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陇中老食记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3-11-21 04:45: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甘肃日报

赵国宝

馓 饭

炕桌放在院子里,院子里阳光正好。

霜降过后,天特别蓝,几乎一丝云也没有。这么美的天气,在院子里吃馓饭,真是美事!

吃馓饭是个技术活,放调料需按一定的顺序。一碗馓饭放在你面前,须先抹上油泼辣子和蒜泥,再放韭花儿,随后,才将酸菜放在最上面。吃的时候,小心翼翼,用筷子豁开一角慢慢吃,就着洋芋丝、炒青椒。这饭,就有了豆面、辣椒、蒜泥、韭菜、酸菜、胡麻油的混合香味,酸、咸、辣、香俱全。

吃馓饭时一定要烫点韭花儿。割一把旱韭,切末,撒盐腌一下。胡麻油烧得冒烟了,“啵嗞”一声倒在韭菜上,激发出一股浓香,再倒点开水烫一下,韭花就做好了。

苞谷面做的馓饭也香。先将洋芋块放在锅里炖熟了,再撒面,馓成馓饭,别有一番风味。大冬天,一家人坐在一起吃了,暖和一整天。

熟 面

山地里种的杂粮多,既有夏田,又有秋田。从惊蛰种扁豆开始,而后麦子、豌豆、莜麦、糜子、谷子、胡麻,直到小满,还要种点荞麦。有时候,还要在糜谷里点种麻子,在洋芋田里点种萝卜。

冬季,所有的粮食都打碾了,都收拾到家里。母亲从麻包里挖出莜麦、豌豆,少量的麻子,放在簸箕里搓了又簸,簸了又搓,弄得很干净了,就开始炒粮食。抱来胡麻秆,将大锅烧热,将莜麦、豌豆、麻子按照一定的比例和在一起,用一把小铁锨开始翻炒。不一会,厨房里一股焦香味。母亲说,好了。父亲就将炒熟的粮食铲到大案板上晾凉。

爷爷早已将驴套在大石磨边,将石磨台子扫得很干净。炒熟的粮食需要一整天,才能在大石磨上磨成熟面。蒙着眼睛的驴被爷爷监视着,一圈又一圈,熟面就从石磨上流了下来,老远就闻到一股浓香。赶紧在磨台上盛一碗,捏成熟面“捞挖”(即小疙瘩)放在开水里,不一会,碗里就飘满了汤圆似的疙瘩。浸了水的熟面“捞挖”吃起来挺有滋味,和着熟面“滚水”吃下去,挺管饱。

那满满一面袋子熟面,是爷爷喝茶时最好的茶食。一小盅极酽的罐罐茶,配一口熟面,对爷爷来说,或许就是最香的了。

北山腊肉

北山腊肉是年猪刚杀后,趁热将炒了的盐和各种调料搓在猪肉上,第二天就挂在屋檐下或铁丝上晒了。晒上两个月左右,快要晒干了,取下来洗净、泡软、煮了,其味更是醇厚。煮熟的腊肉与旱地韭菜、粉条合炒,其味美妙。只是,北山旱地里的韭菜直到清明前后才会长出来,等得人不免心焦。那时候,挂在老屋房顶的腊肉散发着诱人的香,用快刀子片下薄薄的一片生吃,也很香。

腊肉之“腊”者,本指晒干的肉,从这点来说,北山腊肉算是名副其实的“腊”肉,加之风吹日晒,更浸入了些时间的况味和烟火气。

我家的腊肉每年就挂在厨房屋顶黑漆漆的檩子上。那檩子上有几颗大铁钉,曾经在秋天挂过串起来的党参,党参干了,取下卷起来卖了,正好可以挂晒好的腊肉。年过罢,父亲将梯子搭在同样漆黑的柱子上,让谁帮忙撑稳梯子,他就将腊肉一块一块挂到檩子上,然后苫上一层报纸防尘。

直到清明前要祭祀的时候,母亲让父亲搭着梯子取下腊肉煮了。这时候的腊肉,多了麦草、胡麻秆、湿柳枝、杏木劈柴燃烧后的烟熏味,感觉味道很有层次。肥肉黄黄的,看上去似琥珀一般透明;瘦肉可以一丝丝撕开来,慢慢咀嚼,越嚼越有味道。

有时候,我家的腊肉一直会挂到端午节。二十多年前,我和妻子住在铁路边的一所乡村小学里。端午节早上,父亲突然从山路步行而来,背了一大块家里的腊骨头。这是一块坐墩,肉已经干得几乎贴到骨头上了,看上去黑里透红。那块腊肉香极了:干香、醇厚、余味无穷。

余味无穷的北山腊肉,成了我的乡愁。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1-21 05: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碳水炸弹配肉食,甘肃人的年味有多“攒劲”?
...地跨越半个中国的山货宝藏,汇聚在一省之内。在甘肃,腊肉、手抓肉、牦牛肉可能同时为年夜饭镇桌,而作为配菜的,是爽脆清甜的清炒百合与味道刺激而又有嚼头的凉拌沙葱。走亲访友,掺杂了
2023-01-29 15:23:00
黄葛树丨陶灵:三峡腊猪油
...挂到灶屋房顶的檩子棒棒上。那里早预备有挂钩,每年挂腊肉用。农家做饭、煮猪食都烧柴禾,苞谷秆、麦秆、黄豆藤和松树枝、柏树枝等品种多样,烟味各不同,弥漫在灶屋里。从腊月到三四月间
2025-01-27 06:41:00
“五抓五强”锻造乡村振兴堡垒
...,通过产业指导,积极引导村民规范化、科技化连片种植莜麦2500亩、中草药700亩,主动联系清水河县内外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订单式农业,畅通产品销售渠道。利用衔接资金投资1
2024-01-26 01:24:00
...年是永德堂村第一年试种“张杂谷”,如何才能让种惯了莜麦、胡麻的村民接受新品种呢?为了带动村民,永德堂村的党员和种植大户扛起了“示范大旗”。李树宽作为种植大户当起了“排头兵”,
2024-10-10 08:27:00
...参与农业生产。此外,间接推动当地胡麻、高粱、豌豆、莜麦、荞麦等农作物的种植推广,同时改善生态环境,减少耕地撂荒现象的发生。
2024-09-03 07:34:00
...增收450多元,今年多收入了9000多元。看来把毛叶苕子和胡麻种在一起是个好法子。”近日,清水河县韭菜庄乡北槽碾村种植户丁树根乐呵呵地跟记者说。胡麻是当地传统农作物,也是主要
2022-12-23 07:20:00
...18-0.9mg/kg,平均硒含量为0.45 mg/kg。地块内胡麻、西兰花、莜麦以及牧草均达到相关富硒标准,其中牧草富硒率高达97%
2022-12-21 09:43:00
韭菜苔还具有温中散寒、活血化淤的功效,被誉为秋季食补的佳品
...用漏勺捞出,装入盘中,即可食用。推荐食谱:韭菜苔炒腊肉所需材料:韭菜苔、腊肉、姜丝、八角、食用油、盐、生抽。做法如下:1.将韭菜苔洗净,切成小段,腊肉洗净,切成小块,放入开水
2023-10-25 20:01:00
“中国北方月饼之乡”山西神池邀客品味“小时候的味道”
...色,被视为“神池县舌尖上的味道”。此外,此地产出的莜麦、胡麻、胡油、羊肉、黑豆、黍子等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认证。刘志军介绍,今年以来,神池县依托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神池胡麻和
2023-09-10 18:52: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
健康问太和|精准医疗新突破:肠梗阻导管让患者免于“开腹之苦”
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龚艳琳)肠道是人体消化吸收与废物排出的“交通枢纽”。一旦发生“堵塞”引发肠梗阻,将严重扰乱生理机能
2025-10-22 21:12:00
清炒银针
绿豆芽,是百姓餐桌上常见的家常菜。它性凉味甘,维生素C含量丰富,营养价值相较于绿豆更高。《本草纲目》中,李时珍曾记载:“诸豆生芽皆腥韧不堪
2025-10-22 18:24:00
八旬老伯轻信短视频停服降压降糖药 突发“眼中风”致右眼失明
“原来还能穿针,突然一下子就看不见了。”安溪张老伯万万没想到相信短视频的“养生说法”,停掉服用多年的血压、血糖药,竟然祸害到眼睛
2025-10-22 18:52:00
从口腔到肠道:不同部位的微生物组检验,到底在查什么?
科普专家:冯琳涵科普单位:应急总医院在人们的身体里,居住着一个庞大且复杂的“微生物王国”——微生物组。这些微小的生命遍布皮肤
2025-10-22 15:52:00
起航国际新篇章 世卫组织首家战略合作医院落户华仁中医院
日前,葫芦岛市龙港华仁中医医院与世界卫生组织正式达成全球战略合作。对此,龙港华仁中医医院将为世界卫生组织提供中医医疗、中医药开发
2025-10-22 15:55:00
实测儿童成长素8大品牌,吸收效率+安全性硬核对比
当代家长在选择儿童成长类营养补充剂时,常面临宣传术语混淆、产品可信度难辨的困境。为破解 “信息不对称” 难题,本次测评彻底摒弃网红营销导向
2025-10-22 15:58:00
深秋寒潮突袭 老年患者激增
连日阴雨,气温骤降。近日,我市多家医院门诊量,特别是老年科就诊人数明显增长。天气变化已成为影响市民,尤其是老年人健康的主要因素
2025-10-22 08:36:00
北京正中堂中医医院国医大师王庆国:过敏可以有多严重?
在中医看来,过敏多与体内正气不足、风邪外侵有关。当人体正气虚弱时,外界的风邪就容易侵入,引发过敏反应。这种反应轻者可能只是皮肤上的小红点
2025-10-22 10:05:00
以匠心筑就医疗新高地,用仁心书写公益新篇章——丹东国丹胃康医院专访
清晨六点,丹东国丹胃康医院的早餐厨房已飘出小米粥的香气。这碗看似普通的粥,却藏着医院独有的“养胃秘方”——经中医科改良的配方
2025-10-22 11:00:00
老爸抽检+三甲医院权威认证!松达重塑“中国成分”婴童护肤新标准
初为人父母,宝宝皮肤小小的红斑、干痒的抓痕,反复不退的丘疹,令许多家长措手不及。婴幼儿的皮肤屏障尚未成熟,外界刺激稍不注意
2025-10-22 11:09:00
宁阳县第一人民医院:胃里也能长“石头”?听医生揭晓背后的秘密
胃里长“石头”?这听起来似乎匪夷所思,但它确实存在,医学上称之为“胃结石”或是“胃石症”。胃结石虽是良性疾病,但会对消化道功能造成严重影响
2025-10-22 11:16:00
毕节桥洞夜宴:一把剪刀剪开市井热辣,炭火里烤出人间松弛
连日来,深秋的毕节被细密阴雨裹缠,丝丝寒意顺着街角缝隙钻透衣料,天色也比往常沉得更早。暮色像化开的浓稠墨汁,沿着碧阳大道缓缓铺展
2025-10-22 12:15:00
东城中医医院呼吸科杨道文:秋季哮喘病人的注意事项
杨道文,周三上午,周日上午出诊。医学博士,北京中医药大学硕士生导师, 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呼吸科主任医师。呼吸病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
2025-10-22 13:37:00
孩子咳嗽拖俩月?青岛妇儿医院:迁延性细菌性支气管炎是“元凶”,规范治疗是关键
鲁网10月22日讯天气渐冷,咳嗽又找上门来。近期,青岛市妇女儿童医院呼吸咳喘门诊的患儿又多了起来。而有一种咳嗽特别难缠
2025-10-22 13:43:00
“好柿”连连!永泰这里有点甜!
“好柿”连连!永泰这里正在上演一场“晒秋大戏”!
2025-10-21 11:5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