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
左禹华 陈继
虽已寒冬,贵州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城北棚改L地块施工现场仍是一派火热场景。看着挖掘机、铲车、运输车来回作业,刘刚心里乐滋滋的,“这一单顺利完工,集体经济又将增加10万元,解决 56人稳定务工,每人每天收入200元以上。”
刘刚是印江龙津街道红光社区党支部书记、居委会主任,也是印江红光劳务服务有限公司董事长。正在推进的项目,是劳务公司成立以来承接的第6个大单。一年来,公司营业额突破700万元,带动上千人次务工增收。
破壳的阵痛
2022年春天,红光社区“两委”换届不久,社区党支部书记、居委会主任“一肩挑”的刘刚,谋划着“新官上任三把火”。
走访下来,社区有劳动力4370人,就业率不到80%,其中待业妇女和刚毕业大学生占比最高,开特种车辆和从事建筑行业的人也不少。联想到城区棚改项目即将启动,加之社区多数从事工程开挖和土方运输,刘刚萌生了成立一家劳务公司的念头。
于是,他每天和社区干部分工协作,积极筹备成立劳务公司。大伙忙前忙后,却也犯了愁,成立劳务派遣公司的条件是——注册资本不得少于200万元。钱从哪里来?动用集体积蓄?动员群众入股?刘刚脑子里满是问号。
刘刚和同事们抱着试一试的想法,走家串户征求群众意见。几天下来,80%的居民不出钱入股,也不支持集体经济入股,“村里曾经办砂石厂失败了,大伙吃过入股的亏,现在高矮不愿意出资。”
得不到群众支持,事情就不好办。刘刚多次召集社区干部和群众代表反复磋商,最终改变参股方式:社区干部带头现金入股、集体股份用社区办公场所入股、社区居民不用出资入股。
“不出股金,还可分红……”社区居民代表大会上,一致同意成立红光劳务公司,并建立“党支部+劳务公司+集体经济+居民”的利益联结机制,社区提供办公场所占股20%,资金则由社区干部自主筹集。
2022年6月18日是个艳阳天。印江红光劳务服务有限公司正式挂牌成立,如一只刚破壳的小鸡,沐浴在夏日的晨光中。
洽谈的感动
看着红光劳务公司正式成立,刘刚喜笑颜开,暗下决心迅速找业务、接单子。
得知城北棚改F地块即将开工,刘刚和公司总经理罗柳林前去洽谈,没等听完介绍,对方就以“公司实力不够”为由拒之门外。后来,刘刚再去争取时,对方竟谎称“已经有公司承接”。
棚改项目倒排工期,征地、拆迁任务压头。刘刚和社区干部把重心转到辖区征地拆迁上,起早贪黑忙于做群众工作。正是在一个个征地拆迁矛盾纠纷调处中,社区干部务实作风和干事能力打动了棚改项目建设方。
来来去去,刘刚和社区干部的真诚感动了对方,答应棚改土石方挖运项目由红光劳务公司承接,很快也签订劳务派遣合同。
拿着公司签下的第一单劳务服务合同,刘刚的双手微微颤抖,感动得双眼湿润。开挖,填土,运土方……历经3个月,红光劳务公司顺利完成第一单生意,收获第一笔项目资金400多万元,利润40多万元。
红光劳务公司的声誉一炮打响。接着又顺利承接到学校改扩建、小区棚改等6单生意,目前营业额700多万元,集体经济进账20万元,1000多人次稳定务工增收。
分红的喜悦
苏印中500元、张著仙600元、黄建国300元……
今年大年初八,还沉浸在欢乐祥和氛围里的社区居民,收到了新年的特殊“红包”。红彤彤的现金码成两层,摆放在前排的会议桌上,参加分红的居民有序排队、签字、领钱,满满的仪式感。
脱贫户郑书强按捺不住内心的喜悦,拿出手机现场与家人发起视频聊天,“太高兴了!我们一家人每人100元,一共分得700元。”
耄耋之年的饶昌秀拿着600元红金,笑得合不拢嘴,“以前每年每人分30元,今年涨到100元,我们相信公司会越办越好,我们跟着享福。”
从早上八点半到晚上六点半,社区731户原住居民现场领到26.75万元红金。对比曾经兴办惠民建材公司,老支书张长寿对红光劳务公司也刮目相看,激动地说:“没有出钱入股,反而每户分红,红利比以前还多,我们更要大力支持社区工作。”
看着社区居民脸上洋溢的喜悦之情,刘刚觉得浑身是满满的力量。翻开红光社区劳务就业台账,16至59周岁劳动力就业3579人,就业率达94%,被铜仁市人社局评定为“充分就业示范社区”。
【记者手记】创新实干 硕果累累
红光社区兴办劳务公司的生动实践,立足社区实际、立足市场需求,强化基层党建引领、强化利益联结机制,充分发挥社区干部示范带头、充分尊重人民群众意愿,把促进居民充分就业增收与壮大集体经济的有机统一,既促进居民就业增收、持续壮大集体经济,又提高劳务组织化程度、规范市场用工行为,敢于用发展眼光审视问题,善于用发展实绩驱走阴影,实现一举多得,赢得好评。
红光社区兴办集体企业的实践告诉我们,“哪儿跌倒,哪儿爬起来”是一种勇气,更是一种胆识。解放思想谋发展、因地制宜求突破、久久为功办实事,在以强基层组织、强集体经济、富农民“口袋”、富农民“脑袋”为目标的“强村富民”行动中担当作为,方能硕果累累、沁人心脾!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2-28 19:45:1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