责人谭静轩表示,研发团队将数字孪生技术首次应用在“海洋石油123”的生产工艺流程优化、船体及单点系统健康管理,相当于给FPSO创造了一个数字版的“克隆体”,技术人员在FPSO陆地智控中心可以通过该“克隆体”监测海上生产动态,实现了设备设施远程映射与海陆协同管理,为海陆一体化智能生产运营搭建数据共享桥梁。

谭静轩表示,有了“数字孪生”系统后,不仅可以真实还原工艺流程,还可以根据生产的实时状态和变化情况进行控制参数调优和趋势预警,解决了装置运行过程中因依赖操作经验导致的系统异常、预警信息不足等问题,在安全高效运行前提下,确保FPSO生产时率最大化。

值得一提的是,在“双碳”背景下,据谭静轩介绍,“海洋石油123”首次利用工业无线信号传输及电子感应技术,将FPSO照明系统连接成智能控制网络,每年将节约照明用电30%,相当于每年节约原油2575.44桶(标准煤46.2471吨)。“海洋石油123”还配置1套烟气模式惰气系统,能够有效减少惰气发生器的柴油消耗,进而降低FPSO整体能源消耗;配置4台套主发电机烟气的余热利用锅炉系统,满足FPSO所需的热能。上述两套系统将每年节约标准煤4429余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11168吨,相当于植树6120棵。

“‘海洋石油123’交付后,将成为我国首个统一批量应用满足国标二级能效电机的FPSO,相比以前的三级能效电机,效率提升3%左右,每年将节电125700千瓦时。”谭静轩说。

我国首艘海陆一体化生产运营的智能FPSO“海洋石油123”交付

“海洋石油123”在靠泊码头调试。受访者供图

我国首艘海陆一体化生产运营的智能FPSO“海洋石油123”交付

夜景下的“海洋石油123”。受访者供图

我国首艘海陆一体化生产运营的智能FPSO“海洋石油123”交付

工作人员对“海洋石油123”进行交付前的调试。受访者供图

我国首艘海陆一体化生产运营的智能FPSO“海洋石油123”交付

“海洋石油123”生产工艺模块。受访者供图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6-16 17:45:4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孟加拉国首个海陆一体超大型石油储运工程成功投油
当地时间6日,由中国企业承建的孟加拉国首个海陆一体化超大型石油储运工程成功完成首次海上投油,直接通过海上单点系泊装置将大油轮的石油输送到炼油厂,大幅提升了孟加拉国原油和成品油储运
2023-12-07 11:52:00
...批柴油和原油16日全部抵达孟加拉国炼厂,该国首个海陆一体化超大型石油储运项目正式投入商业运营。单点系泊及双线管道系统工程项目由中国政府提供优惠贷款,中国进出口银行提供融资,中
2024-03-17 18:05:00
南海最大对外合作油田外输首船原油
...据、物联网、人工智能、边缘计算等数字技术,采用海陆一体化运营模式,有力促进了油田生产运营智能化。陆丰12-3油田是中国海油与韩国SK earthon公司在中国的首个合作项目。
2023-11-30 06:27:00
亚洲首艘!最大储油量达6万吨,“超级能源碗”完工
...程建设中心总经理刘华祥介绍,“海葵一号”实现了海陆一体化智能中控系统等15项关键技术设备自主化应用,并在国内海洋平台首次采用新型天然气脱硫装置和双燃料发电机,能够充分利用油田
2024-04-26 11:57:00
...】财联社12月7日电,由中国企业承建的孟加拉国首个海陆一体化超大型石油储运工程当地时间6日成功完成首次海上投油,直接通过海上单点系泊装置将大油轮的石油输送到炼油厂,大幅提升了
2023-12-07 11:20:00
渤海春季渔场管控暨石油勘探开发行动收官 查处相关违法案件60起
...海警局北海分局综合施策织密立体防控网络,运用海陆空一体化及海上综合治理模式,有效提升了海洋环境保护及资源开发利用执法水平,推动黄渤海安全形势持续向好。(完)
2024-04-04 15:31:00
...打好胜利海上首口难动用井——埕北208B-P2井,他们推行一体化高效建产新模式,派出最先进的新胜利二号平台,借助大平台、自动化设备优势,创出多项高指标,桶油价格由40.5美元
2024-05-27 10:32:00
陆海统筹、向海图强,奋力谱写潍坊海洋发展新篇章
...产生活空间,保障沿海地区生态健康,促进陆海产业联动一体化,实施海岸建筑退缩线制度,提升滨海公共空间品质,打造人海和谐的滨海生态发展带。“多区”指生态保护区、生态控制区、渔业用
2024-06-12 10:08:00
“海上油气加工厂”主体完工 揭秘“超级能源碗”里装了什么?
...海洋石油工程(青岛)有限公司总经理陶付文:创新采用一体化建造工艺和双龙门吊集成技术,实现15项关键技术设备自主化应用,使我国具备了根据不同油田、不同海域,自主设计制造不同类型
2023-12-06 10:36:00
更多关于科技的资讯:
不是不想买,是不会用!老年人买保险“数字鸿沟”谁来填?
“我爸今年60岁了,以前对保险没什么概念,这几年随着年龄增长、身体每况愈下,他开始意识到保障的重要性,可投保时犯了难,手机APP字太小
2025-08-22 08:08:00
●黄开典这个暑期,厦门文旅市场热度持续攀升。周杰伦、陈小春等歌手演唱会,乒超联赛等体育赛事陆续“登鹭”,一场场文体盛宴吸引全国各地的观众奔赴而来
2025-08-22 08:47:00
厦门网讯 (厦门日报记者 林露虹)国产钨钢钻头实现重大突破。近日,厦门麦达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宣布,成功生产出直径仅0.009毫米(9微米)的钨钢钻头
2025-08-22 08:47: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陈泥)近日,市财政局联合市住房和建设局创新资产推介模式,首次在阿里巴巴资产交易和京东拍卖平台开展资产线上招商推介活动
2025-08-22 08:47:00
近日,中电鑫龙子公司安徽森源电器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安徽森源”)再次凭借优质的产品性能与卓越的服务品质,签约河北瑞丰钢铁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瑞丰钢铁”)“145MW超临界煤气发电”及“170万吨焙烧机”两大关键工程
2025-08-22 09:13:00
现场网络流量激增167%!济宁移动全力保障“山东虾味鲜争霸赛”
大众网记者 刘迪 通讯员 吴广森 济宁报道8月14日至17日,“好客山东・美食争霸赛”第三场单品赛——“虾”路相逢・山东虾味鲜争霸赛在济宁市任城区津多里中心广场举办
2025-08-22 09:16:00
面对国内高端搬家市场日益增长的精细化服务需求,互联网搬家平台“蓝犀牛搬家”于近日宣布,对旗下的日式搬家服务进行重大升级
2025-08-22 09:19:00
新华社《半月谈》聚焦视源机器人:能巡逻、能巡检,四足机器狗已走进日常工作生活
你能想象一只机器狗在步行街巡逻、在变电站巡检、甚至还能帮你“上课”吗?这一切正在成为现实。近日,新华社《半月谈》专访视源股份高层段宇
2025-08-22 09:19:00
菏泽联通客户日:线上线下齐发力,暖心服务获赞无数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宋秋梅 通讯员 陈芳8月 19 日,菏泽联通客户日线下活动再度启程,10 个旗舰厅同步开展,通过提前邀约意向客户
2025-08-22 09:36:00
全省首次应用!十堰布设颗粒物通量激光雷达为空气做“CT扫描”
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赵向军 通讯员 叶相成 朱陈沁子)日前,在十堰市张湾区某小区楼顶,市生态环境局布设的一套球形三维扫描颗粒物通量激光雷达
2025-08-22 11:24:00
在方寸电站间磨砺出创新之刃
消费日报网讯(记者 冯举)在攀钢钒能源动力分公司热动专业区发电站,55MW发电机组冷风器冷油器在线反洗及串级节能操作法的成功应用
2025-08-22 11:44:00
从“谷子”到“痛金” IP赋能黄金产业年轻化发展
本报记者 卢 岳 □ 王琦琛根据世界黄金协会数据,2024年中国18岁至34岁消费者已成为黄金首饰消费的主力军。随着年轻人对黄金兴趣回归
2025-08-22 11:44:00
“演唱会+城市”叠加效应激发粉丝经济新活力
本报记者 卢 岳 □ 王琦琛今年夏天,北京仿佛化身为一座名为“MaydayLand”的城市主题公园。五月天“回到那一天”25周年巡回演唱会在鸟巢连开13场
2025-08-22 11:44:00
2025 年 7 月 21 日,聚焦计量检验检测一体化服务的数字化平台 —— 三测计量检测服务平台正式上线运营,该平台由深圳镎普检验技术有限公司主办
2025-08-22 12:21:00
为提振车市消费信心、助推中国汽车品牌向上,汽车之家倾力打造“818全球购车节”活动,树立汽车行业多方协同赋能生态的营销新范式
2025-08-22 14:0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